书城成功励志做人不要太老实大全集(超值金版)
7865500000006

第6章 直来直去得罪人——老实人愚直心眼实

老实人在现实中往往吃不开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应该是什么和实际是什么这两样东西区分开来,那么,这个人就开始走向成熟了。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实人在为人处世以及人际关系方面,其实是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说比较幼稚。

因为老实人常常不能够正确区分应该是什么与实际是什么这两样东西,而且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别不能坦然地接受。进一步说,老实人对待社会运行与发展的规律不能实事求是,或不承认现实的合理性,或者把现实理想化,而这正是他们受到现实的冷遇和打击的重要原因。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社会运行与发展不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在实际的发展中还遵循一些现实的原则。老实人往往认识不到,或者不能正确理解这种现实法则,一味地固守和坚持道德标准,因而导致了心理上的某些偏差。

事实上,只有理解了现实法则与道德法制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真面目,才能实事求是地指导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就拿行善这件事来说,如果对方是个恶人,你就不能对他施以简单的好心肠,纵容坏人的结果是使自己成为帮凶。“农夫和蛇”的故事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老实人往往是以一种毫无保留的态度完全接受道德标准,这样的老实人,其实是以一种理想化的方式来理解和观察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因而总是在现实中碰壁。

有些老实人也已经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但他们视道德准则为理所当然的“善”,并极力排斥社会现实法则,视其为理所当然的“恶”。他们往往不能容忍和接受现实道德标准的任何突破和弱化,他们往往会以一种情绪化的厌恶态度来对待社会现实法则,这样,他们不仅限定了自己的行为范围,而且限定了自己的交际范围,在做事过程中也总是处于一种孤立无助的境地。

太过老实就是愚钝

这年头,老实一词很难说是褒义还是贬义了。说你这个人太老实,往往骂你是个大笨蛋,因为事都是你干的,可最后好处全都是人家的,所以常言道:老实人吃亏,老实人无用。但是若说你这个人太精明,那无异于骂你是个大坏蛋了。因为事都是人家干的,可最后的好处,却全都是你的了。

这年头,没人想当笨蛋,也没人想当坏蛋,因而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太老实,也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太精明。聪明人懂得行中庸之道。

有人可能会认为,提倡“中庸之道”不合时宜,因为这一思想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处世圆滑、态度暧昧、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受到人们的大加挞伐和批判。其实,从“中庸”思想的本意看,它并不是“奸猾”、置仁义于不顾、为保全自己明哲保身,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德行和智慧。

何谓中庸呢?孔子认为“中庸”即为“中和”。孔子说:“‘中’是有喜怒哀乐之情而未表现出来;‘和’是感情表达时合乎节度。‘中’,是天下事物的根本;‘和’,是天下遵循的通则。如果人们能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间的一切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就顺其自然而生了。”

凡事,取乎中,是应对时代和任何事情的良方。中是不偏不倚,不“左倾”也不右斜的。非中则不能正,非正则不能稳,非稳则不能久。人生处世的要点,就在于“执中致和”。

传说,远古时期的舜帝就是一个善于遵循“中庸之道”的智者。他不仅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又能加以审视,扬其善,隐其恶,取其中,而施行于民,使天下化而治之。

治理朝政者若能采用“中庸之道”,就可以处于无为而治的自由境地,避免过于专制,过于偏激,过于依恃。表面看似愚拙,内心里却实在,这是一种智慧,一种明亮。

孔子对“中庸”的评价甚高,他认为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德行,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超过它,若能把握中庸的道理,就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但是,一般人又很少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君子和小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截然不同。君子的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之道,而小人的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之道,是因为君子能时时居于中,不过亦无不及;而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之道,是因为小人对什么都太在乎或肆无忌惮,不知也不遵循中庸的道理。孔子深知“中庸之道”不是谁都能明白的,也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只有那些有修养的君子才能够坚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导向容易使人们急功近利,追求表面的、外在的东西。而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又容易使人们简单地理解矛盾的两个方面。对满足、成功、富贵、权力等,总是期望达到顶峰。人人在我脚下才好。而对空虚、失败、贫穷、低下等,则唯恐降临在自己身上。

这样,他们处高位不觉得满足,处低位反而一蹶不振。这两个极端都不会使人安宁和快乐,并且,对位高者而言,他们难以守成,很快会转入低下;对位低者而言,他们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一切都处在不安与失意之中。他们所缺乏的正是先哲提出的,并加以践行的“中庸”智慧。

老实人锋芒毕露

为人处世没有城府不足以立世,含蓄来自于自我控制的黑白转化之功。如果能像冰山一样只露出一角,让人摸不透你的心思,不但你会自保无虞,而且还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要做之事莫讲出,说出之话莫照做,让人无法看透你的深浅,此为黑白不倒翁之法宝。

唐代名相魏征以直言善谏闻名,而他在批评唐太宗时也经常采用含蓄的方法。一次,有人送给唐太宗一只鸽子。唐太宗很高兴,就托在手臂上逗着玩,见魏征进来,怕他看见,赶紧揣到怀里。其实,魏征已看见了,只是故意不言明,奏事时有意慢条斯理,拖延时间。结果,等魏征走了,鸽子也闷死在唐太宗怀里。魏征用这种含蓄的方式批评了唐太宗“玩物丧志”的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巴顿将军毫无城府,不但使上司颇为难堪,而且自己也失去了不少人缘,被同事们称为“和平时期的战争贩子”。

1925年,巴顿到夏威夷的斯科菲尔德军营担任师部的一级参谋。一年后,他被升为三级参谋。巴顿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对战术问题和部队训练提出建议并进行检查,但他经常越权行事。1926年11月中旬,他观看了第二十二旅的演习,对这次演习非常不满。他直接向旅指挥官递交了一份措词激烈的意见书。他的这种做法是纪律所不允许的,因为他只是一名少校,无权指责一名准将指挥官。这样一来,他便招致上司的非议和怨恨。

但巴顿并未吸取教训。1927年3月,在观看了一场营级战术演习后,他又一次大发其火。他指责营指挥官和其他人员训练无素,准备不足,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虽然这次他很明智地请师司令部副官代替师长签了名,但其他军官心里很清楚,这又是巴顿搞的鬼。所以,他们联合起来一致声讨巴顿。众怒难犯,师长只好把这位爱放大炮的参谋从三级参谋降到二级。

锋芒不要太露。

孔子曾经拜访过老子,向他问礼。智者告诫仁者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会潜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所以,一个人还是有所节制为好,采取谨慎的处世态度,不可处处占上风。如果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就像出头的椽子会先烂掉,太高的树容易遭大风折断一样,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世上的高人往往其貌不扬,由于不太抢眼,正可以避免别人的关注,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练就一笔好字的人谎称不会书法,这样可以推掉许多违心的差事。力大无比的人往往装成手无缚鸡之力,紧急时才能出乎意料地打败来犯者。做人锋芒太露,就等于把自己的底细向对方交代得一清二楚。一旦交起手来,首先就输掉了一半,实难收到突见奇功的效果。

但做人又不能不露锋芒或过于藏而不露。过于藏而不露,会给人一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感觉,让人觉得你这人虚伪无比。不可不露,却又不能太露或乱露,只要不刻意显露就好。有能力终究是要露出来的,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有一样不合适,那就不要乱露,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徒然增加自己的苦恼。

深藏慎露的处世智慧与西方张扬个性注重表现有所不同。西方教育注重“表现”,主张“有能力就要表现出来,有一手就要露出来”,否则和没有能力没有什么两样。西方人不但好表现,到处表现,而且还要随时告诉别人自己表现了些什么东西,甚至随身携带一些以资佐证的物件,证明自己确实如此。

中国人当然也明白“表现”的道理,知道“老虎不发威,很容易被当做病猫”。不过,我们更了解“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惨痛苦境。在表现之前,先做好“等到达那里,先打听一下当地的情况,再做打算”的准备工作。所以,两者的区别不在于表现不表现,而是怎样表现。前者是舍身哲学,主张能露就露,露光了就走路,后者是守身哲学,主张先打听一下,看一看露到什么程度最合理,然后才合理地显露。

深藏慎露是为了看一看有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走出来。若大家都争着要露,特别是那些才能平庸又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争强好胜时,必然会埋没真正的有才华的人。不强出头,其实就是在不应该自己出头的时候,千万不要出头。如果一定要出头不可,也应该设法让别人先出头。万一让不过,才抱着不得已而为之的心情来出头。当然,没有什么本领的人无须讲究什么深藏慎露。因为自己很平庸,就算假装“藏拙”,充其量也只能隐瞒一时,最终会原形毕露。

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有的人难免自恃聪明,孰料聪明却反被聪明误。

人有聪明和糊涂之分。同为聪明人,又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同为糊涂人,则又有真糊涂和假糊涂之分。糊涂往往给人以愚拙的印象。然而,或智或愚对人一生的命运关系极大,关键还得把握好时机。一般说来,人们大多以聪明为美,表现自己聪明的一面,隐瞒自己笨拙的一面。

真正聪明的人却不这样做。他们信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并以其为美。真正的聪明人都以大智若愚的方式来保护自我。嫉贤妒能,几乎是人的本性。所以,《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意思就是说: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人也如此,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常常因为锋芒太露而遭人暗算。三国时的杨修就是因才华盖主而遭杀身之劫。《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因此,我们还是谨记中国那句千古名训“大智若愚”为妙。

有时,糊涂一点,反而是一种聪明与智慧,甚至是一种大聪明和大智慧。列宁说过: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纠正错误的人。聪明人既能明白他周围所发生现象的是是非非,也非常明白自身的弱点。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吸收他人的优点来丰富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从不用语言来显示自己,总给人一种谦虚、实在的感觉,永远是生机勃勃、富于进取精神的。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要做到聪明非常困难,一个人要做到糊涂也非常困难,而一个人由聪明升华到糊涂更是困难。由此可见,对比聪明,糊涂是更高层次的聪明。这种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不露痕迹的聪明。

在复杂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能以大智若愚的方式生存,他就能避免很多麻烦的缠绕,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

老实人口无遮拦伤人心

真正伤害心灵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与人说话不讲究方式、艺术,不看场合,不分对象,过分直接地表达自己头脑中的想法,结果给对方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这是我们必须谨慎的。

在茂密的山林里,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

有一天樵夫迷路借宿在熊窝,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第二天早上,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很难过,但是嘴上还是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

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了母熊,问她头上的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哦,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不论对错,都有那么一种希望,希望别人给自己留面子。但很多老实人就是不顾忌这一点,总爱有意或者无意地伤害别人的自尊,致使双方撕破脸皮,互不相让,翻脸成仇,甚至暗藏杀机,蓄意报复。

一次,楚庄王大摆宴席,和诸位将领大臣畅饮,并让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给大臣敬酒。这时,忽然一阵风吹来,蜡烛吹灭了,管灯的赶紧去取火。

这当中,有一个人,见许姬漂亮,乘着酒兴,伸手拉住许姬的衣袖,许姬大吃一惊,情急之下,把这个人帽子上的樱花拔了下来。许姬拿着樱花走到楚庄王跟前说:“我去给大臣敬酒,没想到有个人竟然对我无礼,趁黑扯我的袖子。我已经拔下了他头上的樱花,只要蜡烛点亮,您就知道他是谁了。”

楚庄王连忙对大臣说:“今天这个宴会,大家都把帽子取下来,喝个痛快。”等到大家都把帽子脱下来,楚庄王才叫人把蜡烛点上。保全了那人的面子,并使他免受任何一点的惩罚。

后来楚庄王率兵攻打郑国,副将唐狡特别勇猛,率领一百多人,一直打到郑国城下,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原来那个扯许姬衣袖的人正是唐狡。

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的晚宴上,情绪极好的斯大林当着大家的面,对他的妻子娜佳喊道:“喂,你也来喝一杯。”

如果这话是在家里说,是一句充满人情味的话,可是当着前苏联党政高级官员和外国代表的面,这话就显得不够庄重和得体,甚至可以说太随便了一点。偏偏娜佳是一位个性极强且年轻气盛的人,她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附属物。她听了此话,感觉受到了羞辱,一时又未想到化解的方法和语言,于是就大喊一声:“我不是你的什么‘喂’。”

接着便站起来,在所有宾客的惊愕中走出了会场。

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时年22岁的娜佳已经倒在了血泊中,手里握着“松牌”手枪。

老实人心直口快太直率

老实人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管时间场合,对象是否适当,更不理会讲话的后果,心里有啥就说啥,想说啥就说啥,想做啥就做啥。而且,说出话来从不讲究方式方法,做事不顾别人脸面,往往是采取最直白的表达方式,甚至有些尖锐刻薄。

老实人的直率最易得罪人,往往使对方下不了台,结果是自己招人记恨,把自己推入孤立状态。

其实,直率不失为是条明智的交际准则,直率的人往往给人以一种心胸坦荡、心无城府的感觉,他们比那些深藏不露、遮遮掩掩的人更令人放心,更容易博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

但是过分的直率就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老实人也正是在这一问题上不知不觉吃了大亏。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人的容忍度是有限的,当这个限度被突破,直接触碰对方心中最敏感的自尊时,你的直言快语就变成了挑衅和侮辱。而老实人往往不顾及这一点,说到痛快处,便口无遮拦,也不掂量话的轻重,结果就在无意中伤害了别人。

一句话断送友谊的事,在老实人身上真是屡见不鲜。

一个人即使是天才,如丝毫不懂收敛,也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而且会招致难以预料的厄运。崭露锋芒是正常的,但应认清形势,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心直口快有时往往陷己于不利之地。

所以,还是老话说得好:话到嘴边留三分,事到当头应慎行。

话到嘴边,要留住哪“三分”呢?

其一,留住自以为是的见解。人们都是根据有限的信息进行思考并形成想法的,在信息残缺不全时自然会形成偏见。加上感情倾向与情绪作用,会使自己的见解偏得更厉害。正如索罗斯所说:“我们对世界的所有认知都有缺陷,因为我们无法透过没有折射作用的棱镜看待这个世界。”

虽然每个人的想法都带有偏见,但掌握信息较多、比较理智、能有效克服情绪的人往往意见更正确,至少更令人信服。你看经验丰富的领导人,当别人进行热烈的讨论时,他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等别人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他再发表意见,一开口就语惊四座,让大家自愧不如。

其实,他在保持沉默时,并非没有想法,只不过能隐忍不言而已。当他听完所有人的讨论后,掌握的信息已经比别人多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想法,自然胜过所有人。

其二,留下对别人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所谓不恰当,有多种含义:如果你看错了现象,误会了人家,批评和指责自然是不恰当的。假如对方确有挨批的理由,是否批他,还得看风向。

比如,你这样做,是否对他确有帮助?是否会加深误会、激化矛盾?另外,如果对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存在改正的倾向,就没有必要对他说三道四了。

当你确定批评他是必须而且有用的,点到为止即可,应把多余的废话咽回去。你也许有幸挨过一些领导的批评,你认为他们是有涵养的好领导,总是羞答答地说那么一句半句,有点难为情似的,你这么大的人了,真不方便说你。正因为这样,给你的印象反而特别深刻。

其三,留下毫无价值的牢骚。毛泽东曾告诫那些革命意志不坚定的同志,尤其是知识分子:牢骚太盛防肠断。生活本来就是不如意的事占很大比例,你到哪里去找一个圆满的世界?已经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无论米谷糟糠,总是要自行消化的,岂能吐出来让别人心情难受?

抱怨通常没有价值,只有一种例外:你想让某人知道你的想法,却不便当面说,想让眼前这个喜欢多嘴的人带话过去。

其四,留下不着边际的废话。为说话而说话,把东家长、西家短都搬出来当谈资,讲完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说了什么,这无疑是废话。

古语云:君子三缄其口。又云:不得其而言,谓之失言。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说的话对人对事有益无害,或者利多害少,还不如不说。

老实人的“大实话”有失大雅

人固然要说实话,但说实话也有巧方法。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人们总会遇到一些不便直言的事情或场合,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好委婉含蓄的说话技巧。含蓄就是在交谈或论辩中,不把本意直接说出来,而是采取曲折隐晦的方式表示本意,带有哑谜特色的一种当众讲话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位记者问萧伯纳:“当今世界上,你最崇敬的是什么人?”萧伯纳答道:“要说我所崇敬的第一个人,首先应推斯大林,是他拯救了世界文明。”记者接着问:“那么,第二个人呢?”萧伯纳回答:“我所崇敬的第二个人是爱因斯坦先生。因为他发现了相对论,把科学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我们的将来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他对人类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记者又问:“世界上是不是还有阁下崇拜的第三个人呢?”萧伯纳微笑道:“至于第三个人嘛,为了谦虚起见,请恕我不直接说出他的名字。”

细加揣摩,我们便会明白萧伯纳的本意。记者们心领神会,对萧伯纳含蓄幽默的说话技巧钦佩不已,同时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不便说、不忍说,或者是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而不能直说的话,因而不得不“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使本来十分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

在以下情形中,你可以使用委婉含蓄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你要表达难以启齿的事物、行为或要求时,含蓄的方法可帮你解围。

《贵阳晚报》曾介绍过一位卖夜壶的老大爷与一个顾客的对话:

冬天,一个顾客见有久违的夜壶上市,而且质量很好,造型别致,便去挑选。但选来选去,总感到太大,便自言自语道:“好是好,就是大了点。”

老大爷闻言,笑道:“冬天——夜长啊!”

顾客一听,会心地笑了,于是买了一把。

对话中,这位老大爷用“冬天——夜长”一句话,含蓄地表达了“夜长尿多”的意思,幽默风趣。

对有些棘手的问题不便明言,但大家都能明白时,为照顾对方的面子,维护自己的尊严,当众讲话时可含而不露,让听众去自己体会。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下榻在钓鱼台国宾馆。尼克松与基辛格及白宫来的工作人员被安排在18号楼,而国务卿罗杰斯等人住在不远的6号楼。基辛格以前两次来访时,曾在这幢楼住过。尼克松从住处的安排就觉察出周恩来十分熟悉美国国情,知道美国权力设置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制度。

到达宾馆后,大家在会客厅摆成大圆圈的沙发上落座。周恩来总理和美国客人一一打过招呼,寒暄中不时开几次小小的玩笑,以活跃气氛。

当时,由于中美未正式建交及历史原因,很多问题的表达都让人感到棘手。如何才能既维护自己的尊严又不令对方过于难堪,成了外交活动的一大难题。在谈判时,采用含蓄的方式既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令对方一思即得,又能促使谈判顺利进行。周恩来的外交风采就鲜明地体现在对含蓄方式的运用上。

晚上,在欢迎尼克松总统一行的酒会上,周恩来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20多年……”

听到这一“原因”,在场的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心照不宣,相视一笑。

这一“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真是绝妙,它即使在座的人们知道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是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干涉,又不伤美国人的面子。

当你发现领导或长辈确实犯了错误,又不便直接指出时,借助含蓄语言可以起到明显的劝导作用。

齐景公滥用酷刑,百姓怨声载道。晏子一直想借机劝谏。一天,齐景公对晏子说:“先生的房子离集市太近,狭小潮湿,喧闹而多尘土,我想给你换一处好房。”晏子推辞说:“离集市近,也有好处,买什么东西出门就到。再说,怎么敢烦劳众乡里帮我盖房搬家呢?”齐景公笑了笑道:“你离集市近,了解市价行情吗?”晏子点点头。齐景公问:“那你说现在市场上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当时,齐景公对百姓采用的酷刑是砍掉双腿,因此市场上卖假肢的很多。于是,晏子趁机说:“踊贵履贱。”意思是说市场上假肢需求量增大而不断涨价,而鞋却十分便宜。齐景公自然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从此便废除了砍腿的酷刑。

有些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巧方法让实话更加生动、更加活泼,更能让人接受。说实话是一回事,怎么说则是另一回事。说实话不代表一定要板着脸摆事实讲道理。

老实人过分坦诚吃苦头

坦诚是一种美德。但很多时候,我们正是由于过分坦诚而吃尽了苦头。尽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需要说真话,但如果这种真话说得不恰当,往往还不如不说的好。在许多情况下,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未必逆耳。只要我们把真话变个说法,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

我们周围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以无拘无束、鲁莽直率地畅所欲言为荣。他们认为,这是诚实的表现,也是个性的象征。在他们看来,那些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和人际交往中常用的外交辞令,都是软弱和虚伪的。他们所信奉的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以待人坦诚为美德。然而,这样的人永远都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成功。尽管人们相信他们是诚实的,但由于不善于审时度势,他们常常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他们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影响和驾驭他人——他们在人群中总是那么格格不入,总是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他们每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总是触到人们的痛处,惹得人们火冒三丈。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功呢?

尽管每个人都认为坦诚是一种美德,但我们更加喜欢受到细致入微、温柔体贴的对待,都希望和机智的人打交道。鲁莽是人们不喜欢也不欣赏的一种品质。那些以毫无顾忌地直来直去说话为荣的人,通常很难与人沟通。所以,他们既不会有太多的朋友,也不会在事业上达到理想的高度。很多时候,他们所谓的直言不讳往往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因此,许多时候即使是真话还是变个说法为妙。

德皇威廉二世派人将一艘军舰的设计图交给一个著名的造船专家,请他评估一下。他在所附的信件上告诉专家,这是他花了许多年,耗费了许多精力才研究出来的成果,希望能仔细鉴定一下。

不久,威廉二世接到了专家所作的报告。这份报告附有一叠以数字推论出来的详细分析,上面写道:“陛下,非常高兴能见到一幅精美绝伦的军舰设计图,能为它作评估是在下莫大的荣幸。可以看得出来,这艘军舰威武壮观、性能超强,可说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海上雄狮。它的速度前所未有。武器配备可说是举世无敌,配有世上射程最远的大炮、最高的桅杆。至于舰内的各种设施,将使全舰官兵如同住进豪华旅馆一样舒适。这艘举世无双的超级军舰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如果一下水,马上就会像只铅铸的鸭子般沉入水底。”

威廉二世看到这个报告后,心领神会地笑了。

良言也需要包上一层糖衣。能让别人开心地笑,你才会开心地笑。

老实人多说逆耳忠言

我们在劝说他人时,是不分场合不分时机地直接说出他人的失误,还是慎重一些,委婉而具体地指出别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相信你能判断出哪一种效果更好,更容易为人接纳。

秦汉之际,刘邦率兵攻破函谷关,进入咸阳,灭了秦朝。他进入秦朝皇宫,见宫室富丽堂皇,美女珍宝不计其数,于是流连忘返,想留在宫中,享受一下做皇帝的快乐。

将军樊哙见此情景便气冲冲地责问:“沛公,你是想得天下,还是想当富翁?此室中所有,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沛公赶快回灞上,千万别留在宫中。”刘邦听了,大为反感,不予理睬。

不一会儿,张良劝刘邦说:“只因秦王贪暴,不得人心,你才取得今天的胜利,我们既然为天下除去暴君,理应以俭朴为本,现在刚进咸阳,若又像秦王一样享乐,岂不等于助纣为虐?况且,‘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您能听从樊哙的劝说。”他们终于说服刘邦还军灞上,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张良与樊哙同为说服刘邦,但张良成功了,樊哙失败了,原因在于张良恰到好处地抓住了刘邦的心理,强调刘邦所关心的成败问题,再加上语气委婉动听,虽是意见,刘邦听起来顺耳,因此就欣然接受。攀哙就比较鲁莽、老实,反语暗含讥讽,令刘邦心生反感,因而对他的话置之不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为什么良药就一定是苦的,忠言就一定是逆耳的呢?现代医学十分发达,许多良药如蜜糖、如水果,早已不苦口。语言科学发展至今,说服的忠言也可做到“顺耳”,人人爱听。

忠告对于帮助他人和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往往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反过来讲,不能给予他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诚的人,这种人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对方。也就是说,不关心别人的人不会给予他人忠告,不被关心的人也同样得不到忠告。因此,我们应该欢迎忠告,更应该给人以忠告。

尽管如此,为什么一般人都讨厌忠告?忠告为何听起来总不顺耳呢?

究其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容易受感情支配,即使内心有理性的认识,仍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而难以听进理性的忠言。仅有为别人着想的良好愿望还不行,忠告也需要一定技巧,否则就会收到反效果。如果我们注意忠告的三个要素,你的忠告就会容易被人接受,忠言也就顺耳起来了。

首先,要谨慎行事。说到底,忠告是为了对方,为对方好是根本出发点。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须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此外,讲话时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对方就会产生受教训的反感情绪。

其次,选择恰当时机。以原则上讲,提出忠告时,最好以一对一,避开耳目,千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向对方提出忠告。否则,对方就会受自尊心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

再次,不要比较。就是不要以事与事、人与人比较的简单方式提出忠告。此时的比较,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对方的短,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老实人不会说善意的谎言

美国作家欧·亨利写过一篇题目为《最后一片叶子》的短篇小说,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某公寓的一个房间里,住着一位身患重病的女人。她的房间外有一棵树,树叶在秋风的摇曳下,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患者守望着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想:当树叶全部掉完时,我也就要死了。

女患者的邻居一位老画家得知后,被这种悲伤深深地打动了,他用画笔画了一片能够以假乱真的叶子,固定在树枝上。寒冷的冬天到了,只有那片叶子还孤零零、顽强地挂在高高的树枝上。那位濒临死亡的女患者守望着那片唯一的树叶,心想那片叶子是那么的顽强,能在寒风中傲立枝头,自己的生命也不能那么脆弱,是上帝为她留下了一片叶子,让她重新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于是她坚强地活了下来。

作为医生,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经常会宽慰患者说:“只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而几乎没有一个医生会对患者说:“你根本没有希望了,很快就会死。”

同样,作为亲友,在去探望患者时,即使知道他活不了几天了,也要与医生配合,把谎话接着编下去,让患者满怀信心地接受治疗。因为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往往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即使没有奇迹出现,让患者在生病的日子充满快乐和希望也是一种人道精神的表现。这个时候,你不撒谎,还能做些什么?

在面对患者时,谎言必不可少,在教育方面,适当的谎言也会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如果善用美好的谎言鼓励学生,学生则会树立信心,并且真正有所进步。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学习能力、成绩相当的初一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经常给予表扬和称赞;第二组经常给以责备和批评;第三组既不给予表扬和称赞,也不给以责备和批评。

在授课时,让三个组的学生做一些具有相同难度的数学练习题。这个试验连做了一个学期,得出的结论是:第一组学生的成绩在不断上升;第二组学生开始有一些进步,后来就逐渐地停滞不前了,学习效果很差,以至于有人开始厌学;第三组学生最初成绩有所上升,以后成绩就开始停滞不前了。可见,能使学生实力倍增的谎言格外受到欢迎。

大学教授们经常给学生写一些推荐信,或是用来向国外学校申请奖学金,或是用来到人才市场上参与激烈的职业竞争。如果学生的确是顶尖的人才,那便不必多说,照实写就是了。倘若教授诚恳地指出该学生不是那种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通常接受推荐的一方就可能理解为该学生是个差劲的学生。如果这样做,他的推荐信可能伤害这个学生,使其失去深造的机会或难以找到工作,甚至对其一生的命运都会产生不良后果。

所以,教授们提笔写推荐信时,必定在其中夸奖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你可以认为这是在撒谎,但这种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

李立在一家商贸公司上班。一天下班后,他和同事郑爽走在一起。郑爽这些天心里很郁闷,和上司的关系十分紧张。

二人边走边聊,郑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了上司对他的种种不公平,还把上司的无知、浅薄及一些丑事统统信口说了出来。最后,怒犹未尽,忍不住又大骂了一通。

过了些日子,上司在李立面前也谈起了郑爽,言语之间非常不客气,怒斥郑爽的不顾大局、平庸无能、不思进取、不善开拓等诸多缺点。最后,上司问李立,可曾听见郑爽在他面前说过自己什么坏话。

李立是一个诚实的人,此时,他该怎么办呢?

无疑,李立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不把郑爽的话告诉上司,另一种选择是十分诚实地把郑爽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上司。

如果李立选择前者,上司的气会慢慢地消下来。有一天当他冷静下来后,会比较公正、合理地处理好这种关系的。

但如果上司是个非常精明的人,他会进一步设想,李立在我面前讲他同事的坏话,肯定也会在其他人面前讲我的坏话。因此,对你也不能信任,至少要留一手。

上面的这件事,使用谎言,能使三方面都得到好处;而讲实话,却会让每个人都受到损害。可见,谎言在适当的时候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然而,要说好善意的谎言并不比真话容易,首先我们应消除对谎言的偏见和犯罪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把谎言说好。说好谎言应做到以下三点:

(1)真实。

谎言也是生活中的一种真实,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有时候,人们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只能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当你的同事拿着新方案让你提建议,而你觉得实在太差时,你却不可能直接告诉她:“你做得太没有水平了。”否则可能让同事感到难堪。于是你只能模棱两可地说:“你自己再看看。”“你自己再看看”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假话中的真实。这样的谎言与违心的奉承和虚假的谄媚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2)必须。

许多情况下,谎言非说不可。有时候说谎言是出于礼仪。例如,当你应邀去参加单位或朋友的庆祝活动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你必须把自己的悲伤和恼怒掩盖起来,带着笑意投入欢乐的场合。这种掩盖是为了礼仪需要,我们不能一味地加以指责。

(3)合情合理。

这是谎言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许多谎言明显是与事实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所以运用适当的谎言同样能体现我们的善良和爱心。例如: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作为丈夫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许多人都会认为: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妻子,也不应该在她面前流露痛苦的表情增加她的心理压力,应该让妻子在剩下的时光里生活得尽可能快活。当丈夫忍受着即将失去妻子的痛苦而说谎言时,他那与实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在这谎言里包含了丈夫对妻子的关爱以及对个人悲伤的克制。

说谎言时,如果你能够做到以上三点,那么谎言一样会给你带来无穷魅力。只要你心存善意,把谎言仅作为交际的一种策略,就是一种美丽的谎言。这种谎言是在善意基础上交际的必要策略,这与丑恶的谎言有着本质的不同。

“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真理和事实是客观的,说与不说一个样,某些“谎言”也体现了一些“人文色彩”。

生活离不开善意的“谎言”,有些时候,你不能不灵活变通,在一些非常时候,只有这样做,才会让事情的结局更加圆满。

还有一类谎言是社会礼仪中必须说的奉承话,这些话里大多含有水分,或夸大其词或空话连篇。听着那些千篇一律的空话套话,心里并不一定十分愉快,但在社交礼仪中却是必不可少的。

礼节性语言和奉承话可以给人们的幻想与虚荣心带来极大的满足,使人从困境与艰难中暂时摆脱出来。它让人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是受到尊重与重视的,它是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卢梭在《忏悔录》中曾经这样说:“我从没有说谎的兴趣,可我常常不得不羞愧地说些谎话,以便使自己从不同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有时为了维持交谈,迟钝的思维、干枯的话题迫使我虚构一些事情以便有话可说。”

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中国人的教养?我一直苦苦思索,于是发现了以下三点:①说谎;②具有像绅士一样说谎的能力;③以幽默感理解自己心境的平静,并且对地球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过于热衷。”

人,总是要面对生活的。生活中,真实是重要的,真诚更加重要,这对人生、对社会具有更大的价值。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家都是凡人,都盼望能出人头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那样的欲望和念头,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不管场合地和盘托出,只会被人当成“笨蛋”、“傻瓜”。只有把握一定的原则,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你才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老实人很刻板,不会变通

有一则脑筋急转弯说:“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拉也拉不开,为什么?”回答是:因为那扇门是要推开的。

生活中老实人会犯一些诸如此类只知拉门,不知推门的错误。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实人遇事爱钻牛角尖,不会变通。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变了,老实人却不知变通,还在固执一端,钻牛角尖,认死理,结果却闹出笑话来。

《吕氏春秋》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搭船过江,一不小心,身上的剑掉进了河里。同船的人都劝他下水去捞,但他却不慌不忙,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在剑落水的船边刻个记号,有人问:“做什么用啊?”他回答说:“我的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我作个记号,等会儿船靠岸时,我就从这个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把剑找回来。”船靠岸时,他就这样去找剑,结果自然没有找到。

刻舟求剑,是一种刻板的、不知变通的思维方式。老实人的思想就像那把剑,环境的大船已经变了,而他却还在那里原地不动。

变则通,通则久。只要学会变通,许多事情都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坏事为好事。

一个犹太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下来。

“请问先生有什么事情吗?”贷款部经理一边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豪华的西服、高级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些钱。”

“好啊,你要借多少?”

“一美元。”

“只需要一美元?”

“不错,只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好吧,这些担保可以吗?”

犹太人说着,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国债等等,放在经理的写字台上。

“总共五十万美元,够了吧?”

“当然,当然!不过,你真的只要借一美元吗?”

“是的。”说着,犹太人借了一美元。

“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可以把这些股票还给你。”

“谢谢。”

犹太人说完,就准备离开银行。

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看的分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拥有五十万美元的人,怎么会来银行借一美元!他慌慌慌张张地追上前去,对犹太人说:“啊,这位先生……”

“有什么事情吗?”

“我实在弄不清楚,你拥有五十万美元,为什么只借1美元?要是你想借三、四十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的……”

“请不必为我操心。只是我来贵行之前,问过了几家银行,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需要花6美分。”

贵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应放在金库的保险箱里,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但犹太商人没有困于常理,而是另辟蹊径,想到把证券等锁进银行保险箱的办法,从可靠、保险的角度来看,两者确实是没有多大区别,除了收费不同。

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为了借款而抵押,总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抵押争取尽可能多的借款。而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或有利,从不肯让借款额接近抵押物的实际价值,所以,一般只有关于借款额上限的规定,其下限根本不用规定,因为这是借款者自己就会管好的问题。

老实人往往直眼、直脑袋、直嘴巴,不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思维解决问题。世事总是复杂而又充满妙趣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变通,经常变换角度,转换思维地去应对现实,一切皆会迎刃而解。

一位女教师刚当高三班主任不久,班里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个学生价值近千元的快译通在教室里丢了。一切迹象表明,偷东西的人就是本班的学生。

如何处理这件事?这位老师考虑过许多方法,最终她是这样做的:那天放学前,她像往常一样站在学生们面前,尽管她心里波涛汹涌,脸上却显得风平浪静。学生们似乎都很紧张,一双双眼睛神情复杂地看着她,他们在等待老师“破案”。这位老师说:“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班里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个同学错拿了别人的东西,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很后悔。我很了解他,我知道他一定会把这件东西还给同学的。我相信他,我敢用自己的生命打赌,他一定会这样做的!是的,我打赌,从现在开始我不吃饭,等东西还回去后我再吃饭。好了,现在放学吧。”

学生们都背着书包回家了,没有一个人留下来。

第二天早上,仍然没有人来找老师承认错误,也没有人把东西送回来,当然,这位老师也没有吃饭,可是她依旧打起精神去上课。

第三天上午又是这位老师的课,她的胃里空荡荡的,强烈的饥饿感揪心抓肝,她喝了一杯水,坚持上完了这堂课。走下讲台的时候,她感觉到腿有些发软,头上冒出许多虚汗。学生们都在静静地看着她,目光中充满关心。她知道,这些眼光中一定有一道是愧疚的,她要给他时间。

晚上放学之前,这位老师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看到了那个失踪的快译通、一块三明治和一封信。信上写道:“老师,谢谢你的信任。我一定会改正错误的。”下面没有署名。她没有再追查这个学生是谁。她想他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但她坚信,他再不会这样做了。

有些借口是必需的

在现实的交际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喜欢的人或一些很尴尬的话题。如何应对这种状况,与麻烦的对手打交道,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此时,聪明的人化解尴尬处境的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找借口开溜”。相信很多人都尝试过这种办法,可问题在于如何让这个借口显得自然,而不使状况变得更加尴尬。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当时的场合和可利用的一些资源随机应变,见势行事。

对于难缠而麻烦的对手,不妨采用下面这个办法:

故意忘记他的姓名,暗示你对他的漠视。不同的称呼,表示了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代表着对对方人格的尊重程度。如双方见过面,对方对自己的名字却根本没有印象,表明对方根本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对于专门从事与人打交道工作的人,记住对方的名字并在下一次相见时叫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武器。客人会因此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愉快感觉,感受到对方的重视。若是不想承认对方的能力和人格,或者不希望与对方打交道,就可以假装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暗示与之处在不平等的位置上,你占有优越的地位。这是一种实用的心理技巧。对于惹人厌烦或有意轻视疏远的对象,就故意问:“啊,我忘记了,你的名字叫什么?”这种问法,一定会给对方以相当大的打击。这等于是暗示对方:你的存在对我毫无帮助,所以我根本没有记住你的名字。这种不友好的问话一出口,对方就显得有些不自在。他们会认为,说这话的人很不礼貌或者很傲慢,也就往往会终止交谈。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朱元璋创业开国中,他立功最多,颇为朱元璋器重,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曾有意立他为太子。但因他之上还有两位兄长,为免除兄弟相争,朱元璋只好以孙子朱允炆为帝位继承人。对此,燕王朱棣一直耿耿于怀。

明惠帝朱允炆即位时,各地藩王都是父辈,割据要地,虎视眈眈。户部侍郎卓敬上书密奏:“燕王智虑过人,又镇守北平这样的形胜之地,兵强马壮,不可不防。不如将他迁往南昌,万一有变,也容易控制。”朱允炆原本就对他这位力智超人的皇叔很是疑惧,见此密奏后,自以为是,便着手做了一系列部署,对朱棣严加防范。

朱棣也确实对这个看似软弱无能的朱允炆不大看得起。没当上皇帝,他心中有怨,早有取而代之之意。于是,他在王府内私制兵器,招兵买马,暗中操练,做起事准备。不久,燕王朱棣的阴谋被人告发,遭到朱允炆严加训责,燕王朱棣颇感恐慌。马上起兵反抗朝廷吧,时机还未成熟,但更不能束手待毙。他心生一计,决定以装疯来迷惑朝廷。

于是,他经常狂呼乱叫、奔走于燕京的长街闹市,或闯入酒楼饭铺之中,夺人酒食;或颠三倒四,胡言乱语;或昏睡于泥土污秽之上,终日不醒。

“燕王疯了!”这个消息传遍朝野。体格一向健壮的他突然会变成这模样,也令许多人疑惑。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便决定亲自去王府探个究竟。当时已是夏历六月,正值盛夏,酷热难忍,只见朱棣却围坐在火炉边,浑身发抖,连呼:“太冷了,太冷了!”见有人来,他甚至都站不起来,不得不拄着拐杖起身迎接。此情此景,使得张、谢二人消除了怀疑。

虽然纸里最终包不住火,但燕王的装疯却为他发动“靖难之役”赢得了时间。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便以“靖难”为名,公然与朝廷对抗。经过四年血肉相争,朱棣攻陷京城,登位称帝,史称明成祖。朱允炆下落不明,有的说在宫中自焚而死,有的说逃亡在外,出家为僧。

燕王以装病为借口,为自己争取了夺取政权的时机。无独有偶,后晋时期的冯道也用借口使自己顺利脱身。

后晋时期,冯道奉命出使契丹,意外受到礼遇,契丹王还有意留用他。冯道不愿留在契丹,但又不敢拒绝。于是,他上奏契丹王,说:“辽与后晋有父子关系,事子若事父。这样看来,我现在实际上等于出仕两朝。”他这番话博得契丹王的好感。另一方面,冯道命令部下购置薪炭,以备寒冬之用,表示他不敢逆旨而就此回国,使契丹王觉得他是难得的“忠义”之士,且有隐衷难言,因而心生怜悯,便允许冯道回国复命。

这时,冯道却故意滞留不走,经契丹王多次催促,才慢慢地收拾行李。出发后,他沿路停留,以示依依之情,一行人费时一个多月才越过国界。对此,随行人员都迷惑不解:“我们归心似箭,恨不得插翅飞回,为什么你却老是盘桓不走呢?”他说:“这是我的以退为进之计。我何尝不希望早点回国呢?但是,不论我们如何赶路,契丹人只要快马加鞭,一日之内就可追上我们。因此,我佯装对辽地有不舍之情,避免对方猜透我的心。”回国后,他又以不念异国之封而毅然归来的行动得到后晋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有的时候,为了保全自己,找些借口,说些善意的谎言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