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规划你的工作
7857100000013

第13章 摆正心态以平常心对待名利荣辱是成熟的表现

在名利面前,很少有人不动心的,特别是终日在办公室里角逐的各位成员。当名利就在眼前时,你应该如何对待?当名利为他人所得时,你该如何自持?得意忘形是幼稚的表现,它会招来同事对你的反感;眼红妒嫉是弱者常犯的毛病,它无法提升你的进取精神。保持自己的平常心才是成熟的表现。

一、淡化同事的妒忌心

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在办公室里引发妒嫉的条件主要有四种:

1.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不如自己的人居于优位。

2.自己所厌恶而轻视的人居于优位。

3.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居于优位。

4.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居于优位。

由于妒嫉心是在本人还未觉察时通过迅速无比的心理检查而产生的,所以,这四个条件中任何一个若与下列否定条件重复,妒嫉将不再产生:

1.本人无意加以比较,或看破了情势,认为自己无法达到那么一个高度,或二者生活在不同层次的世界。

2.妒嫉的对象不在自己身边。

3.通过艰苦努力得到的结果。

根据产生妒嫉心理的这些基本条件和否定条件,我们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些淡化妒嫉的有效办法。记住,淡化妒嫉也就是淡化优位——你不比别人强,别人妒嫉你什么?(虽然明摆着比别人强,但还要从感情上和大家走在一起,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强,这一下子,别人反倒不再妒嫉你,也会认为你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优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介绍自己的优位时,强调外在因素以冲淡优位你被派去单独办事,别人去没办成,而你却一下子办妥了。这时,你若开口闭口“我怎么怎么”,只能显出你比别人高一筹,聪明能干(在别人面前夸耀,实在是最笨的一种做法,以为大家没有眼睛呀!),而招致妒嫉。如果你这么说:“我能办妥这件事,是因为我卖力肯干。”就容易让人觉得你处于优位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会妒嫉你的能干。但你要这么说:“我能办妥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前面的同事去过了,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多亏了当地客户的大力帮助。”这就将办妥事的功劳归于“我”以外的外在因素“前面的同事和客户”中去了,从而使人产生“还没忘了我的苦劳,我要是有别人的大力帮助也能办妥”这样的藉以自慰的想法,心理上得到了暂时平衡。“我”在无形中便被淡化了优位(其实你的功劳,领导和多数同事是看得很清楚的,不要以为这样说就会淡化了自己的功劳)。

2.言及自己的优位时,不宜喜形于色,应谦和有礼以淡化优位人处于优位自是可喜可贺的事。加上别人一提起一奉承,更是容易陶醉而喜形于色,这会无形中加深别人的妒嫉。所以,面对别人的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不仅能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别人对你的妒嫉,而且能博得对你的敬佩。请看下例:

“小宋,你毕业一年多就提了业务厂长,真了不起,大有前途呀!祝贺你啊!”在外单位工作的朋友小王十分钦佩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老兄你过奖了。主要是我们这儿水土好,领导和同事们抬举我。”小宋见同一年大学毕业的小李在办公室里,便压抑着内心的欣喜,谦虚地回答。小李虽然也妒嫉小宋的提拔,但见他这么谦虚,也就笑盈盈地主动招呼小宋的朋友小王:“来玩了?请坐啊!”

不难想象,小宋此时如果说什么“凭我的水平和能力早可以提拔了”之类的话,小李不妒嫉煞了,进而与小宋难以相处才怪。

3.不宜在优位者的同事、朋友面前特意夸奖优位者显然,谁都希望处于优位而得到他人的夸奖,但事实上总会有悬殊的差别。当同事、朋友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其中有人处于优位,别人若不提及,有时还不觉得。一旦有人提起,其他人听了就不好受,难免会妒火中烧。所以,作为不会对此妒嫉的旁人,一定不要在优位者的同事、朋友等多人面前特意夸奖优位者。否则,不仅会引发和加强其对优位者的妒嫉,还可能同时妒嫉你与优位者的“密切关系”。

某单位宣传部干事小李在较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理论文章。团委小陈在工会宣传干事小余面前羡慕地夸奖道:“小李子真不错,最近又有一篇文章在某某刊物上发表了!”小余顿时止住笑容,酸溜溜地说:“他有那么多闲工夫,发两篇文章有什么了不得了?哼!”小陈见状,自知失言,让小余觉得挂不住脸了,不无尴尬地点头笑了笑,走出工会办公室。这里,小陈就是犯了大忌:在可能产生妒嫉的敏感区偏偏又增添了引发妒嫉的“发酵剂”。

4.突出自身的劣势,故意示弱以淡化优位

如同“中和反应”一样,一个人身上的劣势往往能淡化其优势,给人以“平平常常”的印象。当你处于优位时,注意突出自己的劣势,就会减轻妒嫉者的心理压力,产生一种“哦,他也和我一样无能”的心理平衡感觉,从而淡化乃至免去对你的妒嫉(其实你并不比他“无能”)。

比如,你是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对最新的教育理论有较深的研究,讲课亦颇受同学欢迎,以致引起一些任教多年却缺乏这方面研究的老教师的强烈妒嫉。这时,你若坦诚地公开、突出自己的劣势:教学经验一点都没有、对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很不熟悉等等,再辅以“希望老教师们多多指教”的谦虚话,无疑会有效淡化自己的优位,衬出对方的优位,减轻弱化老教师对你的妒嫉(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优于别人的地方,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显示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并虚心向别人学习,也正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优位,一种在不被他人妒嫉的情况下的巩固)。

5.不宜当众说“我们怎么怎么”,而给人以“厚此薄彼”之嫌在众人面前谈一某群体中的某人时,你若说“我们很要好”、“我俩情同手足”、“我和你们单位的某某交情很深”之类的话,对方很容易产生“你厚他薄我”的冷落感。因为这种复数关系称谓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对方会觉得被你称为“我们”中的人员是优位的而滋生妒嫉。

6.强调获得优位的“艰苦历程”以淡化妒嫉

通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很少被人妒嫉,如果我们处于优位确实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得到的,那么不妨将此“艰苦历程”诉诸他人,加以强调以引人同情,减少妒嫉。

比如,在邻居、同事还没买电脑的时候,你却先买了。为了免受“红眼”,你可以这么说:“我们买这台电脑可真不容易。你们知道我节衣缩食积蓄了多少年吗?整整六年啊!辛苦啊!我们夫妻俩都是低工资,一分钱一分钱地攒,连电影都舍不得看,太难了……”听了这些话,对方就很难产生妒嫉之心。相反,或许还会报以钦佩的赞叹和由衷的同情。

7.切忌在同性中谈及敏感的事情

(1)女性之间的妒嫉多半因容貌而起。女人爱妒嫉,妒嫉可以说是女人的明显特征之一。而女人又往往因为容貌姿色才处于优位。所以,女人对容貌、衣着以及风度气质所带来的爱情生活、夫妻关系等相当敏感,很容易产生妒嫉。比如,一个姑娘因有一张漂亮的脸蛋而被不少小伙子包围着,那些容貌平平没有人追求的姑娘,自然会对她产生妒嫉。这时,你作为男人,千万不要在女人之间当面夸赞其中某一姑娘:“真漂亮!”“的穿着打扮真时髦!”“的气质太迷人了!”“的男朋友我见过,特帅,特有魅力!”这不仅会引起其他女人的妒嫉,而且会对你产生一种莫名的敌意。

(2)男人之间的妒嫉大多因名誉、地位、功业所致。男人对社会活动能力、工作业绩、创造手段等最为关注,也最易导致相互妒嫉。比如,某人升了职而赢得不少漂亮姑娘的追求;某人因才华出众、能说会道而显身扬名等等,都会受到身边其他男人的妒嫉。因此,在男人之间,作为女人不宜当众评论,“真能干!”“女朋友真标致!”“和你一块来的吧?现在已经是厂长了!”尤其作为妻子,更不宜有所比较地奚落自己的丈夫:“你看人家小赵,学理科的出身,却发表了那么多的小说,稿费一拿就是几万块!亏你还是学中文的!”对此,就是再厚道的人也会生出对他人的妒嫉之心来,导致家庭、邻里、同事之间关系的僵化和冷漠。

学会淡化别人的妒嫉心理,将减少同事、朋友、邻里间的敌意和隔阂。

二、克服嫉妒之心的困扰

当你在办公室感受到嫉妒时,必定置身某种竞争之中。嫉妒的原因很简单:抑或同事的工作成就;抑或同事所穿新装的亮丽;抑或同事所居的花园洋房。你的目标就是击败“对手”。

你或许以为你嫉妒某人,但后来仔细观察却发现,你嫉妒的并不是这个人,不是他的作为,也并非他所拥有的一切。其实,嫉妒来自自己的兴趣和自毁的倾向,你会嫉妒是因为你拿自己和别人相比,看到自己的表现不如其他人好、有吸引力等等。你参加的是一面倒的战争,对手其实是你自己。

嫉妒常被称为绿眼睛的恶魔。如果你对某人怀有嫉妒之心,可以确定的是,它不仅会伤害到你这些情绪所直指的人,而且你所受到的伤害可能更甚于他们。

嫉妒就像疾病一样,他们会在你体内不断损害侵蚀你。一般地说,嫉妒常常会使友谊破裂。

有一位中年的新闻从业人员,他非常嫉妒他一位出了名的小说家朋友,也嫉妒他朋友所出的书。而另一方面,他那位小说家朋友却嫉妒这位新闻工作者由于一篇大众皆知的出色报道而被提名角逐普利策奖,因为这个奖项是那位小说家根本沾不上边的殊荣。结果这两位朋友从此话都不说了。

底特律常被称作“车城”,就跟纽约是“大苹果”、达拉斯是“大D”一样。而全美国最成功的唱片工业之一即始于车城,那就是车城唱片公司。车城捧红过许许多多的歌星,像顶峰合唱团、黛安娜·罗斯、杰克逊家族、罗宾森、斯蒂夫·旺达和马文·盖等等。如果这些人成为娱乐圈里其他人羡慕和嫉妒的目标,是很合理的事。事实上,演员、歌星和舞蹈演员所面对来自其他同行的嫉妒,可能是其他人远不及的。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收入高,影迷歌迷们对他们的崇拜,以及他们拥有的广大影响力。

然而,有一些已经红了二三十年的演艺人员,公开表示对某位新出现的歌星、舞星和演员的支持。老一辈的佼佼者已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他们明白对新出道人员羡慕与嫉妒是无济于事的。那些新出现的人为了能够大红大紫,当然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就像那些已经成名的人当初所做的一样。不论它表现在哪一方面,才能是最重要的;而我们对于他人的成就所感受到的情绪,应该只有为对方感到骄傲。

当你努力攀登顶峰时,把对他人的嫉妒转化为对他们的敬重。不要只是说:“我希望能够跟他或她一样。”你应该脚踏实地去做一些事,才能使自己跟他或她一样有成就。既然羡慕与嫉妒的情绪并不能让你由板凳队员成为场上主力,那你为什么还要坐在场边任由这种情绪泛滥呢?

如果你总是在操心别人在做些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做的,你会发现你攀登顶峰的路途充满荆棘。当你眼见别人表现得非常好,看到他们的成功或者正在享用胜利的成果,就好好看看他有什么是你可以借鉴的。可能只是一个微笑,也可能是他的态度、一句好话、一段时髦的话语。此时,你早已经把你的嫉妒心抛到九霄云外,同时你也将自己的本领累积起来了。

早一天改掉嫉妒这个坏毛病,就能早一天受益。以下是克服嫉妒之心的几个有效方法:

1.想想别人好的一面,尤其是那些容易招致嫉妒的成功人士。喜欢一个人不仅是因为他是什么人,同样重要的是,你必须看到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他。如此一来,你心里就不会有空间可以容纳嫉妒了。

2.让自己对一些有传染性的字眼产生免疫力,例如嫉妒。并将它转移到身体的某个不满意的地方,想想你手臂上或者大腿上的疤痕,它就是你的疫苗,使你不会嫉妒他人,或者成为他人嫉妒下的受害者。

3.为了戒除某个坏习惯,就是用好习惯来取代它。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这个毛病,也就是用别的字眼来取代这些恶毒的字。例如,在你的想法里,当你看到别人的成就和成功时,将嫉妒换成赞赏或化为高兴。

4.经常设想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去想别人做了什么。如果别人获得的成就当之无愧,就想想怎么做才能够使自己跟他们一样,而不是嫉恨他们已有的成就。

5.将嫉妒之情升华为努力超越的意识。

染上嫉妒恶习的人应该怎样克服这一性格上的弱点呢?首先要心胸开阔,正确对待在事业上和学习、生活上比自己能干的人。其次,要充分认识嫉妒害人害己产生的恶果。嫉妒者多半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全部智能都下意识或十分明确地用于攻击和伤害被嫉妒一方。虽然有些嫉妒者也知道这样做于事无补,但仍像中了邪似的受制于它。

克服消极嫉妒心理较好的办法是:唤醒你的积极嫉妒心理,勇敢地向对手挑战。积极嫉妒心理,必然会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竞争的行动和意识。当你发现你正隐隐地嫉妒一个在各方面比自己能干的同事时,你不妨反问几个为什么和结果如何?在你得出明确的结论之后,你会大受启示。长时间地停留在嫉妒之火的折磨和煎熬中,并不能使自己改变面貌。要赶超他人,就必须横下一条心,在学习或工作上努力,以求得事业上的成功。你不妨借嫉妒心理的强烈超越意识去奋发努力,升华这股嫉妒之情,以此建立强大的自我意识以增加竞争的信心。自卑感强的人容易嫉妒,因为他们想逃避现实而故意虚张声势,因为惧怕失败而采取嫉妒的手法。所以,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潜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自我夸大,亦不自我贬低。只有在自我感觉好、自我意识能力强的前提下,才能变消极嫉妒为积极嫉妒,也才能在积极嫉妒心理中获取能力,接受竞争意识的刺激。当然,在你反问几个为什么之后,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天赋、客观条件、知识、能力都不如人家。这也无妨,不要自卑,更不要嫉妒。你不妨再找找自己的优势,在某一方面发挥你的优势,在竞争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从而找到你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总之,对于他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既要嫉妒,又不要嫉妒;嫉妒,就是积蓄你自己大量的精力、时间、智慧去产生应该属于你范围内的积极嫉妒心理;不嫉妒,就是要洒脱和不甘于落后,对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心。这才是强者的风度。

三、不要妒忌同事的成就

你是否发现:当办公室的同事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后,你总喜欢拿来与自己比较。一比发现自己不如同事后,随之就觉得不服气,不服气的结果往往就是妒嫉同事。

其实,嫉妒别人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你如果只知道在比较后嫉妒别人,而不是发现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这不利于你的进步。不要以为别人的成绩都是“巧”来的,也不要以为“别人能获得的,我为什么就不能获得”,这种想法虽然有时可以成为自己进步的动力,但有时就会转而成为嫉妒。别人取得了进步,你要真心地欣赏、虚心地向他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嫉妒,就是因为自知不足,这本身就是一个促其转变的好契机。“知耻近乎勇”,知道自己的不足,努力加以弥补,这才是积极的态度。1838年,司汤达的小说《巴马修道院》出版了。举世闻名的文豪巴尔扎克看后,忍不住拍案叫绝。他尤其赞赏司汤达在这本小说中关于滑铁卢战役的描写。巴尔扎克立即致信司汤达,表达自己的感受,信中这样写道:“我简直起了妒忌的心思。是的,我禁不住自己心头的一阵阵嫉妒,我为《军人生活》(我的作品中最困难的部分)构想的战争,如今被你写得这样高妙,真实,我现在是又喜欢,又痛苦,又迷茫,又绝望。”但是,巴尔扎克毕竟是巴尔扎克,他的嫉妒之意转变成了钦佩之情。他还专门写了长篇论文《司汤达研究》,高度地评价了《巴马修道院》,而且两个文学家还成了朋友,在写作上互相切磋,更有精彩之作诞生。

名满天下的大作家巴尔扎克没有因为司汤达把战争描写得高于自己,就把嫉妒始终存于心头,反而与司汤达成了好朋友。但有些人却由嫉妒而生恨,也不管是自己的同事,就搞小动作,排挤人、陷害人。深受民间喜爱的丞相寇准——“寇老西”就曾因遭嫉妒而受人暗算。

北宋景德元年(1004),寇准出任宰相,很受皇上宋真宗的尊重。但为人奸险的王钦若却十分嫉妒寇准。有一天散朝后,宋真宗目送寇准离去,王钦若乘机问他:“陛下尊重敬服寇准,是因为他有维护社稷,保卫国家的功劳吗?”真宗点头称是。王钦若故作惊讶地说:“我没料到您会说这样的话。澶渊之盟,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认为寇准有功,这是为什么?”宋真宗惊讶地问:“这话怎么说?”王钦若说:“兵临城下缔结的盟约,即使是春秋时期的小国家也认为这是一种耻辱,而今您以天下万民之主的身份和辽国订立澶渊之盟,实际上就是城下之盟。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觉得耻辱的呢?”皇上立即显出不快,也觉得寇准很可恨。因为当初众臣在商议皇帝亲征之事时,大臣们争论不休,难以决定。有人问寇准是何态度,寇准就说:“只有抛洒鲜血了。”于是,就有谗佞之徒对真宗说:“陛下知道赌博吗?当一个人钱快输尽时,就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以供垂死一博,这叫作‘孤注’。寇准要您亲征,就是把您当作他的‘孤注’。这不是很危险的行为吗?”自从听了这番谗言,宋真宗就对寇准产生了反感,于景德三年(1006)罢免了寇准的宰相职务。

同事之间如果因嫉妒而你整我、我整你,冤冤相报,何时能了?而每个人每天都要绷紧神经,生活岂不是累死人。自然也就不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了。

并且,爱嫉妒别人的人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整天嫉妒别人,自己心里也烦恼,老觉得别人比自己高明,对此又不能平静,要嫉妒还要想如何算计别人。这种人活得也很累。

嫉妒,就如心灵上的肿瘤,折磨着有此“偏好”的人。嫉妒还会引发生理上的一些不良反应,医学研究表明,嫉妒容易引起头痛、高血压、胃病、心脏病等,甚至还有因嫉妒而死的事情。

三国时年轻有为的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其实,周瑜在东吴很受孙权赏识,为孙权股肱之臣,且年仅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却因嫉妒而亡。晋代刘伯玉的妻子因为听到刘伯玉对曹植《洛神赋》中洛神的形象赞不绝口,竟也嫉妒得不行,投河自杀;而奥赛罗的嫉妒则使他杀死了自己的爱妻戴芬莫娜。嫉妒如此让人短寿,伤人性命,人们是不是该去此“痼疾”,活得更滋润、更长寿,恬然自得呢?

嫉妒心理是一种低级趣味,而恰恰有不少人都有这个毛病。其实,社会给每个人提供的创造和进取的机会是平等的,完全用不着彼此嫉妒与排挤。同事之间存在竞争,应该是你追我赶式的正常竞争,而不是拉别人的后腿,拆别人的台。

有人说,外国人之间的竞争是你行我比你更行,中国人之间的竞争则是你要行我不让你行。同事之间,你得了奖金,我什么也没捞得,那是因为你“巴结领导”;你被提拔重用,而我在原地踏步,是“瞎猫碰死耗子”,“没什么了不起的”。这种嫉妒实在是不高明,正如鲁迅先生当年形容的一样,患嫉妒病者好像是矮小的侏儒,总是瞪着不示弱的眼睛,自己不长个,却希望把别人拉矮,和他穿同一码的裤子才行。而外国人的那种嫉妒,却有其可取之处,对方的成绩让自己不服气,又不甘落后,于是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业绩,让对方嫉妒自己。其实,英语和日语中,“嫉妒”和“羡慕”本是同一个词。

一些国人的嫉妒,其重要原因就是不求上进,又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似乎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我吃糠咽菜,你就不能吃大米白面,哪个敢吃,就群起而攻之。于是“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正如韩愈所说:“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好嫉妒者是不能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的,因为容易眼红,生事,也没人愿与之交往。正如荀子所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与同事相处,不要嫉妒同事的长进、成功。但反过来被别人嫉妒了又怎么办?

首先向你道喜,因为你如果不是有几分才气,谁会嫉妒你?如果没有吸引人的魅力,谁会嫉妒你?如果什么事都干不成,谁会嫉妒你?瞧不起你还来不及呢。

被别人嫉妒,是你有本事,“能遭天磨是铁汉,不为人嫉乃庸才”。如果没人嫉妒你,那你可是太平庸了。

其次是你大可不必斤斤计较,要吸收别人嫉妒中的合理因素和有利成分。如剧作家周振天所说:“不必怨恨嘲讽与嫉妒,它的每一次到来,都是前进的动力。”要正确地对待别人、对待自己,发现自己的“白璧微瑕”,加以完善,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对于一些毫无根由的嫉妒,大可不必理会。这一点我们要向我国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老先生学习。黄炎培,字任之,他在解释为何取这个字时,说:这有两重意思。其一是对自己该做的事、对国家该负的责任,坚决勇敢地担负起来,任之。其二是对无所谓的事、无聊的流言等等,不管它,由它去,任之。这是对待同事嫉妒最有效的态度。

法国作家司汤达说:“嫉妒,是诸恶德中最大的恶德。”培根也说过:“嫉妒毕竟是一种卑劣下贱的情欲,因此它乃是一种属于恶魔的素质。恶魔所以趁着黑夜到麦地里种上稗子,那是因为他嫉妒别人的丰收啊!”

嫉妒是如此令人讨厌、让人痛恨。在同事相处之中,可不要犯了这种毛病,至于被别人嫉妒,如上所述,不妨作为前进的动力,或者不予理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佛罗伦萨诗人但丁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