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探究式科普丛书-高超的猎手:猫科动物
7853200000005

第5章 庞大的族群——猫科动物分类(4)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对虎猫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虎猫的数量在不断减少。目前德克萨斯虎猫的处境已经十分危急。美国和大多数出产虎猫的国家已经宣布捕杀和买卖虎猫皮为非法行为。

(17)“高处不胜寒”——山原猫

山原猫也叫南美山猫或安第斯山猫。是一种细小的野生猫科动物。不仅如此,山原猫还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物种,目前山原猫的数量大约只有2500只。

山原猫的长相和雪豹很相似,喜欢栖息在海拔3500~4800米的地方。它们身体的大小和家猫相差无几,但尾巴较长,毛色是银灰色,有斑纹及斑点。

它们身体的长度大约是60厘米,尾巴长42厘米。

由于山原猫生活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人类对它们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估计它们生活在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及阿根廷的安地斯山脉的高山上。

(18)不止是吃鱼的渔猫

说起渔猫,大家可能认为渔猫主要是以吃鱼为生。其实并非如此,渔猫并不是以吃鱼为主要食物,除了鱼之外渔猫还吃螃蟹、啮齿类动物、鸟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一些水产小型动物。

渔猫体长65厘米~100厘米,尾长40厘米,体重6千克~12千克。全身毛色是灰黄或灰棕色,遍体布满棕黑色斑纹。渔猫身体壮实,脖子很粗,腿很短,有又粗又短的尾巴,小耳朵。它们爪子和脚趾之间有蹼,因此爪子不能被完全包裹,所以爪子一直向前伸直,而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猫科动物。

渔猫性情凶残,敢于攻击体型比它大很多的动物。渔猫主要居住在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是在芦苇和红树林覆盖的沼泽溪流。

渔猫在捕鱼的时候常蹲伏在河边岩石或小悬崖边,待小鱼游近后,突然用爪捕捞,将鱼掷到岸上,然后玩弄致死再慢慢食用。

在我国,渔猫只分布在台湾省。国外,分布在尼泊尔、印度、缅甸、泰国至印度尼西亚。渔猫一年四季都能繁殖,妊娠期63~70天,每次产2~3崽。一般将窝搭在芦苇丛中。产后的小渔猫9个月后开始独立生活。

(19)肥胖臃肿的外形兔狲

兔狲的脚很短,比一般猫科动物的腿都短,臀部较肥重,而且毛发也很长、很厚。这使得它看起来特别矮胖,再加上多毛,又显得很笨重的样子,像是穿了件厚厚的冬服。兔狲的毛发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冬天时毛发会较灰且较不花。它的耳朵位置较低,且使其有一副有点像是猫头鹰的面容。因为它那相对较肥的脸庞,一度被认为是波斯猫品种的祖先。

兔狲的体型与家猫类似,体重2千克~3千克。其叫声与家猫相似,但较粗野。别看兔狲外表肥胖臃肿,但是兔狲的视觉和听觉可是很敏锐的,而且它们在遇到敌害逃跑的时候动作也是相当的迅速,“嗖”一下就没了它们的踪影。

兔狲身体的背面主要是浅红棕色、棕黄色或银灰色,背部中线处色泽较深,常具有暗黑色泽,后部还有数条隐暗的黑色细横纹。栖息在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野禽、旱獭等。

兔狲属于夜行性动物,一般在黄昏时分和晚上出来活动并捕食猎物。到了冬季的时候由于食物缺乏,它们也会在白天出来觅食。

(20)猫族中的“香妃”——麝香猫

麝香猫在我国西藏的察隅、波密、墨脱、林芝、米林、错那等地数量较多,南方各省区也有分布。

麝香猫又叫九节狸、灵狸、大灵猫,藏名音译“匈布孜问且瓦”。

大灵猫体重6千克~10千克,体长60厘米~80厘米,比家猫大很多。

其体型细长,四肢较短,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略尖,耳小。额部较宽阔,沿背脊有一条黑色鬃毛。长有的囊状腺体,能分泌出着名的灵猫香。体色棕灰,杂以黑褐色斑纹。颈侧及喉部有3条波状黑色领纹;中间夹杂着白色宽纹,四足黑褐,尾巴上长有5~6条黑白相间的色环。

麝香猫生性孤独,一般在晚上活动频繁,栖息地一般在海拔高度2000米以下。常在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山地灌丛、丘陵山地草丛活动。

麝香猫的食物很杂,包括小型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甲壳类、昆虫和植物的果实、种子等。当遇到敌害时,能释放出极臭的物质,用于防身。在活动区内有固定的排便处,可根据排泄物推断其活动强度。麝香猫的经济价值很高,毛皮可制裘;分泌的灵猫香是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对抑制鼠害、虫害也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健壮伟岸,本领不凡——豹亚科

1.云猫不是猫

说起云猫,也许大家都以为云猫是一种猫,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云猫尽管是猫科动物,但并不属于猫亚科,而是属于豹亚科。这就像老虎、狮子都属于猫科动物,但它们不属于猫亚科,而属于豹亚科是一个道理。

云猫因身上的毛色好像天上的云彩而得名,又因为云猫喜欢吃椰子树和棕榈树汁而又被称为椰子猫和棕榈猫。

云猫的体型略小于豹猫,体重约900~1500克,体长是46厘米~63厘米;尾较长,是45厘米~56厘米,这么说来云猫的尾长很接近等于体长或略短于体长。云猫的毛色是棕黄或黑灰色,头部为黑色,眼睛的下方及侧面有白斑,全身都没有明显的条纹,背部和四肢的外侧呈沙黄色。背中部略微具有暗红棕色,并具有十分显着的长毛,成为它最为显着的特点之一。

云猫主要生活在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海拔一般在1500~2900米之间。多在树上及河边陡壁上活动,所具有的长尾可以使其在树枝间迅速跑动、捕食,这也是猫属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以小鼠、松鼠、鼯鼠、鸟类、鸟卵、蜥蜴、蛙类和昆虫等为食,有时候也会偷袭黑长臂猿、大型鸟类(如说雉鸡、孔雀等)。

云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山区、哀牢山区,和云南西北部的大理、丽江地区;国外则广泛分布在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2.不同寻常的豹子

豹可以说是猫科动物中的天之骄子,拥有匀称的身躯、带有花斑的美丽“外衣”、纤细优雅的腰身,无论你怎么看都觉得与众不同。

它是草原上优秀的神奇猎手。

豹是哺乳动物中的猫科动物,在猫科动物中归为豹亚科。浑身有玫瑰环纹的毛皮,毛底呈淡褐色。豹子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到乌苏里的广大地区。一般来说,豹子以独居为主。

可不要因为豹子的力气没有虎力气大而产生误解,其实,豹子的捕食本领要比虎高超很多。

豹子拥有虎类没有的灵活和敏捷。虎捕食的一般方法就是先埋伏好,等“猎物”出现在视力范围之内,才会“冲杀”出去。豹子的捕食可是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小型的羚羊和猴子等,不过也会捕食鸟类。因为豹子可以栖息在树上。

豹子很擅长爬树,可以说爬树是它们的独特本领。豹子常潜伏在树上,倘若有猎物在树下走过,它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跳下去袭击猎物。就是比它们体型大得多的鹿,也会被它们捕食。它们会把吃剩下的猎物挂在树上,或者藏在一个其他动物找不到的地方。

豹子非常擅长奔跑,最快的时候每小时可以达到100多千米,是动物界的长跑冠军。

豹子的种类很多,包括云豹、雪豹、黑豹和美洲豹等。在我国的豹子主要有3种,就是金钱豹、雪豹和云豹。

豹子一般栖息在茂密的森林当中。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日益占据了豹子生存的地方,现在豹子的数量正在逐步减少,影响到了野外生态的平衡。

现在,保护豹子等野生动物渐渐上升到了一个高度:20世纪70年代末。豹子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动物;1981年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将东北豹定位第一级濒危动物,将华北豹列为第二级濒危动物;1983年我国将豹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近年来,我国对于豹子的保护更是相当严密。

(1)最小的“大猫”——云豹

云豹是猫科动物豹亚科中最小的“大猫”。

它们的体形和大小像一只猫,但其头骨和牙齿的构造完全是属于豹科。云豹体长是70厘米~106厘米,尾长70厘米~90厘米,肩高60厘米~80厘米,雄性体重约23千克,雌性约16千克。

云豹体侧由数个狭长黑斑连接成云块状大斑,故名之为“云豹”。在一些地方云豹也叫做龟纹豹、荷叶豹、柳叶豹、樟豹等。

云豹的四肢又短又粗,尾巴也很粗,尾巴的长度几乎与身体的长度相当。头部略圆,口鼻突出,爪子非常大。云豹口鼻部、眼睛周围、腹部毛发都是白色,脸部有黑斑覆盖,有两条泪槽穿过面颊,圆形的耳朵背面有黑色圆点。

最有意思的是云豹的瞳孔,它的瞳孔为长方形,这是动物中最为独特的。另外,它们的牙齿也与众不同,牙齿的长度比例在猫科动物中排名第一。其犬齿与前臼齿之间的缝隙也比较宽,这样对它们捕食很有利,可以很容易杀死较大的猎物。

云豹和大多数的猫科动物一样是纯肉食动物,捕食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采取偷袭。它们常常守候在隐秘的树丛中伏击那些毫不知情的动物。令动物们防不胜防。它们主要捕食对象是猴类、猩猩、鹿、麂、野猪、鸟类和鱼类,偶尔也会吃一些草来调节肠胃。

云豹是属栖性的猫科动物,一般栖息在海拔1600~3000米的亚热带和热带山地及丘陵常绿林中。由于它们腿短的缘故,所以在地上活动显得有些笨拙。但是云豹的爪子附着力强,这样它可以在树上非常灵活地活动,它那长长的尾巴在此时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树上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云豹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会出来活动,尤其是在黄昏时分表现得非常活跃。云豹性情猛烈、凶暴,能够大声咆哮。

云豹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南洛阳、甘肃南部,西至西藏察隅等地,南到海南省,东至浙江省及我国台湾省等地。国外主要分布在尼泊尔、不丹、印度阿萨姆地区、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等地。

(2)“亿万富翁”——金钱豹

金钱豹外形特征体型与虎非常相似,但是没有虎大,属于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大约是50千克,体长在1米以上,尾巴的长度大约是体长的一半,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豹全身颜色鲜亮,大多毛色是棕黄,身上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以此得名,称之为“金钱豹”。

可能是因为金钱豹的机警、灵敏、迅速和勇敢的缘故,它在捕食的时候不仅会袭击像骆驼、长颈鹿那样的大型的食草动物,就连比它大一倍的猛虎,它也敢主动攻击。由此可见金钱豹的性格很凶猛。此外,在异常饥饿的情况下,金钱豹还会对家畜下手。金钱豹的爬树本领也非常高,无论怎样高的树它都能爬上去,并常到树上捕食猿、猴和鸟儿;或者潜伏在树上一动不动,两眼盯着下面,一旦下面有鹿、野猪或野兔等猎物走过时,便马上跳到它们的背上咬杀对方,对猎物杀个措手不及。不过金钱豹一般白天隐藏在丛林深草之中休息,不会捕食,日暮时分才出来活动并寻找食物。

金钱豹一般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南部,喜欢栖息在森林和丛林中,也有一部分生活在山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金钱豹,其毛色也有一些差异,有的深有的浅。比如东北豹毛色浅,所以叫银钱豹;华南豹色深,黄澄澄的;华北豹则是淡黄色的。据说在我国的云南一带曾有人发现过黑色的金钱豹,但是从未捉到过。

金钱豹可说是全身是宝。由于金钱豹的毛皮异常美丽,人类捕杀金钱豹用豹皮做皮衣和装饰品;豹骨能代替虎骨做药用。近年来金钱豹的数量急剧下降,我国已将金钱豹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亟须需受到人类的保护。

(3)金钱豹的变种——黑豹

黑豹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一带,栖息在森林、山区、草地和荒漠,几乎各种地形都有它们的足迹。

黑豹其实是金钱豹的黑色变种,全身遍布和普通金钱豹一样的斑点和环纹,不过所不同的是黑豹的眼睛呈蓝色。造成这样的情况出现,据说是由于金钱豹基因组合的差异。

黑豹性情孤独,一般在夜间活动,白天在休息。能爬树、游泳,奔跑速度每小时可以达到60千米,能跳过6米远、3米高的障碍物,被称为“全能冠军”。黑豹的视觉、听觉、嗅觉非常灵敏,以各种中小型动物为主要食物。孕期约100天,每胎产1~3仔。3岁性成熟,寿命20多年。

(4)高山霸主——雪豹

雪豹属于高山动物,终年栖息在雪线附近,对寒冷具有相当的抵抗力。是栖居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之一。雪豹在高山上可以用“所向无敌”来形容。在高山上的雪豹几乎没有什么敌手,因此很多人叫它们“高山霸主”。

雪豹体型与豹相似。体色较淡,全身颜色是灰白色;密而长的毛发非常柔软,上面布有不规则的黑环或黑斑。雪豹的头部较小,前额隆起,鬓毛粗硬且长,有黑白两种颜色。

尾巴又粗又长,具有蓬松浓密的毛。四肢粗短强壮,前足较后足更为发达。

雪豹白天一般在山洞石洞里休息,习惯于夜间出来活动并寻找食物。特别在黄昏或黎明时候,是雪豹最为活跃的时间。通常,它们天暖时在高山追猎岩羊、盘羊、北山羊等高山食草动物,也吃兔、鼠;到了冬季,因高处觅食困难,就到雪山处觅食,有时也潜伏于村庄附近偷偷捕食家畜来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