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庭教育中,最让我引以为自豪的内容,也许就是我和女儿的旅行了。
记得一位母亲曾经打来咨询电话,苦恼地讲述了她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她说她离婚后一直一个人带孩子,朋友邀请她和儿子暑假期间去外地旅行,可是儿子说什么也不跟她去,非要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机。把儿子放在家里她不放心,况且已经答应朋友了,如果不去旅行又觉得对不起朋友。眼看40多天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她和儿子还是没有吵出个结果来。她还说,为了能够引诱儿子一起出去旅行,她许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给儿子买一个最想要的游戏机;买一双名牌运动鞋;再买五盒他最爱吃的薯片……可是,儿子的话依然斩钉截铁:“你咋这么黏糊呢?我说不去就不去!”
这位女士还说:“后来,我儿子说要去买玩具枪,我赶紧跟他说,我和他一起去买。其实是我不死心,我想,到了楼下,七拐八拐就到了汽车站,我再好好哄一哄,他跟我上了汽车不就完事大吉了?可是儿子下楼以后,却警惕地说他不买枪了,要回家。我拉着他的胳膊说,就算我求他了,可他却使劲往后拽,还说‘妈妈我也求求你了,别让我去了’。听了儿子的话,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不爱跟我一起出行?我到底该怎么办?”
在工作中我发现许多父母和这位女性有着同样的烦恼。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他们会惊异地发现,要想把孩子带出门去很困难。这真是一个“二难”,尤其对于生长在都市里的独生子女,单元房隔断了他们与周围人的联系,也隔断了他们与大自然的联系。研究发现,长期远离大自然的孩子,对日出日落反应迟钝,对风雨阴晴缺少原始感受,长期单调的生活环境和呆板的书本知识的反复刺激,使他们的神经失去了弹性,进而变得精神懈怠,意志力薄弱。
当孩子们缺少与同伴沟通的机会时,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苦闷,甚至容易生发出一些心理问题。报载,湖北潜江市某高一女生连续两次服安眠药自杀。其自杀理由是:父亲用车接送她上下学,同学们都把她当做特殊阶层的人,因而远离她。她受不了同学们把她当“另类”。两次皆因抢救及时,保住了女孩的性命。其父在女儿病床前说:“我不明白,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为何要这么做,这不让父母伤心吗?”
父母们的尴尬来自何处?究其内因,主要还是因为孩子们缺少朋友。也有些父母很关心孩子的交往问题,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没有朋友也很着急,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才能帮助孩子交上些好朋友。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朋友永远是同龄伙伴。父母与孩子关系再好,也无法代替同龄伙伴的作用。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尤其如此。因此,在我们出门旅行的时候,常常会邀请与女儿年龄相近的孩子同行。有一回,我们请了女儿的两个同学,三个女孩简直乐疯了!
借个孩子去旅行,在国外已经成为时尚,自然也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人们不仅善于具体操作,甚至细化到怎样签署旅行协议。一位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张诗铭曾经给《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撰文,介绍了她借孩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她写道: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朋友对于孩子的意义,不亚于金钱对于成年人的意义。中国人大多不善于过“借钱”的日子,当然更不善于“借朋友”了。但在加拿大,我却有了奇特的经历。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先生去了加拿大。后来,我们全家也一起移民到了那里。刚开始,我很孤独,因为语言不是完全通,常常觉得还不如在国内好,国内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当时我就想,我孤独,我的孩子会更孤独。那时她已经上初一,很有自己的想法。她的朋友也都在国内,为了移民的事情,她还跟我们大闹一场,说坚决不去加拿大。所以,从内心里说,那个时候我比较怨恨我先生。
鉴于这些原因,刚出国那阵子,我的心情很不好。打破这种局面还是因为一件奇特的事情。我们的邻居是一户加拿大居民,他们家独自居住一个二层小楼,家里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刚去的时候,因为语言问题,同时又考虑到外国人比较注重隐私权,所以很少和那家人交往。虽然他们很爱说话,但我们和他们的交往也就是见面打个招呼什么的。
有一天下午,邻居家的女主人突然按响了我家的门铃。我打开门,她笑吟吟地走进来。开始,我以为她要借什么东西,后来才真正听明白,原来她是在说“把你的女儿借给我们家一天”。她反复说了好几次,大意就是要借我的女儿一起去旅行一天,第二天就还给我。她说她儿子从来没有和中国人一起去旅行过,这次是她的两个儿子的选择!
我站在那里,张大了嘴,不知该怎样回答她。外国人比中国人爱旅行我知道,可我没听说有借人家孩子的。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国外还兴这种“游戏”!
当时我只是想,我的女儿又不是物品,怎么可以借来还去?而且,他们家是两个半大的男孩子,和我的女儿一起去旅行,方便吗?安全吗?因为有顾虑,我就没有答应她。当然,我也没有拒绝,只是说:“我的先生和女儿都不在家,我要和他们商量。”邻居家的女主人说“谢谢,等你的答复”,然后就走了。
她一走,我就坐在家里犯嘀咕,心想这家人怎么这样儿!过了大约有半个小时吧,门铃又响了。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两个男孩,他们的手里还拿了一张纸。他们进来以后就说:“希望得到你的帮助!”然后把手里的纸递给我。
看了那张纸,我简直哭笑不得。原来那是一个借据,上面写着借女儿的时间、保证、携带物品、会注意的事项,竟然还有费用――借我女儿一天他们家会付的费用数目,最后是他们母亲的签名。真没想到,原来把女儿借出去还能赚钱?我觉得他们的行为简直不可思议。
我看完后,忍住笑,仔细看了看那小哥俩儿。那两个孩子真的已经很大了,而我的女儿当时刚刚上初二没多久,应该说也正是豆蔻年华。把这样的三个孩子放在一起,我能放心吗?在中国的时候,我都特别担心女儿和男孩来往,外国孩子又那么开放,我有些担忧。虽说他们的父母会跟他们一起去旅行,但西方人总体来说都是开放的。
晚上,先生和女儿都回来了。在餐桌上,我说了这件事。女儿一听,非常高兴,嚷着说要和他们一起去旅行。先生则笑而不答。
我有些着急,就催问先生怎么办,人家还等着回话呢。他告诉我,在加拿大早就有这种“游戏”了,西方人特别愿意去旅行,而且喜欢结伴。一些陌生人还在网上征求旅游同伴呢。他说邻居不过是在为她的儿子征集一个旅行伴侣而已,有什么不可以的?我说起性别问题,他坦然地说:“这有什么?把女儿拴在家里,你就一定看得住她?不如让女儿出去见见世面,也许还有利于她结交更多的朋友呢。”我又说:“可是,把女儿借出去,还收人家的租金?这怎么有点儿像卖女儿?”先生说:“这有什么?在西方人眼里很平常的,我们是在提供他们需要的事物!”好在先生用了“事物”这个词语,没有使用“物品”!
就这样,在爷儿俩的一致要求下,我把女儿“租”出去了。当先生在协议上签字的时候,我的心真是忐忑不安。先生签完字,让女儿自己去送协议。女儿平时不太和别人交谈,这次竟然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去邻居家。她回来的时候,我发现她兴奋得脸上泛着光。
女儿不在家的那天晚上,我根本没有睡好,还做了恶梦,梦见女儿被那哥俩拐跑了。我吓得哇哇哭。先生知道我做恶梦,安抚我说:“没什么,明天你就会发现她好好地站在你面前!”
那天我真的觉得时间难熬。傍晚,听见邻居家的汽车喇叭响,我一个箭步蹿了出去。我看见女儿站在车门处,和两个男孩分别拥抱,然后背着大大的行囊走过来,脸晒黑了些,但看得出她很高兴。她看见我,又赶快跑过来拥抱我。说实话,到加拿大那么久,我还真不适应这种礼节呢!
晚上,女儿兴奋地给我们讲了许多旅游中的见闻,还直说“和男孩一起出去玩真好!有意思!比和你们大人出去玩强多了。”先生在一边对我笑:“你看,我没说错吧?”
不过,从那以后,我们家真的慢慢接受了这种“新生事物”。我已经把女儿“租”出去若干次了,也真的“赚”了一些“出租”费用。我把这些费用都做了女儿的旅费。再后来,我们家要出去旅行的时候,女儿也向我们要求“租”一个孩子,我们也因此付过一些费用。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借”一些朋友的孩子,这些孩子是不用付费用的。但我们“借”的大多都是外国人,较少“借”中国人,为的是让孩子能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外国人。
每次需要“借”旅伴的时候,我都会想办法让女儿自己去“借”。事先我会给对方父母打个电话,然后也像邻居女主人那样,让女儿带着协议书去对方家里与对方的父母、孩子商讨。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女儿变得开朗多了,也学会了彬彬有礼。
在带着孩子去旅行的时候,我也的确发现了这种活动的好处。在国内,我也带女儿去旅游过,但每次她都不爱去,一路上经常嘟嘟囔囔的,好像是我逼她去一样。自从“借”了她的同龄人和我们一起去旅行以后,我发现她对旅游的态度也变了,一路上好像到处都是风景,看见什么他们都快乐地说个不停。当然,孩子之间也会有矛盾,可我觉得这也是个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结伴旅游,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宽广的心胸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给孩子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
目前,多数儿童生活在代际链条中,校园生活以外的他们,生活中的人群基本上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是一种垂直的关系,而横向的伙伴关系则比较少。他们缺少游戏伙伴,很少有机会和同龄人接触。这种生活状态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借个孩子去旅行,让孩子们有机会和同龄人在一起,他们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在2001年第10期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专门介绍了“借个孩子去旅行”的做法,还刊登了孙越提供的出行菜单,您不妨试一试,也许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旅行前:
孩子应做的:
(1)与孩子商量是否借个朋友一起去旅行;
(2)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旅伴;
(3)让孩子自己去邀请旅伴;
(4)一定要孩子当面与旅伴以及旅伴的父母沟通、商谈具体旅行事宜,并要求他记录下来对方的要求,回来以后父母要和孩子再详细策划一下旅行安排,直到沟通满意为止;
(5)让孩子和旅伴一起准备旅行用品。
父母应做的:
(1)尊重孩子,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
(2)在孩子自己去邀请旅伴以后,要及时与对方父母通电话或者见面,与对方父母最后协商旅行安排,使对方认可您的安排。另外,要了解孩子旅伴的生活习惯等,以做到心中有数;
(3)如果有必要,应和对方父母签定协议;
(4)对自己的孩子和旅伴讲清安全注意事项;
(5)检查孩子携带的旅行用品。
提醒父母:
(1)孩子选择的旅伴可能不是父母喜欢的孩子类型,不符合父母理想的孩子模式,这时,父母要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与不同类型的朋友交往。父母可以把对孩子的交往教育放在旅行中进行,不要在旅行还没进行之前就用父母的意志来压制孩子的选择。
(2)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应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邀请旅伴、与旅伴父母协商、设计旅行活动内容、准备旅行用品等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孩子既学会了交往,又容易培养责任心和合作精神。父母只需要在出发前检查一些具体细节。
(3)邀请旅伴出游,安全第一。如果旅伴的父母在出行前有特殊的要求,您要理解对方的心情,给对方较放心的答复和保证。
旅行中:
孩子应该做的:
(1)和朋友尽情游玩;
(2)如果离开父母单独行动,要提前和父母说明去的地方、返回时间,并留下联系方法等;
(3)与旅伴团结、互相帮助,多为旅伴着想;
(4)与父母亲热,要考虑旅伴的心情,多照顾旅伴,减轻旅伴思念父母的心情;
(5)与旅伴分享你喜欢的物品,当父母给予旅伴特别的关心时要理解父母的行为。
父母应该做的:
(1)尽量给孩子与旅伴交往的机会;
(2)对自己的孩子和旅伴要一视同仁,或者给邀请的旅伴以更多的关怀;
(3)有可能的话让旅伴在旅行过程中与其父母通电话,使对方父母放心;
(4)注意旅游安全;
(5)与孩子交谈、讨论,引发孩子对旅行的风景、人文进行思考,以达到旅行的目的;
(6)如果可能的话,让孩子和旅伴一起写旅行日记。
提醒父母:
(1)如果孩子邀请的朋友确实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您可在旅行中选择合适的机会对孩子及他的旅伴加强教育,给予引导。但要注意口气和语言表达,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或者影响两个家庭的关系;
(2)如果旅行中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父母不要偏袒哪一个孩子,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3)不喧宾夺主,以孩子的活动为主;
(4)万一旅行中发现意外,要及时就医,并与对方父母联系,讲清具体情况。
旅行后:
孩子应该做的:
(1)把旅伴送回家;
(2)和旅伴的父母交谈,汇报在旅行过程中旅伴的情况;
(3)以后仍然与旅伴保持联系。
父母应该做的:
(1)旅伴父母见面,详细介绍在旅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告知孩子旅伴的具体表现;
(2)旅行虽然结束了,但仍要给孩子创造和旅伴继续交往的机会;
(3)让孩子写旅行感受,或者口头谈论旅行体会。
提醒父母:
(1)旅行中若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不要向对方父母隐瞒,要如实相告,讲明原因;
(2)旅行结束了,但教育孩子的目的没有结束,如果可能的话,让孩子和旅伴分别写写各自的感受,可以让他们来个比赛,看看谁写得好,写得有声有色;
(3)两个家庭的交往也不要因为旅行的结束而结束,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约对方父母一起出来聚聚,把家庭的交往、孩子的交往继续下去,使孩子因此多个朋友,多个受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