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7852600000052

第52章 让孩子依赖自己

“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陈鹤琴。

作为父母,您是否感觉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大了呢?早晨起床不叠被,吃完了饭不收拾碗筷,上学忘了带学习用具,父母常常请假回家给孩子取学习用品,还经常被孩子埋怨没有提醒他们。这样的事情是否在您的家庭常常出现?

我的女儿上小学时,习惯于睡懒觉。每天早晨,我几次催她起床,她总是不情愿地说:“再待会儿。”如果真迟到了,她又会抱怨父母不把她拽起来,害得她受老师批评。这样的事情多了,我就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赶紧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我郑重地告诉女儿:“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从明天早晨开始,该几点起床你上好闹钟。如果闹钟响了你还懒被窝,你就懒吧,肯定没人叫你,一切责任自己负!”

其实,我心中有数:孩子虽然跟父母撒娇,但在老师和同学那里还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岂敢迟到?

果然,第二天早晨,闹钟一响,女儿腾地从床上跳下来。从那时起,女儿早晨起床上学就很少再让大人催了。有时候,大人还在睡觉,女儿早已经骑车上学去了。

在我们所作过的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认为自己“有责任心”仅占45.9%,认为自己“做事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的仅占40.3%。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

孩子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依赖性的,他们的依赖性来自哪里呢?一般来说都和父母对孩子的迁就有关系。往往父母包办代替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相反,如果父母经常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赖性也许就会大为降低。

早在1927年,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

其实,父母们只要肯放开手,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他们能做许多父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只是由于父母的溺爱、包办而剥夺了孩子们的独立性和做事能力。比如,孩子的学习本来是自己的事情,本来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思考、预习、复习,并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完成作业、检查作业,但是一些父母却往往由于望子成龙心太切而陪写陪读陪练,甚至还帮着孩子计算。父母们这样做,原本是希望孩子好,其实是在帮倒忙,是在辛辛苦苦地培养懒孩子。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研究员曾对1999年、2000年、2001年高考状元进行过访谈。在访谈中他发现这些学习状元们的共同秘诀就是爱学习,总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2000年西藏高考状元陈真的母亲介绍自己的家教经验时说,她从来不给孩子检查作业,而是让孩子自己检查。等陈真查完了,妈妈再检查,查出有错误的地方也不告诉她哪里错了,只告诉她有错,让她再查,直到自己发现为止。四川省的高考状元刘洋洋的父亲也介绍说,他很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当孩子问他问题的时候,他不会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让孩子先自己想,然后父子两个人一起探讨。他们的成功经验都告诉我们,学习乃至生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孩子学会依赖自己。

怎样让孩子学会依赖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事?提出下列建议:

根据孩子的年龄,给他规定适当的任务。要孩子依赖自己,首先要给孩子任务,让他清楚自己的责任。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他做的事情,然后和孩子谈好,告诉他们每天都需要做什么。这样,孩子会比较清楚自己的任务。

父母要遵守规则,不要轻易改变。有的父母虽然给孩子规定了任务,却经常“心太软”,看见孩子做起来有困难,或者有时时间紧迫,就不让孩子做了;还有的父母有时看孩子做事,会觉得还没有自己做得快、做得好,因此常常破坏自己立下的规矩。这样做,孩子自然无法依赖自己,时间一长,仍然要依赖父母。因此,当您给孩子规定了他做的事情以后,要“雷打不动”,除非有极其特殊的情况。

孩子完成任务后要及时鼓励。独立性的培养需要训练,也需要坚持,当孩子能够按照父母预定的目标开始做事的时候,父母要及时鼓励,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自己能行。当然,也许有些事情孩子还做不好,遇到这种情况,要分析原因,如果确实是孩子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父母可以给予帮助。比如,当孩子已经很勤奋了,还是弄不明白学习上的一些问题时,父母可帮助分析一下,确定是否要请家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