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行为心理问题,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让你的行为不再成问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青少年的教育刻不容缓,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就要了解你们在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青少年期是人一生中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剧的变化,成为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你们的行为有时让大人们感觉不可思议,但是大人们又对你们的内心世界有多少了解呢?在这里,解答大家的行为心理问题,帮助大家做回原来的自己。
1.性格畸形产生攻击性行为
现在的青少年性格上出现严重的畸形现象,心理学上讲这种性格畸形容易对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而所谓的性格畸形主要指人在遇到了超过自身负荷的打击,从而导致的心理缺陷。青少年中常见的异常性格有:无力型、不适应型、偏执型、分裂型、攻击型、强迫性型。
剖析青少年性格畸形的原因
性格是表现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先天的秉赋和后天教育下形成并塑造起来的。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因素,它们在性格中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先天给予的是性格的基础,后天教育才是必要条件,两者之间在相互影响和渗透下,才得以形成一个人的性格。
而青少年的性格可谓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由于你们正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过度的阶段,造成你们的性格极不稳定。在心理学上,性格从萌芽时期到最终的成熟定型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需要经历童年萌芽阶段、青少年的成型阶段、成年的自我调节修养阶段,进而逐渐走向成熟。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异常,那么,将会影响着他的品德和发展,影响着他正常的人际关系,最终使将不能正常的适应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
一位妈妈给医生发电子邮件时是这样说的:医生,我有一个16岁的女儿,名字叫雪儿。以前她什么话都对我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可是今年我发现,雪儿变了。现在她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而且不愿意多和我说话。当我问她关于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时,她要么以最简单的回答应付我,要么就冲着我大叫大嚷,说我太烦人。我好担心,女儿性格怎么变化这么大?我很烦心,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这个名叫雪儿的青少年正经历一个性格转变的时期,她的妈妈不要过于着急。因为有的青少年的性格发展提早或延迟,这都会给大家的心理带来不良的现象,如大吵大闹、实施暴力等。造成性格畸形的原因,通常有下面几个方面:
1.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性格从萌芽时期到最终的成熟定型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有关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演变过程需要经历童年萌芽阶段、青少年的成型阶段、成年的自我调节修养阶段,进而逐渐走向成熟。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而这一时期所受的影响和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性格。
2.跟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有的青少年的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因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自制力和灵活性,进而你们的性格一般都比较稳定。有些文化程度一般的父母,使青少年们的求知欲望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强,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你们的性格大多都是争强好胜。在现实生活中,富有同情心、自信心并充满热情的良好性格的人无处不在,但是,小霸王、小公主,任性、傲慢、内向并且难以沟通的人也为数不少。
3.青春期心理。由于青少年时期性格的发展阶段会提早或者延迟,因而,导致了你们这些不良现象产生。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缺少责任心,不管父母是否艰难,在生活上追求高消费,而且,还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为此,拒绝父母在精神上对你们的关爱。有这种心理的人,如果不加以治疗,终会形成性格偏执。
因此,有这种心理的青少年要加强对自己性格的修养,避免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
培养良好的性格是关键
青少年的不良性格对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是广泛、深刻而持久的。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而是经过后天形成的,且会随着年龄、职业、地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因此说性格可以矫正且具可塑性。
小刚出生不久以后,他的父母就下岗失业了。从他懂事起他就发现父母经常吵架或打架,有时小刚稍出一点差错,父母就会打骂或恶语相向。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小刚,从小就养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和粗暴的性格,如果他在家挨了打就跑到外面去找别人打架出气。他曾经还学过武术,有时父母打他的时候,他就和父母对着干。
小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升入高中,但是,由于他的脾气很暴躁,在与同学相处时,稍有不顺心的就和别人打架斗殴。他还经常在校园内“摆摊卖艺”,向全校师生们炫耀自己的“武艺”。在一次打架中小刚吃了亏,他粗暴的性子使他咽不下这口气,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窝囊,于是,就用自己的双手敲打教室的玻璃和门窗,最后,他的双手被砸得血淋淋的……
以上例子中的小刚就是由于性格粗暴而造成不良的后果。不良的性格对于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会随着年龄、职业、地位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性格是可以矫正且具有可塑性的。培养青少年完善的性格是胜过一个重大的发明与创新的。因此,青少年应该怎样才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呢?
1.正确的对待自己。有的青少年因为自己的身材和容貌等特点而对其性格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类型的青少年如果能正确的对待自身的先天因素,从不为自身的貌美而沾沾自喜,也不因生理方面有缺陷而自暴自弃,每天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就能培养出健全的性格。
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诚实、善良、富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也是青少年格健全的必不可缺少的性格特征。而这种性格特点的形成,不只是空洞的说教。善良和爱心是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做起。如果你的爱心与经济利益发生了冲突,你的善意遭到别人的误解,你是无动于衷,还是暴躁如雷呢?所以,在矛盾冲突中,最终演化的是个人性格的一部分,在这种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你的所作所为才能反映出其品格。
3.培养自信心。通过实践证明,性格内向、怕遭受困难的青少年如果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接受各种挑战时,那么,你们才有可能战胜困难。但是,有的青少年在父母的“越俎代庖”下,慢慢地产生了依赖,逐渐地失去了自信心。要知道,自信心是平时生活的点滴积累所铸就。
2.剖析青少年犯罪心理
青少年犯罪是目前社会最关注的热点,而抢劫又是当今青少年犯罪最突出的特点。2003年——2005年上半年,据公安部门调查抢劫案件的统计分析,其中,抢劫案件41件75人,青少年占抢劫案件的44%,涉案少年占全部人数的42%。然而,抢劫犯罪已占犯罪之首,而且涉案人数也逐渐上涨。
剖析青少年犯罪心理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成为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而青春期同时也是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危险期,就像是一颗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为周围的人和自己带来麻烦。然而,正处在半成熟时期的青少年们,还保留着看待问题的纯真和片面性,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有时候触犯了法律还竟然一无所知,当自己住进监狱时,竟然还带着无故的语气说:“我不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我只是觉得好玩。”
年仅14岁的夏东,原本是一个学习很好的优秀学生。在一次听同学说网吧很好玩,于是放学之后,就拿着自己的零用钱到网吧玩了一次。但是不料这一次即让夏东玩上了瘾,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网吧和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于是,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一天,他无聊地走在操场上正为弄不到钱上网而发愁,这时看见同学贾某拿着许多零食走了过来。夏东就走上前要贾某给他钱,并威胁贾某说,你要是不给我就叫某某来打你。贾某很害怕,将自己身上买零食剩下的4元钱给了夏东某。以后夏东陆续向贾某要了4次,共计100余元。接着,夏东看贾某好欺负,就逼贾某带他到其父亲那骗了40元。最后一次,夏东逼贾某拿60元,贾某不给,夏东便将贾某带到一偏僻地方,把他打伤,并要求贾某在第二天把钱交到自己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贾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贾某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夏东抓获归案。夏东在接受审判时说道:“我以为只是敲诈点同学的钱好玩,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夏东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听到这个青少年的话让人啼笑不得,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很多心理专家开始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进行解析,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
1.对法律的认识比较淡薄。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往往比较差,想法也非常简单,遇事也不考虑后果,很少考虑到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据调查发现,有些青少年因为迷恋上网吧而荒废学业,又因害怕父母和老师的管教而弃学出走。还有的青少年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现象,最终,把自己推向犯罪的道路。
2.心理戏谑性的因素。青少年天真好动,好奇心、求知欲强。如果能将这一特点正确地引导,便会成为学习上的有力条件。但有些青少年却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强,用恶作剧的方法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你们却还一无所知。这种恶作剧一般是你们把自己一时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遭遇的基础上,或以毁坏公物为乐趣。例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反映了违法犯罪青少年戏谑的行为特征。
针对犯罪心理施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心理学家曾出了几个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如下面的一个例子,就可以针对这类青少年“对症下药”。
张军是某学校初三的学生,学习不好,爱玩、爱闹,还和一群校外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一天中午,他买了一瓶可口可乐,刚喝了一口,就放入了一些校外朋友给他的粉末状的东西,而后放入附近小学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饮料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张军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张军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最后张军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例子中张军不但法律意识薄弱,主要是受心理戏谑性的干扰。针对这一心理问题,可以从下面着手做起:
1.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建立健全针对青少年的立法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使对青少年的保护不仅仅只是流于形式。学校教育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不应只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教育工作者也应全面的尽到自己的责任。学校教育要把开办法制、道德教育看成是形势需要,把教育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当作是一门升学功课一样重视,而不能重智力而忽视德育,把法制教育当作一种形式,消极应付。
2.未成年人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习惯是可怕的东西,一旦养成要想改变是很难的,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因此,未成年人应该时刻培养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尊重社会公德的习惯,从而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3.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做人之本,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4.用知识武装自己。青少年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此外青少年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分子的随意侵害。
3.帮助自己走出迷信的圈子
现在普遍认为迷信是由于人们没有判别能力,对事物本质分辨不清,而对某些异象产生的非科学心理,进而由相信至信仰,甚至到崇奉、毫不怀疑的地步。迷信的人往往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媚惑而醉心,进而沉醉于此,深信不疑。迷信的人思想往往随意放任,盲目地将“信仰”和“崇拜”的事物和说法付诸于积极不屑的行动。
在迷信思想当中,有一个观点是一直为人们所争论的: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很多人都自称见过鬼,甚至于将其描述的活灵活现。但是,科学证明,世上没有“鬼”,要相信科学,解除迷信。迷信同样可以腐蚀人的思想,消磨人的意志,扼杀人的理想,甚至左右人的行为,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可谓贻害无穷。
透视青少年被迷信迷惑的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迷信有了更多的形式。经过网络的包装的“迷信”,诸如星座、占卜等形式的“革新”,摇身一变就可以成为高科技。目前,这样的“高科技迷信”,正在互联网上大肆泛滥,给热衷上网的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种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对思想还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性,更容易侵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危害往往会更甚。
小勇是河北省某中学的高三学生,本来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心理状态也把握的很平衡。但是近来不知道为什么却整天情绪低落。爸爸妈妈对此很担心,毕竟高考是人生中一大转折。在他爸爸的反复追问之下,小勇才说出原因,原来自己和同学一起玩一种叫做“笔仙”的游戏时,“笔仙”告诉他高考会落榜,而且将来的女朋友也很不漂亮等等。小勇还告诉爸爸,班内的很多同学都玩过这种游戏,但是他们不敢玩太多,那样的话会折阳寿的。
例子中的张勇被一种“笔仙”的迷信所迷惑,这主要受一些迷信书籍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去关注一些名著,更多的是一些杂书,这对你们的身心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被迷信所迷惑的原因,有下面两个方面:
1.由于压力青少年心理上的寄托。现在的青少年压力很大,来自学习、生活及情感等多方面。但是你们的心理却是很迷茫的,将自己寄托在哪呢?对象基本为零,甚至连倾诉的对象也是零,只好借助于一些唯心的东西来说服自己度过心理难关,就像原始人一样,斗不过大自然,自然产生了神话和迷信,也算是无可奈何的表现吧!
2.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封建迷信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我们周围的大人们,包括父母老师,尤其是从官从商的,更爱搞这些迷信活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不断的影响着青少年。而且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只停留在课本上,无法做出科学的辨别,所以很容易产生迷信心理。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怪事情是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的,这样也就促使青少年参与迷信活动。
走出迷信的圈子,世界上没有鬼
有些时候,青少年被迷信所迷惑,还主要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那里人们的迷信思想还有残留。处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定要理智清醒地来对待。
小丽的爸爸妈妈都挺迷信的,不管是出门还是干什么事,都要先看看是不是黄道吉日。在小丽12岁生日的那天,由于她妈妈通过算命得知,小丽这一天将有灾难。所以她妈妈一直跟着她去上学,并且等了整整的一天。放学后,又和小丽一块回家,并且她要和小丽手拉手,省得女儿出了什么意外。
小丽妈妈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时间长了,容易影响到小丽的心理成长。可见,在家里,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着你们的成长。在平时,你们应多读些科普书籍,帮助自己走出这种迷信心理。
1.你们在社会的关注下,更要从自我做起。青春期,你们容易受迷信、信仰、学习压力等各个问题的影响。你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命运,全社会都在关心和帮助你们。所以,你们更要学会从自我做起,全面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培养对自己的信心,这样你们便无须求神而是更有信心把握自己的事情。
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在成长的道路上,青少年要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纠正错误的观念,以免引导错路上。在青春期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识和接受事物常常不分良莠,很多神鬼魔幻的东西,大家往往感到好奇,有意思,在思想放松中,不知不觉就深受传染。
3.多读一些科普书籍或多看一些科普作品。青少年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参观科学馆或读书上,以引导自己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观念,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的思想。
4.青少年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除了社会,学校、家长以外,作为青少年自己,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不要被迷信所迷惑,并经常参加一些科学活动。
5.青少年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初高中生迷信网络算命的已占40%;重庆中学生中超过一半“信命”;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和中国无神论学会的调查中,“有点相信”、“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占41%和5%,遇见难以决定的事,11%更会根据网上算命抉择。不少学生最初接触迷信是出于好玩、跟风,但某些人却慢慢上瘾、成了习惯。毫无疑问,一系列事实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与重视。
所以,青少年针对一些电视、网络、书籍等传播媒介,应要有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4.远离团伙滋事
在封建社会中的曾被大肆推崇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义气,如今变成了现在青少年中奉为信仰的哥们义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们呼朋唤友、称兄道弟,趣味相投、抱成一团。为了所谓的义气,你们是非不分、丧失原则,甚至违法犯纪、胡作非为,最终成为义气的牺牲品。在不少人眼中,“义气”一词的含义已经发生了畸变,狭义地成了“为朋友两肋插刀”。
青少年讲义气心理原因的解析
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辨别能力还不成熟,往往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去做,很少考虑周全。如,许多青少年在看了电视中所播放的电视剧之后,被故事情节中的哥们义气所感染。同时,也为了满足强烈的物质欲望和精神空虚,寻求各种刺激,在情调相同的情况下,结成团伙,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小俊喜欢看武侠小说、电影,对书中或电视中的“义气哥们”,很是佩服。有一次,小磊打伤了小俊的哥们小阳,为了替自己的好朋友抱被打之仇,小俊约了五六名朋友在舞厅门前晃悠,准备报复小磊。为了防止在殴斗中吃亏,小俊事先将带来的菜刀藏在了附近的一棵小树下。正当小俊感到烦躁时,忽然有人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小俊回头一看认出是以前在一起打过牌的朋友小郭,在小郭身后还有十几个同伴。小郭说自己是受小磊之托前来说和这件事的,小磊打伤小阳是场误会,希望大家看在他的面子上化干戈为玉帛。小俊不愿意,非要小郭把小磊交出来。而小郭坚持不说出小磊下落来。结果两个人反目,小郭一拳正好打在小俊脸部,愤怒的他立即扑向小郭,与小郭扭斗在一起。小郭的同伴一看小郭在打斗中处于下风,立即一轰而上将小俊团团围住,小俊的同伙见状也不甘示弱,冲上去与小郭一伙混战在一起。小俊一伙人少,打不过小郭。看到这种情形,小俊立即跑到小树地下操起那把菜刀,向小郭他们一伙砍去,迅速反败为胜,将小郭等一伙人打得七零八落,四散而逃。小郭见状不妙扭头准备逃离现场,小俊迅速上前将他拦住,小俊在小郭的脖子和右膀子上各砍了一刀。小郭由于心中害怕瘫倒在地上,而小俊等一伙人见事情闹大了,立即分头逃跑了。
小俊受电视、武侠小说的影响,对义气与友谊不分,自认为凡团伙成员都具有浓厚的哥们义气思想,把哥们义气关系奉若神明,认为它是处事和衡量友谊的一个标志。其实,哥们义气与友谊是截然不同的。青少年渴望友谊,但是千万不可误把哥们义气当作友谊。诚然,友谊需要互相理解和帮助,需要义气,但这种义气是要讲原则的。如果不辨是非地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不顾后果,不负责任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不是真正的友谊,也不是真正的义气。
可见,青少年分辨是非能力太弱,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因此,青少年交友要慎重。交友是青少年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伙伴之间常常是互相模仿,互相影响,彼此常常是无所不谈,可以互诉苦恼、互相同情。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常常使你们从伙伴那里得到温暖和力量,有时甚至可以达到言听计从的程度,为哥们义气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而对父母和教师的教导和劝告,常持怀疑和忽视的态度。
理性交友,远离团伙滋事
其实义气是讲原则的,如果不辩是非,不顾后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种义气就是一种无知和盲从,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果与心术不正的所谓“朋友”纠缠不清,自己就可能陷入一个不辨东西的迷魂阵里,从而害人害己。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一个少管所里,青少年罪犯中有78%的人是受“哥们义气”的影响。
16岁的小张,从老家到北京找到了一个从事保安的工作,并与一起做保安工作的同事郭某、徐某等人成了吃喝不分的铁哥们。一天,郭某提出想出去旅游,并提出去抢出租车司机的钱。开始,小张不想去,但碍于面子他勉强同意了。第二天,这几个人携带凶器对一过路女青年实施抢劫,最终被抓获。结果,小张被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宣判以后,他对法官说:“是哥们义气坑害了我啊!”
有些青少年分不清友谊和哥们义气。友谊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一种高尚情操,友谊使你赢得朋友。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朋友会无私帮助;如果有了烦恼和苦闷时,可以向朋友倾诉。而“哥们义气”源于江湖义气,会为“哥们”私利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常常干出一些蠢事,甚至不惜坠入犯罪的深渊。16岁的小张就是典型的例子。
首先,青少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是魔鬼。许多青少年都是由于一时情绪失控,没有考虑清楚,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青少年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听说朋友被欺负,就愤怒的不得了,要找别人报仇。
其次,大家不要盲目的从众。许多犯罪的青少年,都具有这样的心理,就是别人都去帮朋友,我不能不去,根本不考虑事情的严重性。结果朋友没有帮到,反而害了自己。
最后,培养青少年自控能力和独立处事的能力自控能力和独立处事的能力使青少年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在何时该讲哥们义气,何时又该放弃哥们义气。因为同伴关系的持久力、内聚力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影响着你们接受错误教育后能改正的程度。而自控能力和独立自控的能力在这时就派上用场了。
5.离家出走——故意赌气
青少年时期处于成长的困难期和危险期,其中15~18岁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会表现出渴望独立的反叛一面,你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度敏感和脆弱的,此时,青少年会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当你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时,在学业的巨大压力下,就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手段来释放心中的抑郁和不快。比如:离家出走。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现象给家庭、社会及本人都带来巨大危害。
解密青少年赌气心理
据一项调查显示,存在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占调查对象的25.6%,超过四分之一。可见青少年离家出走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青少年离家出走,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心理压力过大而不能自拔所至。对于青少年负气离家出走的新闻屡见不鲜。每一个出走事件背后都有一串揪心的故事,发人深思。正像卢梭说的那样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将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
13岁的小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的母亲是个“药罐子”,父亲是个“酒鬼”,家里一贫如洗。他没上过一天学,父亲稍不如意就对他拳打脚踢,喝醉了还会用扁担抽他。9岁那年,小阳离家出走到处流浪,先后去过昆明、武汉、长沙等地,一直流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但自从到广州后,便被一个票贩子“收留”,开始替这个票贩子到广州火车站倒卖火车票。因为倒卖假火车票,被广州火车站派出所民警抓到公安局的受案室里。一走进到受案室,他就主动掏出身上的20多张假火车票。民警在做笔录时,问他什么答什么,很是流利。但当民警提出要送他回家时,他却号啕大哭起来:“我就是在外面冻死、饿死,也不回家。”
小阳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心理上赌气离家出走。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选择离家出走,不仅让父母操心,有些出走的青少年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这都是你们离家出走的危害,既然有危害,那么是什么导致青少年的离家出走呢?
1.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具有这类想法的青少年,从小被家人溺爱,备受娇惯,但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教育。你们中的有些人甚至与社会上的不务正业的人交往,为此而不惜离家出走,以追求向往的“自由”。
2.逃避现实。由于一些青少年生活在对你们身心发展不利的家庭里,常遭打骂。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学习成绩较差,为了免受打骂便一走了之。还有一些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是因为忍受不了学校的学习压力,或者是升学压力,而选择离开。
3.为了报复父母。因受到或自认为受到家长的不公平对待,就用离家出走进行报复。虽然你们一般不会走得太远。当暗中窥视父母东寻西找的狼狈相时,还会幸灾乐祸、得意洋洋。
4.盲目跟从。出于好奇心,或轻信别人的话,轻率出走。具有这类心理的青少年比较单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出走便后悔莫及。
做到不赌气,从这里开始
所谓离家出走是指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或其他亲人允许的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离开家庭故意隐瞒其去向的行为。据有关人士调查,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现象处于猛增不减的状态,这种不良现象让很多的家庭和学校束手无策,也成了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
某市初三的一名学生,平时也不学习,在家里一有空就学打坐,还经常让爸爸妈妈帮他看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冒火,掌下是否有生风。时间长了他见自己的功夫不见长进,于是,趁父母不在家,他就偷拿了家里2000多元钱,离家出走独自去少林寺学武。因为他不知道路,费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一所武校。但是他身的钱已经花完了,当父母找到他时,他已经因为饥饿过度而躺在医院里了。
从以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行为是各有差异的,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校环境和不同的性格特征等都是有可能离家出走的。总体来说,青少年离家出走对其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很多青少年离家出走,不仅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而且还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伤残。据调查,各国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有不少被非法分子割去了生殖器或肾脏等器官,造成你们终生残疾,使其终生痛苦不堪,最终把自己逼上绝路。还有些青少年离家出走后四处流浪,在生活上无依无靠,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
6.逃学——不受“约束”的心理
据有关人士调查显示,学校里的逃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心理上缺乏“约束”,太自我狂妄。对于多次逃学的青少年来说,一旦养成习惯性逃学,将与集体相隔疏远,与老师和同学相抵触,甚至与违法犯罪行为相关。
逃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来分析,它并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便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解析逃学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般来说,产生逃学心理的青少年有如下几个特点:对各科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课堂上;自认为学习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等文凭;学习不努力且对成绩毫不在乎等。因为青春期是青少年易产生轻狂心理的时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够,造成逃学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小伟小学时成绩很好,上了私立中学后却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互相攀比、不爱学习,还迷上了玩电脑游戏,于是开始逃学旷课。他妈妈听说外省有一所培训学校专门纠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习惯,就给小伟办理了休学手续,以旅游为名将小伟哄骗到那所学校……小伟在那里吃了不少苦头,跟着部队训练、和当地的农民一起干农活等等。一年后小伟回到家中,行为习惯确实有所改变,但由于文化课落下太多,小伟回校后跟不上教学进度,又开始逃学。
其实,小伟的逃学心理是众多青少年逃学的普遍心理,对自己缺乏约束力,爱玩,没有学习目标等综合原因而引起的。根据心理专家的分析,青少年产生逃学心理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社会追求高学历、高录取率的风气等,这些都给你们的学习增加了无形的压力。由于处于青春期的你们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又缺乏沟通的对象,就把各个方面而来的压力积压在自己心理,时间长了,心中便会产生在学校没劲、学习让人苦恼的想法。
2.考试的压力。对于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你们只有能过中考、高考才能有出路,这使得你们夜以继日的加紧备战。学习优异者担心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学习不良者自暴自弃,失去学习的追求与热情。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由于没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也会产生厌学或者逃学。
3.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之间,是抑郁症的第一个高峰。很多青少年都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大家对个人的未来感到迷茫,对前途悲观、绝望,还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当心理矛盾达到极点,会因抑郁而轻生,更别说厌学。
4.缺乏兴趣。如果青少年上自己不喜欢的课,对这一科不感兴趣时,就会有厌学的心理,或者是逃学。
5.网络的诱惑。据调查,好多青少年厌学或者逃学都是因为网络的诱惑,沉迷在虚幻的世界,一旦陷进去,便不可自拔。
矫正逃学心理,学会自我约束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心理萌动时期,生理、心理上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并逐步趋向成熟。在这一时期,立足培养自己的自主性、约束力,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这一时期,大家道德的、认识的、情绪的、兴趣的、自我的各个方面的变化同时发生,面对纷繁的环境,应学会全面看待,克制住自己,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一位爸爸为了儿子逃学的事对心理医生这样说:“我儿子是一位高中生,由于他从小一直喜欢踢足球,我们也就顺了他的意愿让他上了体育特长班。前两个月,我刚好经过他们学校,便到学校看看他们特长班的上课情况,发现一下午的文化课教室里竟只有七八个学生在上课,老师兀自讲课,完全不问其余学生的去向。后来我又连续到学校去观察了几次,全是一样的情形。问他的班主任老师,老师说:确有此现象存在。我就此找了校领导,要求解决问题,孩子不能就此给荒废了。校方经过商讨后,决定解散特长班,把学生分编到其他文科班。这个问题看似解决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原来班的学生们在一起自由散漫惯了,新班的纪律严了,他们不干了!不敢明着干,就隔三岔五地三五个邀到一起在外边泡网吧,有时候甚至彻夜不归!老师拿这种现象也没有办法。”
例子中,学生出现的逃学心理,学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就更让学生的逃学心理越来越严重。要矫正青少年的逃学心理,学会自我约束,大家注意几个方面:
1.青少年要学会抵制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作为青少年应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面对学习上的失败要进行正确的归因,全面评价自我,恢复自尊与自信,扬长避短,重新设计,塑造自我,能适应环境,不被社会一些不良因素所影响。
2.靠意志来调节、支配注意。学习是有预定目的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圆满完成。比如,正在上课时,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大家会情不自禁去倾听这优美的乐曲,但意志又会促使我们把注意集中到听课上来。在学习过程中,周围环境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对环境干扰或诱惑缺少克制能力,就很难专心致志。所谓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就是既要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和工作,也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因此,我们要磨练出能在闹中求静的本领。
3.严格、科学地督促自己。为了培养自我约束能力,要有一套自我督促的措施和方法。为了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要明确规定当日学习任务,并把这些任务分解成容易处理的几个部分,就像移山一样,一块一块地搬,还应事先给自己规定完成的期限,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7.让理智操纵行为——学会思考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有着冲动的行为,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走入弯路。殊不知,冲动是魔鬼。因此,青少年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让理智操纵行为,学会思考。
处在青春期的你们一定要理智多于感情,任何事情不要冲动,要三思而后行,理智为上,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向上的成长。
缺乏理智,是件可怕的事情
理智就是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或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哲学中,理智又被译为努斯,努斯是永恒的无限的无形的独立自为的知晓一切并支配一切。理智是遏制疯狂的最有效的休止符。理智的伟大在于:敢于与人心深处潜伏的兽欲作殊死的抗争。当理智获胜时,生命就能保持崇高和尊严。当理智崩溃时,生命就变得那么丑恶和卑鄙。理智是可以培养的。青少年要想拥有理智,就必须学会思考。否则,将会出现不堪的后果。
冬冬是某校高一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后来因父母离异,致使其心理、性格扭曲,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同情母亲的不幸,憎恨让父亲离家与其非法同居的“第三者”。长期的心理压抑使他失去理智地将这名“第三者”刺死,最后,被判无期徒刑。
由于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冬冬失去了理智而走近犯罪。青少年应学会冷静地思考,思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大家了解事物、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学会思考是体现智力的主导思想。它是一种力量的源泉,能激励一个人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战无不胜,而大家之所以缺乏理智,有下面几个原因:
1.长期怨恨的积压。人是感情动物,忍耐程度也是有限的,对于比自己强势的人在指责、痛哭甚至欺负自己时,总想忍忍就过去了。然而,那些强势的人总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寸,得寸进尺。而弱势的人忍耐程度也是有限度的,长期怨恨的积压,到了一定程度就像火山爆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这时,感情是大于理智的。尤其是处于动荡不安的青春期,由于神经分泌,青少年的自控能力更弱,自尊心更强,一旦积压已久的情绪爆发,造成的伤害更是让人难以想象。
2.被说中痛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缺陷,但每个人又都有自尊,当别人无意间或者故意嘲笑自己的缺陷时,就会失去理智,任由情绪爆发,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青少年群体当中。
3.性格使然。人的性格也决定其理智的程度。一个脾气暴躁,性格急躁的人更容易失去理智。可见培养青少年的性格尤为重要。
冷静思考,理智对待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知道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其中的涵义的话,那么,就会因此迷惑而无所得;如果整天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就会因为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和指导意义。思考始终是鲜活的,它坚持以厚积为基石。马克思曾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思考是获得成功的阶梯。那些不会思考的人是永远也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和喜悦。
李强的作文常成为班级的范文。李强的父母均系老三届知青,因文革的原因未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尤其是李强的妈妈,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孩子每门功课都要达到95分以上,不给孩子一点休闲时间,李强对此十分反感。一次,晚饭后,李强打开电视看足球比赛,遭到妈妈严厉反对,双方引发争执,激怒之下,沉积在李强内心的怨气一下子爆发出来,他失去理智地拿起茶几上熨斗,砸中母亲的头部,母亲因失血过多死亡。
在例子中,李强由于家庭带来的压力,心理上发生了扭曲,在与母亲的争吵中失去了理智。这是社会的悲哀。青少年正处于花季般的美好时期,却因缺乏理智迷失了自己。可见,青少年学会冷静思考,让理智操纵行为,在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青少年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不要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还要经常看到自己优点,积极接受自己的短处,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青少年在与人交往时要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有时对自己的情绪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懂得和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
4.培养应对能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往往对生活缺乏应对的态度和办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问题,这样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问题。青少年要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骤,要讨论,要协商,要探讨,要尝试。
5.培养自律能力。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就会一时冲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攻击性行为。所以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不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