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与喜鹊
人信乌鸦报丧,喜鹊报喜,全因为乌鸦那怪叫刺耳,单调又揪心。喜鹊之音虽不婉转但清亮,闻之动听。
由是人们便将此二鸟据为自己的耳目喉舌,把悲怆喜悦寄托二鸟,预告不幸和欢喜,或小心避让,或加以传播。
有位智者讲了这二鸟的身世。说很早以前有种鸟善观世象,能预知人的忧喜,一旦知晓了未来便直言相告,使人获益匪浅。后来人有能力于艰难中拯救自己了,便对这种通身乌黑还自诩公道、老阴沉着脸、主喜主悲的家伙不以为然。倘有喜讯报来倒也心花怒放,若报得悲来便气冲牛斗,大喝一声“:呔!丧门神,要咒我倒霉吗?”于是这种被人喜一阵厌一阵对待的鸟便出现了分裂。坚定者依然一身黑公正专主报忧,喜揣人意者身上掺了亮白,把嗓门吊得清亮专门报喜。
自打有了喜鹊这尤物,人对乌鸦更加厌烦了,动辄捅它的窝毁它的巢,总想让它断子绝孙。乌鸦没办法,便把巢筑得越来越高,这样一来,它反而看得更远更多了。
物竞天择,原来如此。
杜鹃
杜宇死后冤魂不散化作杜鹃,夜夜啼叫以致滴血,真个情义君子,但不知古人为什么让思蜀的杜宇化作了杜鹃呢?
杜鹃是这样一种具有不良秉性的家伙:它想给自己续香火传子孙时,便仗着自己个头儿大把诸如小山雀之类的小鸟从窝里赶出去,把自个儿的蛋下进去。通常它为了让窝的主人识不出不速之客,便把这蛋的颜色伪装得像原来窝里蛋色,然后撒手而去。被蒙蔽的原主一心一意孵了起来。这小杜鹃又总是比别的小鸟先出壳,它霸道得很,很快便将别的蛋给推到窝外。若有哪个鸟胆敢先出来,一出壳便给它逐出。没几天吃着独食的小杜鹃竟比它的养父母长得还要大。羽毛一丰满,早有老杜鹃站在附近长呼短唤,终有一天,它带着自己的儿女远走高飞了。
借窝下蛋,借口养仔的杜鹃怎么会有“夜半犹啼血”的古道热肠呢?
蝙蝠
因为身份的特殊,蝙蝠充任了飞禽总部和走兽总部的信使兼新闻发言人。它老随身带着一项随时准备赐予的王冠和证明自己身份的名片。蝙蝠的工作原本是到鸟们兽们那里选秀,但逐渐它走起了捷径,总是先从总部探得信息投其所好,直接拉来几个能戴王冠的主。
有一天两部均感属下近来不思进取,想加封一个王,以示激励。这使蝙蝠很为难,但自恃有八面玲珑的本事,还是出发了。
很快它便发现猛禽秃鹫还在它的领空内逡巡。蝙蝠便凑了过去。“啊,秃鹫先生,我正找您呢,飞禽总部要找一个惯征善战的典型加封为王,为鸟儿们作个榜样,作为鸟的一员,我很钦佩您的业绩,这王冠非您莫属啊。”秃鹫看过了它那张印有“飞禽总部信使兼新闻发言人:蝙蝠”字样的名片,便伸手要王冠:“拿来吧,我正忙着呢。”蝙蝠一听可不太高兴了:“这是什么态度,咱们拜拜吧!”带着王冠飞走了。
在草原上蝙蝠看见狮子正在打盹。“勇猛的狮王,您威盖众兽,惯征善战,我代表走兽总部授您以王冠,以为百兽之楷模。”狮子平白得来一项王冠自是高兴,感激之余就把蝙蝠狠狠表扬了一番,蝙蝠高兴了,留下了王冠和印有“走兽总部信使兼新闻发言人:蝙蝠”的名片,乐不可支地回去复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