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7824500000022

第22章 怎样帮助孩子适应寄宿制高中的集体生活

每逢开学不久都有学生回家告诉父母,自己还是乘车走读吧,原因是无法适应每天24小时的学校群体生活。父母仔细追问,才得知原来和某些人合不来,看不惯;宿舍太吵无法学习;晚自修不能听音乐做功课;感到不习惯等等,最后就导致“没有劲”、“还是个人学习为好”。

初看起来这只是一个个人习惯问题,但是背后却隐藏了一个孩子的社会适应性问题。想法的产生关系到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否生存的问题,所以家长不要认为这是小事一桩,而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知道,独生子女的生活习惯长久以来是“以我为中心”的,一切生活的安排往往都是以顺自己心意为主,稍不合意便感到没劲;同时还可能是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能力,不善于和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同学相处。例如有位同学有晚睡的习惯,所以每当人们都上床了,他还在那儿听听音乐、吃吃东西,把声音开得很响,于是引起大家的不满,他就感到自己是被大家欺负了,从此回宿舍就不说话,关系弄得很僵;还有的同学从小就养成了必须听音乐或看电视才能做作业的习惯,住校之后,这种习惯都要求改掉,于是他就会感到不顺心,吵着要回家。

面对这种要求,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原先要住校的也是孩子,现在要回家的也是他,那就随他吧,这样还省些钱……我们说孩子长大了,他们有自己的正当需求,作为家长也是可以理解和支持的。但是有一点是家长必须坚持的,那就是要孩子到社会上、到集体环境中去锻炼,去受“苦”,去接受“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于各种环境中都能适应,都能健康成长。虽然在成人的指导下和通过社会宣传媒介,如报纸、广播、网上信息能给孩子以社会化教育,但是这些都代替不了孩子自己到社会中去交往、去实践。而仅仅和父母、师长、其他成人的交往,范围又显得太狭小,孩子们更多的是企盼和同龄伙伴的交往,这种交往是平等的,能更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是有利于他们自我教育的。因此当孩子对学校的群体生活尚不能适应时,作为家长在了解孩子不能适应的原因之后,是否可从下面几方面给孩子一些帮助。

1.给孩子多点鼓励,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有位学生不太会洗衣服,每逢周末总是把脏衣服带回家,这种表现时时遭到同学们数落,背后常常议论她,认为她娇气,有些看不起她,也不愿帮助她,使她感到十分孤独,不想在学校再住下去。父亲了解情况后,没有责怪她,而是自己以身作则,帮她一块用手洗衣服,不再用洗衣机。原来孩子母亲去世早,父亲工作忙,不需要孩子用手洗衣服,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这种状况。同学们的数落虽然有些不愉快,但是却给这位父亲敲起了“警钟”,他认识到孩子将来不能一直靠家庭,而应该独立。于是他到学校和同学们讲清了自己做父亲的也没有尽到责任,希望同学们能谅解她,并在生活上帮助她。这位父亲的举止深深感动了同学们,他们纷纷在各方面帮助她,使她这颗失去母爱的心又得到了友情的温暖。这以后,她不仅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能和同学和睦相处,连双休日都很少回家了,她说:“学校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爱它。”

2.改变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教会孩子多替别人着想

由于独生子女的生活方式,使孩子在许多场合往往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而很少想到别人,于是在群体生活中就难免会有种种矛盾。纵然,我们不能说孩子“自私”,但是我们有责任教会孩子多替别人着想。上述那位有晚睡习惯的学生的母亲知道孩子不想住校原因后,就和父亲一起很认真地和孩子作了一次交谈,告诉了他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强调了凡事要多替别人着想,对人要学会宽容和谅解等等。并且为了改变孩子这个晚睡习惯,双休日即使在家中也还是让孩子按照学校的时间就寝,久而久之孩子的“夜猫子”生活改变了,并能合理安排时间,不仅和同学搞好了关系,而且学习记忆力也提高了,再也不提搬回家住的事了。

3.关注孩子心灵变化,防止心理障碍的产生

有时候,孩子不想住宿,除了生活能力差、生活习惯与众不同外,也许还隐藏着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从表面上看是不善交谈,但其内心却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害怕,这就要引起我们做家长的极大关注,可找孩子谈谈,也可去求助于心理医生。总之不可大意,否则久而久之孩子的这种心态就会形成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