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校园德育建设指南
7823900000050

第50章 爱国主义教育概述(2)

爱国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当人们组成氏族公社,开始定居生活的时候,眷恋乡土、爱护氏族和部落的观念,就已经萌发出来,这就是爱国主义的胚芽。国家形成之后,由于它是按地域划分、建立在一定疆土之上的,生活于祖国这个统一体中的人们使用共同的语言文字,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受共同的经济社会诸条件的制约,祖国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着每个社会成员的安危荣辱。因而,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利益,于是,原来眷恋乡土、爱护民族和部落的观念逐步扩大为日益明确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的爱。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爱国主义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的浇灌培育下,一方面更加繁荣滋长,巩固深化,升华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它又发展成为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准则,成为个人对祖国的神圣使命和义务。因此,爱国主义既是一种道德感情,又是一种道德规范。它一经形成,就能反过来对社会显示出巨大的能动作用,发挥其在思想上、政治上、道义上的威力,给予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给予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改造和进步以重大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能够历尽艰险而不衰,久经磨难而不败,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是跟爱国主义精神所焕发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分不开的。

(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爱国主义既有共同性又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中国古代爱国,一般是爱天子所封的“邦”或“国”;封建社会,“忠君”与“爱国”是并提的,自秦至清的各朝各代,“爱国”都是爱封建家族所统治下的封建帝国。近现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是同反抗外国侵略,救亡图存,建设新中国结合在一起的。当代爱国主义,则是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阶级社会里,爱国主义还带有阶级性。爱国主义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同民族生存和民族斗争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而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又是划分为阶级的,这就使得爱国主义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中,呈现出不同类型的爱国主义。正如毛泽东所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0页)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其含义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阶级所理解的爱国主义,就是保卫自己的城邦,侵略别的城邦,驱使士兵和奴隶们为这类型的“爱国主义”而战斗。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就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政权,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体现着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资产阶级对祖国的热爱,实际上是对资产阶级国家的维护,是保护资产阶利益不受侵犯。至于剥削阶级中的某些人,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能够同人民一起,共同反抗外来侵略,进行过可歌可泣的英勇战斗,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行为,尽管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但在客观上和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应历史发展的方向,所以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仍为后代人所传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的爱国主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历史上的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和民族,尤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是真正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体现者,他们的爱国主义反映了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一致的特点。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是真诚的、坚定的,他们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无限热爱,对自己民族的兴衰存亡最为关切,对民族的敌人无比仇恨,在祖国的敌人面前宁死不屈。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祖国的高尚情操的进一步发展,是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这是因为,无产阶级同最先进生产方式相联系,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正由于此,无产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无产阶级先锋政党的领导,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利益,并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相结合,成为没有任何局限的爱国主义,成为号召各族人民为祖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一面伟大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三节爱国主义的性质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套维持这个社会秩序的工具,这就是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它一般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如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多种多样的生活规则等。其中法律规范是最带强制性的规范。道德规范调整的范围最广,它表现在风俗、习惯、礼仪、时尚等许多方面。

爱国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长期培育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浓厚的感情,从这一点来说,它是一种道德规范。但是,爱国主义的一些内容在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作了明确规定,公民必须遵守,不得违反,从这一点来说,它又是一项政治原则。这就是说,爱国主义具有两重属性。

一、道德规范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的社会或一定的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应当遵循的行为和道德标准。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训练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权利和义务等道德标准,来评价和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调整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和信念,是反映个人同祖国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应该属于道德这个范畴。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人民那么爱自己的国家?为什么中国人民这么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因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羞辱,像雾一般落下来,无可取舍,你非承受不可(就算你入了外国籍,认同某国,仍然是“某国华人”)。同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荣誉,也无可取舍,它会像太阳一样,你非被照射到不可。当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赞扬某种爱国之举,人们内心就会引起强烈的共鸣,学习效仿这种行为,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直到做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勇壮举。人们自觉用爱国主义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这本身就是一种善的行为,具有了道德的意义。

爱国主义是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是一种高尚的、伟大的社会实践。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它能够深入到人民的内心,同人们的感情、信念汇合起来,形成传统习惯的社会风尚,又同每个民族和民族心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爱国主义道德规范具有稳定性、广泛性。所以,几千年来,这种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是这种自觉行动和实践,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们正是用爱国主义作为尺度,评价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道德状况,所以爱国主义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性质。当它作为人们行为的一种基本要求时,便成了调整个人与国家和民族之间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之中,产生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之上,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又反过来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是蕴藉于整个民族中的一种深厚、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具有历史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继承性。

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必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强烈的影响。它决定着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态度,胸怀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对于有利于祖国、民族和人民的事情,对于自己祖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胜利,无不感到愉快、欣喜和鼓舞,无不为之自豪,而对有害于祖国、民族和人民的事情,对于祖国利益受到的每一个损害,无不感到嫌恶、愤怒、憎恨甚至痛心疾首。

爱国主义这一道德规范要求人们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而英勇献身,并使人们懂得这是高尚和美好的追求。爱国主义作为道德规范,是调整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我们评价人们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是否正确的重要尺度。如果一个人的行动符合这一道德规范,那么他就是一个爱国者;如果一个人的行动不符合这一道德规范,那就谈不上是爱国。所以,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行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深刻的道德意义。个人利益自觉地服从祖国的利益,是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

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方式是什么呢?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方式是靠人们自觉自愿地实行的,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因为任何道德关系不是强制性的关系,因而反映个人和祖国之间的爱国主义,道德规范也不是强制的。爱国主义的道德力量都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即通常所说的“良心”来起作用的。

二、政治原则

爱国主义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一般地说来,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任何政治都从保护一定阶级的利益和取得经济的统治地位为目的。所谓政治原则,就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根本问题。当然,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性质的政治原则。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热爱祖国,就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的重要体现;不爱国,甚至出卖祖国,那无疑是同国家的根本利益不相容的,是背离了正确的政治原则。

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项政治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责任感,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贯彻和执行宪法中有关爱国的各项规定,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危害祖国的言行,如出卖国家机密、为国外敌对势力效劳等等,固然是不道德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政治原则问题,一定要依法给予惩处。如果对危害祖国的言行仅仅是看作不道德,而不依法给予必要的斗争,我们就会在政治上犯错误。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社会上的有些不符合爱国主义的言行,例如,不爱护祖国的自然资源,不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的优良传统,不尊重祖国的风俗习惯等等,任意无限上纲,把它说成是政治原则问题。要是这样,我们在政治上也会犯错误。但是,又绝对不能放纵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必须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我们自觉用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来匡正自己的不道德行为。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爱国主义,其具体的阶级内容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历史上,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都具有进步性,但也有其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剥削阶级内部涌现出来的一些爱国者,他们坚决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敌入侵,维护民族和祖国的统一,为争取社会进步而斗争,但其直接目的却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有的甚至还有“尊王攘夷”的严重的民族主义思想。只有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才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