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校园德育建设指南
7823900000039

第39章 学校德育管理的意义及原则(3)

学校行政决策中心——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指规模较大的学校,学生数在800人以上。由党、政、群团组织进行三级管理。

以上三种管理模式只是就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生管理模式现状而言的,并不是千篇一律和一成不变的。有些从事德育管理试点的学校还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不管机构怎样设置但职责必须明确,各级学校德育管理机构都应建立由校长负责,充分发挥执政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教导处为主抓日常管理,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负责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管理工作人员都要充分发挥管理作用,形成从学校到班级、从德育管理专职人员到教职员工,德育工作处处有人抓,时时有人管,形成全校一盘棋的管理格局。

教导处是协助学校高层管理者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德育管理的组织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校长领导和管理学校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工作,保证各年级、各班级、各教研组及其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协调沟通总务处、校长办公室、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具体职责如下: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与管理的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与德育管理的指示,并按照学校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与管理规律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指导和控制学校整个德育与德育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德育与德育管理质量、效率和效益,全面实现学校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管理目标。

2.负责对学校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德育目标与管理目标,围绕目标的达成,草拟学校德育未来发展的多种决策方案供学校高层管理者抉择,在拍板定案后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思想政治品德教育长期、中期和近期计划,强化控制,督促执行,推动学校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创造。

3.根据各学科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研组长和各年级备课组长,集体研究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结合点、具体结合途径和结合方法,并制定出各学科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具体实施计划,形成系列、形成特色。在此基础上制定各年级的各学科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质量标准、考核与评价办法,督促教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4.组织、指导和开展学校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活动。一要组织好专兼职德育工作队伍。二要建立和健全年级组、班级、学生会、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以利具体实施教育工作。三要指导年级组、班级、学生会、共青团、少先队制定自己的德育大纲(纲要),明确职责,明确责任,端正思想,始终要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迅速从“升学考试”工具转到为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教会学生健身的正确轨道上来。四要全面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统一组织与安排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以文明其精神。五要选派与安排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并组织他们学习德育管理理论。

第六节德育质量

德育质量是德育管理的核心,是德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德育质量管理包括德育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的有效性管理、全局管理、全程管理。

一、德育质量管理标准的确定

(一)确定质量标准的依据

德育管理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管理工作质量,即德育管理工作的水平和状态,它要依据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及德育管理工作的任务来确定标准。二是德育成果质量标准,即通过德育,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的效果。它必须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德育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以及《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所规定的内容来确定标准。

(二)德育质量标准的内容

1.德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标准。

(1)是否有正确的德育管理指导思想;

(2)是否有健全的德育管理指挥系统和有序运转的德育管理机构;(3)是否有一支良好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4)是否有完善的德育管理规章制度;(5)各种德育力量是否协调、有力、有效;(6)德育管理的整体功能是否充分发挥。

2.德育成果的质量标准。

中小学德育成果质量标准应分别按照《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大纲》规定的目标;国家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以及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所确定的标准来规定德育成果的质量标准。

(1)小学德育目标要求。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指出的小学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2)中学德育目标要求。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了中学德育的目标要求是: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二、德育质量管理的实施

德育质量管理包括德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德育成果质量。这里着重探索德育成果的质量管理。

(一)实施德育的有效性管理

德育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德育效果,而德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又在于是否加强对德育的有效性管理。因此,在学校德育实施中必须讲究科学方法,体现德育工作自身的特性。

1.德育的时代性。

时代性就是反映社会发展到了一定时期,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或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的主旋律。目前,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在国内,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全党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于这个中心,这就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德育工作如何体现这种时代性呢?

(1)在德育目标上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文明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应变能力。要着重解决一些是非观念问题,如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金钱与奉献的关系;投机取巧与勤奋劳动的关系;高消费、享乐与勤俭节约的关系等,使学生懂得经济越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高,从而产生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2)在德育内容上要抓住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基本国情的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坚持改革,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等正确观点。懂得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不仅要有文化科学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敬业精神,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总之,德育必须与时代精神要求一致,与时代步伐合拍,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德育的层次性。

德育的层次性是由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决定的。

首先,从青少年身心发展来看,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

不同年龄阶段,在认识能力、智力发展水平、思维特征,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和内化的水平等方面都会出现差异。

其次,从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看,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过心理内部矛盾的斗争而实现,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向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品质或行为。

但是品德或行为的形成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这种外部影响内化为自觉的要求,而这种内化的程度又取决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当外部施加的影响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一致,学生的自觉要求将变为动力,推动学生道德品质的顺利形成,如果外部影响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外部所施加的影响再大也不能发生作用。

因此,德育要根据党中央提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确定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体现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小学着重进行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的品德教育;初中着重是集体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思想教育;高中着重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教育。使德育成为既有层次的区分,又有互相衔接的序列性,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学生易于接受,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德育的针对性。

德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具有针对性,主要针对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当前的思想素质现状。

中小学生是21世纪主力军,他们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担。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要求他们必须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爱国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自信心等。但目前,学生在思想及素质方面与这种要求有较大的距离。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自我评价能力较差;成人感逐渐增强,有独立意识,但同时又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发展,喜欢求新、求异,但是认识又往往偏激,具有片面性,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往往还不能适应,甚至感到困惑等。尤其城市中小学生,怕艰苦、缺乏责任感,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从辽宁省“小学生心理辅导工程课题组”对两万多名小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测量与诊断”结果表明:城市学生在责任感、同情心、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开拓精神、拼搏精神、实干精神、抗挫折能力、自学能力、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品德自修、心态自控等方面都明显的比县、乡、村的学生低,这就给德育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的启示:加强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的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德育工作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是当今德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在当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基本道德素质和能力,重点加强开拓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控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拼搏精神和法制观念等的培养和教育,如美国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就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把德育的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尊心、责任感、分享精神(即要求学生要共同分享一切,不让学生自私,只顾自己)、培养善解冲突的能力、尊重别人、欣赏别人的能力、热爱他人的美德以及勤奋、耐心等品质。

借鉴国外的做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了要加强以上诸种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和训练外,还要强调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辨别道德行为中的善与恶、是与非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评价别人,也能评价自己,并且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坚持正义,敢于扶正压邪,与坏人坏事作斗争。

(2)针对学生道德发展水平,找准道德教育侧重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随着生理、心理发展的渐进性而渐进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道德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者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找准德育侧重点,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学生品德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从品德形成的过程来看,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从品德心理结构来看,按照章志光教授的观点,品德心理结构分为“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序发展的统一体。不同年龄阶段,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不同,品德心理结构也不同,因此,德育的侧重点应有不同。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识属于感知阶段,对道德知识的认识是直观的、表面的、肤浅的,品德的形成是从非道德状态到初步形成道德行为的阶段,在这时期,应该侧重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