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校园德育建设指南
7823900000032

第32章 德育评价(7)

(一)自我考评、同行考评、组织考评、培养对象考评和社会考评这是从评价主体不同进行分类的。这些考评方式对德育效果考评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对不同的考评对象应选择最适宜的考评方式。对中小学的考评应以组织和同行考评为重点,普通中、初等学校是为高等学校和技工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的,它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如何,最主要的检验不是中、初等学校自身,而是对人才继续加工的技工学校和高等学校。因而,对中、初等学校的考评应以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技工学校对他的考评为重点。而对技工学校和高等学校的考评应以社会考评为重点,因为这些学校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直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服务,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学校整体工作的效能如何,要通过毕业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素质和贡献来检验和衡量。对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的考评都要以自我考评为基础,因为自我考评可以充分体现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及班级的信任,促使他们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方便灵活,随时可以进行,是自我鞭策和自我管理的好办法。另外,自我考评还能大大减少考评的工作量,节省时间和精力。但自我考评的客观性较差,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二)分级考评、分类考评、基本考评

这是依据评价内容分类的。由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任务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教育工作的条件不同,如果只进行基本考评,不利于调动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因而,在坚持基本考评的基础上,要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办学条件、发展基础等实际情况,实行分级分类考评。

(三)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

这是依据考评性质分类的。定性考评是采取评等级的方法,将考评对象区分为优、良、中、差或甲、乙、丙、丁四级,以便对考评对象做出大概比较。定量考评是借助于现代统计测量手段,对考评对象进行测量,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给出一定分值,最后转换、整理、加总,其总分值就表示考评结果。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是等级量表法,即将品德标准分成若干项,每项又分成若干个等级,分别给予一定分值,然后按照权重进行加总,得出考评结论。

三、运用多种方法考评

考评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学生的品德表现,获取考评的信息和资料。

2.调查法:用个别访问、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填写调查表、回答书面问卷等具体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获取考评信息和资料。

3.测试法:就品德认识(道德规范)、品德判断与评价等拟成若干试题对学生进行测验,从而获得考评数据和资料。

4.试验法:创设特定的环境和情境,观察学生身临其境的思想品德表现,取得考评的事实依据。

5.分析法:对通过观察、调查、测试、试验等方法和途径获得关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与表现的具体数据、资料、实施信息等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综合,理出头绪,舍弃现象,概括出本质规律。

6.数理统计: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学提供的方法、公式、图表等,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量化依据。

第六节反思性评价

一、什么叫反思性评价

反思性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多元、客观、开放的评价过程中,根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与教过程的合理性、学与教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即时生成的信息,主动反思、不断调节学与教的行为,以促进学生的学会学习与教师的学会教学相统一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反思性评价的合理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反思性评价主体的合理性。学与教的主体有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较强的反思能力,坚持理解、宽容、平等的对话原则,借助于行为观察、情景测试、成长纪录、口试操作、命题改革、特长评定、评语改革等方面再现评价主体的参与性与实践性。二是反思性评价目标的合理性。反思性评价只是手段,它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反思的问题与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评价和借助于评价成果改进教育教学。三是反思性评价策略的合理性。强调评价的系统性、控制性和调节性,注意课程改进、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反思意味。

二、反思性评价的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评价改革的目标,即“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是佐证。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性高扬,发达国家反思之风日趋强劲,教育工作者更应正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去弊端、得教益,借助于反思性评价,激励学生改进学习策略、调节学习进程,促其快速发展。

2.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其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如下标准:“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要建立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

4.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过于注重物化的制度、体系等资料的展示,以及显性的评价行为的组织,忽视了把改革评价制度与转变人们的观念结合起来,忽视了师生作为评价主体,对学与教行为的反思与调控等隐性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正是主宰学生终身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三、反思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为了让反思性评价真正得以实施,应首先统一认识,加大培训力度,深入学习中西方关于反思性教育教学理论和评价改革的经验,“头脑风暴法”成为学习交流时最频繁使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按照低、中、高三段召开教研组会议,拟定各学段评价方案,在得到本教研组、其他教研组、校长室的认同下,各组开始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定期地召开研讨会、成果展示会,及时反思存在的问题。老师们面对困惑,边实践边反思边学习边提升,创造性地合作探讨,不断调整评价方案。

(一)对象评价与现象评价相结合

过程取向的评价把人在课程开发、实施及学与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叙述是评价对象常用的方法。师生的叙述将成为个案研究中最重要的资料。作为反思性评价的组织者,还应对师生自评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再评价和现象研究,保证按计划操作,避免盲目从事、敷衍了事。

1.学习日记。

学生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及时记载过程中的体会。可以记载收获与困惑,也可是“大事记”、情绪流露;可以是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小结、与同伴合作的感想,也可以是对教师与家长教育教学行为的看法;可以与自己的学习计划对照,对学习内容进行要点概括,也可以对学习策略、学习效果进行反思。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形式不限,可以是文字,也可以画心情画,或向家长口头叙述由家长代为记载等等。

2.教学笔记。

随着评价研究的深入,教师思考的问题会发生变化,并出现相应的行为。他们反思的共性问题有:“今天我尝试了什么”、“某个现象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这些事情吗”。

3.现象分析。

(1)学生反思问卷:

指导语:请阅读以下叙述,想一想,你在学习中做得怎么样。相信你会真实地评价自己。

现象叙述自我评价

没有有时习惯化

①学习前明确学习的内容并做出相应的时间安排。

②学习前做好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心理准备。

③在学习活动中,认识到学习任务的目标要求。

④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⑤小组活动中控制自己不受干扰,顺利完成任务。

⑥学习时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⑦听讲是弄清教师讲解的思路。

⑧学习活动后,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及时检查。

⑨学习活动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改善学习效果。

⑩学习活动后,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教训,重视学习他人的经验,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分析结果。

(2)教师反思问卷:

指导语:请阅读以下叙述,并确定就您自己的教学而言,您对这些叙述给予了多大程度的关注。

现象叙述自我评价

没有有时习惯化

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②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③激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学习策略。

④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⑤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⑥感到做教师其乐无穷。

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合理。

⑧吸取教育教学最前沿的信息并尝试实践。

⑨敏锐的捕捉日常专业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并分析。

⑩与同事合作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分析结果。

(二)散点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

整合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具体化为分项部分和综合部分。分项部分随学生目标达成的变化随机分散评价,综合部分每学期期末集中评价。不断反思是师生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行动指南。

1.一项多次选择评价机会。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领域。语文学科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项目学习五个方面,数学学科按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发散与整合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四个方面界定,美术学科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其他学科也按照学科学习目标逐步分项,有的还分出二级评价项目。学生可以多次选择单项考核时间,一次未达标后,反思失败的原因,继续准备申报再考,以最好的成绩载入成绩单。

2.一次多层选择试题。

在认真调研各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群体定制多套难易不同的试卷组成题库,学生自主选择“基础卷”和“提高卷”进行集中定量评价。也可以从学生自鞭策试题库中选择试题,这部分试题存入题库前须通过学生评委会和任课教师的认可。学生考完“自编卷”和“基础卷”后,反思成功的原因,还可以申请进行“提高卷”的考核,也以最好的成绩载入成绩单。学校根据考查情况,每学期对“教师题库”和“学生题库”中的试题进行反思与再认定,逐步完善,保证试题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

3.特长等级评定。

为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与特长,设立特长等级评定。评定要求以每一学段的目标为基点,各分数个等级。评定内容不仅包括学业水平等级测试,记入学业档案,供高一级学校录取时参考,还包括学生创新能力评定。初步设立了小学生信息科技应用水平考试、英语听说能力、绘画、器乐、舞蹈、体能、写字、演讲、课外阅读、家政服务能力等十项等级考试。每次评定后,我们都鼓励学生听取校外专家、任课教师、家长、同伴的建议,对照各级评定标准反思研究、自我调控,争取跨等级发展。

4.集中定性评价。

包括个人总结、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互评意见、教师评语、家长评语等方面,主要以定性为主,体现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的综合性评价。“教师评语”在教师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学生同伴、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教师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用肯定、激励、商榷、建议的语气促进学生积极反思、超越自己、奋发向上。

(三)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

在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评估中,有形的显性评价易于操作,而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评定中,隐性评价占有明显的优势。

1.档案袋。阅读记录、自编小报、正式出版的童话小说集、项目学习报告书、自编测试题、各科优秀作业、等级证书、获奖证书、成绩单、录音带、光盘、小发明成果、诚信信用卡、免试卡、学习日记、教师评语、家长评语等都可以存入学生档案袋中。课题研究资料、优秀论文和教案、获奖证书、学生成绩总表、学生与家长评语、参加业务培训记录、教科研积分表、业务学习笔记、教学笔记等都可以存入教师档案袋中。

2.行为观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习惯、交流与合作能力、生活方式、艺术情趣等方面的评价都可以通过行为观察来实现。可以在课堂表现中、课间游戏中、情景测试中进行,也可以利用各类比赛、集体社会活动、家庭生活进行观察。被观察的对象并不知晓,处于纯自然状态。对一个班集体文化氛围完善程度的评价也要将隐性观察和显性布置结合起来进行。隐性评价还包括有的评价结果不向家长和学生公开。

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评价,快速准确的记载都是必要的,及时整理、分析、研究则更考验着反思者持之以恒的毅力。

四、对反思性评价的反思

(一)加强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