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希利尔讲世界史
7818300000005

第5章 巴比伦的泥巴

很久很久以前,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附近有一个美好的地方叫伊甸园。传说在这个地方,树上能结出蛋糕和糖果,任何你想吃的、想玩的东西,只要伸手就可以在树上摘到。当然,这个地方只是传说。不过,在两河流域确实有这样一个富饶的平原,它叫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由两个希腊单词“河流”和“在……之间”组成,意思是“在河流之间”。那里曾经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有一个富裕的国度叫巴比伦。关于巴比伦,世间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

看,那是亚述,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陆地;

看,那是巴比伦,两河交汇处的陆地;

看,那是迦勒底,两河汇入地中海的地方;

再看,那是亚拉腊山,传说诺亚方舟在洪水后曾停靠在这里。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两河交汇之处的巴比伦。

巴比伦的富饶要归功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给这里带来的大量泥沙。这些泥沙可不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泥巴,它们就像能量棒一样,让巴比伦的土壤变得肥沃。就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巴比伦人种上了小麦和大枣。小麦是我们今天的主食之一。在巴比伦,大枣的地位和小麦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小麦的作用更大,而且,巴比伦人也曾一度将大枣作为主食。两河流域还盛产鱼类,但捕鱼对于巴比伦人来说只是消遣娱乐而已,因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物已经足够丰富。

在当时,金、银类的货币还没有出现,因此当时人们衡量家庭财富的标准十分有趣。巴比伦人若要评价一个家庭是否富有,往往要看他家蓄养了多少家畜。一个人蓄养的家畜越多就代表他越富有。巴比伦人如果缺少某样日常用品,比如一条做工精美的毛毯,他们会拿一件东西——也许是一只小羊羔——来到市场。如果他看到路边有人正拿着毛毯准备与人交换时,他会牵着自己的羊羔来到他的身边。拿着毛毯的人看看对方的羊,很幸运,那正是自己需要的。于是双方便高兴地交换了物品,各自回家了。

如果我们去埃及可以发现,那里的建筑大多用石头砌成,但在巴比伦附近却没有可供开采的石头。不用担心,巴比伦的泥土此时发挥了另一项重要的作用:巴比伦人将泥土晒干,制作成砖,建造塔和房子。只可惜,泥土砖头不如石头那样坚固,它们很容易破裂融化。所以一旦遇到洪水,巴比伦的许多建筑物就会被冲毁;而一旦遇到干旱,在太阳的炙烤下,脆弱的泥砖头便会破碎,房屋就慢慢倒塌。所以,如今我们在巴比伦能看见一处处荒芜的土堆。或许哪一处不起眼的土堆,曾经是一座宫殿呢。

在当时,巴比伦人建造了许多高塔。有人说,巴比伦人是为了躲避洪水才建造了许许多多高塔;也有人说,巴比伦人建造高塔是为了更接近天堂。据说,巴比伦人当中有一部分来自北方。北方有纵横的山脉,连绵不绝,那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所以北方人总是把他们的祭坛建在山顶上,希望能更接近天堂。后来,这些北方人来到巴比伦地区。这里是一片开阔平坦的平原,看起来,这里仿佛离天堂很远,于是这些北方来的人便建造了许多高塔,希望能借着高塔接近天空。在巴比伦建造的高塔中,有一座最有名,它叫巴别塔。说它是塔,但它看上去更像是一座山。

泥土制成的砖除了可以用来建造房屋与高塔外,还可以用来写字。巴比伦人用树枝当笔,在还没有完全晒干的砖上刻写符号。巴比伦人写出的文字,看上去就像一个个楔子,人们把这种文字称为“楔形文字”。

与喜欢艺术的雅典人不同,巴比伦人对天文学情有独钟。他们很早便开始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宇宙。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巴比伦人渐渐了解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变化规律。早在公元前2300年,巴比伦人就已经预言到了日食的发生。

古代的人们把日食视作灾难。人们往往认为,日食意味着将有巨大的灾难降临人间。实际上,日食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没有任何的危害。之所以会出现“日食”现象,是因为月亮恰好绕到太阳前面,挡住了太阳光。这时,我们在白天能看到太阳上出现了月亮的影子。在月亮影子笼罩的地方,就好像有个调皮的孩子把太阳咬出了一个缺口一样。

日食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就在阳光灿烂的时候,月亮突然挡住了太阳光,白天刹那变成了黑夜。不过,太阳可没有消失,只要一会儿的工夫,月亮渐渐离开,太阳从月亮的影子下走了出来,于是阳光又会再一次照亮天空。今天我们将那些研究星象和天体的人称为天文学家,巴比伦人中有不少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巴比伦除了在建筑与天文学方面拥有突出的成就外,他们创造的文明中还有另外一项辉煌成就,那就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我们能够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据说在公元前1770年,当时的巴比伦王汉谟拉比为了向众神显示自己的功绩,便纂集了这部法典。整部法典刻在一根高2.2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尽管经过岁月的打磨,它至今依然保存完整,上面闪耀着巴比伦人智慧的光芒。

“藏宝箱里的日记”——通向天国的巴别塔

“巴别”听起来与“巴比伦”很像。的确,在巴比伦语中,“巴别”或“巴比伦”都是“神之门”的意思。

我们在这里讲的“巴别塔”由一位名叫波博来萨的巴比伦国王与他的儿子尼布甲尼撒修建。巴别塔建成于公元前460年。在当时,它是巴比伦内最高的建筑。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抬头便可以看见它伟岸的身姿。它实在是太高了,仿佛顺着它往上爬就会一直到达天上。所以,巴比伦人称它“通天塔”。也有人说,天上的神在去凡间时,会在塔上休息,这里是众神的旅店。

我们让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告诉你这座举世闻名的巴别塔的样子:

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巴别塔的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它建在八层巨大的高台上,随着高度的增加,这些高台越来越小。最上层的高台上,是马尔杜克神庙。人们沿着墙外的螺旋阶梯,可以直达塔顶。在这些塔梯的中部还有供人休息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