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希利尔讲世界史
7818300000041

第41章 苏醒的英国人

下面我们要来说说英国。现在的英国是一个联合国家,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英格兰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岛。谁能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岛国,最后竟然能够一度成为世界霸主呢?

下面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大约一百年左右,也就是公元900年时。那时,英格兰的国王名叫阿尔弗雷德。

阿尔弗雷德小的时候很喜欢书本。那个时代,由于大部分的书都是由修道士一笔一画抄写而成,他们用鲜艳美丽的颜色将字母和书中的图画描绘得异常美丽。这些漂亮的书深深吸引了阿尔弗雷德。但是,阿尔弗雷德虽然爱书,但他却一点儿也不喜欢读书。因此他总是无心学习。

有一天,阿尔弗雷德的母亲拿着一本漂亮的书来到孩子们面前。这本书好看极了,里面的字母与图画都用金色描绘而成,阿尔弗雷德一看便喜欢上了。这时,母亲对孩子们说:“我想把这本书送给你们,但我只有一本,所以,如果有谁能先读懂它的话,我就送给谁。”

阿尔弗雷德一听,一下便来了精神。在他看来这就是一场比赛,只有自己胜利了才能得到书。于是,他开始努力学习。这是阿尔弗雷德第一次认真地学习。他的专注与努力很快便有了效果,他用最短的时间领悟了书中的内容,因此赢得了这本书。

我们原先说过,英格兰人是日耳曼族中的一个分支。他们有一支同胞,是丹麦人。可是英格兰人与他们的丹麦同胞的关系并不融洽。

英国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环绕着,是一个海中央的国家。丹麦人经常从自己的国家越洋过来,登上英格兰的海岸,掠夺城镇上的财物,只要是能带走的值钱东西,他们都会抢走,带回丹麦。这些丹麦人越来越猖狂,他们偷走英国人的东西之后并不急着逃走,反而住上几天,在城镇里大吃大喝。英国人把这些乘船来抢劫的丹麦人称为海盗。

为了对付这些海盗,英格兰的军队出兵征讨。可是,他们不但没能成功地教训这些为所欲为的海盗,反而成了海盗的手下败将。看起来,如果英格兰人再不振作起来的话,丹麦人兴许能征服英格兰,成为英格兰新的统治者。

在阿尔弗雷德成年以后,他曾有一次亲自带着士兵迎战丹麦。但国王的亲自指挥并没有给英国士兵增加多少好运,他们再一次败在了丹麦人手中。不但如此,阿尔弗雷德的军队全军覆没了。除了阿尔弗雷德自己,与他一起战斗的士兵没有一个逃出来。

失败的国王拖着疲惫的身体,一个人孤独地向前走去。这时,他看到了一个牧羊人的小屋,于是又饥又渴的阿尔弗雷德便想从牧羊人那里要些东西吃。阿尔弗雷德推开了牧羊人的小屋,他看到女主人正在烤蛋糕,香味弥漫在空气里,引得阿尔弗雷德口水直流。于是他开口请求女主人分给他一些吃的。

女主人看了看衣裳褴褛的阿尔弗雷德,并没有认出那是高贵的国王,于是便开口说:“我现在要去挤牛奶,如果你能帮我看住火的话,我就把烤好的蛋糕送给你。”这是一桩合适的交易,阿尔弗雷德答应了。

可是,当阿尔弗雷德在炉火边坐下之后,就开始思考如何与丹麦人作战。他想得太认真了,认真得忘记了饥饿,也忘记了炉火上的蛋糕。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蛋糕烤糊了。当牧羊人的妻子回来的时候,非常生气,她大声地责备阿尔弗雷德,然后毫不留情地将他赶走了。就这样,英国国王被赶出了屋子。

为了能打赢丹麦人,阿尔弗雷德思考了很久。最后,他认为,只有靠水战才能彻底打败丹麦人。于是,他开始建造属于自己的战船。一段时间之后,他拥有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这只舰队里的战舰都要比丹麦人的更好更大。

只是战舰太大了,当它在浅水航行的时候,水的浮力根本没有办法托起战舰的巨大重量。因此,它们在浅水中时就像一只笨拙的大象一般行动迟缓,一不小心还有搁浅的危险,而丹麦人的小船在浅水中却能灵活自如地活动。不过,一到深水区,丹麦人的船可就一下子失去威风。深水稳稳地托举着阿尔弗雷德的巨大战舰,它们显出了极大的优势,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它们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我这么跟你们说吧,这支海军是英格兰历史上的第一支海军,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英格兰的海军都是海上世界的霸主。

在与丹麦人相持多年之后,英国人与丹麦人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阿尔弗雷德认为,既然武力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跟丹麦人定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这样或许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于是,阿尔弗雷德向丹麦人承诺,英格兰会给他们拨出一块土地居住,当然,前提是丹麦人愿意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从此不偷也不抢。

这样的提议显然不错,丹麦人接受了阿尔弗雷德提出的协议。从此以后,丹麦人便在阿尔弗雷德给他们的土地上平静地生活。后来,丹麦人渐渐融入了英国社会,丹麦的女人嫁给了英国男人,英国也有女人嫁到丹麦来,最终英格兰人和丹麦人变成了同一个民族。现在,人们再也不知道,哪些人的祖先是丹麦人,哪些人的祖先是英国人。

阿尔弗雷德是一个公正严厉、赏罚分明的国王。他在统治期间,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律法,对犯罪的人进行十分严厉的惩罚。正是因为这些严厉律法的施行,当时英格兰的治安很好。与此同时,阿尔弗雷德还非常注重教育。他效仿查理曼大帝,在宫廷内建立学校,让孩子和不识字的成年人在这里接受教育。

阿尔弗雷德在位期间,做的事可不只这些,他还发明了一些实用的东西。用来计时的蜡烛钟就是他的发明。前面讲过,一百年前人们看到哈伦送给查理曼大帝的钟表时,都惊讶极了,而阿尔弗雷德创造性的发明也受到了英格兰人民的广泛追捧。

阿尔弗雷德发现蜡烛在燃烧时速度基本一致,那么,为什么不依据蜡烛燃烧的长度来计算时间呢?于是他仔细地观察蜡烛的燃烧,蜡烛每燃烧一小时,他就在上面做上记号,这样就变成了“蜡烛钟”。在玻璃还比较稀缺的年代,为了避免蜡烛被风吹灭,阿尔弗雷德想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那就是把蜡烛放在一个由牛角片做成的小盒子里,这样既透光也不会被风吹灭。

这项发明对于当时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的日耳曼部落来说很了不起,可是,与阿拉伯的先进技术相比,顶多算是一个刚刚接受启蒙的孩子。

“藏宝箱里的日记”——童话大师安徒生

丹麦除了海盗,还有童话。你一定已经想到了,童话大师安徒生。

1805年4月2日,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里出生了一个男孩。他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的影响,很小便喜欢上了文学。不过,他后来爱上了舞台,曾想过要当一名演员。

男孩14岁时,来到了首都哥本哈根。1822年,这个男孩将一部叫做《阿芙索尔》的剧本给几位评论家送了过去,这是他自己写的剧本。虽然,它很不成熟,韵律不齐,语法错误,而且他的这个举动显得很冒失。不过,正是这个冒失的举动,让世界认识了这个男孩的才华。

于是,皇家艺术剧院决定将他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5年后,男孩升入哥本哈根大学,但是毕业后他却始终没有找工作,一直靠写童话赚稿费维持生活。

他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一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150多种语言和文字,他的童话作品充满了诗意美和幽默,将一个个美丽的梦送进了人们心里。人们记住了这位世界童话之王的名字——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