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可不知的励志故事全集
7810500000009

第9章 好运来源于执着(4)

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席维斯·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收获,主要原因就是在最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工夫,毫不懈怠地坚持下去时,他却停止了努力。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一扇门关闭后还有别的选择

科罗拉多大学法学院院长决定,秋季开学后,希尔曼不能再回去上课了,原因是他的成绩太差。

希尔曼的父亲与法学院院长爱德华·金取得了联系,但这没能改变那个决定。金院长说:“希尔曼是个非常好的青年人,但他不可能成为一名律师。他最好去找其他职业。我建议他留在他周末打工的那个食品杂货店里。”

希尔曼给院长去了信,申请重读,但杳无音讯。

希尔曼感到心烦意乱。在重大事情上,他从未真正受过挫折。高中时他是个受欢迎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受人尊重的足球运动员。不费吹灰之力,他就进入了坐落在博耳德市的科罗拉多大学,并正式被该学校最负盛名的法学院录取。

希尔曼的父亲只有高小文化,他当了40多年铁路邮局办事员。但他热爱学习,同时他知道儿子极想成为一名律师。他建议希尔曼考虑一下威斯敏斯特法律学院,那儿开设晚上课程。

父亲的建议切合实际,同时又强烈地挫伤了希尔曼的自尊。科罗拉多大学是一扇通向法官宝座和声名显赫的律师事务所的大门;而威斯敏斯特则是一所穷人学校,没有享受终身职位的教授,也没有法律权威评论,其学生白天都在打工。

但是,希尔曼最终还是去见了威斯敏斯特学院院长克里福特·米尔斯。

米尔斯看了一下希尔曼的大学成绩报告单,直率地说:“在博耳德,你突出的是体育课、西班牙语课和你的学生组织能力。”

他说得不错。希尔曼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却没承担起大学生应尽的义务,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最终使他自食其果。

米尔斯院长允许希尔曼在威斯敏斯特学院注册入学,但有一个条件,他得重修一年级的所有课程。院长说:“我将时刻监督你。”

一扇门关闭了,但别的门向希尔曼敞开了。

因为这是第二次机会,希尔曼加倍努力地学习,并且对法律证据产生了浓厚兴趣。

第二年,教希尔曼一门课程的教授过世了,希尔曼不可思议地应邀接任了他的课程。证据研究后来成了希尔曼的终生专长。

28岁那年,他成了丹佛市最年轻的乡村法官;而后,当选了地方法院法官;接着被总统任命为美国联邦司法部地方法院法官。后来,他获得了科罗拉多大学颁发的乔治·诺林奖以及授予他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与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事情失之交臂是常有的事,无论是一份工作、一个梦想还是一段友情。希尔曼被法学院勒令退学一事,坚定了他成为一名好法官的决心。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生活中有着许多无法预测的岔道和无法料想的未来。你要做的是,把握未来,决不被失败所摧垮,决不能任由别人在你实现理想的能力上设置限制。

这样的作品该扔进火坑

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才华横溢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是一部以人性剖析得丝丝入扣的小说,这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但福楼拜也曾让朋友在听他读自己的小说时感到“痛苦不已”。

1849年9月,福楼拜完成了他的一部长达531页的著作《圣安松尼的诱惑》。当时,他非常兴奋,立刻邀请了两位密友。当时,他们并没有发觉福楼拜的文学天分,相反,这对于他们简直是一场灾难。福楼拜大声地朗读着自己的作品,而他们两个则如坐针毡,唯一能做的就是偶尔交谈一下眼神。福楼拜并没有发现朋友们的“痛苦”,仍然自我陶醉地读着。

最后,福楼拜的这两位听众再也撑不住了,他们决定拉下面子,坦率地告诉福楼拜,这样的作品该扔进火坑,烧个精光。这样的评价就像一瓢凉水,给福楼拜来了个透心凉,自信心一下子全都消失了。但是,很快他又振作起来了。

过了不到10年,福楼拜完成了《包法利夫人》,成了名扬世界的大作家,当然,《圣安松尼的诱惑》也顺利出版了。

初次尝试某件事情就遭到别人否定和批评的时候,并没有理由泄气。有的时候,只要你肯再坚持一下,就能发现转机。

赫赫有名之人成功前的遭遇

世界上不少成功人士在成名前都曾经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遭受挫折,或遭人白眼,以下这些赫赫有名之人成功前的种种悲戚,实在另人寻味。

电影舞星佛杰罗姆·艾斯泰尔1933年到米高梅电影公司首次试镜后,在场导演给的评语是:“毫无演技,前额微秃,略懂跳舞。”后来艾斯泰尔将这张纸裱起来,挂在比佛利山庄的豪宅中。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彼得·丹尼尔小学时常遭老师菲利浦太太的责骂:“彼得,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在26岁前仍是大字不识几个,有次一位朋友念了一篇《思考才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给了他相当大的启示。现在他买下了当初他常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版了一本书:《菲利浦太太,你错了》。

《小妇人》的作者露慧莎·梅艾尔卡特的家人曾希望她能找个佣人或裁缝之类的工作。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则说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和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无比,老师都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苏黎士技术学院时也被拒绝。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艺术学院考了3次还考不进去。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上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意愿。

亨利·福特在成功前曾多次失败,破产过5次。

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遭留级,而他的前半生也充满失败与挫折,直到62岁他当上英国首相后,才以“老人”的姿态开始一番作为。

迈克·福布斯,后来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发行刊物之一——《福布斯》杂志的总编辑,然而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却与学校报刊的编辑成员无缘。

托马斯·爱迪生试验了超过2000次以上才发明灯泡时,有一位年轻记者问他失败了这么多次的感想,他说:“我从未失败过一次。我发明了灯泡,而那整个发明过程刚好有2000个步骤。”

由于多年以来持续地丧失听力,德国作曲家鲁德维·范·贝多芬在46岁时终于完全成为聋子。不过,他却在晚年谱写了他作品中最好的乐章,其中包括5首交响乐。

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39岁时瘫痪,然而,之后他却成为美国最受爱戴以及最具影响力的领袖。他曾经当选过4次美国总统。

莎拉·玛兰,被许多人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艺人一,当她7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受伤而截肢,但是她仍然继续表演了8年之久。

1952年,艾德蒙·希拉里想要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他失败后数周,他被邀请到英国一个团体演讲。希拉里走到讲台边,握拳指着山峰照片大声说:“珠穆朗玛峰!你第一次打败我,但是我将在下一次打败你,因为你不可能再变高了,而我却仍在成长中!”仅仅一年以后的5月29日,艾德蒙·希拉里成为第一位成功地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

成功者成功前往往满身荆棘。弗朗西斯·培根说:“正如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