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博物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研究的是巡游毛虫。
这些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有一条带头,其余跟着,法布尔把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虫开始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法布尔在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但这些毛虫要想它到食物就要解散队伍,不再一条接一条前进。
法布尔预料,毛虫很快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虫没有这样做。出于纯粹的本能,毛虫沿着花盆边一直以同样的速度走了7天7夜。它们一直会走到饿死为止。
这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过去的经验、惯例,或者随便你叫它什么好了。它们干活很卖力,但毫无成果。
许多不成功者就是因为像毛虫一样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自以为忙碌就是成就,干活本身就是成功。有奋斗目标才有助于我们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扭转人生的小小枢纽
一位伟人曾说:“一个小小的枢纽便能扭转人的一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些小小的错误往往令人懊丧不已,我们应该防止错误的发生。
为了未雨绸缪,在你的人生中设立一套生命指南,然后忠诚地信守。如果你能这样做,它们会就像一张地图一样,引导你脱离险境,享用丰硕的果实。这些原则会让你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不致因生活或环境的压力而误人歧途。千万不要因循苟且,因为一个小小的转弯可能使你拐向更困难的境地。
马克刚成家不久,有个朋友邀请他去露营。这是个“只限男人”的旅行,马克相信那是今天一般人称为“男人帮”或某些类似这种不太雅的术语。当时,他从美国地质研究所拿来几张地图,然后他们启程,到一个名为钻石岔口的东缘一带去探险。
很容易顺着那些山路往前行。在探险途中,他们在可诺峡谷里发现了一个极美的天然温泉。冷洌的山泉瀑布自花岗岩峭壁上一泻而下,注入清澈的池塘;另有两股滚热的矿石温泉在此合流,不同的水温混合着早晨清新的空气,酝酿出奇异的蒸汽漩涡,弥漫在池塘上,使得该处一片烟雾朦胧,它是如此宁静祥和却又令人叹为观止。
马克想和新婚的妻子分享这般美景,因此他安排了一个周末准备带她去。他们整理好行囊出发,不过临行匆忙,马克将地图留在了家里的柜台上。当他们发现他所犯的错误时,妻子认为马克应该回去取地图,但,马克向她保证不必这么做,他声称:“我以前去过那里,而且我对方向的记忆极佳。”
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了地图,马克错过了一个弯路,由于这个失误,造成一个接一个的错误,等到他发觉不太对劲的时候,他们早已迷失方向,徒行了好几里,他们设法寻迹走回停车处,天色早就晚了,而那天他们也就永远无法到达那美如仙境的水晶池了。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错误的转弯会令人误入歧途,而时常在我们觉察错误重回正路之前,我们早已错过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次永远失去的机会。
如果你及早下定决心,决定你生命的方向,然后设立某些指南来指示你前进,你将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地图。那么,当你彷徨踯躅,或身处难关时,便不会无所适从,因为你已经知道哪一条路可以指引你迈向已然选定的目的地。
不能只凭着感觉往前走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来。
肯·莱文用手语同当地人交谈,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要转回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感到非常纳闷,最后他决定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能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拉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他告诉这个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
在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正确的指导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么
公司请来的大牌美国人力资源专家在员工培训班一开始,先问了十几个参加者一个小问题:“你们说,开车的人进了加油站,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开车的人进加油站还能干什么呢?“加油!”超过一半的人都这样回答。从老师略显失望的眼神里,大家看出这显然不是他所期望的答案,所以又补充了“歇会儿”、“买吃的”等几个答案,甚至“上厕所”都替人家想到了,但最终没有得出令专家满意的答案。
只见专家作深思状,绕着长长的弯子说:“如果我们今天人数足够多的话,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告诉我,开车人进了加油站,最想早一点离开加油站,继续他的旅程,不管是工作还是休闲。”专家见大家茫然又解释说,每个人做事都会有具体目的,而这个目的又应该是从属于一个远大目标。
专家像是看透了大家的心思,有针对性地给他们讲了耶鲁大学的一项跟踪调查的研究结果。说起来这项研究其实很简单,在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对于这个问题,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然后研究人员又问了学生们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否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了呢?”这次,总共只有4%的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20年后,当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们的时候,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人,无论从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上说,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龄人。不说别的,这4%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了余下96%的人的总和!
专家说,这些人之所以有明确的目标,那是因为他们有眼光。讲课的专家接着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在耶鲁大学的那项研究里,那90%没有把人生目标写在纸上的人们一生都在干些什么呢?”有了前面“加油站可题”的经验,大家面面相觑,不愿轻易开口。不过这次,美国专家爽快地告诉了大家答案:“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那4%有眼光的人们实现他们的奋斗目标。”
人活着,第一要紧的事情就要有眼光。有了眼光,并相应确定应该为之努力的目的和目标,工作就会充满机会,这样才有希望最终成为一个事业和生活的成功者,生命就会丰富多彩。
一定要有明确而完整的构想
有一次,在高尔夫球场,罗曼·V·皮尔在草地边缘把球打进了杂草区。有一个青年刚好在那里清扫落叶,就和他一块儿找球,那时,那青年很犹豫地说:“皮尔先生,我想找个时间向你请教。”
“什么时候呢?”皮尔问道。
“哦!什么时候都可以。”他似乎颇为意外。
“像你这样说,你是永远没有机会的。这样吧,30分钟后在第十八洞见面谈吧!”皮尔说道。
30分钟后,他们在树荫下坐下,皮尔先问他的名字,然后说:“现在告诉我,你有什么事要同我商量?”
“我也说不上来,只是想做一些事情。”
“能够具体地说出你想做的事情吗?”皮尔问。
“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很想做和现在不同的事,但是不知道做什么才好。”他显得很困惑。
“那么,你准备什么时候实现那个还不能确定的目标呢?”皮尔又问。
青年对这个问题似乎既困惑又激动,他说:“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有一天。有一天想做某件事情。”
于是,皮尔问他喜欢什么事。他想一会儿,说想不出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
“原来如此,你想做某些事,但不知道做什么好,也不确定要在什么时候去做。更不知道自己最擅长或喜欢的事是什么。”
听皮尔这样说,他有些不情愿地点头说:“我真是个没有用的人。”
“哪里。你只不过是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或缺乏整体构想而已。你人很聪明,性格又好,又有上进心。有上进心才会促使你想做些什么。我很喜欢你,也信任你。”
皮尔建议他花两星期的时间考虑自己的将来,并明确决定自己的目标,不妨用最简单的文字将它写下来。然后估计何时能顺利实现,得出结论后就写在卡片上,再来找自己。
两个星期以后,那个青年显得有些迫不急待,至少精神上看来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在皮尔面前出现。这次他带来明确而完整的构想,已经掌握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要成为他现在工作的高尔夫球场经理。现任经理五年后退休,所以他把达成目标的日期订在五年后。
他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确实学会了担任经理必备的学识和领导能力。经理的职务一旦空缺,没有一个人是他的竞争对手。
又过了几年,他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成为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人物。他根据自己任职的高尔夫球场的人事变动决定未来的目标。现在他过得十分幸福,非常满意自己的人生。
为了掌握自己的人生,先要明确你的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再立即采取行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成长,就能获得满意的人生。
造一样东西来帮人划船
发明轮船的富尔顿,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14岁的时候,他对制炮很感兴趣,和一个造炮工人结为朋友。他们时常坐一条小船,到河里去钓鱼。河水流得很急,船在逆水前行的时候,只靠一根竹篙撑动,又费劲,又缓慢。一次一次的劳累使爱用脑子的富尔顿思索起来:能不能造一样东西来帮人划船,既省体力,又可节省时间?
这个从生活需要所激发的创造思索,一天到晚都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父母时常看到他在“发呆”——他在煞费苦心地捕捉创造的灵感,决心把这个既像玩具又是机器的东西设计出来。
后来,他一头钻进舅舅家的工棚中。那里什么工具和材料都有,可以随着兴趣施展自己的本领。他干了7天,带回一件新奇的玩意,大家都不明白它的用处。富尔顿又到那一条湍激的小河中,不慌不忙地把那一件东西装在小船上,用手摇动几下,就听到突突突的声音响起来了,人在船上也感觉到船的抖动,船尾有一股被搅动的浪花翻滚着。奇怪,今天再也不需要用竹篙划船了,它却走得比往天快呀!伙伴们围着含笑的富尔顿欢呼起来。那一件使大家惊奇得喊不出名字的东西,就是现在汽船上的轮子呀!
后来,富尔顿不断地摸索改进,不断地设计创新,使他终于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创造轮船的人才。富尔顿幼年时的兴趣,启导他选择了终生从事的奋斗目标。
一个人在生命的幼年阶段,对周围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可能是他终生成就的能源。
拥有一个梦想和显示出信念是不同的
里基·亨利是在贫穷中长大的。他的梦想是体育运动。当亨利16岁的时候,已经能征服棒球了,他能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投出一个快球,并且能击中在橄榄球场上移动的任何东西。不仅如此,他还是非常幸运的:亨利高中的教练是奥利?贾维斯,他不仅对亨利充满信心,而且他还教会了亨利如何对自己也充满自信。他教亨利认识到拥有一个梦想和显示出信念是不同的。终于,在亨利和贾维斯教练之间发生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并且永远地改变了亨利的一生。
那是在亨利高中三年级的那年夏天,一个朋友推荐他去打一份零工。这对亨利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赚钱机会,它意味着他将会有钱去买一辆新自行车,添置一些新衣服,并且,他还可以开始攒些钱,将来能为妈妈买一所房子。想像着这份零工的诱人前景,亨利真想立即就接受这次难得的机会。
但是,亨利也意识到,为了保证打零工的时间,他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棒球训练,那就意味着他将不得不告诉贾维斯教练自己不能够参加棒球比赛了。对此,亨利感到非常害怕,但他还是鼓足勇气,去找贾维斯教练,并决定把这件事情告诉教练。
当亨利把这件事告诉给贾维斯教练的时候,教练果然就像亨利早就料到的那样非常生气,“今后,你将有一生的时间来工作,”他注视着亨利,厉声说,“但是,你能够参加比赛的日子却能够有几天呢?那是非常有限的。你浪费不起呀!”
亨利低着头站在他的面前,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如何才能向他解释清楚自己要给妈妈买一所房子以及自己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有钱的这个梦想,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教练那已经对自己失望的眼神。
“孩子,能告诉我你将要去干的这份工作能挣多少钱吗?”教练问道。
“一小时3.25美元。”亨利仍旧不敢抬头,嗫嚅着答道。
“啊,难道一个梦想的价格就值一小时3.25美元吗?”教练反问道。
这个问题,再简单、再清楚不过了,它明白无误地向亨利揭示了注重眼前得失与树立长远目标之间的不同。就在那年夏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去了,并且就在那一年,他被匹兹堡派尔若特棒球队选中了,并且签定了20000美元的协议。此外,他已经获得了亚利桑那大学的橄榄球奖学金,它使亨利获得了大学教育,并且,他在两次民众票选中当选为“全美橄榄球后卫”,还有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队员第一轮选拔中,亨利的总分名列第七。1984年,亨利和丹佛的野马队签订了170万美元的协议,终于圆了为妈妈买一所房子的梦想。
如果你为赚钱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到一些钱;但是,如果你为长远的事业而努力,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到很多钱,而且会干一番大事业。
创业的秘诀
有一天,园艺师向井植岁男请教说:“社长先生,我看您的事业愈做愈大;而我像树上的一只蝉,一生都在树上,太没出息了。请您告诉我一点创业的秘诀吧!”
井植点点头说:“好吧,我看你很适合做园艺方面的事情。这样吧,我工厂旁边有2万坪空地,我们就种树苗吧!一棵树苗多少钱?”
“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