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胜任:管理者如何培养大局观
7771800000036

第36章 求真务实(1)

求真务实指的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在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一个领导干部不能在工作上做到求真务实,就无法真正地做到顾全大局。

◎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承诺◎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话旨在告诉我们,不诚实守信、言行不一,就无法立足于世,也无法行而为人。作为领导,说话算数,绝对不打折扣,这是效率的开始,一旦令出不行,领导的威信以及组织的纪律都会荡然无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作商鞅的人就已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对于威信的重要性。商鞅是卫国人,来到秦国后,虽然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推行变法,但他知道,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在秦国的官民中缺少必要的威信,这是推行变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商鞅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很多,但没有人愿意做,因为没人相信如此轻而易举就能得到这么高的赏赐。看到这种情况,商鞅不得不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这时,有个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木头扛到了北门,没想到真的获得了五十两赏金。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秦国。接下来,商鞅推行变法人们都不再怀疑了,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了。秦国从此走上了强盛之路。

团队的纪律是什么?其实就是所有人都说话算数。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带头说话不算数,那么其下属自然就把工作不当一回事了。作为领导,说话算数,绝对不打折扣,这是效率的开始。

从字面上看,诚信是指一个人诚实可信,让人感觉靠得住,和这样的人交往比较放心,起码不会上当受骗。可以说,诚信是人的一种优良品格,是自律的一种体现,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同样是关于诚信,在早于商鞅几百年前有这样一个故事。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是一个冰美人,从未对人笑过。为此,周幽王下令:“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两金子。”有人给他想出了点烽火戏诸侯的馊主意,以期博取褒姒一笑。

于是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来犯,便兴师动众地带兵去救援,却没想到到了城下看到这么一幕:灯火辉煌,鼓乐喧天。诸侯们一打听才知这只是周幽王为了取悦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诸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愤然离去。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后,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但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都按兵不动。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西周因此灭亡。

千百年来,《 烽火戏诸侯 》这部戏不断被搬上舞台,但仍然有不少人把诚信视为儿戏,最终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一个领导若想做好管理,一旦承诺了,就绝对不能打折扣。

虽然历史上因不讲诚信而失去威信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汲取教训,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就忘乎所以、恣意妄为。很多单位的领导在下属中没有威信,说话没人听,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以诚立威,制订政策不深思熟虑,乱表态,最后不能兑现,从而失信于下属。连下属都不相信你了,你还怎么能搞好管理呢。

在某机关有一个王处长,他是一个喜欢给别人开空头支票的人。前些时间,单位分来了一位刚毕业的小伙子,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当他第一天上班的时候,王处长就把他叫到办公室,笑眯眯地对他说:“小张啊,我看了你的简历,很好啊,以后咱们单位的计算机就交给你了,有什么故障你就帮忙给看看,如果有需要升级你就费费心给升一下。你日后一定前途无量,我最喜欢有专长的人了!”

听到王处长这么一说,小张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激动地说:“处长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果然,在之后的几天小张天天加班,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于是才几天的工夫就把单位的电脑全部大修了一遍,而且还把计算机全部升级。王处长高兴地对小张说:“不错,像你这样的人才,我一定要提拔,不过最近这段时间比较忙,得过一阵子。”

听到这儿,小张恍如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不但工作特别积极、努力,而且只要晚上有空就去王处长家里教他儿子学电脑。其他同事看到小伙子这么卖力,心中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都暗暗地摇头,为他不值。

就这样3个月过去了,王处长却迟迟没有提拔他的意思,小张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就去问王处长,而王处长却支支吾吾地说:“这个嘛,我还得再研究一下。”

听到这样的话,小张心里非常生气,同事老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刚来不久,可能不知道,在我们单位说话最没数的人就是王处长了。你知道吗,4年前,他还和我说要提拔我做科长呢!这不,到了现在我仍然还是一个科员。”这下小张不得不怀疑王处长的人品了,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帮助王处长了。不久,王处长的工作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失误,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帮他,最后他因为这次失误被降职调走了,没有一个人不拍手叫好。

分析王处长的遭遇就是在于轻易许诺,好话一箩筐,又不兑现承诺,威信全失。如此不讲诚信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但没人帮他,而且还墙倒众人推,顺势推他一把,让他一败涂地。

然而,团队要有效率,就必须要有纪律。要有纪律,领导干部则必须做到诚信,只有领导者先做到了诚信,才有资格让下属们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慢慢地,所有的人都能按时完成任务了。

◎把实事求是作为考核员工的第一标准◎

领导干部在考核下属绩效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综合的考核原则,绝不能因个人好恶,一叶障目,把事实颠倒。要让员工在同一个平台上同时竞争。如果考核的时候做不到实事求是,任何员工都不能管好。

人是感情动物,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难免会被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喜好所影响。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考核一个员工的时候,要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考核员工的第一标准。

刘春光是一家高级饭店的厨师,他工作非常努力。有一天,他被告从厨房往家里拿菜。饭店经理知道后非常生气,结果降低了刘春光一级工资,并给予警告处分。

刘春光什么都没有说,依然像往常一样勤奋地工作。请假回家归来的厨师长知道这事后,马上找到了经理,对他说:“刘春光往家里拿菜是跟我打过招呼的,他母亲患癌症多年,现在已经到了晚期,他是独生子,每天下班后都要去菜市场买菜,回家照顾母亲。前段时间,我们饭店顾客多,厨房的工作量大,他没有时间去菜市场买菜,就跟我说了,从厨房拿点菜回家,等发工资后再补上,这是他自己记录的拿菜清单。”

经理接过清单一看,上面记录得清清楚楚,什么时候拿的菜,品种是什么,价钱是多少,历历在目。经理看过这个清单后,感慨地说:“我对情况了解得太少了,都怪我失职啊!”

当晚,经理和厨师长一起看望了刘春光的母亲,恢复了他的工资并取消了对他的处分。

考核员工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实际上,考核一个员工的绩效跟考核一个人的品质有很多类似之处,很难做到“非此即彼”的判断。员工可能在这件事上做得不好,但是事出有因,领导干部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给蒙蔽了。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考虑周全,了解实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

某公司的一位主管对一位员工说:“小李,我昨天让你写的会议报告,你怎么还没交上来啊!没有报告,你叫我怎么开会。”

“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开发部的高总打了电话过来,说是会议推迟了,所以我就先做别的事情了……”

“我知道他打电话给你。但你要知道我先说过要看那份报告。”

“我知道,可是高总说有更重要的事情……”

“我不是早跟你说了吗?我才不管谁跟你打电话。你是我部门的人,你应该听我的。”

“可是……”

“就这样。赶快—— 趁我还没发火。”

小李做错了吗?从大局来看,他做的未必有错,但是上司却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剥夺了下属解释原因的机会,并且没理由地就责骂了一位优秀的下属,这不仅会对下属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也将给部门的其他下属留下恶劣的印象。

我们可以站在小李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上司对某件事不了解清楚,就对自己严加指责,还不给自己陈述理由的机会,那么我们会作何感想呢?我们是否会满腹委屈地诉说?倘若如此,我们对工作还有主动性吗?对上司还有信赖感吗?

事实上,员工做的不一定对,但他可能是有苦衷的。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了解是有限的,在没有对这件事全面了解之前,不要轻易地作出结论。

小张毕业于国内一流的美术院校。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广告公司给予他的,所以他非常想为公司贡献出自己的才华。他拼命努力地工作,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经常向主管提出自己一些富有创意的想法。但是,主管并没有因此而赏识他,相反,却非常忌妒他的才能。在工作中,处处打压小张,总是抓住他的一些小毛病不放,真可谓“吹毛求疵”。

两年过去了,跟小张同时毕业的同学都纷纷升了职,加了薪,而他拼命地为公司工作,还只是一位普通的员工。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辞职去另外一家广告公司。在那里,由于他能力非常强,很快就得到了主管的重用,开始独当一面了。

由于小张表现出色,这家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和很多公司都建立了合作的关系,其中就包括小张原来的广告公司。后来,原广告公司知道了这件事,就把那位“嫉贤妒能”的主管给开除了。

做不到实事求是考核员工的领导要么是有私心,要么是能力差。这样的人早晚会露出马脚的,到那时,势必会迎来被踢出局的结果。

综上所述,考核员工一定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其实就是顾全大局,让员工感觉到公正、公平,他们才会觉得自己跟对了人,工作起来才有激情。

◎不偏心,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

当下,人们对于公平、公正的要求越来越高,享受公正的待遇已经成为员工奋力追求并尽心维护的权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们要怀有一颗平等之心,将一碗水端平。这样才会得到员工的尊重和信任,他们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团队持续向前发展尽心尽力。

“老板,我今天有事,我得先走了。”“经理,我觉得还是巴西队厉害,这次比赛一定是他们拿第一。”“谢谢老板给我加薪,我一定好好干。”……看到领导再次“恩准”某位同事早早下班回家,或者和某位同事在办公室里推心置腹地聊天,而大家却在办公室里拼命地工作,让人相当窝火;看到领导给自己喜欢的同事加薪,业绩与能力都比对方稍胜一筹的你,难免会觉得不公平。

有最新数据显示,在员工觉察到的领导的各种不当行为中,偏心排名第一。要知道,对所有的员工一视同仁是身为领导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一个团队里,领导要公正,切不可偏心,不要总是让自己比较喜欢的员工做那些容易做,又容易出成绩的活;也不要总是把比较无聊,没什么挑战性的工作分配给自己认为能力不太强的员工;更不要有事没事地就给自己喜欢的员工一些小恩小惠。一个部门没有所谓的公正和公平就很难为公司做出贡献,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员工,让他们感觉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