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都是网络惹的祸
7762900000048

第48章 网络教育的信息化泡沫

拉开一道冰冷的铁闸门,再推开一扇厚实的原木门,一间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整齐摆放着五六十台崭新的电脑。与社会上的网吧相比,网络教室里一片静悄悄。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0年制定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教育规划》,2005年以前,我国90%以上的中小学要普及计算机教育。

然而至少到目前为止,普及的还只是“计算机”,而不是“计算机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新泡沫

在赛迪网“2001年信息化10件大事”评选活动中,“校校通”工程以其市场巨大、影响深远而位居前列。

然而,另一项调查表明,截止2002年9月,在已经建成的校园网络中50%以上不能完全连接,80%以上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也就是说,这些“校校通”的功能更多的只是摆设。投资几十万、上百万的校园网工程,更多的是被当作接待学校贵宾的一道风景。

人们有理由担心,教育行业的信息化这样演化下去,会不会成为继互联网、宽带建设之后的又一个泡沫?

2002年中,联想的启天系列、清华同方的“同方园丁校校通”完整版、浪潮的“浪潮电脑助学西部献爱心”活动等等,都大张旗鼓地参与并推进了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和管理。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真正落到实处、并在应用中收到实效的微乎其微。

宽带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

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是与宽带等基础网络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的。

2001年初,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广电、长城宽带、蓝波万维等一些电信及非电信运营商,纷纷掀起了一股建设宽带网络的热潮,甚至房地产开发商也加入其中。

然而,随着2001年末中国电信的拆分,这场“圈地运动”骤然降温。在大量缺乏宽带内容的情形下,相对于其他宽带内容制作而言,网络教育具有绝对性的优势,因而成为众多宽带运营商的首选。

为了迅速盈利不惜牺牲教育质量

任何事物都要讲究质量。网络教育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关系到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究竟能否长期存在下去的决定因素。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有70%的大学至少有一门课程被搬到了网上。200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90%,课程种类也越来越多。迄今为止,至少有200万美国人接受了网上课程教育,其中主要是商学和工科,仅仅网络教育的销售学课程就有600门之多。

为什么有那么多所大学热衷于网络教育?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网络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新生、尤其是在职学生;便于在新的教学科技潮流中走在前列。

例如,美国最大的远程教育中心马里兰大学,2000年学生选修科目达到4.4个,未来10年内学生人数将翻3番。

网络教育的质量究竟如何

网络教育质量能和课堂里的教育效果相比吗?一些网络教育倡导者自己都否定这一点。原因就在于,许多网络教育服务商为了迅速盈利、不惜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而且,传统教学的4年大学经历,是网络教育所无法给予的。

如果看了专门对网络教育进行评估的Lguide公司的调查报告,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在该公司审核的70家网络教育单位中,只有2家符合标准!虽然有些教育单位承诺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交流与接触机会,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人进入聊天室,教授也不给学生回电子邮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难及时得到解决。

即使一些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很高,但是由于学生太多,再有经验的教授也应付不过来。

例如,美国北亚利桑那网上大学教教育学的教师沃尔特·科克尔说,他的班里有40多名学生,他每天会收到至少300封电子邮件。由于工作量太大,所以根本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

上网络大学,不必通过中介

在我国,由于网络大学教育不受时空、校舍方面的限制,因此,学生入学成绩和收费标准都大大低于原有正常招生计划标准。学生需要就读经过国家批准的高校网络大学,可以通过当地招生办公室、上网查询、直接咨询等途径,名正言顺地参加学习,完全不需要通过中介,以免上当受骗。

每年在各地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紧张进行期间,社会上都有不少别有用心者打着某省、市招生办、高校、中介的旗号,称自己具有某种“特殊关系”、或者某种“特别政策”,向低分考生发放“名牌大学”的通知书,同时索要数额不菲的“手续费”。

他们所拿出的录取通知书,实际上都是这些高等学校开办的网络大学录取通知书。

在我国,正规的网络大学其招生是公开的。网络大学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区别在于,上面增加了“网络教育”几个字。

网络教育重新回归教育本质

加入WTO、以及宽带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网络教育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长足发展,网络文化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

截至2002年10月,我国的网络大学已经由4年前的4所发展到67所,在校网络大学生数量达到100多万人。

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是和它逐渐摒弃重模式、轻内容的弊病,将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摆在很重要位置的变化趋势相吻合的。网络,越来越多地只是体现了工具的作用。

例如,由中华学习网与人民大学联合建立的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就是凭借“重内容、重效果”的优势,从而使自已踏踏实实回归了教育本质。这是我国第一家完全通过Internet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网络教育学院,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超过1万名。

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

2002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美利坚合众国教育部开展网络语言教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在美国华盛顿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双方网络语言交流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是中美建交以来双方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最具实质性的合作项目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应用网络、多媒体和模拟等先进技术,开发出一套国际一流的网上英语和汉语学习、教学系统,为美国中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

该项目的实施,必将使更多的美国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进一步推广和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和历史。同时,会使两国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