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都是网络惹的祸
7762900000010

第10章 谈笑有流氓,往来多骗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文人墨客引以为傲的事。可是如今在网络上,多的是流氓骗子。套用一句“谈笑有流氓、往来多骗子”也非常贴切。

改变从初三那年上网聊天开始

2001年成人高考时,屠女士看着忙忙碌碌的女儿沙沙(化名)一副认真劲,心中感到非常欣慰。每当考试时沙沙就出门,考试完了就回来,丝毫看不出什么异常。

然而,等到拿到女儿的高考成绩单时,屠女士气得直哆嗦:沙沙只参加了2门考试,后面的几门考试根本就没有去考。当屠女士气愤地问女儿考试时哪里去了?听到的是沙沙轻描淡写的回答:“上网去了。”

都说高考是人生的一道门槛,成人高考也不例外。然而,两年前学习成绩还一直是班上前几名的沙沙,居然以这样的心态去参加高考,真令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

回忆女儿的成长过程,屠女士说,沙沙的改变是从初三那年开始的,正是从那年开始她迷上了上网聊天。

迷上聊天后把家当成了旅馆

屠女士第一次发现女儿迷恋上网,是在2000年五一节期间。因为那天早上沙沙说要吃方便面,屠女士就给了女儿100元钱,叫她去买一箱方便面回来。然而沙沙接过钱后就整整一天一夜没回来。屠女士以为女儿出事了,就报了警。

两天以后沙沙打了一个电话回来,说她在网吧。

第三天沙沙回来了。屠女士还没有来得及问沙沙这两天都在干什么,倒是沙沙先开口了:“你们不是报警了吗?我去派出所销案吧。”然后就出门了,这一出去又是几天不见人影。

少女年幼,初交网友遇到流氓

当时沙沙有过一次网恋。那个男性网民和沙沙上网聊天的内容,沙沙给屠女士看过,屠女士觉得这没有什么、很正常。后来屠女士看到女儿在偷偷攒钱,就问沙沙攒钱干什么。沙沙告诉她说,那个男朋友没钱用了。

原来,沙沙交的这个男朋友在网上贴了一篇文章,说他在网上认识了很多女人,带着10万块钱去和她们见面玩,现在钱用完了,自己又没有什么挣钱的手段,想去做“鸭”。

就是这样的一个“男朋友”,沙沙竟然还很同情他、还给他攒钱!做妈妈的屠女士一看,这不是流氓骗子是什么!于是逼着女儿和他断绝关系。

很快又被瘾君子盯上了

很快,沙沙在网上认识了郑州一个30多岁的女人。沙沙每天都要和她在网上聊几个小时。半夜三更,两个女人还要通过电话继续聊天。上一次是“男朋友”没钱用的时候沙沙给对方汇款,这次是沙沙没钱的时候,对方“女朋友”给沙沙汇款买电话卡。

就在沙沙快要毕业的时候,她提出要让那个郑州女人到北京来玩。屠女士心想,对方是个30多岁的女人,照理说也应该成熟了,两个女人在一起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正好自己也要出国了,有人过来陪女儿几天,或许对她的毕业考试会有一些帮助。所以同意了她的要求。

谁知,这个女人来家后形影不离,两人经常在一起不知干什么,有时则一同去上网。

终于发现狐狸尾巴

有一次,屠女士发现这个女人浑身都是伤疤,而且不停地喝矿泉水。略懂一些毒品知识的她,趁女儿不在的时候问她:“你吸毒吧?”这个女人怔了一下说:“以前吸过。”过了一会又补充说:“不过是被人骗的。”

俗话说,一个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肯改正错误。屠女士深知这一点,于是进一步问她:“那你现在还想吸吗?”没想到这个女人回答得倒很干脆,没有丝毫犹豫:“想呀!”

面对这样的女人,联想自己的女儿才十几岁,屠女士真的感到害怕了。屠女士当机立断“送瘟神”,第二天就把这个女人赶走了。

从此以后,每当半夜三更家里总是受到电话骚扰,提起话筒却又没有声音。为了追查电话来源,屠女士专门安装了来电显示,一查电话果然就是那个郑州女人打来的。

电话打不通了,这女人干脆就直接找上门来。

屠女士让她进屋后暗示她说,最近经常接到骚扰电话。郑州女人装出一副很奇怪的样子说:“你是怀疑我吧,我不会做这样的事的。”

屠女士更觉得她不是什么好人了,又把她赶了出去。

从此,一步一步滑向泥潭

俗话说“跟坏道,学坏道。”和这样的网友在一起,沙沙怎么能不学坏呢?

这时的沙沙从本质上看还没有学坏,但是自己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了。自从迷上上网聊天以后,伴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沙沙自己也苦恼不已。

她对妈妈说:“我无法控制我自己,一天不上网我就浑身不舒服,每天都想上网,哪怕只是上去看一看。”

没办法,屠女士只好想尽办法来管教女儿,例如断绝她的经济来源。然而这种办法根本无效,因为网吧可以欠账,还可以典当。

在想尽一切办法以后,屠女士只好把沙沙软禁在家里。虽然她也知道这是违法的,但是除此以外她还能有什么“合法”的办法呢?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这个故事发生在未婚少女沙沙身上,试想,如果发生在已婚女性身上,说不定这桩婚姻就要完蛋。

也许有人不相信,认为婚姻或许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如果一个健康的婚姻果真“海枯石烂不变心”,又害怕怎样的诱惑呢?

听上去似乎有道理,其实不然。因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现在既然“苍蝇”已经叮上来了,也就说明这只“蛋”多少已经存在一些问题。

况且,人作为一种有感情的动物,感情这玩意儿非常微妙。真正无坚不摧的情形是非常罕见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声色犬马的社会里,谁能保证自己的另一半不会受到网络的诱惑、而发生什么变异呢?

更不用说网上聊天的网民中,到底你是“苍蝇”还是他是“苍蝇”,谁也说不清。

在网络世界里,各种诱惑是随时存在的。它永远不会因为谁的经不起诱惑而有所收敛。我们惟一能管住的,就是自己的这颗心。或许,连自己也管不住?

阻止儿童网络聊天,全社会都有责任

沙沙的经历告诉我们,对于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青少年来说,远离网络聊天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保证健康成长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全社会都有责任阻止儿童网络聊天。

喜好聊天的成年人,当你看到很多网友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愿意和我做爱吗?”试想,你能够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污秽不堪的环境下和一个根本不知道对方是“人”还是“狗”的陌生人进行交流吗?

2001年7月,英国首都伦敦加冕礼大街的一名未成年少女,在网络聊天室中落入陷阱,成为一名恋童癖者的牺牲品。这一事件在英伦三岛引起了极大震动,从而促使英国政府狠下决心将这一问题加速提上日程,直接导致了当年下半年英国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宣传活动。

这次宣传活动的目的,旨在提高对未成年人在没有任何监护条件下进入聊天室所产生的潜在危险的意识。同时,对监护人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以此帮助和警告监护人,对儿童使用网络聊天室的行为提高警惕,并且对广告代理商Ogilvy&Mather发布命令,要求他们配合宣传工作。

原因是,Ogilvy&Mather广告公司是英国政府的一家特许广告代理商,该公司总是在应付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展开广告宣传。例如,2001年年初英国口蹄疫肆虐时,就是该公司将紧急通知传遍了英伦三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