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援建
7762800000037

第37章 迷彩之师 (36)

17日,洪水更加迅猛,刚刚补好的决口又被冲毁,而且冲出了一个长约70米、宽20米、深8米的缺口,堤岸已坍塌至岸边群众的板房下,板房的一角已经悬空。情况万分危急,宁波援建指挥部再次调集力量,作好施工准备,等青川县政府的施工方案定下来后,火速动员宁波建设集团、宁波建工集团、宁波市政集团和宁波交工集团,展开大会战。宁波建设集团筹集钢筋,宁波市政集团和交工集团负责焊接,24小时不间断赶制1000只钢筋笼,宁波建工集团负责筹集砂石料,四大公司通力协作,自17日晚上8点开始,决口边的工地上车水马龙,电弧闪亮,乔庄河夜空笼罩着紧张和繁忙。

“北井坝板房进水了,请立即派人抢险。”7月16日上午11点30分,北井坝管委会一接到居民关于灾情的报告,第一时间把情况向乔庄镇政府进行了上报。乔庄镇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派人去现场查看情况。

北井坝板房区是地震后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其中一部分板房位于桅杆梁山下的秦兴街边。从14日开始的暴雨使得从桅杆梁山下来的洪水直接冲到板房区,加上板房区排洪沟排水不畅,积水不断上升,100多户居民的板房全部进水,情况十分危急。

必须开挖路面,保证排水畅通,才能排除险情。到达现场的乔庄镇干部知道灾情发生的原因,但却没有相应的机械设备。宁波援建指挥部乔庄分部接到求援电话后,立即启动防洪预案,联系在北井坝施工的宁波建设集团,要求派大型挖掘机和镐头机到现场,同时组织了五名援建人员赶往北井坝。

到了北井坝板房区受灾现场,指挥部人员立即和乔庄镇政府工作人员碰头,商量对策。经现场勘察,双方确定了开挖路面进行排险的方案。于是,大型挖掘机、镐头机开始冒雨工作。镇政府干部、指挥部人员及板房管委会干部同群众一道,也加入了排洪沟疏通的会战中。

经过两个小时的人工和机械共同战斗,排洪沟终于畅通,板房内的积水渐渐降下去,群众脸上焦急的表情也舒展开来。而这时,参与抢险的人员连午饭都没有吃。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青川似乎注定是一片悲壮的土地。

杭州援建指挥部也同样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击。

7月16日上午9点,暴涨的洪水,30分钟内涨幅超过2米,一瞬间冲向街道,冲向杭州援川指挥部的营地,围墙瞬间倒塌,营地被淹1.5米深。

而发生这一切,仅仅不到5分钟。现在到杭州援建指挥部板房仍然看得见“7·16”洪水淹没的警示线。

急!急!急!突袭的洪水,切断了指挥部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50多名干部职工被困营区。指挥部党委果断决定就近撤到与营区一墙之隔的石英砂厂20米高的皮带运输机工作台上。几名党委委员分头组织大家撤离。党委委员、副指挥长王祖兴带领几名党员在洪水中奔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搜寻。

从洪水到围墙,从围墙到工作台,十多名党员用血肉之躯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不到五分钟,全体干部职工和30多名逃难的群众就通过这一“生命通道”安全登上工作台。

洪水还在暴涨,顷刻间,四周一片汪洋,工作台成了一座“孤岛”,一起撤离的老人和孩子惊恐不已。指挥部党委紧急成立了抗灾自救、安全保卫、后勤保障三个小组,将人员进行调集分配。对从洪水中抢出的少量食品和饮用水严格管制,安排人员24小时观察水位,以确保人员安全。而每个老人和孩子都由指挥部一名党员干部负责照顾。人们的情绪渐趋稳定,孩子们甚至露出笑容。在这座孤岛上,大家整整坚守了六个小时。

这是一个特殊的党委会。没有会议室,没有办公桌,就在泥水里召开。洪水过后,指挥部营地一片狼藉,成了一个泥的世界。污泥在板房内积了十多厘米厚,办公桌、电视机及所有的物品都浸泡在泥水里。16日夜间,在洪水退却后仅三小时,党委会就在泥地里部署抗灾自救和恢复生产。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温家宝总理所称赞的青川百姓灾后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杭州援川指挥部全体人员的身上再一次得到体现。

16日上午9点15分,洪峰扑向杭州市援建工程陈家坝安居房工地。工地上还有几十名工人及部分大型机械没有撤离。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长竺豪立蹚过一米多深的洪水,迎着浪头赶过去指挥,顺利地带出了工人。当全体干部职工撤离到安全地带时,人们突然发现唯独少了这位年过半百的副指挥长。大家焦急地喊着他的名字。好一会儿,才发现他在洪水中艰难地前行,湍急的洪水几次将他冲倒,他又挣扎着爬起来。

“80后”的共产党员、工程组成员葛鹏飞身材矮小,又是一个“旱鸭子”。在人们的惊呼声中,只见他在齐脖子深的水中艰难地进入几个办公室,抢出五万多元的手提电脑和一批珍贵的工程建设资料。营区前的街道已成了一条湍急的河流,门口的浪头阵阵向他扑去,使他呛了几口“黄泥汤”,规划组干部宋文松连忙将他救上来。

由于仓促撤离,孤岛上的全体人员面临断水断粮。共产党员、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袁北方带领两名职工进入仓库抢出了部分食品和饮用水,人们称之为“救命粮”、“活命水”,吃一口、喝一口,不禁泪流滚滚。而主动让出仅有的一件干衣服、互相推让着干粮的,无不是共产党员。

在另一个战场,共产党员、萧山分指挥部副指挥长孙伟民和十几位工人正在陈家坝防洪堤堵决口,暴怒的洪水岂能轻易被打败,开锅似地直冲过来,工人们都惊恐万分,不知所措。孙伟民大喝一声:“跟我来!”他让大家手牵着手,自己前面探路,带领大家走出了绝境。

在这场特大洪灾中,杭州指挥部全体干部职工和2000多名工程建设人员没有一人伤亡。

决战在瞬间,但胜负却发端于平时。

如果说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那么灾难中的伤亡也一定远离有准备的头脑。

15日凌晨,青川县全境出现强降雨。杭州指挥部判断:当前,青川县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强降雨导致洪灾的可能性较大。宁愿准备好了用不上,也不能到了关键时刻没有一点准备。15日下午4点30分,指挥部果断召集各门市部和各工地负责人开防汛抗洪紧急会议,提出要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和物质两手准备。当天,还启动了应急预案。多批工作组深入16个工地,检查指导防洪抗灾准备工作。16日凌晨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派出人员观察水情。上午8点30分,水位快速上涨,指挥部迅速向全体干部职工和各工地发出了做好撤离准备的预先号令。正是这一预先号令使2000多名工程建设者及大部分大型机械避过了洪水的洗劫。

青川县有关领导这样表述,杭州市指挥部抗击洪灾打了个大胜仗,胜在组织撤离非常果断、非常及时、非常有序。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杭州干部临危不慌、遇险不乱的心理素质,组织严密、积极有效的指挥方式。

这一切在“7·16”特大洪灾过去的四天后再次得到印证。

第三章 (28)

特大洪灾后,7月19日,天开始放晴。上午,指挥部两名人员到营区内的镇政府一个仓库里寻找劳动工具时,发现仓库里有强烈的气味弥漫,两人不慎吸入后顿感呼吸道受到强烈刺激。他们立即向青川县卫生局报告。青川县卫生局迅速派出卫生防疫人员携带设备进行处理。防疫人员查明,仓库内堆放着用于地震灾后消毒的漂白粉晶泡腾片,在前几天的特大洪灾中浸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叫氯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吸入过量后将严重伤害呼吸道系统,能令人窒息死亡。前来处理的两名消防队员面罩不小心脱落致使轻度中毒、呕吐,被送往医院救治。

当晚9点30分,气味越来越浓,密度越来越大,散发区域越来越广,情势十分危急。指挥部正在召开党委会,接到了县里紧急通知,要求气体散发源周围两公里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到3~5公里以外的区域。仅仅五分钟,指挥部全体干部职工,竹园镇片区施工单位数百名工程建设者一起再次紧急而又有序地撤离竹园镇。被要求撤离的还有驻地的万余名群众。直到第二天,防化部队的官兵们排除了隐患,全体干部职工才返回营区。

四天时间,两次撤离,两次经受生死考验,杭州援川指挥部的党员干部们的心理素质经受住严峻考验,而经受住考验的更有他们的党性、意志、作风。

连续四天的历史罕见连续暴雨袭击,浙江省援建工程受到严重影响。据初步估算,暴雨已造成浙江省援建项目损失约7300万元。

暴雨使浙江省的援建工作经受严峻考验,一大批在建的公路、桥梁遭受不同程度损毁,许多工地、设施被洪水淹没,不少乡镇通信中断。所幸的是,全县36个乡镇的所有援建指挥部人员平安无事,但是大部分乡镇的水、电、道路等仍未恢复,有些乡镇食物供应紧张。

得知灾情,浙江省领导赵洪祝、吕祖善、夏宝龙等分别作出指示,向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的全省援建干部致以最亲切的慰问,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坚决打赢当前的抗洪攻坚战,争取尽快复工。

面对罕见洪灾,浙江省广大援建人员立即行动起来,投入抢险第一线。

上虞市援建茅坝乡指挥部冯维讲述说:“这是一场青川有气象记录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暴雨,也是我从未见过的暴雨。从7月14日下午起,四处汇集的乌云犹如被一枚巨大的铁钉牢牢地钉在茅坝的天空,雨水瓢泼一般疯狂落下,顷刻间整个茅坝淹没在雨雾之中。当晚,雨不但没有渐止,反而愈发疯狂,豆大的雨点砸在指挥部板房顶上发出巨大的声响,让人根本无法入睡。推开门往外看,到处都是垂直的雨线和迷蒙的雨雾,高频度的闪电不时将整个天空劈成两半,让人恍然间以为来到了黑客帝国的世界。”

15日上午,上虞指挥部召开了紧急会议,部署落实各项防汛工作。就在开会期间,暴雨强度进一步加大,都形成了一股股黄泥水流,连指挥部门口的台阶都变成了小型的瀑布,指挥部内更是水漫金山,水位到达了板房的临界线。溪水暴涨,直逼靠近溪边的农房,湍急的水流更是将援建人员用来晒衣服的铁质帐篷架子冲得无影无踪。但这时,指挥部最牵挂的是项目安全,大家冒雨到学校、卫生院工地和公路沿线查看,回来时,个个浑身已被雨水浸透。

16日上午10点左右,由于电力中断,手机信号发射塔蓄电池的余电也逐渐消耗殆尽,上虞指挥部与外界失去了联系。电力、通信、自来水及唯一进出乡里的道路塌方中断,要在短时间内修复绝不可能,更何况倾盆大雨仍无半点停歇的意思。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几日,上虞指挥部的人员将在与世隔绝的景况中度过。

暴雨仍在持续。16日、17日,大家点着蜡烛,望着窗外依旧猛烈的电闪雷鸣,在渐近恐怖的暴雨声中度过。17日上午,离指挥部不过百米的山上,一片山体轰然滑下,给已经被冲得千疮百孔的通乡道路增添了一道新的路障,指挥部每个人脸上都是愁云密布,没有人知道这场雨究竟要下到何时才会停歇。而刚刚重拾的生活信心、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迫在眉睫的工程建设任务,这一切都让人揪心不已。

没有水,没有电,没有通信,菜也吃完,幸而米还是足够的。大家想尽办法克服着困难,用水桶接雨水来喝,节约着粮食,千方百计想与外界取得联系。

18日上午,连续五天的暴雨终于停歇。下午6点,随着电力的恢复,经历了近60个小时的封闭后,上虞指挥部终于和外界取得了联系,也因为严格的安全管理,指挥部和所辖的工地均没有出现安全事故,茅坝乡也没有出现人员伤亡,这让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19日上午,茅坝的通乡公路也得以修复,小型车辆已能够进出,但大型运输车辆进出茅坝必经的漫水桥在暴雨中严重损毁,恢复供水仍有一段时间。

“有多少人能承受生命中的两次浩劫?”冯维说,“我知道自然界的风云变幻向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为青川祈祷,但愿灾难不再降临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但愿坚强、乐观、勇敢的青川人民在温总理‘多难兴邦’的谆谆教导下,再度重拾信心,继续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杭州学军中学学生周立颖的父亲周华富是浙江省援建指挥部的副指挥长。2009年7月中旬,周立颖利用暑假假期来到青川,她说:“在青川期间,我亲身经历了百年不遇的‘7·16’特大洪灾。当时,连续的暴雨引起了山洪暴发,造成了断电断水,公路无法通行,手机没了信号,网络全部中断,青川仿佛与世隔绝。”

“从房间的窗口,可见街道上源源不断涌下的洪水和山上冲下的淤泥,远处山上还清晰可见刚刚发生的山体滑坡痕迹。听说许多乡镇公路冲塌、桥梁冲断、房屋冲垮,这样的景象与我刚进入青川时所看到的和谐美丽真是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