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交往”是现代交往的一个重要特征,“浅层交往”促进交往的繁荣是虚假的,对寂寞着的内心也没有太多帮助。
在现代社会,在品味孤单与寂寞之后,很多寂寞者开始以各种方式寻求突围,他们造就了老乡会、同学会、八分钟约会等种种联谊会的兴起与繁荣,他们使网上交流平台变得空前热闹。
这些城市新部落努力寻求一切方式来摆脱寂寞心境,但在一番挣扎之后,他们往往发现,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原点,寂寞仍在,曾经交往过哪些人也变得模糊了。
看看靳宇的故事:
2002,10多个朋友用两辆车把靳宇和他10多件放着书的大行李包,送到太原火车站,送上开往北京的火车。
靳宇找借口在单位请了长假,到北京工作。23日早上,火车把他扔在了北京站。没有朋友接站。他只好花80元雇用3个民工把行李扛到大街上。
由于雪下得太大,出租车很少上街,偶尔出现一辆出租车,也被他身后那座小山似的行李吓跑了。
来之前,靳宇就联系好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仍觉得不适应。在太原时,他有很多朋友,到哪里都可以找到熟人,任何事情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
但现在,在偌大的北京,他没有熟人,没有人脉关系,只有和女朋友相依为靠,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他们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办理。
为抚平这种落寞,一贯矜持的他开始结识一些同在北京工作的山西老乡,一起吃饭、聊天、出游……
这个小圈子从最开始的几人发展到十几人,在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的时候,他们悄悄聚会,决定成立老乡会,并注册了一个文化传播公司,希望借此整合在北京的老乡资源。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老乡会,多认识一些人,从而克服对这个陌生城市的恐惧心理,算是一种对熟人社会的本能渴望吧。”靳宇说。
在老乡会成立的同时,他们还创办了一个名为“汾水京华”的网站,以作为老乡平日交流的平台。
刚开始,聚会频繁,吃饭聊天、外出游玩,大家乐此不疲。老乡会的创始人还集资开了一间酒吧,作为成员的活动基地。
半年后,靳宇就不再参加老乡会的活动了,他的版主身份也因为很少上论坛而早已撤销。生性恬淡的他觉得,这种聚会已经成了一种虚热闹,身处其中显得不真实,热闹过后,也没记住几个人,没几个人给他留下印象。
2005年夏天,他们的酒吧倒闭了。这个酒吧,记载着一群孤单的人对熟人圈子曾经的单纯想念。此时的他对这个城市产生了自己的认识,有了很多新朋友,也经常参与各种圈子的新聚会,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和生活。他不会再因寂寞而在那些虚热闹上耗费精力。
在靳宇的电脑网页收藏夹里,仍然保留着“汾水京华”的网址,尽管他已经很少点击,偶尔打开,也只是潦草地看看。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逐渐淡化了情感企图,大家都是及时关系,强调当下的需要,呈现的状态是:过从甚密,但感情稀薄。
孤独寂寞,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一种常态,于是虚假的繁荣也成了一种常态。
在现代社会,一些新的联谊方式,比如同学会、老乡会、各种主题的聚会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交往接触机会,但这些交往都是浅层的,无法真正解决人深层次的寂寞问题。
浅层交往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它与快速的都市生活与工作节奏相适应。但这种对于驱散寂寞,解决我们的心理问题,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有1/4的美国人在烦恼时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好友,这一比率比1985年增长了一倍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在危难之时,更多的人只能独自承受。报道说,许多美国人认为,他们的配偶是自己唯一可以信赖的人,如果配偶生病,他们将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几乎与此同时,日本的《读卖新闻》也公布了一个与此相关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日本人中,近80%的人认为现在的日本社会缺乏人情味,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
过多的浅层交往,应酬性的交往对一个人有害而无益,很多人白天很忙,看起来很充实,但到了晚上独自回家后,就很累,很空虚,心累,心空虚。所以,我们要多跟人亲热地交流,多为自己寻找知己,只有深入地交流才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