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经典的管理思想
7758800000009

第9章 8 库尔特·卢 因团体动力理论

库尔特·卢因,德国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家,1933年在德国的柏林大学研究心理学,受其同事的完形心理学观点的启发而发展出一种独创的并富于成果的关于人的行为的“场论”,这是他的团体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1944年,卢因提出团体力学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研究团体对人的行为影响以及团体行为的规律。在西方,卢因被称为“当代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1944年卢因首先用“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来进行描述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同一年他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他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对团体的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的人,对后来的团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一、团体动力学的七个方面

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1)团体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一样,团体有三个要素:一是活动;二是相互影响;三是情绪。在这三个要素中,活动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切行为。相互影响是指人在组织中的相互发生作用的行为。情绪是人们内在的看不见的心理活动,但可以从人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中推知其活动,如态度、情感、意见等。相互影响和情绪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其中一项变动,会使其他要素发生改变。团体中各个成员的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的综合就构成团体行为。

(2)卢因认为人们结成团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属于不断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这像河流一样,表面上似乎是平平静静的,实际上是在不停地流动着,这是一种准停滞平衡,也就是不动之动。这样团体的行为就不是简单的算术相加,它实际上是一个集体的个人,是一个集体的指挥。这就要产生一种新的集体的行为特征。那么,这些行为的特征是由什么因素或者是由什么样的力相互作用的呢?这就借用了物理上的场的作用的概念,也就是卢因的场论的由来。

(3)团体中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叫做“生活场所”、“自由运动场所”。这些力场涉及团体在其中活动的环境,还涉及团体成员的个性及其相互间的看法。团体成员在向其目标运动时,可以看成是各种力试图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所谓各种力处于均衡状态是相对的。事实上,一个团体永远不会处于“稳固的”均衡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的过程。团体行为就是各种相互影响的力的一种错综复杂的结合,这些力不仅影响团体结构,也修正一个人的行为。

(4)卢因认为,除了正式组织的目标外,非正式组织还必须有它自己的目标的存在,使团体持续地发挥作用。连续地过度地追求正式组织的工作目标有损于团体行为的内聚力。这种团体也和正式组织一样有一个组织结构,但是这一组织结构是非常不明确的,其中包含正常的成员、非正常的成员、领导者和孤独者。一般来说,正常的成员是接受并遵守团体的绝大多数的规范的,而非正常的成员只接受其中的一部分规范。在这样的一个团体中,其领导者在维持团体成员的团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不但帮助团体中较为弱小者,还要代表团体向正式组织提出团体的要求。而孤独者通常是向往其他团体的人。所以,团体领导人必须为促进一定程度的团体和谐而提供相当的时间和手段。在团体内把感情上的压力发泄出来,以利于正式组织工作目标的实现。相互依赖水平高的团体,在意见和感情的交流上比较好,团体成员的满意度、激励和内聚力都较高。

(5)在这样的团体中,和正式的组织一样存在着不同的领导方式,卢因把它分成为3种:①专制型的领导方式。领导不在时活动便陷于停顿,只能达到中等效率。②民主式的领导方式。在领导不在时仍然能达到应有的活动效率。③自由放任式领导方式。这里的领导只承担向成员提供资料和情报,活动极不稳定,效率不高。由于领导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但这三种方式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

(6)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实质在于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所以,基本团体规模小为好,以便成员相互间能经常交往,交流各种信息和感情,以维持团体的长期存在。但是,在实践中,团体的规模大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卢因提出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有不同的规模:①当团体的主要决策是做出高质量和复杂的决策时,最恰当的规模是7~12人,要有一个正式的领导者。②当团体的主要的任务是解决矛盾和冲突、进行协议时,最好是3~5 人,不要正式的领导者,这样能够保证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地发表意见并进行讨论。③当一个团体既要做出高质量的决议又要取得协议时,最好是 5~7人组成。一般来说效率高的组织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的非正式组织。

(7)社会惰化效应产生的原因也许是团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如果员工把别人看做懒惰或无能的,可能就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另一种解释是团体责任的扩散。因为团体活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投入与团体产生之间的关系就模糊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于是团体的效率就会降低。

工作团体中这种社会惰化效应对于组织行为学者来说,意义又是重大的。如果管理人员想借助团体的力量,来强化士气和工作团队建设,他们就必须提供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手段,否则,管理人员就应该权衡一下团体可能带来的生产率的下降程度是否可以接受。另外,社会惰化现象与文化背景有紧密的关系。比如,像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是由个人主义支配的个人主义主宰一切,社会惰化现象比较突出。在个人主要受团体目标激励的集体主义社会里,这种结论就不一定适用了。

除了卢因的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外还有一些行为学家对团体的理论研究做出了贡献,补充了很多理论。

二、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一切实际影响个人态度与行为的某一团体中人们共同参考原则的总和。法律、道德、价值观等都是团体规范。一个团体中的成员都依照自己团体的规范去判断问题,决定自己如何行动。

1.团体规范的类型

一般来说,团体规范有以下几种类型:

(1)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正式团体中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及团体规定的标志。非正式规范是非正式团体中的规范。非正式规范经过团体成员的认可和情感上的容纳,逐渐转化为每个成员的行为后,有时起的作用比正式规范还要大。

(2)参照团体规范。参照团体规范是制约和指导成员行为的理想的团体规范。如果一个人身处一个团体中,由于所在团体对其缺乏吸引力,他便追求另一个团体,这时指导其行为的,可能并不是他实际所在团体的规范,而是参照群体的规范。

(3)社会认可的规范与反社会规范。社会认可的规范是由社会的一定部门规定或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并经社会的多数成员所接受的规范。反社会规范是指有害于社会公共利益、存在于某些团体中的特殊规范,如流氓团伙中的行为准则等。

2.团体规范的功能

团体规范在维持和发展团体、指导和控制团体成员的行为中发挥着以下功能:

(1)树立评价标准的功能。团体规范作为团体成员行为的样本,直接制约着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事物的知觉判断、态度和行为,它给团体成员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参考原则,成为人们衡量一切言论、态度、行为或事物的标准。人们依据不同的衡量标准,对于同一行为会做出不同的结论和理解,由此导致不同的态度。

(2)维持和巩固团体的功能。团体规范是一切社会团体赖以维持存在、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团体的规范越是标准化,则成员间的关系也就会越紧密,相反,团体就会松散。在一个团体中,规范越明确、集中,团体成员的认同感也就越强。而认同感又会加强团体的团结。规范能满足团体内的成员交往的需要。人与人交往需要一定的规矩和媒介,团体规范就起到了交往的规矩和媒介的作用。

(3)团体舆论的功能。团体规范还以舆论的形式对成员的行为发生影响。当成员的行为超出了团体规范所允许的是非、美丑、善恶评价尺度时,人们就会议论、评价、谴责他。团体舆论是团体内大多数成员对某一行为的共同意见,它以团体规范为前提,是团体规范力量的显示。

(4)行为导向的功能。团体规范明确了人们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和范畴,从而给人们的行为指出了如何达到目标的方向。

三、团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团体规范的维持,主要是靠团体压力和团体成员的从众行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团体规范一旦形成后,会作为一种团体心理定势去影响、制约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团体心理定势是指团体多数成员会自然而然地以团体规范为参考原则去认知和行动。如果有人违背了团体规范,就会受到多数成员的批评、指责以至惩罚,形成群体压力而促使违规的成员就范。而成员之所以能在团体压力的推动下顺从团体规范,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存在一种从众的心理倾向。

(1)团队压力。团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不是自上而下强制改变个体的行为,但它使成员在心理上很难违抗。当某人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与团体不一致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团体的压力,产生一种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而促使自己产生与团体行为相一致的愿望。在管理实践中重视团体压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团体成员为团体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自觉性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团体压力是维系团体和达到团体目标的重要控制手段。

(2)从众行为。团体成员由于团体压力和作用,可能会在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采取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从众行为。团体规范对团体成员有一定的压力,而团体压力能够改变团体成员的行为,并且团体压力改变个体行为的效果有时比权威命令的作用还要大。

一些心理学家对从众现象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影响团体中成员从众行为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就环境因素而言,如果该团体是一个“参照团体”,由于团体的“内聚力”强,团体内部比较团结,团体的意见比较一致,因而该团体中的成员就容易在团体压力下产生从众行为。就个性因素而言,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心,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见解,而常常依赖别人,也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就现实生活来说,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影响团体成员的从众倾向,如团体内领导作风不民主,听不进不同意见,独断专行,团体内缺乏民主气氛,同时团体成员也有可能为了保全自己而产生从众行为。这里又有4种情况:①表面顺从,内心也顺从。②表面顺从,内心并不同意。③表面不顺从,内心顺从。④表面和内心都不同意。

四、团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分析

团体动力来自于团体成员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突出地表现:在团体成员关系方面。团体成员的关系对于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团体行为理论特别重视对团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研究。

1.团体中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因素

在团体中人与人之间总会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虽同处一个团体、但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却不同。团体力学理论认为,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距离的远近。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容易建立联系。因为距离近,接触方便,有急难事可以互相照顾,如同一教室里的学生,同一办公室里的同事,彼此见面的机会多,就比较容易建立密切的关系。但距离的远近仅仅是形成人们彼此间关系密切的一种可能因素,并不是主要因素。

(2)交往的频率。一般来说,人们彼此间交往的频率越高,接触越多,越容易形成较为密切的关系。因为交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互相了解,就越容易产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且也越容易交流和形成共同的经验等等,因而也就越容易形成彼此间的密切关系。

(3)态度、观点及信念的一致性。人与人之间如果对某种事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态度,有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就容易建立亲密的关系。“志同道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团体成员间若能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就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是建立密切的成员间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

(4)动机的满足。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关系能否维持和发展,有赖于相互交往过程中能否从对方获得某些帮助,使动机得到某种满足,这就是需求的互补。

2.团体成员间的关系

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一个团体中,每一个成员间都有“双重关系”,即公务关系(正式关系)和私人关系(非正式关系),公务关系由组织规定,可以制度化;私人关系则是在友谊、同志关系以及反感、仇视等基础上产生的,不可能制度化。

团体中成员之间的这种“公务关系”和“私人关系”构成了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系统。在“公务关系”和“私人关系”中,“私人关系”受“公共关系”的支配,“公共关系”以“私人关系”为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当私人关系和私人感情很紧张,且不融洽时,难以有好的公务关系;而公务关系紧张的人,则相互之间的私人感情也不会和谐。

在管理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团体成员间的关系系统中,公务关系的好坏往往决定于团体成员之间的思想感情。管理者应正视这一点,并要正确解决和处理好这两种关系。一方面对私人关系要有效地加以利用,特别是要尽量建立正常的、和谐的私人关系;另一方面对私人关系要加以适当限制使之不要超过一定范围和限度,不要把私人感情建立在不正常关系的基础上。

3.团体成员关系分析方法

正确分析团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团体动力理论的一项具体应用,在管理实践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社会测量法。这种方法是以成员喜欢或厌恶团体中哪一个人为依据的。在团体中,人与人的关系大体上可划分为三类,即“吸引”(好感)、“排斥”(反感)、“不关心”(谈不上好感或反感)。社会测量法的具体做法是让被测团体中的成员回答测试者提出的精心设计的种种问题,并根据回答结果绘制出关系图,从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成员彼此间的关系。

(2)行为测量法。即在人们没有任何觉察的情况下,对人们交往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客观的观察测量,找出团体成员关系中带规律性的因素。通过对人们相互间交往行为进行客观的测量,能够更好地把握团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人们的交往频率、方向和层次,是反映团体成员间关系的重要指标。首先,通过测量人们交往的频率,可以发现团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交往频率和成员间关系的密切程序成正比。其次,通过测量交往的方向,可以发现谁是主动者,谁是被动者,弄清交往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程度。再次,通过测量交往的层次,可以观察同级交往多还是上级对下级交往多,或是下级对上级交往多,分清人们相互关系的性质和类型。

运用行为测量法能够有效地发现团体成员客观选择的真实情况和现实的相互关系,弥补了社会测量法的不足。但它只停留在外部观察上,所以很难弄清团体成员结成各种关系的内在原因和真实动机,因此还必须以新的方法作补充。

(3)层次测量法。运用层次测量法能比较真实地测量团体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从量上判断团体中持赞成或否定意见的人的数量比例。

第二步,从质上分析团体中提赞成或否定意见的人的层次,看哪些属于先进层,哪些属于落后层,如果赞成他的人是属于先进层,反对他的人是属于落后层,则团体成员间的关系就是健康的。相反,如果赞成他的人属于落后层,反对他的人属于先进层,那团体成员间的关系就存在问题。

(4)相关测量法。这是运用相关研究法测量团体成员关系中的相关关系的一种方法。当一种关系的变化引起另一种关系的变化时,就表明两者存在一种相关的关系。相关关系分为正相关、负相关与高相关、低相关。运用相关测量法来测量团体成员之间关系时,关键是通过控制自变量来测量因变量。

在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中,交往广度和深度之间,交往空间和时间之间,团体内成员交往和团体外成员交往之间都存在负相关关系。如果同一团体内成员交往越多、越密切,那么同团体外成员的交往就会越少、越疏远。

运用相关测量法可以开阔视野,发现许多新的联系,使团体成员之间关系的测量更具有科学性。

卢因的团体动力理论对团体成员关系与团体动力的关注,对管理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