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历史,许多正直的人物赫然呈现在眼前:屈原、海瑞、岳飞、郑板桥等等,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都有许多优秀的品质,这正应了一句俗语,“忠厚正直才会有完善的品德,公正规范才会有高尚的行为”。这些正直的人物为民着想,公正无私,即使不容于世或受奸佞构陷,也依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如阿萨·戈森所说,“正直的人都是抗震的,他们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平静,使他们能够经受住挫折甚至是不公平的待遇”,从中也足见正直的价值。这一章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正直这一优秀品质。
一、什么是正直
正直是指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中坚持原则的品格和作风。具体来说,它包括3方面的含义:
首先,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善恶分明,坚持善的立场。朱镕基总理就是一个公道正派、原则坚定的人,在他任职期间,不畏高官权势,力行反腐败。在查出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的贪污案件时,朱镕基震怒下曾出此名言“我这里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朱镕基在任期间将“三农”问题列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朱镕基坚定地要将农民的负担减下来,将农民的收入升上去。由此可以看出朱镕基原则坚定、正直刚毅的一面。
其次,任何时候都要敢讲真话,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挺身而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朱镕基就是敢讲真话的典范,他敢为农民说话,讲真话,办实事,坚定地改革农村问题。朱镕基的敢说真话还表现在他敢暴露自己的内心,在访问美国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曾笑着说:“我作为总理,去年3月17日刚刚上任,开这样的记者招待会是第一次,我正心跳加速。我没有他(克林顿)有经验,他对付你们是很有经验的,我可没有。因此,如果我说错了话,请你们笔下留情,隐恶扬善。”
再次,对人要坦诚,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我们这里说的对人要坦诚并不是说话直来直去、毫不隐瞒,而是不做亏心事、不昧良心,能够做到内心的坦然。想必大家都知道朱镕基在一次大会上的讲话“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话,他是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朱镕基的这种坦荡也正来自于他对人对己的真诚。
正直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孔子认为“直”是作为君子的最为基础的品质,他还提出“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择友标准,把正直放在了第一位。现代社会中无论是择友还是公司、企业招聘人才都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品行,尤其是正直这一品质。但这并不是说正直是一种完美的品质,它也有自身的弱点。比如僵硬的正直往往会使人敬而远之,受人排挤,甚至因此而得罪人,遭人诬陷。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种感受,如果我们周围那些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的人说话做事雷厉风行、不讲情面,有什么错误当众指责,我们可能也会受不了。还有一些人总是考虑别人,总是要求自己要一视同仁,事事追求公平,这样反而会给身边的人造成负担,让别人觉得与这样的人交往会很累……因此,要辩证地看待正直这种品质,正直要与其他的一些人格品质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为人处世。
二、正直的心理成分
纵观历史上的正直人物,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都有这些心理品质:公正、同理心、坦率。
(一)公正
做一个正直的人首先得有公正的观念,所谓正人先正己,自己能够公正地看待问题,才能正直地为人处世。公正与公道是同义词,公正指的是对己对人对事能够做到公平无私,没有偏向。具体来说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在办事情或处理问题时秉公持正,不偏爱自己亲近的人,不加害关系疏远的人,抛开个人恩怨,单从问题的本身来考虑。比如历史上的包青天秉公执法,他的侄子包勉犯了法,他依然按律法予以处置,毫不偏袒。
另一方面是指辩证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成败得失、顺境逆境等。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难免就会产生妄自菲薄、骄傲自大等不好的念头,甚至因此而嫉妒、诽谤他人。顺逆得失是一个人经常会遇到的,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逆境和失去并不一定是坏事情,如果能够正确地看待,反而能磨炼人的意志。有“红顶商人”之称的胡雪岩出身贫寒,一生遭遇了很多挫折,但是挫折越严重,他越发感觉到自己是做大事的人,这样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他做生意从来不与别人比,而是跟自己的以前比,发现自己的点滴进步。胡雪岩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都与他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以及逆境是分不开的。
(二)同理心
人际交往中懂得同理心非常重要,所谓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感受(如想法、情感和需要等)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一是要“感人之所感”;二是要“知人之所感”。前者靠个人以前的经验,后者靠个人的觉察、认识能力。正直的人有了同理心,才能够洞悉事情的原委,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历史上的正直人物几乎都是具有同理心的典范。说到正直的人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郑板桥,他在任山东潍县知县时,适逢大旱,赤地千里。郑板桥到任之日,潍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了救济灾民,他连连上本,为民求赈,但是始终未获得准奏,于是郑板桥便擅自开仓放粮。当时潍县粮商大户囤积粮食,高价出售,斗粟千钱。郑板桥“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他又以修城为名以工代赈,并动员富商巨贾捐资捐粮,还自己带头捐俸。试想如果郑板桥不能体会民生疾苦,不能站在灾民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话,他何以能顶风犯上,最终落得褫职罢官。这种例子历朝历代皆有,不胜枚举。比如前面提到的朱镕基总理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措施,正是设身处地为农民利益着想而作出的决定;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亲临现场指挥抢险,这都是同理心的具体表现。
(三)坦率
坦率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直率,就是要诚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二是坦然,说的是一种心态,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我们说正直的人是坦率的,更多是指第二个意思,即不昧己心,心地坦然。立身要正直,但是要达到公平、正义的目的,并不一定要硬碰硬,有时还需要灵活性。明朝嘉靖年间,朝廷赋税繁重,使得民不聊生,海瑞深知民间疾苦,决意找机会向皇帝讽谏。一天,海瑞与嘉靖皇帝下棋,海瑞趁“将军”的机会,叫道:“‘将军’!海内钱粮减三分。”嘉靖皇帝不明其意,没作出什么反应。海瑞又再次寻找机会“将军”,并一字一板地说:“‘将军’!海内钱粮减三分。”这次,嘉靖皇帝听清楚了,可还是不知道海瑞为什么要反复说这句话。后来,轮到嘉靖皇帝“将”海瑞的“军”了,嘉靖皇帝也顺口说:“‘将军’!海内钱粮减三分。”这时,海瑞连忙下跪谢恩。嘉靖皇帝见了,莫名其妙,问海瑞缘故。海瑞说:“皇上不是亲口说‘海内钱粮减三分吗’?皇上的话是金口玉言,臣下一定照办。”嘉靖这才明白过来,但话已出口,只好下令减轻全国的赋税。如果海瑞直言犯谏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
坦率并不是说要开门见山、直言不讳,更不是一味的强硬、咄咄逼人,而是要将真正的想法放在心里面,说出来要经过一番修饰,说到或者做到对方的心坎里。
大家可能都看过心理访谈节目,咨询师并不是直接指出咨询者身上存在的问题,而是运用各种咨询技巧,剥茧抽丝,使咨询者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说话的艺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注意说话的方式,但是不可否认说话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一句话说好了,小则可以让大家欢乐,大则可以兴国;反之,说不好则有可能会事与愿违。如何说“好”话?那就要讲究说话的艺术。
(1)欲抑先扬。这主要是说批评别人或给别人提意见时常用的一种技巧,“欲抑先扬”也就是说在给别人提出批评或意见时,要先表扬或赞美一下他的优点。柯立芝总统任职期间,一位先生应邀去总统的私人办公室,听见柯立芝对他的女秘书说:“你穿的这件衣服很合身,你真是一位年轻迷人的小姐。”这可能是沉默寡言的柯立芝对他的这位秘书的最大夸奖,但是他话锋一转,又说:“另外,我还想告诉你,以后抄写标点符号时要注意一下。”
(2)欲擒故纵。也就是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和利益,以退为进。比如胡雪岩的至交好友王有龄当上海运官员后,胡雪岩帮他去笼络漕帮的人运粮食,漕帮的头目坦言帮内非常困难,无力海运粮食。如果按常人的想法,胡雪岩完全可以以权压民,逼他们运粮。但是胡雪岩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漕帮的头目说:“如果有困难,千万不要勉强,我们再想其他办法。”这样反而使漕帮的人更愿意帮他了。先以他人利益为重,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开辟道路。
(3)拨云见日。就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直说,而是剥茧抽丝,最后直达要害。
这一点在朱镕基总理访日时答日本记者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限于篇幅只举一例,有一个记者问:“我们很多日本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根本没有发生过,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朱总理对此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首先您的逻辑是错误的。历史是事实,是不能改变的,不是贵国人民,无论多少认为没有发生就没有发生。历史就是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任何掩耳盗铃的企图都是徒然的。如果我说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认为日本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后裔,日本民族起源于我国秦王朝一个方士携三千童男童女东海寻访仙山的事件,我想贵国政府、贵国人民和您本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当然我作为中国总理,也觉得这件事情不能接受,因为在心理上我不能容忍中华民族的后裔数典忘祖。”
(4)先行自责。就是说在自己犯错误后要先主动坦白承认,敢于担负起责任。当你觉得自己可能会被别人指责时,不妨先数落自己一番,当对方发现你已承认错误时,也就不好意思再指责你了。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却死不承认,并且还找理由、推卸责任,想必我们对这种人的印象都不会太好吧。
(5)诙谐幽默。幽默是一剂调味品,适当的幽默可以使剑拔弩张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可以打破沉寂和尴尬。朱镕基总理一向敢怒敢言,但是他也有自己特有的幽默。在朱镕基访美之前,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曾忠告他到美国“要总是保持笑脸”。朱镕基则笑答:“这太困难了,香港人给我起了个绰号叫‘朱铁面’。”
后来在美国的宴会上,朱镕基继续俏皮地说:“现在我拉长的脸变得越来越短了。”这话自然引起了一阵掌声和欢笑声。
当然,说话的艺术并不限于这5种,如果详细来说,无法穷尽。因此这就需要自己有意识去揣摩,灵活运用、亲自去体验,在实践中塑造自己说话的艺术。
三、正直的多种形态
我们周围不乏正直之人,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他们的正直类型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对人比较坦率,心里毫不隐瞒,有什么说什么;有的人大公无私,一心为民;有的人坚持真理,不畏权势,不计利益得失……诚然,正直的类型有很多,但在这里我们将正直按照两种标准大致分为两类:按说话和做事的方式分为耿介正直和圆通正直;按同理心的程度分为公平正直和人性正直。
(一)耿介正直和圆通正直
耿介正直和圆通正直是按照说话和做事的方式来划分的。耿介正直就是说这个人说话和做事都很直接,不会拐弯抹角,我们平常所说的“直肠子”“一根筋”“不撞南墙不回头”都是这种类型;圆通正直也就是在诚实坦率的前提下,说话做事讲求含蓄和策略,讲究说话做事的艺术。
耿介正直、说话做事直来直去的性格不仅会让别人下不了台,也常常因此而得罪别人、殃及自身,而圆通正直则可以灵活地达到相同的目的。西汉大臣汲黯就是一个耿介正直的人,汉武帝尊崇儒术,有一次他在朝堂上讲他要实行仁义之类的话,汲黯听后忽然站出来答道:“陛下内心里满怀着贪欲而口里却讲什么要施行仁义,想要仿效唐尧禹舜那样施行仁义而治理国家,能够做得到的吗?”可想而知汉武帝听后是什么感受。汲黯像这样数次直言犯谏,终于使汉武帝忍无可忍,免去了汲黯的官职。相比之下春秋时期的晏子则是懂得巧谏的圆通之人,齐景公非常喜欢捕鸟,还专门派了一个名叫烛雏的人主管捕鸟的事。有一天,烛雏不小心让捕获的鸟飞走了。齐景公非常生气,准备杀掉烛雏。晏子知道后赶紧跑来面见齐景公。他对齐景公说:“烛雏犯了罪,请让我来一一列举他的罪状:大王派你专门看管飞鸟,你却粗心大意让鸟飞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大王因为鸟飞走而杀人,让大王背上杀人的名声,这是第二条罪状;如果让别的诸侯听到这件事,以为我们的大王把鸟看得比人命还重,从此坏了大王的名声,这是第三条罪状。”晏子一口气列举完这三大罪状后,请齐景公处决烛雏。齐景公此时醒悟过来,他摆摆手说:“不要杀了,寡人盛怒之下差点做错了事,多亏爱卿指点。”
就这样晏子通过巧谏不仅达到了辅佐明君的目的,而且还救了烛雏,这是不是比直言犯谏高明得多?
正直的人也不能说话做事像条直线,直言不讳和实话实说式的正直有时难免会让人很难堪,生活中我们会觉得说话太直的人不容易相处就是这个原因;当然,太过圆通又难免有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之嫌。因此,耿介的人要适当地学一些迂回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讲究点策略和方法。直线是最快的,但往往走不通,绕个圈子,说不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公平正直和人性正直
这一分类是按照同理心的程度来划分的。公平正直说的是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时坚持公平的原则,不必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意愿;人性正直就是说在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时要站在他人特别是弱者的角度,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酌情处理。比如我们对一个人偷东西的行为作出判断时,有的人会坚持一律从重处罚,并且公事公办;而有的人会从偷东西人的主观动机出发,如果动机是好的(比如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人的生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等等),那么就可以考虑从轻处理或既往不咎。
人世间更需要具有人情味的法官,而不是没有同理心只会按照规定来执行任务的机器。白娘子传奇中的法海一心斩妖除魔、为民除害,无疑是正直的,但是人们都不喜欢他,甚至憎恶他,原因就在这里。具有人情味的正直也使个体能够更加公正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比如公正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以同理心为原则的)。因此,我们在为人处世时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做一个具有人情味的正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