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巧妙地排解孩子心中的烦恼
7751500000015

第15章 帮助孩子,摆脱“失败综合征”的困扰

冯宁是某中学三年级的学生,马上要初中毕业了。冯宁的妈妈反映,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冯宁的成绩还可以,但是到初二、三年级时,成绩一直不好。特别是到了初三以后,冯宁对学习好坏就完全持无所谓的态度了,父母、老师责备也好,好言相劝也好,就是“推”不动他。他似乎对自己的成绩以及对老师、家长的批评都无所谓。

用冯宁爸爸的话说:“现在我们最着急的倒不是他的成绩,而是他的态度。平时成绩不及格或挨老师批评的时候,我们看不出他有任何着急或者不好意思的态度;偶尔,他表现出一点进步,我们也会表扬他,可是,你表扬他时,他也不会表现出任何高兴的样子,整个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据一位心理学家分析,冯宁这种情况叫“失败综合征”。所谓“失败综合征”,即失败不是由于自己缺乏能力,而是由于心理上的原因,由于根本没有努力而遭受失败。

那么,学生的这种“失败综合征”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重复失败的经历可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永远也走不出失败了。大多数孩子刚上学时,对学校生活充满热情。但是,孩子一次又一次没有达到目标,他就可能体验到挫折,会感到对生活环境和学业都无能为力,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体验到无助感,并放弃努力。

二是对成功和失败的不正确归因,也会导致“失败综合征”的形成。有“失败综合征”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有一个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成功有一种“宿命”的观点,感到成功与失败不是自己能够决定和改变的,而是由外部的、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决定的。

三是来自家长、教师等的不良评价。家长可能会这样对孩子说:

“连这个都不会,你真笨。”

“我看你是无可救药了。”

“你这种成绩,真把老子的脸都丢尽了。”

“你看隔壁家的朱力,你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一样?”

无疑,这些都是令人泄气的评价。孩子的思维是比较简单的、具体的,他们会很大程度地相信成人说的话。如果父母说他笨,孩子可能就会信以为真,认为自己不聪明。

总之,父母、老师的消极评价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使他们怀疑自己的价值。

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是父母帮助孩子克服“失败综合征”的重要方法。

(1)帮助孩子处理可能的障碍

孩子在学习的路上可能存在许多障碍。例如,知识的学习是积累性的,以前学习的知识如果不扎实,那么除了要学好现在的知识外,还要对以前的知识缺漏进行弥补。家长可以想想办法,帮助孩子排解知识缺漏的问题。

(2)将孩子置身于他容易取得成功的地方

如果要求孩子在短时期内将各门功课都赶上来,可能会非常困难,而且容易导致孩子的畏难情绪。因此,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一门他比较感兴趣的学科,集中精力学好这一门学科,以此为突破口,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相信自身的能力。

(3)采取小步子前进的策略

一个成绩一直不好的学生是很难“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较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每达到一个小目标就是一次胜利,从而让孩子一直带着胜利的喜悦去攻克最终的大目标。

(4)掌握积极的归因模式

成绩水平相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成功期望。原因之一,可能是他们对过去的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归因。

一个将失败归因于能力欠缺或任务困难的人,可能只有较低的期望,且常轻易放弃期望。

一个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的人,可能下次较为努力。

所以,教导孩子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等自己能控制的因素,有助于保持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最终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5)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处于“失败综合征”中的孩子往往有一种看法,认为父母、老师把孩子本人同他的行为表现结果等同起来。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表现,他们会认为只有成功的人、学习成绩好的人才是有价值的,而自己的成绩总是不好,所以,毫无价值。因此,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对孩子的成长无疑至关重要。

(6)称赞孩子的善良人品

父母常常称赞孩子的善良人品,等于向孩子暗示:父母看重他,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学校的成绩;即使他学习成绩下降,他还有其他的优秀品质,有自己的价值。这样,孩子就会在肯定自己的同时,更加努力。

(7)保持对孩子的高期望

在孩子多次失败后,许多父母会对孩子丧失信心,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随之降低。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能力的期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和成功期望。父母的低要求和低期望是不相信孩子能力的表现,相反,父母的高期望只要不是不可企望的,就能为孩子提供一种信任感,也能让孩子感到一种胜任感,从而使他今后更加努力。

(8)鼓励孩子的课外兴趣

对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许多家长会心急地将孩子牢牢地“钉”在功课上,完全剥夺孩子开展“课外兴趣”的时间和权利。殊不知,鼓励孩子开展课外兴趣,既可以使孩子多一条“成功之路”,多一个发挥才能的领域,同时也是父母“爱心”的体现。孩子会觉得尽管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但父母还支持他的课外兴趣,表明父母并没有对他全面丧失信心,也表明父母还是爱他的。这无疑是对孩子的最好激励。

(9)做一个善于评价的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善于评价孩子的家长可以避免孩子进入“习惯性无助”状态。

父母应避免给孩子“贴标签”,避免用使人丧失信心的话来评价孩子的学习和能力。

在评价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应该更多地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只看重结果,应采用个人标准而不是集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