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
77460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第二节 景区开发与景区饭店建设

目前,我国处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不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向优质的自然资源要效益。由于自然景区大都处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因此许多自然景区都处于粗放型的经营状态,旅游活动对自然景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景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生态退化现象。

一、资源导向型的景区旅游开发

(一)优质资源广泛用于旅游开发

优质的自然资源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优质的自然资源通常被贴上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世界遗产”等标签。在很多国家,贴上这类标签的区域就成为了“必须去看的旅游点”,有这类标签的区域也成为旅游重点推荐的产品,具有“品牌效应”(Sandra,2007)。这一现象在国内也不例外。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查询,我国绝大多数的5A景区拥有各种“标签”。

我国大多数5A景区拥有多重身份“标签”:既是拥有A级别的景区,也是重点风景名胜区或者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等。这种“多重身份”的现象表明了该区域资源的多种特征和资源优劣的等级。我国许多自然景区的资源优势是非常显着的,由此,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模式也成为现阶段我国旅游开发中的主要模式。在我国,由于发展旅游的要求,即使资源等级不高的区域,也在努力开发旅游(许春晓,2005)。

“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等标签在本质上是用于反映资源保护要求的,并不反映旅游开发的要求。资源保护的等级依据的是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但是,正是这些标签反映的资源优势吸引着旅游开发,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并形成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

(二)优质资源与环境系统紧密联系

到2007年底,我国拥有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2395处,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多,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284处。

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了我国75%的陆地生态系统、88%的野生动物、65%的高等植物和绝大多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在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类占66.51%,野生生物类占27.93%、自然遗迹占5.55%。因此,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这两个与环境系统紧密相连的系统占了主体。

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A级景区2492个(2007年国家旅游局取消“海南热带海洋世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格),其中:1A级景区130个,2A级景区927个3A级景区511个,4A级景区858个,5A级景区66个,如表1‐3所示(至2008年年底,A级景区已达3100家)。此外,我国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395个,国家森林公园627个(我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928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27处),国家地质公园138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00多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35个。而另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自然、人文和人造景区约20000万家,优秀旅游城市247个。而且,由于旅游的快速开发,景区数量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另外,据报道,我国目前有26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27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十多处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上述资料表明,优质资源与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有紧密联系。

而自然保护区与景区虽然是不同的分类系统,但是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这两个系统也是紧密结合的。因此,对优质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对更大范围内的环境系统造成影响。

(三)经济落后带来的优质资源开发困境

根据穆彪(2007)的研究,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区域,自然资源保存完好,具有独具特色、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正是保护区所独有的这种自然优势迎合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生态旅游需求,因为自然保护区的宗旨与生态旅游的内涵具有共同的目标取向,而且保护区不仅有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还有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等原因。至此,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壮大。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表明: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业,年旅游人数在10万人次以上的保护区达12个,生态旅游年总旅游人数2500万人次,如今,没有开展旅游活动的保护区几乎不存在,年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也远远超过上述数字(倪强,1999)。资料显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40%位于西部地区。截至1997年,在我国592个贫困县中,183个县共拥有国家、省、市、县等各级保护区228个。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由于缺乏旅游开发的经济基础,对自然资源的环境质量影响更大。

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利用、参与旅游的方式。在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人们积极参与旅游投资和旅游消费,强大的旅游需求推动着各个旅游供应商利用并创造着各种旅游吸引物,将旅游吸引物组合成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经营,获得收益。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本地旅游消费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旅游开发是因为“旅游业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和产业带动性”,成为了这些地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具有特殊性。欠发达地区通常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旅游业比其他的产业有优势,但是“旅游开发的环境差”。研究认为,旅游开发的环境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在欠发达地区,这些条件不具备,制约了旅游开发(石正方、刘继生,2000)。在现实中,很多旅游开发环境差的地区并没有因为基础差而放弃了旅游开发,由此,造成了一系列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问题,环境资源的破坏是其中重要内容。

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模式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也不同。王兴中(1997)曾总结了旅游业的发展与其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认为,“旅游资源开发导向有三个过程:最初为资源导向开发阶段;其次为资源与市场结合导向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资源、市场与形象综合导向阶段”。这三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对应着不同的消费市场。这样,欠发达地区对应的是资源导向开发阶段,因此,形成了这些地区旅游开发中对资源较多的利用。而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资金、技术、管理,对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就比较严重。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正因为这种少投入、大利用的开发方式而逐渐显着。

这一现象不仅在我国出现,世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也存在相同的现象(Joseph E.Mbaiwa,2003)。旅游业的发展的确能带来经济效益,但是,旅游业的环境效益是不容忽视的。长期以来,旅游业以“无烟产业”的形象特征得到广泛传播,旅游业发展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关注。

二、资源型旅游景区的粗放型经营

我国资源型旅游景区的粗放型经营特征显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环境退化、污染现象比较普遍,旅游收益以“量”为主,大规模接待游客。

穆彪(2007)在其文中曾引用了相关的文献: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自然保护区旅游现状做了深入调查后发现,中国目前40%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有水污染,11%有空气污染。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不到20%。目前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旅游而遭受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

国外的很多研究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尽管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是在特定的区域展开,但是规划、建设及管理不善等原因仍然引起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退化或破坏,并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Catherine Marina Pickering,2007)。

在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落后的地区,纯粹的保护区是一种“奢侈”,因为,保护区不能带来经济收益,而且还需要保护资金。发展旅游为保护区获得经济收益提供了可能,因此,在这些地区,利用保护区发展旅游成为一种必然(J.Buultjens,2005;Gerard S.Dharmaratne,2000)。Sandra WallReinius(2007)的研究系统阐述了保护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后产生的各种问题。很多的研究也是针对保护区发展旅游产生的环境问题展开的。

在经营思路上,景区通常以“接待的游客数量”为经营目标。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中,明确规定了各等级的景区必须要达到的接待游客的数量,如5A景区“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0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游者5万人次以上”。旅游景区的质量与资源等级和旅游设施的配置相关,能接待的游客数量与景区质量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因为有这样的规定,景区在评级的时候非常重视接待量,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接待能力。对游客接待数量的“一刀切”规定与各景区的环境容量管理要求是不符合的。大量游客的进入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游客接待量”导向也是产生“门票经济”的重要原因。“门票经济”在旅游业发展初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不能长期成为主导型经济模式,要突破“门票经济”的瓶颈,重要的措施是要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宋丁,2008)。目前我国众多的旅游景点之所以很难以“控制门票销售数量”来控制客流,其原因在于我国旅游产出的总体结构还是“门票经济”,门票收入在景区收入中占“大头”。目前,在我国许多着名的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已成为最大、最直接的经济收益。有些知名度高、集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一身的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在国外景区的收入结构中,门票收入通常只占20%~30%(邹统钎,2004)。

景区自然资源保护首先需要资金。景区资源保护经费的来源是资源保护中的关键问题。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的问题,加之景区管理的“属地化、分权化”,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区等只有政策没有经费,门票收入不但不能成为保护经费的补充,反而是地方财政、企业甚至上市公司的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据资料统计,国家每年对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财政拨款仅为1000万人民币(向荣,2005)。这样,为了经济效益,过度的旅游开发成为必然,景区的环境资源遭受破坏也成为一种必然。

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要求,自然保护区划定特定区域设立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能使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资金,也能使保护区所在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因此,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实现旅游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三、景区饭店的建设

(一)景区饭店建设的普遍性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自然风景区内以及景区周边地区建造了饭店、度假村等住宿设施。在大型自然景区周边,饭店聚集,一些区域以饭店业为带动,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旅游集镇”,这给景区的生态保护造成巨大压力。2008年,经对国内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四川、海南、安徽等省的30多家自然景区的抽样调查显示,所有景区都建有不同类型的饭店,景区等级越高,建的饭店也越多。在所调查的5A 景区中,平均每个景区的饭店数量达32家,最多的景区建有145家饭店;4A景区平均建有11家饭店;3A景区平均建有9家饭店。三亚有个景区在不到18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建有17家星级饭店,可见在景区及周边的饭店聚集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景区周边区域的饭店“集镇化”现象对资源产生巨大需求,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并引发了许多排污问题,造成了对景区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虽然已有学者关注并呼吁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但由于大多数自然景区缺乏景区饭店建设的规划或者对已有规划执行监督不力,对这一现象的干预和管理收效甚微。

(二)景区饭店建设引发的问题

1.环境污染

景区饭店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景区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由饭店排放的污染物造成的景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体污染、动植物多样性减少,动植物病害,并进而导致景区生态系统的破坏。当一个自然景区聚集大量饭店后,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灾难性的环境问题。国内的许多景区,饭店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向山体、水体排放;垃圾不分类、不处理,也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近年来,景区附近出现了许多农家乐,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排放现象更为严重。

景区饭店集聚后引发的环境问题具有滞后性。短时间内,生态变化是很难觉察的,但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后,环境问题就表现出来,并且无法恢复。

2.对原住民利益的影响

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景区内的居民通常被外迁,景区开发后所产生的收益与这些原居民没有关系,由此引发景区经营者与目的地原居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是收益分配不公引起的,因为当地居民无法享受旅游开发后的经济获益。另外,景区饭店的排污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环境利益,引发了环境补偿方面的冲突。因此,如何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的开发,让旅游地居民共同享受旅游开发后的收益,是旅游景区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