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配音艺术
7741400000056

第56章 后记

在2005年到2008年间,我的生活里一直有一个负重,那就是这本即将付印的书稿的写作。这种压力回味起来既苦涩又甜蜜,这是大量繁杂的工作和愉悦的创作激情糅合在一起的复杂感受。此时当我打出“后记”二字时,我的内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一南一北的结合给予我对于语言艺术的敏感。他们以善良、朴实、乐观,带给我和弟弟天堂一般的快乐、幸福的时光,那些朴素而又充满了美好光影的岁月为我的艺术感觉注入了最初的生活基础;也是因为他们的宽厚和达观,竟安然地由着一个痴迷着电影的小女孩在小学和中学时代,甚至是在夜晚里一个人穿越那座小城幽暗而长长的小巷,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欢笑或流泪……

感谢我的安师大中文系801班的大学时代的同窗,特别是同室四年的姐妹们。20世纪80年代初译制电影正值鼎盛时期,我们的电影饕餮大餐永远留在了记忆里,伴着春风、夏雨、秋月和冬雪,晚自习后我们乐此不疲地扫荡芜湖城内所有的电影院,一遍又一遍,终至耳熟能详,许多经典影片的台词就那样一字不落地被复制在了日记本里……

感谢我曾工作的马鞍山电台。在这里我经历了摸索、成长、磨练和探寻,成为一名成熟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这个团队里追寻艺术的整体氛围是难能可贵的。在这里,我和我的搭档们一起策划节目,相互扶持;时常下厂演出配音片段,举办朗诵比赛;一起录制广播剧、广播小说,所有的快乐场景此刻历历在目……

感谢在我怀揣着做一个配音演员的梦而努力前行的路上,曾给予我帮助的所有的人。从我大一时候第一次与童自荣老师通信,到他在百忙之中为我的这本拙作拨冗撰写热情洋溢的序言,我一直感受着童老师对于配音艺术的执着精神和认真为人为事的品质,感谢谦逊的童老师的一贯的鼓励和支持;《青年一代》杂志的编辑吉传仁先生1981年来安师大采访时,因为他的热情牵线,我得以第一次跨入上海译制片厂,进了录音棚,得到乔榛老师、赵慎之老师和其他几位着名配音艺术家的指点;还有1992年我再到上译厂时热情接受我采访的王建新、程晓桦、孙渝峰、曹雷、翁振新、狄菲菲等老师,以及为我拍下不少富有纪念意义的照片的程玉珠老师,等等。

至此,似乎所有的感谢都与电影和译制片有关。是的,电影和声音,好像真是我的精神世界的两大支柱了。2002年下半年,我调入大学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教学工作。2004年我开设了《影视配音艺术》课程,在教学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最大的缺憾是感到没有合适的教材,于是萌生了写作本书的想法。从有了想法到着手操作,其间经历的困难是巨大的,资料的缺乏,体系的空白,都需要付出比写作其他书更多的精力和智力。

我要真挚地感谢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所有给过我无私帮助的人,也是你们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耐力,让我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挑战。

感谢自由撰稿人兼影评作家詹磊先生,从本书孕育到完稿修改,他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华中科技大学的余东升教授以他多年丰富的编辑和出版经验建议本书以三篇的形式来完成。还要真诚感谢着名配音艺术家富润生先生,他最早在总结配音艺术历程进展方面写了宝贵的文字,感谢顾铁军先生、麻争旗先生以及罗莉女士,他们的相关书、文发表,本书多有借鉴。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科负责人张雷教授对本书的出版也给予了支持和鼓励,在此深表谢意!感谢浙江工业大学播音系的我的学生们,他们对配音艺术表现出热爱和创作活力,在每届配音课程展演考试中,他们的优良表现,让本书的写作有了一层更深的意义。每届同学经过半学期的排练,总能不负众望地拿出一台十分精彩的配音晚会,成为我们这所大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谭伟、周振峰、马良烽、陶雨沁等同学为本书所附碟片的制作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笔者参阅了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其间感受到众多配音艺术爱好者们对译制片经典的尊崇,其中某些对译制片的配音赏析的文字让人颇为认同,在此也要感谢这些相关信息的作者和传播者,由于网络的特点,难以寻本问源,在此无法一一尽述。正是由于配音艺术的忠实爱好者们持之以恒的热爱,配音艺术也才有继续生长的土壤。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上研究条件的限制和时间因素,书中难免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之处,还恳请配音艺术家、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批评、赐教。

作者

2008年6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