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例句选自着名影片《魂断蓝桥》。下面的翻译句子就更好地体现了英俊的军官罗伊爱上了芭蕾舞演员玛拉之后急于想见到她的心情。
——我忘了你长得什么样,怎么也记不起来,我非得赶到剧场仔细看看你。
Now listen,darling.None of your quibbling,none of your questioning,none of your doubts.This is positive,you see ?This is affirmative,you see ?
This is final,you see ?You are going to marry me,you see ?
——听着,亲爱的!不许含糊其辞,不许有疑问,不许再怀疑。这是明确的你懂吗?这是肯定的你懂吗?这是无法改变的你懂吗?你要嫁给我你懂吗?
这个句子同样选自《魂断蓝桥》,下面的翻译就避免了上文中的军官的刻板的腔调,表达了情人的那种冲动和热情,非常打动人。
——你听着,亲爱的,别支支吾吾了!别再问了!别再犹豫了!就这样决定了!这样肯定了知道吗?这样决定了知道吗?去跟我结婚知道吗?
(4)直译意译及雅俗共赏原则这个原则在前文谈到翻译原则时已经介绍过。影视剧本的翻译这一点和文学作品翻译时基本相同的。再补充几个例子:
十个子弹十个洞。
改译作下句符合中国人说话的习惯,意思也很明了。
——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The old dragon made her write that.
其中,The old dragon是芭蕾学员们对严厉可怕的舞校女老师的称呼,讨厌她而起的绰号,但是翻译过来不符合中国人说话的习惯,也破坏芭蕾舞女们优雅的形象,干脆译成:
——是夫人让她这么写的。
We must watch and prey.
此句按原文译是:我们看看,再祈祷吧。根据剧情当时的情状,译作下句更贴切:
——我们得留神。
有些影片的片名翻译得充满美感和神韵:
——BATHI NG BEA UTY
——《出水芙蓉》
——WAT ERLOO BRIDGE
——《魂断蓝桥》
——THEBR IDGE OF MA DISON COUN TY
——《廊桥遗梦》
——CA RBON COPY
——《黑拷贝》
——GONG WITHTHE WIND
——《乱世佳人》
(5)对译制过程中不可完全还原性的认识:
看几个例句:
翻译中两种语言转换中的语意丢失,变形:
例1:男士举杯:to you,Miss ……
女士:Mrs!
译为:为你,小姐。
是夫人。
这里的翻译传达了男士搭讪而女士拒绝的意思,却丢失了男士探问姓名的意图。
两种语言在性、数、态等方面的不同,有时很难再现:
例2:《万世师表》美丽大方的女演员凯瑟琳说不知道罗马历中有13日和1日(ide;kalend)博学又迂腐的教师奇普斯纠正她说这两个词都没有复数。
在翻译中,这样的情状中文很难细微表达其中的内容。
语种的不同带来的戏剧情节的变化不易表现:
《虎口脱险》中,三个英国飞行员落在了被德军占领的法国,片中不时有人说一两句英文或德文,由于语言不通造成的逗趣中文翻译很难表达。特别是有一场戏,一名德国军官把英国飞行员彼得当成了法国人,在他面前一直说法文。
彼得只好硬着头皮对付着。这时列车颠簸了一下,服务员撞到彼得身上,彼得脱口而出的“I am sorry”暴露了自己被追捕的英国飞行员身份。翻译的时候如果让彼得说英文,很容易同德军军官的大串法语混在一起,观众也弄不懂怎么回事。最后译本是用中文。这里一直有个遗憾是,彼得不说英语,德军凭什么认定他是英国飞行员呢?这是翻译的某种不可还原性的明显表现。
配音过程中音质音色方面的审美趣味的不同,有时是不可还原的。这里有东西方人生理构造的细微不同,文化素质和审美追求的趣味不同等原因。
西方人比较追求个性风格,中国人比较推崇中和之美。
还有就是地区口音的再现问题一直是配音界比较困扰的问题。如《索菲的选择》中女主角的波兰口音、《辛德勒名单》中男主角的德国口音、《卖花女》中卖花女的伦敦土音。这些还只是在尝试探索阶段。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以上我们分析了译制过程中的不可完全还原性。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不可完全还原性而对译制配音产生消极的情绪。我们不但要坚信译制的必要性和审美特性,而且还要客观地对待它,并尽可能将这种遗憾做到最少,这才是对不可完全还原性的理性的正确的态度。
二、导演
译制片的导演像一个乐团的总指挥,是外国影片译制工作的组织者。他不仅要根据原片角色的年龄、身份以及性格特点挑选演员,使配音演员的音色、气质基本上与原片演员相符,组织成一个色彩丰富、相配得当的统一整体,而且还要根据原片的节奏、层次,掌握中文对白的起伏,使中文对白与原片演员的表演融汇一体。因此,导演在实录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好人物的主次,注意配音演员的语调、声音、情绪的衔接,同时,还要帮助配音演员把握感情分寸,抓住演员情绪最饱满、感情最真实的一刹那把它录制下来。最后合成的时候还要注意对白、音乐、音效之间恰当的比例。
总之,如果有好的本子和有经验的配音演员,没有导演也能把片子配出来,但那绝不可能是一部质量很好的译制片,因为缺少了一部影片整体的风格定位、准确的节奏感和演员之间的细致的交流。译制导演是一部戏译配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译制片的灵魂。
译制导演需要做些什么呢?
1.深入观摩原片、吃透原片的风格和主题
要做到深入观摩原片,除了原片本身两个小时左右的音画之外,与这部电影相关文字材料、文艺作品只要能够找到,导演都应该大量阅读,这样有利于深入了解与原片相关时代背景、风俗人情,这对于理解原片主题、风格,理顺人物关系,把握人物性格,掌握人物语言的特点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功课是大量细致的,做得越是到位,导演工作起来就越是心中有底,统领和指挥的工作才能做好。
译制片可以提供娱乐和艺术享受,同时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一面镜子。译制导演要完全吃透原片作者的意图,尽量使它还原,哪怕作者的观点与我们相去甚远,也不应该去改变它,否则是不伦不类的效果。有的影片也要挖掘其纵深的社会意义,不能将故事表面化了。如果把《安娜·卡列尼娜》仅仅诠释为一个婚变的故事就流于肤浅,把它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意义降低了,安娜对真诚爱情的追求以及失落后的自绝都是对俄国腐朽的贵族社会,人们虚伪的道德观的控诉与鞭挞。
不同影片的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及格调都是不同的。译制导演不仅要告诉观众故事,还应该尽量保持译制片的风格、韵味,使之接近原片。例如,《远山的呼唤》犹如一首田园牧歌,优美质朴,不以跌宕的情节取胜,而是靠它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来打动观众;而《虎口脱险》则是一出闹剧,人物和情节都是漫画式的,演员情绪转变也是跳跃式的,演员的读词方法也是夸张的富于喜剧色彩的;《砂器》则像一篇新闻报道,银幕上不时出现几月几日何地发生什么情况,使人强烈地感到故事的真实性,参与破案的进程,其中的旁白也使用了新闻报道的口气。几乎每部优秀的影片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再现的程度与否主要看导演的指挥、调控水准了。
不妨我们来看看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导演曹雷在导演《摩菲斯特》时所做的功课,这里是她的近万字的导演手记的片断摘录,从中我们可以生动感受到一个导演在进入正式执导工作时所要做的大量的观摩研究工作,对人物的深透的研究,这样演员在导演的阐述之中可以得到许多信息,帮助自己成功塑造人物,观众也才能准确理解原片的主题,感受风格。
片名:Mephisto/梅菲斯特(台)/靡菲斯特/恶魔(其他)
上映日期:1981年
导演:伊·萨博
主演:克劳斯·马利亚·布兰道尔(Klaus Maria Brandauer).Hendrik Hoefgen
克蕾丝蒂娜扬达(Krystyna Janda).Barbara BrucknerIldikó B ns gi.Nicoletta von Niebuhr
罗尔夫霍庇(Rolf Hoppe).The General
一个艺术家的堕落之路——影片《靡非斯特》。
这又是一部反映那个特定时代的影片——20世纪30至40年代,人类近代史上空前黑暗的时代,也是文学艺术用各种手段表现得最多的那个时代。
由匈牙利和联邦德国于1981年合拍的《靡非斯特》却又一次令人震惊和慑服。
这部关于一个在第三帝国时期飞黄腾达的小人的影片由193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正因为小说完成于书中故事发生的当时,是一部针砭时弊的作品,所以作者对赫夫根这个人物憎恨厌恶尤为浓烈,落笔就更为辛辣。
这样的手法开门见山地出现在影片的开头:着名演员多拉·马丁被邀来汉堡演出,引起轰动,观众为之倾倒。赫夫根躲在后台,被剧场传来的欢呼声和掌声刺激得发狂,他为不能得到自己朝思暮想的这种荣誉而歇斯底里地狂叫;但一转眼,他又以最谦卑的口吻去恭维这个使他妒心大发的人。他需要得到她的一声赞扬。每一组镜头表现了他在生活中扮演的一种角色:在院长面前,他是被娇惯的有才气的“坏小子”;在女友面前,他是时髦的无产阶级文艺的积极鼓吹者;在工人那里,他是他们的同志;在高级枢密院顾问的女儿芭芭拉面前,他是个惹人怜惜的求婚者;在给其他演员排戏时,他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才华横溢、充满激情而又专横狂暴的导演、权威;在谈到羽翼未丰的纳粹时,他又会表现出一种疾恶如仇,容不得半点丑行的纯洁和正义。他经常口若悬河,妙语如珠,但作为影片的观众,甚至不必去仔细领会他那大篇议论中有多少深刻含义,只要去看:“哦,他又在表演了,慷慨激昂,声泪俱下,演得多么逼真!”行了,这完全够了。他的表演是成功的,他赢得了观众,赢得了汉堡剧院中首席演员的地位,赢得了妻子,又进一步跨进了柏林国家剧院的大门。
影片在让人充分欣赏了他的表演之后,又引着观众深入赫夫根的内心。
他出身低微,又不甘于人下,为此他去追求芭芭拉。但在出身名门的高贵的妻子面前,他又自惭形秽,于是过度的自尊和强烈的自卑混合在一起,使他产生了反常的情绪和奇特的行为。尽管赫夫根有高超的演技,但他毕竟有演技无法遮盖的灵魂的暴露。
就在他顺风扬帆、前程似锦的表面下,影片又毫不留情地把镜头转向了他内心空虚阴暗的一面。最后,在赫夫根的荣耀几乎达到顶巅时,影片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把这样一个小人的命运的悲剧含义彻底地揭示在观众面前:在赫夫根为将军主持的豪华的生日庆典上,狂妄不可一世的将军把他带到了刚落成的万人体育场,逼着他走到广场中间,让四面射来的强烈的探照灯光追着他。将军用命运主宰的口气高呼着赫夫根的名字。赫夫根挣扎着,跌撞着,无力逃脱紧追他的强烈灯光和回荡着的喊声的笼罩。他就像一条渺小的爬虫,被玩弄于魔鬼的手掌之中,不得不发出悲哀的呼叫:“他们要我怎么样?我不过是个演员!”
这最后一场戏源于小说,却作了大胆的创造性的改编,把小说中“赫夫根扑在母亲怀里的哭诉”这一场景拉到了这巨大空旷的体育场中,戏剧性地安排在“靡非斯特”面前,充分运用电影在视觉、听觉方面的有力手段,对这生活中的戏子那可悲渺小的灵魂作了痛挞,将整部影片所要阐明的主题形象化地上升到哲学高度。这不能不说是极为成功的一笔,也是给也是给人们印象最深、被人们议论最多的一场戏。
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可以称这是一部悲剧,一个出卖灵魂的极端利己主义者的悲剧,也是这个人所象征的那个伪善政权的悲剧。这一点是不难让我们的观众理解的。尽管赫夫根和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这个故事,这个典型人物的意义永远存在,不论是对今天或是对未来。这也是影片能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其他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影片导演是匈牙利着名导演伊·萨博。扮演赫夫根的演员为奥地利名演员克·马·布兰道尔。这是一位具有精湛演技的性格演员,曾在《走出非洲》等名片中有出色的表演。他不论在声音、台词或形体、舞蹈等方面都有扎实的基本功,这些高超的技巧在《靡非斯特》影片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译制中,我们曾为赫夫根这个角色的配音人选费了很多心。原片演员的成功塑造,给配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幅度起落的语调、快节奏的语速,一个舞台演员应具有的训练有素的声音、不断变化的语言表情,以及这个角色特有的气质决定了在配音上的难度。经过反复考虑,任务交给了童自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