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圆石滩高尔夫球场(PEBBLE BEACH GOLF LINKS)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圆石滩(Pebble Beach,California),设计者为Neville/Grant(1919),标准杆数72杆——6158米(6737码)。
圆石滩高尔夫球场也许是美国最富盛名的球场。当你行走在狭窄的球场草道上时,别忘记停下来欣赏一下这里迷人的岩石海滩景色——加利福尼亚太平洋东岸的美景之一。其中最为吸引人的纵深远景在第18洞,距离501米(548码),标准杆数5杆。对于高尔夫球手来说,由于风是这里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要想获得好成绩,一定要选对合适的俱乐部场地。
6.皇家墨尔本高尔夫俱乐部(ROYAL MELBOURNE GOLF CLUB)
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Melbourne,Australia),设计者为Mackenzie/ Russell(1926),标准杆数72杆——东球场6031米(6598码),西球场6022米(6589码)。
这个迷人的私人俱乐部,位于澳大利亚的东部。这里拥有两个18洞球场:东球场和西球场。为了锦标赛和特别的会员比赛,俱乐部将西球场的12个球洞和东球场的6个球洞组成了复合球场(Composite Course)。复合球场最早出现于1959年,皇家墨尔本俱乐部为了承办加拿大杯比赛(即现在的世界杯)而第一次创建了这种形式。
7.辛尼克山高尔夫俱乐部(SHINNECOCK HILLS GOLF CLUB)
位于美国纽约州南安普敦(Southampton,New York),设计者为Toomey /Flynn(1931),标准杆数79杆——6394米(6996码)。
辛尼克山高尔夫俱乐部拥有着一系列引以自豪的第一。它建于1893年,由斯坦福·怀特(Stanford White)设计。它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成立的俱乐部会所,同时也是第一家允许女性会员参加的俱乐部。长岛(Long Island)南岸起伏的地形使这个球场更加富有变化。而来自大西洋的海风也给这个私人球场增添了不少的挑战性。
8.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俱乐部(AUGUSTA NATIONAL GOLF CLUB)
位于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Augusta,Georgia),设计者为Mackenzie/Jones(1932),标准杆数72杆——6311米(6905码)。
这个历史悠久的俱乐部位于佐治亚州的中心,每年春天在这里举办的名人赛是最令美国人追捧的锦标赛。锦标赛18洞球场和9洞球场附近开放着艳粉色的杜鹃花。高尔夫世界中最难打和最出名的三个洞都在这里:第11洞、第12洞和第13洞合在一起就是有名的“阿门之角” 。在这里,优胜者按照传统总会穿上醒目的绿色夹克。“阿门之角”(Amen Corner)是指美国名人赛专用球场奥古斯塔球场(AugustaNational)的第11到13洞,是三个难度最高,并且需要用战略的球洞。由于这三洞的设计、所处位置、障碍等使得它们都特别难打,也因此球员打这三洞时都要默默祈祷,心念“阿门”,平安过关后也要念声“阿门” 。最后一回合,杀入决赛圈的球员,这三个洞是夺冠的关键,只要顺利过关就有希望。
9.松林赫斯乡村俱乐部(PINEHURST COUNTRY CLUB)
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松林(Pinehurt North Carolina),设计者为D.Ross,标准杆数72杆——6445米(7051码)。
俱乐部成立于1894年,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沙丘区(Sand Hills)。这里拥有八个一流的球场和比其他任何普通俱乐部都多的球洞。其中“第一球场”设计得诗情画意、景色优美。然而,这里所有球场的球道都有成排的灌木和无数个沙坑。佩恩·斯图尔特(Payne Stewart)就是在这里的第18洞,以他15英尺外绝妙的一记推杆,赢取了1999年美国公开赛。遗憾的是,这次比赛却成为他最后的一个重大比赛,那年秋天,他死于一场空难。
19.皇家乡村高尔夫俱乐部(ROYAL COUNTRY DOWN GLOF CLUB)
位于北爱尔兰纽卡斯尔(Newcastle,N.Ireland,United Kingdom),设计师为T.Morris(1889)Dune/Vardon,标准杆数72杆——6369米(6968码)。
皇家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有着长达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这里拥有两个18洞的球场:一个是锦标赛18洞球场,另一个是稍微容易些的Annesley 球场。它们距离南面的贝尔法斯特(Belfast)和都柏林分别是48公里和145公里。倚傍着高大巍峨的莫恩山脉(Mountains of Mourne),坐卧爱尔兰海湾,这里的挑战难度就如同它的美丽一样不容忽视。球道两旁生长着一些本地植物,如石兰花和金雀花。掩盖着沙坑的野草以及海风都给这里增添了一丝紧张气氛。
二、文化娱乐类休闲产品
(一)艺术表演
1.民俗风情演出
民俗风情演出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部好的演出作品能让旅游者了解本地的民俗风情,并且印象深刻。在旅游、游憩追求人文内涵的时代,具有当地特色的演出既能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也能大大提高该城市的形象感知度。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推出了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表演,如广西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的《丽水金沙》,杭州的《西湖印象》、《宋城千古情》,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等大型表演。
2.马戏表演
它起源于古罗马的角斗士斗兽场,非常血腥残酷。当时有“只有面包和马戏”才能使罗马人快乐的说法。在英文里,马戏团叫做“Circus”,源自拉丁文“圆圈”的意思,指圆形露天竞技场。现代的马戏团也在圆形场地中演出,因此演变成“马戏团”的意思。马戏的主要内容是动物表演,之所以被称为“马戏”,是因为最早的表演的主角是马,以后才陆续出现其他的动物演员。
马戏,作为一种不施粉黛的平民化艺术门类,初起于阡陌,继而来到城镇,后来又挟着与生俱来的清新自然进入都市的视野,如同一头野牛愣头愣脑地闯进贵族的客厅,人们先是惊讶,接着惊喜,后来还是满心欢喜地接纳了这位“不速之客” 。
由于久居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当中,人们更向往的正是这股不经雕琢的乡野气息。马戏,从来就与都市豪华剧场和各种高雅的演出场所绝缘。这是她自身的平民化特色决定的。马戏属于大棚。在法国、美国、意大利、巴西等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在哪里,马戏表演一概在大棚里进行。找块草坪,支上大棚,观众环绕大棚中心的表演区落座,全角度观看驯兽表演、小丑献技、幽默杂耍。场景十分火爆。
中国的杂耍马戏历史悠久,但到了现代却日渐衰落,处于低迷阶段。其实大棚马戏在中国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需求,拥有巨大潜在市场的。随着人们家庭意识的增强,休闲需求的提高,观看大棚马戏表演同样可以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
(二)休闲吧
1.酒吧
酒吧,源自英语里的BAR,原意是长条的木头或金属,像门把或栅栏之类的东西。关于酒吧的来源,据说,当时美国中西部的人骑马出行时,路过街边的小店,就把马拴在门口的一根椐木上,进去喝一杯酒,休息一下,然后继续上路,这样的小店就被称为BAR 。
酒吧是一种大众闲暇消费的活动空间,也是一种欣欣向荣的文化新景观,更是泡吧者释放压力的港湾。酒吧在中国的出现,始于29世纪99年代的一些大都市里。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许多新的休闲方式、交际方法、文化形态也应运而生,不知不觉中,酒吧也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酒吧这种外来文化自登陆中国起,便一路高歌猛进,把城市和年轻人无一例外地揽入怀中。它的出现乃至后来的发展,与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步伐始终扣着时代发展的脉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酒吧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2.茶吧
茶吧,也有称茶社、茶楼、茶园等,在中国自古有之,但如今的茶吧已成为一处集品茶、餐饮、娱乐、休憩、洽谈、表演于一体的休闲场所。茶吧中除了可以提供必须的茶水(各式茶水、花茶、水果茶等)、餐饮、休闲小点之外,通常还提供棋牌、书籍报刊、电脑等物品,并且有时和咖啡吧、书吧、演艺吧等结合起来,为本地居民提供具有特色的大众休闲空间。
3.陶吧
在越来越讲究“DIY”的时代,由店家提供陶泥和转台,亲自动手做陶器,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只需要双手随心所欲地往旋转的小小圆台上糊陶泥直至糊出自己满意的形状然后要求店家烧陶、上釉,就可制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如今陶吧中的DRT 陶艺因其制作过程简单、意趣风雅闲适、环境优雅而被很多年轻人视为放松心情、体现自我的一种休闲方式。
【案例分析】
民俗风情表演《丽水金沙》
丽江以世外桃源般的巨大诱惑,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成为人们探寻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的一方圣土。来丽江寻幽探胜的人们都试图在短暂的逗留期间,不仅欣赏到最美的风光景致,还要了解丰富迷人的民俗风情。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内心渴望,向世人展示丽江山水、民情的无穷魅力,丽江雪山旅游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斥资809万元,在丽江(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剧场,装置了国内一流的演出设备:从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原装进口的电脑变色灯、换色器、操控台等(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歌剧舞剧院设计制作的舞美布景;深圳民俗村合众合艺术设计公司设计制作的各式民族服饰。聘请云南省一级编导、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周培武担任总导演;云南省着名作曲家吴毅作曲;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秘书长鞠毅担任舞美、灯光设计;在丽江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创建制作了大型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Mountains ·Rivers Show)。《丽水金沙》自2002年5月1日向观众公演以来,受到中外游客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大型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选取丽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以舞蹈诗画的形式加以表现,成为丽江古城吸引游客的又一亮点。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象、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撷取丽江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教育发展类休闲产品
休闲需要教育。虽然休闲的主要形式是休憩、娱乐等,以取得身心的放松与愉悦。但身心的放松并不等于大脑的休息,人们哪怕在睡觉时大脑都处于时刻转动之中。休闲的教育成分有两类,一类是人被动地受教育,即人们在休闲的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接受着各种文化、受各种休闲项目的熏陶;另一类则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教育类休闲项目,通过休闲娱乐而主动地学习某方面的知识。博物馆休闲项目、画展休闲项目、文化讲座休闲项目等即为后者。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博物馆休闲项目。
(一)博物馆休闲项目
1.博物馆休闲教育的内涵
随着人们休闲时间与心灵需求的增加,博物馆正逐渐成为大众休闲的最佳选择。博物馆以建筑物和藏品等“物”的独特存在方式展现人类的文明与智慧,为不同兴趣、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人提供历史的精髓。
如今博物馆顺应大众休闲文化的潮流,做着优化组合内部资源、在传统功能上增添新功能的尝试,以适应公众在休闲时代里的消费趋势。其中以博物馆休闲教育功能为最典型的革新内容。
西方学者认为,为实践29世纪99年代博物馆“全方位教育” 的理念,现代博物馆开始把教育功能的焦点从传统教育向休闲教育转移。在我国也有不少博物馆研究员们将博物馆的“休闲教育”视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新领域。中国台湾博物馆研究专家桂雅文曾在《爱上博物馆》一书中对博物馆的休闲教育功能有这样的定义:“博物馆是基于提供全人类集体、个人的发展与其他公立教育机制上的合作以及教育灵感与美感的充实等目的而存在的。”
“教育”与“休闲”本是博物馆功能中不同的两端,但却是彼此交融、互动,整合这两项资源既是博物馆应对自身发展的抉择,也是社会对博物馆功能所做的选择。
由此可见,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寓教于乐”的休闲因子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博物馆休闲教育的诞生提供了必然性与可行性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