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业真经
77366500000003

第3章 雷军

重点提示

创业故事:四十不惑,一切才刚开始

商业模式:布局生态链,对“韭”当割

竞争理念:专注、极致、口碑、快

经营智慧:优秀的公司赚利润,伟大的公司赢人心

企业文化:把用户当朋友而非上帝

领袖魅力:身先士卒的“劳模”

商业真经:雷军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创业故事:四十不惑,一切才刚开始

雷军有一句话让人津津乐道:“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是雷军用前半生的痛觉悟出来的。

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18岁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进入大学后,雷军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修完了所有学分,甚至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受《硅谷之火》中创业故事影响,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雷军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和同学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创办三色公司,可因为盈利模式模糊不清,短短半年后,三色公司宣布解散,雷军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结束了。

大学毕业后的雷军,没有去同学们趋之若鹜的广州、深圳,虽然大家都说那里钱多、机会多,可雷军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梦想之地在北京,于是,他只身前往北京闯荡。1991年年底,雷军在北京中关村偶然结识了求伯君,受他的邀请,雷军加盟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金山的第六名员工。雷军先后出任金山公司开发部经理、总经理、总裁,这一干就是整整16个年头。

在这16年中,金山历经从办公软件到词霸、毒霸,再到向游戏和网络的多次转型,几经起落。雷军带领金山五次冲击IPO,最终依靠网络游戏的业绩,于2007年10月成功在香港上市。但金山当年的上市估值,远不如同一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更不及早几年在美国上市的盛大、百度等互联网企业。

雷军担任金山公司总经理之时,马化腾、丁磊等人刚走出校门到电信局上班,李彦宏还在美国念书,周鸿祎也刚参加工作,马云筹办中国黄页在北京到处碰壁。雷军的湖北老乡周鸿祎曾说,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对雷军都是仰视的状态,因为雷军出道早,江湖辈分高,是中关村里的元老。但是,短短几年后,这帮“小字辈”都成了赫赫有名的互联网大佬,雷军不知什么时候被远远落在了后头。

对于金山的这段经历,雷军有太多感慨:“金山在上世纪(20世纪)90年代还很火,1999年互联网大潮起来的时候,我们却忙着做wps,忙着对抗微软,无暇顾及。到2003年时,我们再环顾四周,发现我们远远落后了。那一瞬间,我压力非常大,作为CEO,我后面两三年每天都在想,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是团队不够好,还是技术不行,还是自己不够努力?”

要知道,雷军在金山期间,是业内出名的“劳模”,更被认为是“IT界最勤劳CEO”,在他的影响下,金山团队成员身上都有着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在《我十年的程序员生涯》一文中,雷军却透露,自己曾经花费整整7年心血开发的BITLOK(一种加密软件),在推出后不久,就面临着市场萎缩的问题,最终不了了之。不是团队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更不是努力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2007年年底,雷军决定换一种生活。在自己“一手带大”的金山软件正式于在香港上市两个月之后,雷军辞职了,离开了自己埋头苦干了16年之久的老东家,转身做了天使投资人。作为“新手”天使投资人,雷军先后过投资过20多家创新企业,这些企业涉足移动社交、电商平台、在线医疗等领域,有些项目甚为经典,比如拉卡拉、优视科技(UCWeb)、凡客诚品、好大夫、乐淘、多玩、多看等,都很成功。

跳出了程序员生活圈子,视野开阔的雷军慢慢觉悟:成功光靠勤奋是不够的,还需要找到台风口,顺势而为。“大龄青年”雷军开始寻找自己的机会。

2009年12月16日,40岁生日那晚,寻觅无果的雷军有些沮丧,借着酒劲儿跟一干好友发牢骚,诉说着自己的人生迷茫。好友黎万强安慰他,自古英雄大器晚成,远的不说,近的看优秀企业家柳传志和任正非,前者40岁创业,后者43岁创业。40岁为时尚早,人生可以重新开始。雷军听后醍醐灌顶,他决定重新出发。

但重新开始做什么呢?凭借着敏锐的嗅觉,雷军意识到,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这就是大势,他果断选择进军移动互联网行业,开启自己人到中年的再次创业。

雷军创业的第一步是找人,在他的不屈不挠、穷追不舍下,他先后找来了谷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林斌、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摩托罗拉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七个人组成豪华的创始人团队。2010年4月,小米公司注册成立。

创始人团队确定下来了,接下来,雷军仍面临着无数的问题,雷军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要去做手机,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手机,有谁相信我可以做手机?有谁愿意跟我一起去做手机?有哪个投资者愿意把钱给我去做手机?”为了找到硬件方面的人才,他跟林斌每天见很多人,跟每一个人介绍自己,每天面试恨不得从早上到深夜一两点,仍旧迟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

虽然创业的过程异常艰辛,但是雷军从没想过退缩,他坚信,小米公司会很有前景,因为它站到了一个台风口,这个台风口就是智能手机的兴起。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召开首发会,雷军特意选在了年轻人聚集的北京798艺术区,为了达到宣传效果,一向腼腆的他,穿了一身乔布斯的标配衣服:黑T恤+蓝色牛仔裤,并用乔布斯式的演讲激情,成功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新品发布会异常成功,而雷军自此也获得了“雷布斯”的称号。

在创业小米的时候,中国的手机行业已经到了“红海”竞争地步,各大品牌的手机产品在硬件上已经做到了极致。雷军没有因此心存畏惧,因为他知道自己走的是颠覆式创新创业之路。小米手机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条路——“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小米的铁人三项)的智能手机之路。后来的事实证明,“铁人三项”为小米找到了蓝海。

在小米手机刚推出的时候,雷军承受了各种打击:小米故意饥饿营销炒作;小米后盖掉漆、质量差;小米销售量造假;小米售后维修跟不上;小米做的是山寨手机……雷军用产品品质和为用户负责的态度让这些质疑一一消散。2012年,小米卖出了719万部手机;2013年,卖出1870万部手机;2014年,小米出货量达6112万台,销售额达到743亿元。在此过程中,小米完成4轮融资,估值迅速突破100亿美元。小米一跃成为业界的现象级品牌。

“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任何时候都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这些话语是雷军对小米高速成长秘密的注解,可趋势是多变的,是很难持久的,当趋势拐了弯的时候,小米又该何去何从呢?

商业模式:布局生态链,对“韭”当割

一位投资人总结小米模式曾说,小米在思路上领先两年,产品上领先一年,传统的手机厂商很难追上。很快,他就被这话打脸了。

2015年,小米手机没有完成预定销售目标,小米进入了一个迷茫的低谷期,雷军主动号召小米全员进行自我调整修炼内功。2016年,小米出货量跌出行业前五,媒体纷纷唱衰小米,说它破产只是早晚的问题了。到了2017年,在市场整体下滑6.3%的情况下,小米手机净增长59%,出货量达到9100万台。小米从高峰跌到了谷底,然后又触底反弹了。小米创造了一个增长奇迹,又创造了一个逆袭奇迹,它靠的是什么呢?答案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商业模式。

“小米的商业模式,不以手机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先积累口碑建立品牌,继而把手机变成渠道,通过服务和软件实现盈利。”创立之初,雷军就对小米做出了这样的规划,即软件+硬件+互联网的“铁人三项”模式,并用来诠释小米的商业模式。

靠销售手机赚钱是所有厂商都在遵循的商业模式,包括苹果、三星、华为、联想,大家惯常的做法是“用低端机冲击市场份额,用中高档机赚利润”,而小米却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雷军把小米的价格压到最低、配置做到最高,以“高配置+低价格”的模式冲击市场份额,这成了小米手机的核心竞争力,让其他企业无法复制、无法企及。

可是,小米应该如何盈利呢?雷军认为,“借助小米手机的放量销售带动用户数量的增长。只要有了好的口碑,一切将纷至沓来。”而外界更多的观点则认为,小米是通过“饥饿营销”赚取暴利,电子产品的配件价格跌落十分迅速,一个月就会有明显的跌落,小米想方设法拖延了出货时间,自然能赚取更多的利润。2017年小米的逆袭才让人们真正反应过来,小米的盈利模式根本不像他们一开始理解的那么简单粗暴。

2017年6月,尽管手机业务仍处在高度的竞争压力中,但小米生态链已经有89家企业、年收入突破150亿元。这些生态链产品,在小米手机热销时,能够锦上添花;而在手机遇冷时,品类丰富的智能硬件产品,也能帮小米保持存在感,不至于迅速被大众遗忘,全产业链的生态布局为小米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壁垒。也在这一年,雷军把小米的“铁人三项”理论从“软件+硬件+服务”升级为“硬件+互联网+新零售”。这个时候,人们才真正明白了,小米商业模式是一个可以自动生长的生态链,它能根据时代趋势,不断更新升级,也正为因此,雷军才喊出了“小米模式能得永生”的口号。

其实,小米的生态链布局在小米成立之初就开始了,早在2011年,小米就尝试过做移动电源,但效果一般。到了2013年,小米重新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状态明显不一样,因为那年的小米已经有了1.5亿成熟活跃的用户群。2014年12月,小米以12.6亿元人民币入股美的集团,在智能家居方面加强合作。2015年,雷军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国货运动,他认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商品过剩的年代,我们需要做出优质的产品。他将好产品定义为“新国货”,他希望小米能够推动整个中国的“新国货运动”,让优质的产品在各行各业里大量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小米的生态链以投资孵化的形式围绕手机向外展开,一开始第一层是手机周边,比如耳机、小音箱、移动电源等;第二层是智能硬件,比如空气净化器、电饭煲等传统白电的智能化;第三层是生活耗材,比如毛巾、牙刷等。后来,这一生态链进一步扩大:第一层是智能硬件生态链;第二层是内容产业生态链;第三层是云服务。

小米生态链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呢?

雷军说:“我想做充电宝,我就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做充电宝最好的团队,我掏钱他做大股东,我做小股东,然后从材料采购、工艺改进等各个环节帮助他。”

小米所谓的生态链就是把小米做成生态环境,让更多人围绕小米的品牌、小米的平台、小米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小米通过借鉴竹林生长模式提出了“竹林理论”,并依靠“竹林理论”打造生态链。生态链内部企业如竹林中的竹子,竹子间通过竹林的根部相互连接并获取给养,竹林内部实现不间断的新陈代谢,在一些竹子老去的同时很多新生的竹笋破土而出,从而保障了竹林的四季常青。

在这种模式下,小米用优质资源支持生态链企业,小米不仅提供资金,还提供品牌、技术、项目管理、销售渠道,甚至是外观、供应链的支持,生态链企业借助小米已经成熟的产品孵化路径,可以快速占领细分市场。小米的生态链投资,为其在智能硬件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

对于生态链企业的选择,小米的要求很简单,这类企业的业务市场规模要足够大,用户需求足够强烈,产品与小米用户需求契合,除了这些硬性要求外,还有一个不容置疑的软要求,那就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观要跟小米一致,他们愿意并且能够与用户做朋友,愿意做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

2017年年底,小米生态链业绩亮眼,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00%,获得了iF设计奖金奖、东方设计奥斯卡奖(Good Design best 100)、红点设计大奖最佳设计奖(Best of the best)三大设计大奖。在小米平台上,联网设备已超过8500万台,日活跃设备超过1000万台,合作伙伴超过400家,小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物联网)平台。

根据雷军的计划,小米将在5年内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这将使小米生态链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竞争理念:专注、极致、口碑、快

小米公司,2010年成立,2014年,出货量达6112万台,销售额达到743亿元,短短四年时间,小米创造了一个发展奇迹,让手机行业的众多厂家望尘莫及,它靠的是什么?

雷军最早提出了“互联网思维”的概念,他认为,小米的成功是互联网思维的胜利,是先进的互联网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雷军用了七个字来概括:专注、极致、口碑、快。

在一次采访中,雷军对这七个字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专注:手指穿桌子肯定是穿不透的,但是如果是针尖就很容易,所以要把力量集中在一点上穿透;极致:互联网上很容易赢家通吃,在全国范围里面只有一两家活下来,那都得在刀山血海中活下来,所以极致的核心是把自己逼疯,把自己逼到极致;口碑:我对口碑的理解就是超越预期,就是这个东西比你想象的更好;快:哪怕你现在解决不了,也要告诉用户,说这个信息我收到了,我大概什么时候改,我每个星期都有改进时间表。”小米在这几个方面具体怎么做的呢?

-专注-

乔布斯让苹果从1997年亏损10.4亿美元,变成1998年盈利3.09亿美元,起死回生,只用了一招,那就是“专注”,雷军对此叹为观止,“乔老爷子在一次产品战略会发飙了。他在白板上画了一根横线和一根竖线,画了一个方形四格图,在两列顶端写上‘消费级’‘专业级’,在两行标题写上‘台式’和‘便携’,他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四个伟大的产品,每格一个’。说服董事会后,苹果高度集中研发了Power Macintosh G3、Powerbook G3、iMac、iBook这四款产品。当时苹果离破产也就不到90天。”

雷军开始自己做手机的时候,他反复思索乔布斯的“大道至简”理念,他发现,出一款手机,对手机公司来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只出一款却非常难,因为只出一款,需要创业者有足够的自信,得坚信做出的这一款手机是天下最好的。在这种理念下,小米一开始坚持只做一款手机,也只有一个名字,就叫“小米手机”。在手机的配置方面,小米也只做顶级配置的手机,同时还要做到性价比最高,而手机的销售也主要靠小米官网的在线销售。

-极致-

有一次,雷军推介红米手机,他先是拆开塑封,说这个塑封是由富士康生产的,是世界一流的;接着掀开包装盒,他又说,这是用进口纸浆做的,保证不会掉屑;然后,他拿起了充电线的袋子,说这是磨砂袋,而其他厂家一般都会用个透明塑料袋……还没看到手机长什么样,仅仅从这些外部的产品包装上,用户就能感受到小米专注与极致的魅力。

小米创立之初,雷军的理念就非常清晰,小米要做极致手机,“极致就是做到你能做得最好,就是做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极致就是要做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做得非常好”。在这种理念下,不管是CPU,还是触摸屏,小米整个手机硬件的供应商找的都是业内顶级的,为了达到这一点,新生的小米费了不少周折。“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雷军坚持这么做了,让用户尖叫的低价高品质产品推出后,小米没疯,别人倒是真的被逼死了。

-口碑-

口碑是什么?雷军认为口碑的核心不在于好产品,也不在于便宜的产品,而在于超预期的产品,口碑的真谛就是超越用户的期望值。

“如果你在一个咖啡厅用苹果手机打开浏览器,在那么小的屏幕输账号密码,你不会很痛苦吗?当你跟服务员要密码的时候,第一次要的不对,还要第二次的时候,你掏出小米手机,它自动问你是不是连接,你说是,自然就连上去了。”雷军认为,这就是超越用户的预期,就能产生口碑。

2012年8月,在小米2手机的发布会上,雷军把“超越用户的期望”进行了一次华丽的演示。首先,雷军指出,M2采用的CPU是APQ8064 1.5GHz,这款处理器是高通公司的高端产品骁龙S4系列之一,它的性能在这个系列中是独占鳌头的,也就是说,M2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然后,雷军公布了一系列参数,8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2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IPS超高PPI精度视网膜屏,每一个数字都彰显着M2的强大。

在粉丝们都在猜测这样一款高性能手机要多少钱,是2500元还是3000元的时候,雷军宣布,M2市价1999元,全场粉丝顿时为之沸腾,大家都认定它是名副其实的“性价比之王”。虽然后来业内关于小米“性价比”有很多争议,但是,小米在第一时间抓住了用户的心是毋庸置疑的。

-快-

雷军说,如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提速,是所有互联网企业最关键的问题。“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了以后能掩盖很多问题,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往往风险是最小的,而当速度一旦慢下来,所有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

在“快”的理念下,小米创业之初,坚持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做销售,而不涉足尾大不掉的分销、专卖渠道,真正做到扁平化。一方面,保证与用户的直接沟通;另一方面,实现了销售情况的及时反馈。

对小米来说,快速还需要体现在对用户服务的反应上。用户提出的意见被小米采纳后,只需要一个星期,就能体现在MIUI系统的更新中,这在传统手机企业是想都不敢想的。小米一直坚持每个星期更新一次系统,它用这个效率与用户沟通,树立口碑,同时给自己施压,强迫小米能快一点,更快一点运转起来。

经营智慧:优秀的公司赚利润,伟大的公司赢人心

雷军曾特意拜访马云,向他请教经营智慧,在一次拜访中,雷军从自己的角度,针对阿里巴巴成功的最关键要素做了如下总结:

第一点,选择一个巨大的市场。其实任何一个公司要想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须基于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没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你要想把公司做成世界级的公司是不可能的。第二点,要找一群超级靠谱的人。马云就拥有这样一群既有能耐且撵不走的人。第三点,相对于同行而言,你要有一笔永远都花不完的钱。

创办小米时,雷军特意选择了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市场,做了两年的投资者,他也不缺钱,他最欠缺的就是有能耐又撵都撵不走的人。

“当我决定做手机的时候,我见了100多个人,才找到光平博士。”雷军介绍,在创立之初,为了找到最棒的团队,他曾经费了不少周折,“一开始,我找软件公司圈子里的,这个行业大家都熟悉我,很快找得到,但是硬件公司的人一个也找不来。那时候我每天见很多人,我跟每一个人介绍我是谁谁谁,我做了什么事情,我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见面谈谈。几乎来小米的每个同事我都打过电话,每天面试,恨不得从早上谈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

雷军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在创业初期80%的时间都拿来招人,并且小米成立后的前100名员工在入职时都与他面对面沟通过。小米手机硬件结构工程负责人第一次面试是在雷军办公室,从中午1点开始一直聊到晚上11点多,几个合伙人轮流和他交流,最后他终于答应加盟小米。过后他自己半开玩笑说:“赶紧答应下来,不是那时有多激动,而是体力不支了。”

一开始雷军每天都在担心小米的未来,创业团队建立起来之后,雷军心里踏实了,他对小米充满了信心,怎样才有可能产生一家像苹果那样的公司呢?如果能把谷歌、摩托罗拉和微软合并了,那就一定有戏。

随着小米的发展,业内更多人才前赴后继地汇集过来。据统计,小米有一半以上的人来自谷歌、微软和金山,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2岁,也就是本科毕业10年或研究生毕业7年的人才,他们个个都是有经验又依然保持着冲劲的人。

那么,雷军是如何吸引到这些人才的呢?

雷军从三个方面下手,一是为人才搭建实现理想的舞台,二是为人才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三是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报酬。

小米的组织架构没有层级,基本上是三级:七个核心创始人部门——领导——员工。而且不会让团队太大,稍微大一点就拆分成小团队。除了七个创始人有职位,其他人都是工程师,没有职位,他们晋升的唯一奖励就是涨薪。这种扁平的组织架构,既能解放人才,让人才自由发挥,又能让人才不需要考虑太多杂事和杂念,一心放在做事上。

作为有很大增长空间的初创企业,舞台和空间是不缺的,有竞争力的报酬是不是就意味着太多的资金投入,会不会对初创企业造成负担呢?在这点上,雷军很敢于创新,他为人才提供了可选择的报酬,“我们邀请任何人加入的时候会给三个选择条件,他们可以随便选择。第一,你可以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第二,你可以选择2/3的报酬,然后拿一部分股票;第三,你可以选择1/3的报酬,然后拿更多的股票。”

雷军介绍,分别有10%的人选择了第一和第三种工资形式,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种工资形式,2/3的报酬也是不低的数字,足够他们照顾生活,因为持有股票,他们非常乐意与创业公司一起奋斗、一起成长。

在小米内部没有设置KPI考核制度,因为雷军认为KPI考核带来的晋升制度会让员工为了晋升做事情,从而导致价值的扭曲,为了创新而创新,不一定是为用户创新,严重的话甚至会引来内部的恶性竞争。小米在公司内部强调责任感,即每个人都要对用户负责。这样会使员工之间有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利于协同合作,提升效率。

工作氛围是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却是影响个人及团队行为方式的标准、价值观、期望、政策和过程的混合体。在消极、不思进取的团队氛围中,再伟大的人才也只能被埋没,更别说团队的发展了。而一个积极的团队气氛会对整个团队产生诸多正面的影响。对此,雷军提出了“快乐文化”,为小米上下打造快乐的工作氛围。雷军说:“光发高工资,也不能快乐起来,关键是怎么轻松地做事情。要用一颗快乐(享受快乐、快乐的事、快乐的人)的心,快乐自己,快乐他人,快乐客户。”

其实,有了在金山长达16年“不堪承受之重”的艰苦经历,雷军对快乐文化的追求,比谁都发自肺腑。小米公司定期举办一些球赛,不定期举办联欢活动,在玩的方面,不吝投资,从“苦日子”过来的雷军,就是要让大家玩得尽兴。他深深知道,只有拥有愉悦的上班心情,员工的工作效率才有保证,而且人在愉悦的状态下,往往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他经常“赶着”小米状态不好的程序员和创意人员赶紧玩起来。

企业文化总是受企业家个人的影响,当企业家个人发生改变的时候,企业的文化也会跟着改变。从低调的疯狂IT人到会作秀、追求生活品质的CEO,雷军人生状态的调整,给小米带来了“福音”——快乐文化,而小米的快乐文化,带来的是企业的高效率和高凝聚力。

企业文化:把用户当朋友而非上帝

小米有一点非常让人津津乐道,那就是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小米在营销推广上几乎是“零投入”。它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强大的米粉。

雷军是个手机控,据说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保险柜,里面放着60多部手机,在创业之初,他出门都带着七八部手机,跟人讲起手机性能来,他会一下子掏出来摆满桌子,然后再一个个进行分析。在他的影响下,一开始,小米的品牌宣言是“为发烧而生”,它的定位是一款高性能发烧友爱好者的手机,雷军把小米的目标人群聚焦为“发烧友”。这些发烧友大多是技术和创业爱好者,他们对程序员出身,并且有连环创业经历的雷军极其崇拜,成了小米的第一批米粉。

在推广MIUI业务的时候,雷军给黎万强出了一个难题:不花一分钱做到100万用户。于是,无奈的黎万强开始带领团队泡论坛、灌水、发帖子。没想到,黎万强最初选中的作为超级用户的100个人,不仅参与MIUI的设计、研发、反馈,还成为MIUI操作系统的“星星之火”。MIUI最初的研发是放在互联网上,敞开门请用户一起参与研发。当时小米每周更新四五十个、甚至上百个功能,其中三分之一是由米粉提供的。这样做的难度系数很高,为了保证每周更新,必须保证两天内完成规划、两天写代码、两天做测试,可雷军硬是坚持下来了,他希望将MIUI做成一个“活的系统”,用户的需求都可以随时渗入进来。

雷军说:“手机是每个人的亲密伙伴,我们和它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任何其他东西。难道乔布斯说这个东西要这样用,要那样用,我们的习惯就和他一样?不是的,我觉得手机将来会是一种个性化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养成’自己的手机,这就是在用互联网的思想制造手机。”对用户而言,小米是他们的,他们参与过就有了拥有感,有了一种荣誉感,他们会乐于与好友们分享小米的消息,小米的粉丝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MIUI论坛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100万,用户覆盖全球数十个国家,他们是小米手机的第一批粉丝。自此之后,小米坚定了自己的粉丝路线。

雷军说:“1个高度满意的用户,能给你带来10个用户,1个无比忠诚的用户,最少能给你带来100个用户。”那么,如何把用户转化成忠诚用户呢?雷军的解决办法是不把用户当成数字,而是当成朋友。

雷军对小米的定位是做一家小餐馆,他说:“如果能让顾客常常说‘老雷给留个座’,这就是最大的幸福。”雷军所谓的小餐馆主要是强调小米与用户的关系,相对于大餐馆,小餐馆的顾客一般都是老顾客,顾客与餐馆人员之间的关系比较亲近,从收银员到服务员到厨师,顾客都能叫出名字,而对于顾客的喜好,甚至家庭情况,小餐馆都可能会很了解。小米客服工作的宗旨是:提升服务质量和米粉交朋友,口号是:我要这样持续地、专注地、热情地、认真地、微笑地为你服务,亲爱的米粉,你是我挚爱的朋友。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客服是直接与用户沟通的途径,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对外的品牌形象,因此,雷军极其重视小米的客服环节。

雷军本人就是小米的“头号客服”,“我一周上6天班,其中有5天是在小米。我每天都要登录小米论坛和我的微博,上面有许多网友甚至是米粉的留言,我对这些意见特别关注。有些好的意见,我会和同事们商量予以应对。”用户有很多关于产品功能的好的建议,就是这样通过雷军这个“头号客服”及时得以体现。

除雷军外,小米创业团队的主要成员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泡在论坛上和用户沟通、发掘需求。而小米所有工程师也被鼓励借用论坛、微博和QQ等渠道和用户直接沟通。在这种模式下,小米的“宅男”工程师都能近距离地感知用户的喜怒哀乐,为粉丝写程序,而不是为小米公司,不是为雷军,这种观念上的改变让他们拿出来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心。

以雷军为首的小米团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用户的体验,这让很多米粉有惺惺相惜的感觉。有一次,雷军发布了一条微博:“滑雪时有朋友丢了一部手机,一下子觉得这两个功能越来越重要了:寻找手机位置、远程删除所有数据。主要原因是今天的智能手机更像电脑,除了通讯录和短信外,还有邮件和各个网络服务密码等等私人数据。”很快就有人跟帖:“雷总,我都掉了两部了,解决一下掉手机的问题呗!”很快,小米增加了定位找回功能。

小米投入了很多精力关注用户的需求,这样会不会得不偿失呢?雷军说,“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就是说你真的把用户服务好了,其他所有的东西你都能获得。讲得再通俗一点,你的用户真的满意了,你的公司的营业额、利润、市场占有率就什么都有了,所以想问题一定要想得简单、纯粹。”

小米的创业走的是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现在,用户已经深入到了小米的调研、产品开发、测试、传播、营销、公关等多个环节。正如雷军所说“因为米粉,所以小米”,小米通过塑造自己的粉丝文化,让每一个粉丝成为产品的代言人,去宣传小米,维护小米的品牌荣誉,米粉真正成就了小米。

领袖魅力:身先士卒的“劳模”

在企业界,能够做到依靠个人魅力吸引员工的领导人,简直是凤毛麟角,而雷军绝对算得上一个,他自身有一种偶像光环,吸引了不少倾心相随的粉丝。

18岁的雷军,拿着能上清华、北大的成绩进入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他戒掉了午睡的习惯,把时间分割,以半小时为单位,为自己制订好每半小时的学习计划。通过这样的努力,雷军用两年读完别人4年才能读完的课程,并包揽学校几乎所有的奖学金。

写程序是枯燥、疲惫的,可雷军却觉得,那是一个辽阔、奇妙的世界,程序员可以掌控细微到每一个字节、每一个比特位的东西,精雕细琢,如同一座座宫殿,那种喜悦和成就感,局外人无法体会。雷军将程序当成艺术品,极其认真地对待。22岁的时候,雷军将自己写程序的心得写入《深入DOS编程》和《深入Windows编程》两本书籍中,这两本书成了程序员争相阅读的红宝书,雷军也因此成为很多程序员心中的偶像。

1992年,雷军以一个程序员的身份加盟金山,他开启了没有周末、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的高负荷工作状态,并光荣地得到了“IT劳模”的称号。在这个过程中,雷军的领导风格逐渐成形。

第一,不断提升自己。

雷军加入金山的第二年,就因为卓越的研发实力,很快从程序员提拔为总经理。为了能够称职地带领团队,雷军主动修齐了自己的营销短板。一直闭门研发的他,一有机会就去一线跑市场。原本不懂营销的他用自己的高度热情感染了每一个金山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雷军也确实积累了很多营销经验,后来小米的营销成功,与此不无关联。关于这段经历,雷军事后道出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学会难得糊涂,让眼里能揉得进沙子。

第二,身先士卒。

2003年5月,金山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8000万元孤注一掷投入网络游戏。进入完全陌生的领域,大家起初都有点发懵。但是雷军依然充满激情,集中了一批骨干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公司上下包括司机、前台都玩起了游戏。好几个月,雷军基本上都是白天工作,晚上通宵玩游戏,亲自测试产品质量。对这段时间的经历,雷军说:“我们团队很多人都是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我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我们大多是凌晨3点下班回家,早上8点开会,连续几个月睡眠不足,但我们都很快乐,我们享受这种生活。”

无数管理实践告诉我们,管理者的顽强意志与人格魅力会给下属信心、勇气和力量,会直接影响他们工作的方向。雷军对待工作的高度热情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的带动下,金山团队逐渐从不熟悉网络游戏到开始熟悉,然后到精通,他们成功实现了突围,在网络游戏领域中抢占了一席之地。

有媒体评价金山“一个疯子带着一群疯子”。雷军也经常自嘲说:“我是以勤学苦干出了名的,行业里对我最多的美誉就是‘IT劳模’。”因为雷军的事必躬亲,下面的工作人员压力很大,他们以雷军为目标不停地奔跑,这股劲挽救了金山,雷军也成了无数人为之奋斗的偶像。

谈起创立小米的初衷,雷军又端出了一大碗鸡汤:“在中国这个土壤上,我们能不能像乔布斯一样,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我觉得只有这样你才无愧于你的人生,才会使你自己觉得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有追求的。”正是因为有着梦想的激励,当时拿着钱袋子四处找投资的雷军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可他创办小米之后,依旧拼命工作,用他的话说是“连睡觉都觉得浪费”。雷军曾在中央电视台《遇见大咖》节目中自曝3分钟吃一顿饭,一天开11个会,每天工作16小时。经常有小米员工爆料加班到深夜两点时还能看到雷军的身影。在雷军这种以身作则的影响下,虽然小米内部没有打卡制度,但小米的员工往往“朝十晚十”,战斗力极强。

雷军用一步步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他也因此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在私下里,雷军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没有高高在上,更没有不可侵犯,他非常的朴素、接地气。

“雷军不是个冷冰冰的人”,无论是和他走得近的朋友,还是他的员工,都做过类似的评价。雷军的助理曾经爆料,他吃东西一点都不挑剔,助理给他点什么吃什么,沙县小吃和汉堡这些普通上班族吃的快餐,雷军几乎每天都在吃。雷军很少把时间浪费在吃和穿上。他的朴素穿着和随意搭配,大家有目共睹。和其他总裁级人物相比,雷军总是显得很亲民,这也是他能成为“网红总裁”的原因所在。

一边是金光闪闪的成绩,一边是普通的生活,这种反差,让雷军更具魅力。

商业真经:雷军经典语录

1.创业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让猪飞上天的台风口。勤奋、努力加坚持,等等,这些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关键的是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

2.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联网竞争的利器就是快。

3.创业10条:能洞察用户需求对市场极其敏感;志存高远并脚踏实地;最好是两三个优势互补的人一起创业;一定要有技术过硬并能带队伍的技术带头人;低成本情况下的快速扩张能力;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加分;做最肥的市场;选择最佳的时间点;专注、专注再专注;业务在小规模下被验证。

4.商业上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像毛主席讲的,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敌人弄得少少的。

5.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但创新的风险很大,绝大部分创新最后都是失败。所以,我认为,创新的本质是不惧失败的勇气!创新还需要一个大环境:全社会理解失败者,宽容失败者。

6.创新为什么这么少,因为我们社会缺少包容失败的氛围。很多大的创新,也是从一两个小的点子开始的。

7.什么是成功?每个人眼里的成功都不一样。我认为,成功不是别人觉得你成功就是成功,成功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自我感受。我不认为自己是成功者,也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我只是在追求内心的一些东西,在路上!

8.很多创业者想轻轻松松成功,如果你想过很舒服的日子,最好不要创业。可以找一个大公司,收入比较稳定,过着非常体面的生活,就挺好的。

9.任何成功,勤奋和努力是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一个最低6×12小时的勤奋和努力,为什么你会成功呢?如果你想干5×8小时就成功,别人比你工作时间长50%,聪明程度一样,人家比你一倍努力,这就应了中国的古话:天道酬勤。

10.创业三原则:第一,热爱你所做的事;第二,做事情的时候要挑选足够大的池塘、足够大的事;第三,勤奋和努力是必要条件。

11.从小开始,每个老师都会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好好学习,爱迪生确实说过“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但是,老师偏偏每次都漏掉爱迪生后面最关键的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勤奋和努力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运气很关键!

12.如果需要帮忙,创业者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尽管我的能力和精力非常有限;如果不需要帮忙,我不会给创业者找任何麻烦,做一个安静的股东。公司是创业者的,他们是英雄和明星,是主角,我是啦啦队队员。

13.董事长该干啥?主要有三点:什么时间点做什么样的事情,这决定了公司的方向和战略;用什么样的人来干这件事情,寻找德才兼备的人不容易;怎么让人有动力愿意打仗,怎么样能够把事情做成。坐好这个位置,最重要的是看人看事的眼光,是经验、阅历和胸怀。

14.我18岁的时候就是乔粉,我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能成为乔爷第二,小米也绝对成不了苹果,因为乔爷是神,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偶像,极简完美设计是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小米努力的方向是“易上手,难精通”,全力设计高品质高性能的发烧手机。有一群发烧友喜欢就足够。

15.创业就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干别人干过了但没有干成的事情。一个非常优秀的创业者往往都是离经叛道的、那种很夸张的人。他有挑战一切的勇气,这是需要鼓励的品质。所以我鼓励创业者要能够挑战权威,颠覆现有规则,这才是成功的经验。

16.腾讯已经成就了一代霸业,马化腾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霸主。但强大如罗马帝国、强大如大秦王朝,都有衰落的一天,这是自然规律。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关键点在腾讯会因为什么原因、会在什么时候衰落,这值得我们大家琢磨!这就是我们创业的机会。

17.我想,我们只有来一次自我的革命,才能实现凤凰涅槃;我们只有打烂所有的坛坛罐罐,才会重新变得强大起来。现在,不仅仅需要各位有勇气、有信心,我们还需要有策略。

18.商业上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像毛主席讲的,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敌人弄得少少的。过去几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人若无名便可专心练剑,所以尽可能不参加会议,认认真真做东西。对我们这么小的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广泛结盟,以开放心态来合作。

19.我们一定要办一个轻轻松松的公司。顺势而为,登到山顶看到风景很漂亮,将山顶上的石头往下踢,这是小米要做的事情,如果小米是把一个一千公斤的石头运到山顶上,那一定没有现在的精神面貌。

20.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变化吗?现在连操作系统都在变,行业远没有得到充分竞争。我相信乔布斯发明了新手机时代,但还有很多新的东西会出现。

21.大家认为对互联网行业来说,40岁已经老了,应该要退休了,还折腾什么。但是我特意查了一下,敬爱的柳传志是40岁创业的,任正非是43岁,我觉得我40岁重新开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坚信人因梦想而伟大,只要我有这么一个梦想,我就此生无憾。

22.不少创业者抱怨找不到人。其实,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找优秀的人都很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办法:第一,花足够的时间找人,至少70%;第二,把现有的产品和业务做好,展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筑巢引凤!

23.作为领导者你一定要把你所关注的事情的每个细节拎出来,或者在你的队伍中形成这种文化,你的事情才能做得好。用柳传志的话说就是比谁夯得实,夯实了哪怕晚走半步也能赢。

24.管七八个人的关键是带头干。管二三十人的关键是走着干,早上问问今天的任务,下班的时候看看完成情况。管七八十人的关键是找几个能管二三十人的部门经理。

25.某手机品牌一年投放广告费是20亿元人民币,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不把这20亿元人民币还给用户呢?当我们满大街打一个广告,把两三百元钱的手机卖到两三千元钱的时候,那不是一种保健品吗?这是不会长久的,在今天社交化媒体如此发达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比口碑重要呢?

26.用户首先需要好产品,其次才是便宜的产品。

27.我们在做每一个产品的时候都是先寻找一个有很大用户需求的点,一点点地扩张开来,一点点做这点是大家很重视的。实际上互联网企业都是一点点长起来的,腾讯、百度这样的企业都是一点点长起来的,所以单点切入是互联网很重要的一个原则。

28.每个项目投资之前,我要叮嘱创始人两点:一、我不要投票权,100%支持你,只要不做假账不违法、公司不翻船;二、我会给你很多建议,但这仅仅是建议,你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假如按我说的做,对了,是你的功劳,错了,也是你的责任。

29.二十多年前,我看了一本关于史蒂夫·乔布斯的传记,就梦想创办一家世界级的公司。虽然目前离这个目标非常遥远,但我一直有一个自信:毕竟我比乔布斯小15岁,我还有机会!一本书、一个人的影响,改变了我一辈子。

30.什么是成功?每个人眼里的成功都不一样。我认为,成功不是别人觉得你成功就是成功,成功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自我感受。我不认为自己是成功者,也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我只是在追求内心的一些东西,在路上!

成杰智慧评语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中,社会各界一直认为,中国的第四次创业潮来临了,并且这次创业浪潮有着中国近10年来最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的黄金时代来了,是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弄潮儿呢?据统计,目前,中国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0%以上。那么,哪些人适合创业,哪些人不适合创业呢?雷军身上有着几点非常明显的创业成功者的素质,能为创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人因梦想而伟大-

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面对的痛苦比起收获的喜悦和成就感要多太多,而梦想能支撑人们走得更远。

雷军常常提及影响自己一生的书《硅谷之火》。这本书,讲述了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硅谷奇人早年的创业故事。大学时代的雷军偶然看了这本书,之后的好几个晚上,他都失眠了,他在武汉大学的操场上沿着400米跑道走了一圈又一圈,走了好几个通宵,一直在想,怎么能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自此,他确立了一个梦想:像乔布斯一样,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如此,才无愧于人生。

正是这个梦想,让雷军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参与了金山的创办,并且坚持16年,直至金山成功上市;也正是这个梦想,让雷军在金山最辉煌的时候离开了。

雷军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40岁前已经干了不少事,卖了卓越,把金山搞上市了,天使投资做了不少,也都不错,但我却在40岁的时候迷茫了。因为我18岁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觉得心里不踏实。”

在雷军的意识深处,给人打工、为人投资更像是帮助他人,唯有创办自己说了算的事业,才能让自己更加快乐和无憾。在小米尚无前景可言的时候,雷军就当众发誓:一定要成为世界500强。“这是我这辈子干的最后一件事情,如果干砸了这辈子就踏实了。”这种孤注一掷的投入,让小米有了一个全新的开端。

-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

在与众多企业家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每一个真正有大成就的人,都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生命的伟大在于历经苦难,苦难是一种财富,它比幸福更难忘怀。一个没有经过苦难的人,要想成功,要想有所成就,几乎不可能。正因为如此,创业需要面临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考验,挺过来的才是最后的王者。雷军在金山时代,加班加点、全心投入,却屡屡碰壁、处处受挫,这为他积蓄了足够的抗挫折能力。后来,创办小米,他备受指责,每天都要面对各种辱骂和斥责声,但是,他都一一挺过来了。

-具有远见卓识-

创业者都有一种本领,那就是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能看到大势,跟对形势。对此,雷军深有感触:“小时候以为,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于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20多年过去了,修成‘IT劳模’。一日梦醒,才明白,人生的牌桌只和了两把屁胡。愧对江东父老,甚憾!要想大成,光靠勤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后来从金山“出走”,做天使投资人,雷军富有前瞻性地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果断选择进军移动互联网行业,小米科技应势而生。一开始,很多人对雷军的选择表示不解,一些业内人士好心劝他:“干这行当作什么?我们都恨不得跳出去转行干了,你放着好好的软件行业不做,来趟这浑水干吗?”而雷军却很坚持自己的选择,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是每个有理想的IT人都不应该错过的。小米成立之后的黑马效应和一路高歌,实实在在地证明了雷军选择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