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业真经
77366500000002

第2章 马云

重点提示

创业故事:一切从说故事、谈梦想、给希望开始

商业模式:颠覆传统,降维攻击

竞争理念:心中无敌,天下无敌

经营智慧:共创、共担、共享、共赢

企业文化:永远把客户放在第一位

领袖魅力:出手无招的“风清扬”

商业真经:马云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创业故事:一切从说故事、谈梦想、给希望开始

1999年2月,阿里巴巴成立动员大会上,马云在自己杭州西城乡接合部的家中,对在场的另外17位创始人说:

“我们要探讨以后至少5年、10年要做的事情。我们所有的对手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的硅谷。我们不要把阿里巴巴定为国内站点,而要把它定位为国际站点。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在此之前,他刚经历三次创业——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及国富通,均无起色,被他定义为“失败”。

马云在台上讲得很激动,台下的同伴一脸迷茫。当时负责拍摄的人是后来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总裁的金建杭,他说:“那个时候我负责拍照和录像,现在我看过去,照片里大家的眼神都是迷茫空洞的。除了马云,在创业之初谁都不敢说自己真的信心十足。”

“你就吹吧”,这是当时外界对马云的一致看法,毕竟当时“电子商务是什么”很多人都还没有弄明白。马云的这些话,一度被舆论拿来攻击。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口才很好的马云,花了一年时间也没有找到为其伟大构想买单的金主。他曾经被37家风投公司拒绝,没人相信他所说的话。创业之初的阿里巴巴举步维艰,直到蔡崇信的出现。蔡崇信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最终吸引高盛联合富达投资2500万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阿里巴巴才走上正轨。

没过多久,马云又吹起了牛。2001年1月,浙江省政府的领导到湖畔花园参观阿里巴巴后问马云:“你希望这家公司将来做到多大?”马云说:“我希望它会是一家市值5亿到50亿美元的公司。”在场的人无不皱眉,陪同参观的市领导出来打圆场:“他说的可能是5亿到50亿人民币。”马云较真儿纠正:“我说的是5亿到50亿美元的公司。”

当时,马云融资来的2500万美元,已经花得只剩700万了,盈利方式他还没有想清楚。

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宝网,正式进军C2C(Consumer To Consumer,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领域。就在这一年,美国电商巨头eBay(易贝)携手易趣进军中国市场。eBay扬言要用18个月逼退淘宝,马云扬言要把eBay赶出中国。马云说:“eBay是海里的一条鲨鱼,可我是扬子江里的鳄鱼。如果我们在海里交战,我便输了;可如果我们在江里对峙,我稳赢。”

大家说马云“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结果,马云下令淘宝三年内不准盈利,通过免费模式战胜eBay。到2004年年底,淘宝网在中国C2C市场占有率已从年初的9%跃升到41%,而eBay则从90%下降为53%。2006年eBay退出中国市场。

2004年,马云对媒体讲,阿里巴巴每天上税100万元。有人说,这家伙吹牛吹破天了。当时阿里巴巴不过才站稳脚跟,谈什么纳税100万元?“快看,天上有头牛在飞,地上有个人在吹”,据说这个有名的段子就是在那个时候传开的。后来的事实很快告诉大家,阿里巴巴是国内首家纳税超过百亿元的互联网公司。

2010年3月,在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云提出,云计算最后会是一种分享,这种分享机制可能蕴藏着颠覆性力量。如果现在不做,将来会死掉!科班出身的李彦宏和马化腾纷纷指责他夸大其词,云计算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人们都在说马云这个外行又吹牛了。

两年后,李彦宏承认“走眼”,马化腾改口称云计算是新酒,互联网大佬们都开始做云计算平台了,而阿里云已经遥遥领先。看看现在的“双11”盛况和“春运”期间阿里云的贡献,还有人敢说云计算虚无缥缈吗?

有人笑侃,这些年马云吹过的牛,就像香飘飘奶茶的广告一样,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为什么马云那么爱吹牛呢?因为他懂得,领袖人物必须是梦想贩卖家。马云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样出身显赫,要想阿里巴巴创业成功,要想说服合伙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干活,要想投资者心悦诚服地拿出资金投资,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声情并茂地讲述阿里的未来,势在必行。

同样是吹牛,有的人说的大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何况别人;而马云“吹牛”,他自己信,也能让别人信。

柳传志曾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谈到,2002年他初识马云,对其印象深刻:马云讲话确实非常有“煽动”能力,说要做几百亿的互联网生意,当时他想,马云心里识数?毕竟,几百亿在当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啊!如今,他真的对马云刮目相看。

当然,这世上没有谁能靠忽悠成就伟业。马云最终能够成为大佬级别的企业家,在于他把曾经吹牛的话都一一实现了,让大家看到了实干家的里子。马云一路吹过的牛,被阿里巴巴一一印证。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

所谓“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马云应该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者吧!

商业模式:颠覆传统,降维攻击

马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很少人因为相信才看见。这是马云独有的谋富哲学。

时间回溯到1995年,马云第一次在西雅图接触到互联网。众所周知,马云创业前是一名大学老师,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了7年英语老师(1988年到1995年)。1994年,杭州电子工学院来了一个叫比尔·阿霍的外教,是他第一次介绍互联网给马云,马云听后异常激动。碰巧,马云很快得到了去美国访问的机会,马云在西雅图第一次接触电脑和互联网。后来马云回想自己当时的心情:“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意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了。”

马云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单词“beer(啤酒)”,结果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他立刻意识到商机来了:为什么不能利用互联网帮助中国的公司打广告?

于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的马云回国后立马辞职,借了2000美元,和朋友何一兵于1995年4月开办了“中国黄页”。中国黄页其实就是把邮电局的纸质版信息簿搬到了网上,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它一点儿不影响马云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别人不懂,而只有你懂,不管你懂多少,这就是优势。抓住它,就是商机。当时很多人不知道互联网,马云背着包在北京到处推销中国黄页,他第一次到某国有单位推销:中国黄页是给您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做宣传,把中国全部放到电脑里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结果负责人很不耐烦:“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你要是不约呢,我很难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无知和排斥,恰恰就是大商机所在。中国黄页很快引起了杭州电信的注意,杭州电信当时也做了一个中国黄页,马云决定和杭州电信合并。中国黄页作价60万元,占30%股份,对方投140万元,占70%股份。凭借中国黄页,马云在中国互联网界名声大噪。

1999年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上,出现了一幕有趣的景象:大会美其名曰“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但放眼望去,参会人员中尽是金发碧眼高鼻子的欧美人,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只有寥寥数人,在这“寥寥数人”中,就有马云。

当时,亚洲电子商务才刚开始起步,所以不惜重金邀请了毫不知晓亚洲国情的西方专家。这些西方专家侃侃而谈的都是eBay、亚马逊等欧美式的电子商务。轮到马云发言的时候,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美国是美国,亚洲是亚洲,美国模式的电子商务未必就适合亚洲实情,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亚洲电子商务的独特模式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在随后一段时间内,一直萦绕在马云那颗外星人般的大脑中。

当时风行的美国模式电子商务,瞄准20%的大企业;马云决定颠覆人们对电子商务的固化理解,瞄准80%的中小企业。在马云看来,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雄厚的实力,有管道,有广告能力,而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

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混凝土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完全可以与大石头抗衡。这是马云对互联网的认识。

马云说,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采购商,曾灭掉了许多中小企业采购商。例如市场上一支钢笔订购价是15美元,沃尔玛开出8美元,迫于1000万美元的订单,供应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尔玛取消订单,这个供应商就完了。而通过互联网,这个小供应商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客户,悲剧即可避免。阿里巴巴的出现,使中小企业采购商和销售商可以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

马云之所以选择为弱势企业服务,有他说的济世情怀,另一个更大的现实原因是他们不懂电子商务。向不懂的人兜售新事物,成交的可能就比较大。

当时很多人觉得电子商务根本就是骗人的东西。有一次,马云为了得到杭州一个客户的生意,连续跑了5趟,对方还是认为马云的电子商务是一个骗钱的东西。为了让客户改变看法,马云到处搜集有关电子商务的资料,一次次为客户讲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和模式,告诉客户在网上做广告比在其他媒体上效果更好。尽管马云已经说得口干舌燥了,客户还是半信半疑。即使这样,马云依旧没有选择放弃,他带走了客户的名片,几天之后,马云又来了,这回还带来一个笔记本电脑,当客户看见自己企业的信息出现在网上的时候,他终于相信了马云,同意付钱。

可以说,创业阿里巴巴是得到了中国黄页的启发。包括后来的淘宝,致力于广大小业主和个体商户的生意,再到后来的云计算和农村电商,马云一直沿用的是降维攻击的思路:做新经济的探路者,然后瞄准80%的群体,兜售他们不熟悉的技术和服务。

:可以看出,马云一路走来,对“小而美”的生意不感兴趣,他只做“大生意”。

竞争理念:心中无敌,天下无敌

马云曾公开表态对钱没兴趣,称其从来没碰过钱。有人调侃,越对钱没兴趣就越有钱。

赚钱从来不奔着钱而去,竞争从来不跟对手开干。这就是马云的秘诀:心中无敌,天下无敌。

马云开始经营互联网的时候,中国的IT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在后来短短几年里,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迅速膨胀,马云面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对此,马云的看法却与别人不同,“打拳碰到泰森,你可能会认为很倒霉。其实,能够找到世界一流的对手,那是一辈子的幸运。”“竞争对手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能使我们获得成长。竞争对手还是企业最好的实验室,因为竞争对手会研究你。而你也会从他们所提出的任何创新点子中吸取经验。”强敌林立的情况下,向竞争对手学习,不去打败对手,而是发展自己,视竞争者为磨刀石,把自己越磨越快,越磨越亮。

随着阿里巴巴越做越大,很多竞争对手出现了。尤其在并购了雅虎中国之后,阿里巴巴陷入残酷的市场竞争,国外的电商巨头eBay和亚马逊来了,谷歌这种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司也来了,国内各互联网公司新浪、搜狐、网易、腾讯更是全部把阿里巴巴当成竞争对手。

有人在山寨阿里巴巴,有人在想办法“搞垮”淘宝。2006年6月,腾讯拍拍就曾推出“大雨来袭,蚂蚁搬家”活动,吸引淘宝卖家倒戈相向。为此,腾讯在拍拍的首页设置了“淘宝店主搬家签到处”,打着“将免费进行到底”的旗号,承诺“搬家就送推荐位,开张就送大红包”,并将淘宝的信用度直接导入拍拍网中。这只是腾讯和淘宝较量中的冰山一角。而另一个互联网巨头——百度,也曾经为“百度有啊”拼命烧钱,只为对打淘宝,曾经一度让马云头疼不已。

面对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马云的态度是:没有公司会对阿里巴巴构成威胁,真正的威胁来自于我们自己,中国市场上也许会有50个和阿里巴巴相似的公司,但是只有一个阿里巴巴。可以说以后C2C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也会更加精彩,还会有新的市场进入者。市场竞争者越多,对领先者越有利。

等到阿里巴巴成为行业霸主的时候,马云又犯愁了:“如果没有竞争对手,是很孤独的。阿里巴巴孤独了5年,我们应该互相学习,商场竞争永远不需要打口水仗。阿里巴巴尊重所有进入这个市场的竞争者。”马云建议:要把竞争对手当作你的产品研究中心。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对手的态度是:尊重、欣赏、学习!

西方有一句话,上帝总是把等重的人放在天平的两边。我们既不能蔑视对手,也不该轻视自己,因为,对手是和我们拥有同样生命重量的人。对于亚马逊,马云相当敬佩,他说:“亚马逊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企业,有一次我和贝佐斯(亚马逊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两个人在盖茨家里,他知道我们两个不是对手,但我们两个很竞争。如果美国有一个阿里巴巴,亚马逊还能活?美国因为没有阿里巴巴,才让亚马逊活下来。”

没有对手,你就不会知道自己的弱点与不足,只有对手,才可以让你时时刻刻运转自己的大脑。

弱小的时候,不被强大的对手吓退;强大的时候,不去和对手争个你死我活。永远不和对手竞争,而是和明天竞争——这就是马云创业以来秉持的竞争观念。马云坚信商场上的一句话: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千万不要把别人当对手看,要把别人当榜样看,看他为什么成功。

经营智慧:共创、共担、共享、共赢

马云说:“我在公司里的作用就像水泥。把许多优秀的人才黏合起来。使他们力气往一个地方使。”马云有个习惯,演讲时他总会说:“我是代表阿里巴巴两万多名员工站在这里的,我能站在这里,是因为我背后有两万多名阿里巴巴员工在默默地付出。”马云这么说,完全有自己的底气。得人心者得天下,马云在管理和凝聚人心方面是高手。他的秘诀在于8个字:共创、共担、共享、共赢。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舍得分享财富。

在第一次创业期间,马云数次面临发不了工资的窘境,但马云坦诚地告诉了员工,没有隐瞒,第一时间获得了员工的谅解和支持。1999年,马云决定回杭州进行二次创业时,也是坦诚地和自己的团队进行沟通。他告诉员工,愿意留在北京的,他负责写推介信,保证员工能找到高薪工作,愿意和他一起回杭州创业的,他只能保证每月500元的工资和高强度的工作。

正是马云这种坦诚相对,团队人员集体决定和马云一起“再干一场”,这些人就是后来的“18罗汉”。正式创业后,马云又告诉大家,除了工资低,加班会是家常便饭,需要大家住在距离公司很近的地方,租住最便宜的民房,每天正常工作时间是12个小时,加班的时候需要工作16个小时,甚至更多。大家还是留下了,因为他够坦诚。

马云说:“我成立这个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为自己也给整个公司立下了规矩,永远不能有任何人控股这个公司。我本人也好,我的团队也好,没有一个人希望成为中国的首富或杭州的首富,我们就想做事,我们能够创办一个真正伟大的中国公司。”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在马云的坚持下,阿里巴巴实行“全员持股”计划,马云甚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向孙正义和杨致远为员工争取了更多的利益。最终,4900名员工总共持有4.04亿股上市公司股份及3919万股认股权和25万股受限制股权等,合计4.4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6.32%。按此计算,阿里巴巴实际为内部员工创造了至少184亿港元的市值财富。

马云这样做的目的是“和员工共享财富”。阿里巴巴集团数位高管一夜成为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普通员工中成了百万富翁的竟然超过千人。刚入职的大学生也分到了“上市大红包”。团队中有65%的员工拥有公司期权,世界上没有别的公司有这样的事情。马云的不凡之处在于,他没有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将自己变成中国首富或亚洲首富,而是毫不犹豫地兑现了创业时的诺言,他将集团中70%的员工变成了“大富翁”,他一夜之间点石成金,5000多名员工从此可以衣食无忧地享受生活。马云开创了互联网公司上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造富狂潮”。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居于首位。只有愿意付出的员工才是驱动企业加速前进的核心。马云是真正把员工当作“最宝贵的资产”的企业家。从马云对待员工的“舍得”,可以领悟到他成功的真谛。

马云是大学教师出身,浑身洋溢着自由平等的理想主义情怀。他没有急功近利的弱点,也没有对权谋的嗜好,更没有对财富的霸占心思。

阿里巴巴被称为电商黄埔军校,上市后一大批老员工离职创业,阿里校友遍布全国各个行业,但更多人选择坚守在阿里巴巴。马云留人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从来没留他们(员工)过。阿里巴巴10年以来22000名员工,离开的也有10000名左右了,我一下子记不清楚,我从没留过任何人。”这是马云2010年12月在和80后、90后聊天时说的话。

马云认为他没有必要留任何人,他认为对自己来说“当好这个公司(阿里巴巴)的使命感和价值观的守门员,这件事情是最最重要的”。当一名员工决心离开时,说明他是不适应和不认可公司文化的,而勉强不属于阿里巴巴的人留在阿里巴巴,结果肯定是害人害己。

阿里巴巴创办初期,正急需人才之时,一位香港IT高手送上门来,马云说给他每月500元工资。对方大吃一惊,觉得这工资连给女朋友打电话都不够,掉头就走。没想到,马云也毫不挽留。

阿里巴巴是“价值观”驱动的公司,你认同,你留下,你付出,你担当,你就会收获到“巨额财富”。但如果你想“搭便车”,或者没有担当意识,对不起,你早晚得离开。

2011年2月,阿里巴巴爆出2326名“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事件,上百名阿里巴巴员工牵涉其中。危机发生后,马云处理迅速而有力:B2B(Business-to-Business,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Internet,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公司CEO(首席执行官)和COO(首席运营官)——马云的得力爱将卫哲和李旭晖双双被辞,数十位员工被开除。社会上多把马云的这些举动看作是一场成功的公关秀,但马云则称这是在坚守企业价值观的“牌坊”。

马云说:“做企业不能当侠客。我是公司文化和使命感的最后一道关。作为大家信任的CEO,我要做的是捍卫这个公司的价值体系。”

马云反复告诫团队:“永远不要把赚钱作为公司的第一目标,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帮助客户创造价值。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情,就是员工最大的失责。如果今天我们没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阿里将不再是阿里,坚持102年的梦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话和笑话!”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来自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敢于承担责任的公司;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担当。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我们在艰苦的创业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走得更舒坦。”

卫哲和李旭晖的辞职是公司巨大的损失,马云非常难过和痛心。马云“挥泪斩马谡”,不过是提醒阿里人,即便过了艰苦奋斗期,阿里人也必须敢于担当。赚钱永远只是一个结果,而失去了共创和共担精神,就不会有这个结果,也就不存在共享和共赢的喜悦。

企业文化:永远把客户放在第一位

阿里巴巴,这个一度登顶全球最高市值电商公司的中国巨头,连华尔街最精明的分析师都不敢轻言它的尽头在哪里。

经历了无数困难,18人的小公司目前已成为中国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回顾过去,马云强调:客户,是阿里巴巴最杰出的成就。

自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以来,就一直贯穿“客户第一”的经营理念。在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六脉神剑”的排序中,前三剑是“诚信”“激情”“敬业”,中间两剑是“团队合作”和“拥抱变化”,最后一剑封喉的就是“客户第一”。可见“客户第一”在马云心中的重要性。

马云认为,做企业不是打仗,不要持有跟谁比、超越谁的想法,做好客户服务才是做企业的关键,更是企业生存的真谛。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客户,你一定会死掉。

在对“客户第一”的阐述中,阿里巴巴提出的五项具体要求,体现了阿里巴巴在价值观的落地和执行标准上下了很深的功夫。

“无论何种情况,微笑面对客户,始终体现尊重和诚意”:阿里巴巴要求对客户要予以充分的尊重,要愿意与客户保持长久合作。

“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用客户喜欢的方式对待客户”:阿里巴巴更愿意以互利互惠的方式对待客户。只有坚持原则,才能得到客户的信赖,才能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在和客户的沟通上,要采用客户愿意接受的方式,向客户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最终达到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这项要求被认为是阿里巴巴客户管理精髓。

“平衡好客户需求和公司利益,寻求双赢”:如果仅仅公司得利,而让客户遭受损失,那么公司就很难获得持续的客户;如果客户得利而公司受损,那么公司就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因此最佳的选择就是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方式。

“关注客户需求,提供建议和资讯,帮助客户成长”:这项要求集中体现了阿里巴巴愿意与客户共同成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创业的头三年,即1999年、2000年、2001年,阿里巴巴几乎没有一分钱收入。马云说:“鼓励我们坚持下去的是我每天收到大量客户的感谢信,因为阿里巴巴找了新的客户,因为阿里巴巴有了希望和信心,这些信件支持我们走到了现在。”

在创业时期,坚持“客户第一”,很多企业都无异议,毕竟这时候客户是衣食父母,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问题是,等到企业做大、上市之后,有几个企业敢说自己一直坚持“客户第一”呢?现实中,有太多的企业在上市之后,唯股东马首是瞻,似乎股东掏了钱,不是第一就没有天理了。

在马云看来,这是一种严重的认知误区。早在1999年融资时他就跟股东明确表示,投资者是阿里巴巴的娘舅,客户才是阿里巴巴的父母。在上市后,马云在股东会议上,更是当着所有股东的面坚称:在整个公司治理过程中,他坚信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他认为10年以来,阿里巴巴活下来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不管任何时候都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这份勇敢,没有几个企业家能够做到。

马云指出,企业上市以后,不能颠倒过来说“股东第一”,原因在于:假如股东第一,企业的压力就会变大。“因为股东不了解你的企业,90%的股东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他们是从财务报表看你,你必须要知道你自己干什么。所以,所有的创业者必须上了市以后,自己仍旧是普普通通的创业者,坚信服务好你的客户,坚信让你的员工成长,坚信对你的股东尊重,我认为股东第三不是对股东看不起,而是在分配资源的过程中,把股东放在第三位,是对股东资源的决策。但是,对股东必须透明,只要你透明,讲实话,讲清楚,就会得到股东的支持,因为你做好了客户,做好了员工,股东利益一定能得到保障。”

一开始,有些投资者质疑马云的这一逻辑。但随后的事实证明,只有把客户放在第一位,股东获得的利益才是持续而稳健的。即便在经济海啸肆虐的2009年,阿里集团的战绩依然显赫,股东的利益丝毫没有受损。

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在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提出,企业若想避开竞争激烈的红海,唯一办法就是将视线从竞争者身上挪开,重新关注“客户需求”,剔除和减少产业竞争方面的比拼成本,全力以赴为客户创造价值。“心中无敌”的马云很好地诠释了蓝海战略的这一精髓。

领袖魅力:出手无招的“风清扬”

宣布退休的时候,被问及“您认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是谁?”比尔·盖茨毫不犹豫地回答:“马云。”可见,马云的魅力,地球人都挡不住。

2018年10月30日晚,金庸先生逝世,马云发悼念:“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要有,也一定不会是今天这样,几万人一起痴痴癫癫——创业。”足见其对金庸小说的热爱。马云还表示金庸笔下的武侠精神早已融入阿里血液,化为百年精神。

在马云的主导下,阿里巴巴办公室多以金庸小说的武林圣地命名。马云的办公室叫“桃花岛”,会议室叫“光明顶”,洗手间叫“听雨轩”。阿里巴巴的价值体系,先后被称为“独孤九剑”和“六脉神剑”。

马云说:“刚创业的时候,我们18个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十六七个都对金庸小说特别喜欢,金庸的小说充满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和侠义精神。尤其是侠义精神,替天行道,铲平人间不平之事。金庸小说里的很多人物我都特别喜欢,但最喜欢的是《侠客行》里的石破天,他简单,他执着;另外比较喜欢风清扬,第一,他是老师,自己不愿出来但他培养了令狐冲。第二,他擅长无招胜有招。”

阿里巴巴员工都有个出自武侠或玄幻小说里正面角色的“花名”,在公司,大家相互之间直呼花名,创造出公司里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氛围。马云的花名是“风清扬”,马云接班人张勇的花名是“逍遥子”,蚂蚁金服原董事长兼CEO彭蕾的花名是“林黛玉”,天猫原总裁王煜磊的花名是“乔峰”。

风清扬是《笑傲江湖》的人物,而“独孤九剑”就是风清扬的绝学。风清扬原属于华山派剑宗的一代宗师,后一直隐居华山山后,在思过崖偶遇令狐冲,见他慧根好,传其独孤求败绝学“独孤九剑”,此后令狐冲多次凭借这一神奇剑法脱离险境。风清扬教给令狐冲独孤九剑时说:“招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活用招式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而独孤九剑的最关键处,在于‘料敌先机’,要提前预知形势,并由此发现敌人的破绽,从而达到‘只攻不守,以攻为守,攻敌之不得不守’的境界。”

2017年11月,一部明星阵容强大的功夫动作短片《功守道》开播,引发国民热议。影片中,马云亲自饰演男一号,一个无招胜有招的无敌功夫高手。马云终于将自己的风清扬大侠梦搬上了荧屏。

马云是教师出身,执掌阿里巴巴之后,他决心当一个像风清扬一样的老师,想发现最好的人才,训练他们,培养他们,让他们比自己更棒。

1999年创始之日起,马云就提出未来的阿里巴巴必须要有“良将如潮”的人才团队和迭代发展的接班人体系。经过19年的努力,今天的阿里巴巴无论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堪称世界一流。到处救火的陆兆禧,更具担当的张勇,蚂蚁金服的井贤栋,将支付宝打造成国内最大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彭蕾,马云培养出来的“令狐冲”何其多。马云曾这样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只有一个出名的CEO,我们呢,我马云甚至连‘十大’都排不进去。”

在商界,马云是公认的“搅局者”。外行出身、毫无技术背景的他,愣是把互联网江湖一次又一次搅乱。在技术派面前,他如同风清扬一样,打出的招数,常常让人难以捉摸。技术派们看不懂,不喜欢与之为伍。马云也和风清扬一样,不愿意卷入“门派”之中。

2017年12月3日,网易的丁磊在乌镇西栅景区安排了一场饭局。李彦宏、马化腾、雷军、张朝阳、余承东悉数到场。开席半小时后,刘强东又转战自己和美团的王兴共同组织的另一场饭局,除了随后赶到的马化腾、雷军,出席“东兴会”饭局的还有联想CEO杨元庆、滴滴CEO程维、58同城的姚劲波、今日头条的张一鸣、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快手CEO宿华、知乎创始人周源等。

而两场饭局中都没有马云。事后马云回应道:“确实没人邀请我,当然,邀请我我也不一定有时间,我也没去想过参加还是不参加。”

马云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一般商人,他说:“我不想做商人,我只想做一个企业,做一个企业家。在我看来,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企业家的目标则是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影响这个社会,赚钱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所有技能。赚钱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我的结果,不是我的目的。世界上会赚钱的人很多,但世界上能够影响别人、完善社会的人并不多,如果做一个伟大的公司,就要做这样的人。”骨子里,马云就是要做风清扬这样的大侠。

高手风清扬最终选择了归隐山中。马云在和王菲合唱的《风清扬》中,有一句歌词埋藏了他的想法:“一个个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2013年5月10日,马云辞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马云公布“传承计划”: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可以看到,马云在循序渐进地“隐居”。

商业真经:马云经典语录

1.“您那么有钱,为啥不花天酒地,无所不能,把钱花出去,满足自己的欲望?”马云:“我的这些钱是别人对我的信任,我要把它们用得更好!”

2.要学会在谣言的口水里游泳。

3.带着仇恨的竞争,一定失败。

4.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5.员工辞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种最真实:一、钱没给到位;二、心受委屈了。这些归根结底就一条:干得不爽。这些员工走的时候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理由,为的就是给你留面子,不想说出你的管理有多烂,他对你已经失望透顶。仔细想想,真是人性本善。作为管理者,定要乐于反思。

6.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7.不管你拥有多少资源,永远把对手想得强大一点。

8.做管理,就是实力、眼光和胸怀。

9.关系特别不可靠,做生意不能凭关系,做生意也不能凭小聪明。

10.一个好的东西往往是说不清楚的,说得清楚的往往不是好东西。

11.我在雇人的时候,总是找比我更聪明的人。而且我会找那些我觉得四五年以后,可以当我上司的人。

12.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

13.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

14.上当不是别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贪。

15.当别人叫你疯子,你已经离成功不远了!

16.在今天的商场上已经没有秘密了,秘密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17.赚钱模式越多越说明你没有模式。

18.要找风险投资的时候,必须跟风险投资共担风险,你拿到的可能性会更大。

19.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首席财务官)当CEO。

20.在公司内部找到能够超过你自己的人,这就是你发现人才的办法。

21.有一样东西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就是企业文化、使命感和价值观。

22.永远不要控股企业,令其痛苦不堪。

23.阿里巴巴今天最大的骄傲是什么?很多人说我们上市了成功了,谁成为中国首富、亚洲首富,其实我们骄傲的是让几千个人成为百万富翁,我们让几十万家的企业赚到钱,我们让上百万的创业者成功。

24.冬天来到不完全是坏事,在冬天里,我们不得不更专注核心业务,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这是难得的完善自己的机会。

25.VC(风险投资)永远是舅舅,孩子还得靠自己带大。

26.我们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知道他们要做什么,而他们不知道我们想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没有必要让所有人知道。

27.在我看来有三种人:生意人,创造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为社会承担责任。

28.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

29.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30.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成杰智慧评语

有钱可能是后天的,但有雄心一定是先天的。

马云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是天生的野心家和梦想家。马云的那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被人们视为经典。

我在《大智慧:生命智慧的十大法门》里面讲过,生命的伟大在于心中有梦。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就是梦想。

1995年,马云第一次到西雅图接触到了互联网,就有了“我要改变世界”的想法。这种雄心是一般人难以拥有的。

1999年创业,马云对他们所有人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当时的马云,要钱没钱,要资源没资源,连工作的地儿都安在了家里,可他却给了所有人一个清晰的“未来”。有了这个未来,大家心里有了底,至少领导很详细地构想过大家要干的事情了;有了这个未来,马云及其团队度过了难熬的创业期;有了这个未来,阿里巴巴顺利度过了好几次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机。

马云的创业史,就是在一步步把“未来”变为现实。

马云“梦想成真”的根本在于“利他经营”。发自内心地成就人,自然就会把事业做大。你能够成就多少人,你就能做成多大的事业。

从创业开始,他就立志“做数不清的中小企业的解救者”。在马云看来,微软就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它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星巴克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它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也要做伟大的公司,以改变很多人命运为荣。

通过帮助别人,来成就自己的事业,马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8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市场形势十分恶劣。在这种情形下,马云明确指出,在经济冬天里阿里巴巴更重要的任务是——帮助中小企业过冬,帮助它们生存下去。马云看得很透彻:“如果我们的客户都倒下了,我们同样见不到下一个春天的太阳!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是阿里巴巴的使命。”

为此,阿里巴巴启动为帮助中小企业“过冬”生存发展的特别行动计划。在该计划中,阿里巴巴将集结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雅虎口碑、阿里软件等所有资源,全力以赴地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生存难关”。在马云的推动下,许多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多来自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新兴市场的采购订单,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还顺利实现了融资,得到了救命钱。

马云帮助中小企业从金融危机中走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汇聚在阿里巴巴周围。阿里巴巴成为行业第一,淘宝成为行业第一。成人者天成之,马云成全了别人,最终成就了自己。

在救济中小企业的同时,马云还做了件“逆天”的事情。全世界所有的企业不是降薪就是裁人,马云却“逆势”厚待员工,年终奖照发,而且给表现优异的员工涨工资。他的解释朴实而真诚:“在冬天到来的时候,企业更应该对员工负责任。越是冬天,员工越是期盼高工资和年终奖。”照发年终奖的决定出来以后,当时1万多名员工心里非常踏实,大家干劲儿更足,这一年成为阿里巴巴创办9年以来最成功的一年。

软银的孙正义在回答为何选择投资马云时说:“当时中国B2B领域共有四大公司,除阿里巴巴,还有8848、MeetChina和Sparkice,而选择阿里巴巴的重要原因是马云及其团队的坚定信念,尤其是18个创业合伙人的精神。当年我们放弃别的机会,集中精力投资马云这个团队。我们并不是神仙,一眼就能看到阿里巴巴的未来,也只能看到电子商务这个大方向,但为什么最后选择马云这个团队呢?了解他多一点的人就知道,他能把很多人聚在周围,团队非常厉害。VC很重要的是判断团队。马云有一种独特的分享意识及不平凡的领导才能。”

动机善,则事必成。正念利他之心的回报是不可思量的,为对方着想似乎伤害了自己利益,但却总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马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背后有太多的拥护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商界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