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率研究
7735600000009

第9章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3)

第五节民营资本的部门间配置与投资效率

计划手段配置资源的代价是资源配置脱离了资源的稀缺性,从而无法达到最佳经济效率。在生产过程中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中国这样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的相对稀缺性更凸显了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如此,资本能否合理地配置和有效率地利用,是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民营经济兴起的一个表现是民营制造业资本的扩张。这种扩张意味着一个潜在主导部门的上升,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当前一些特殊的体制性障碍,也有可能导致这一新兴的“民间”部门在资源配置上受制于某些环境因素而无法达到最佳效率。扩张的背后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故事。在本节,我们将利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来就民营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本章第四节估计得到的弹性为我们继续考察配置效率问题提供了基础。

资本边际产出分地区分行业的分布情形。从中可以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较明显地高于东北和西部地区。但是直观地来看,行业间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分布,除了材料工业比较低以外,其他行业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在资本边际生产率整体较高的地区(如东部和中部地区),不同行业内部分布的离散度也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资本边际产出在所有地区中最低,只有中部地区的将近1/2水平,这表明东北地区的民营制造业部门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过度投资,而中部地区的投资则显得不足。在四大行业中,机械行业的资本边际产出最高,达0.364。

就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资本边际产出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差异(如果存在的话)可能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地区分割(白重恩等,2004)。这种特殊的市场结构给资本的自由流动造成了明显的人为屏障,尤其是给缺少政府支持的民营企业的投资造成了障碍。其次是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能力存在差别。民营企业无法同国有企业在正规金融市场竞争,因此往往只能求助于高利率的非正规金融市场来获得投资资金,在均衡状态下这样就会导致两类企业的资本边际产出不一致(Hsieh和Klenow,2007)。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发育程度差别又非常大(如浙江温州具有相当发达的民间金融市场,但是在内地却没有类似发展程度的非正规金融市场),所以即使在民营企业内部,地域间融资约束的差别也依然是存在的。

那么我们自然要问的是,既然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效率在部门间存在一定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对整个民营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这种差异消失,民营制造业的整体效率是否会提升,提升多少?

为了定性和定量地回答这几个问题,我们接下来用一个思想实验来模拟资本边际产出的部门间差别消失后的经济效果。根据资本配置的局部均衡理论即可推知,当资本的部门间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时,资本边际产出在各部门间都是相等的。为了简化起见(也是为了得到唯一解),这里将民营企业划分成两大部门:资本边际产出高的前沿部门和资本边际产出低的非前沿部门。

正如预期的那样,随着资本的净流入,前沿部门的产出也有显着的增加。与使用前50%样本作为前沿的情况相比,使用前20%样本作为前沿,由于部门间边际资本产出差异更大,Y1更小,因此资本的跨部门重置会带来前沿部门产出更大幅度的增加。资本重置带来的总产出增加比例从数值上来看并不大,但是还是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现象:省份间重置带来的产出增加效果比产业间重置要明显。这说明,就目前民营制造业的资本配置状况而言,地区间的误置可能比行业间的误置更严重(这与本章第四节地区间生产率差异方差中的协方差成分分析结果是一致的),而重置带来的潜在经济效果也更好。

第六节结论与启示

中国民营企业的兴起因其所暗含的不同寻常的经济和制度意义,正在成为各个领域学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章的出发点是试图用经济学中的生产率分析工具来细致地揭示当前转型环境中中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期望能够从系统规范的分析中对这一重要现象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理解,并提炼出规律性的事实特征。其理论和政策含义是十分明显的。

我们的研究样本来自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的私营制造业企业样本。为了充分发掘数据信息,我们选取了规模以上企业样本,并剔除了缺失关键分析变量的样本点。尽管如此,本章的样本企业仍达到7万多家,占规模以上总体的60%以上,并且统计摘要显示我们使用的分析样本与总体相比较在各个关键维度的分布上仍然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在生产函数的估计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了误差项组内相关的可能性,在报告和分析主要估计结果时也考虑到了稳健性。

样本分析表明,民营制造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在地区间差距较为明显,其中东北地区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我们认为这与东北工业的历史因素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优势体现在机械设备制造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上,而东部地区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制造业部门的民营企业则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上都明显地领先于其他地区。然而东部地区的这种平均意义上的优势却带有内部的异质性:高要素生产率主要表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上。

生产函数估计结果显示各地区大部分行业的资本弹性稳定地处于0.2~0.3之间,这与现有的基于调查样本的估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据此估计得到的TFP在地区间的差距并不如各地区内部的行业TFP差距显着。对生产率方差的分解表明,地区和行业内部接近90%的生产率差异来自TFP的差异,劳均资本的差异占贡献来源的13%左右。虽然行业间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还是TFP,但地区间的生产率差异则主要来源于劳均资本的差异。劳均资本和TFP的联动效应(协方差)对地区和行业间的生产率差异有较大的负的贡献,这意味着部门间存在资本配置的非效率。

对资本边际产出的进一步分析确认了这一点。并且我们通过一个模拟实验发现,省际资本重置给民营制造业带来的潜在产出增长效果比行业间的资本重置要更加明显。其背后的现实含义是,民营制造业资本的地区间流动障碍比行业间障碍要严重得多。

由于普查数据的截面性质,我们在研究中无法描画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另外由于篇幅所限,仍然有不少有价值的问题没有在文中讨论。比如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将生产率分解成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也许可以得到更丰富的结论,但是这需要使用非参数方法。总之,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研究是个系统课题,我们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以拓展。

附录

A.地区和行业分类

A.1 地区分类(括弧中数字表示普查数据库中“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东北: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

东部:北京(11),天津(12),河北(13),上海(31),江苏(32),浙江(33),福建(35),山东(37),广东(44),广西(45),海南(46)。

中部:山西(14),内蒙古(15),安徽(34),江西(36),河南(41),湖北(42),湖南(43)。

西部: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A.2 行业分类(括弧中数字表示普查数据库中四位数“行业代码”的前两位数字)轻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13),食品制造业(14),饮料制造业(15),纺织业(1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8),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9),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0),家具制造业(21),造纸及纸制品业(22),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42)。

化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6),医药制造业(27),化学纤维制造业(28),橡胶制品业(29),塑料制品业(30)。

材料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金属制品业(34),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3)。

机械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35),专用设备制造业(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

参考文献

[1]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4(4).

[2]金祥荣.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经济研究,2002(8).

[4]黎德福,陈宗胜.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是否存在快速的效率改进.经济学(季刊),2007(1).

[5]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2002(2).

[6]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2).

[7]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经济研究,2005(9).

[8]王争,钱彦敏.中国省际收敛与收入分布的“极化”特征,1978-2004:趋势及成因.经济发展论坛工作论文,No.FC20060100,2006.

[9]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王莉.所有制形式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3).

[10]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经济学(季刊),2004(3).

[11]许斌.外贸、外资和中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率.载:林双林,王振中,尹尊声.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8(12).

[13]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经济研究,2001(10).

[14]张厚义,侯光明,明立志,梁传运.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No.6(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5]张焕明.扩展的Solow模型的应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差异与趋同.经济学(季刊),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