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甬商风景这边独好
7732800000026

第26章 向东:向海——宁波城市文化构建的必然(2)

这里笔者说经营宁波要全面,用意在于不仅要着力经营物质形态的海洋宁波,更要着力经营好意识形态的、文化形态的海洋宁波;不仅要着力经营好别人眼里的海洋宁波,更要首先着力经营好宁波人心灵里的海洋宁波。自己心灵里没有海洋宁波,也不能指望别人眼里有美的海洋宁波。这里笔者说经营宁波要立体,用意在于一是要有经营海洋枢纽的认知和动作。即把海洋宁波当做是一个联通和集散海路、陆路、空路、天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枢纽,当做是一个整合与活络内陆市场供求与海外市场供求的市场枢纽加以经营,二是要把海洋宁波多层次地、丰富地加以经营。即从海面的渔业旅游运输到海底的油气矿藏资源开发,到海洋天域的动能、气象、环保利用,特别是海洋水体这个城市未来发展性命攸关的财富的蓄积保护。宁波有两件事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是可圈可点的。一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二是城市中心的东迁。但是这还很不够。宁波不能仅止于长自己所长的在物质形态上日新月异,更要长自己所短地在精神形态上取得成功,也就是说城市的整体文化心态也要全力建设。具体地说就是精神上宁波该怎样形成一种北望上海、东揽舟山的主流城市气魄;文化表达上宁波该怎样对象山开渔、春晓油气、北仑海运、镇海沧桑等固有的和潜在的海洋文化元素精耕细作并不断挖掘和注入新的属于宁波的海洋文化元素,使宁波的城市文化表达逐渐地更趋蓝色、更趋开阔浩渺;教育培植上宁波该运用怎样更丰富的形式和更丰富的手段让宁波人和进入宁波的人从一开始就认知海洋宁波,就接受海洋宁波,就确立海洋宁波的文化心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宁波是个缺水的城市这句话已经喊了多少年了。但这是句山民的话,从海洋城市的角度考察宁波是个富水城市。这句话现在说似乎痴人说梦,但迟早有一天宁波会发现海水是宁波的命根子。

宁波要确立向东、向海的城市发展姿态是个人民工程,不仅各级领导要亲力亲为,更要动员全体百姓身体力行。宁波要确立向东、向海的城市发展姿态更是个历史工程,整个城市要下决心从根本处抓,从一开始抓。25年前邓小平同志参观上海市十年科技成果展时说了一句极富远见的话:“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其意涵所指就是事情只有从开始时就抓紧才能具有根本的效果、长远的效果。确立城市的发展姿态也是如此。

2.枢纽城市的枢纽表现应该是综合的。即不但城市的产业业态是完整的、综合的,尤其第三产业是具有突出优势表现的,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城市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半径也是综合的、强大的。没有优势明显的第三产业如金融、会展、物流乃至酒店餐饮,城市就无法为城市以外的需求实现提供有效服务,而这是一个枢纽城市必须做到的;没有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传播覆盖力,一个城市就会失去对开放信息、开放人才、开放文化观光的吸纳整合影响能力,而这是一个枢纽城市必须具备的能力。基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唯有具备以上两个基本前提,城市的枢纽表现才可能是综合的,城市的枢纽能力才可能是完整的,城市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枢纽城市。而站在城市文化体系构建的角度看,宁波市在这方面最应该做好的是进一步强化城市的文化开放包容能力。即不但能包容外国的文化、也能包容外地的文化,不但能包容来自富庶地区的文化、也能包容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的文化,不但能包容特色不那么鲜明的文化、也能包容特色鲜明的文化。做好这件事关键在两点。一是全民积极参与,构建一种开放、包容甚至是欣赏的整体市民心态,只有这种整体的健康市民心态才是一个城市开放包容能力长期得以保持的大前提。二是管理层面大力推动。譬如新文化元素、新文化品种的引进,多元文化、多元信息的交互推广以及不同文化习性、不同文化民俗的交流认知等等。

3.以务实的干劲务虚。进入21世纪,世界也进入了文化引导实现价值的时代。不但制造业离不开文化创意的提升,就连文化创意本身的产业表现也是风起云涌,格外抢眼。宁波市能不能搭好这班车?我的结论是能。因为宁波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有自己突出的优势。具体说一是城市基础实力强大,足以在产业启动之初获得足够的支持,进而使产业发展在初期就形成超常的速度与规模;二是城市文化底蕴深厚、丰富,足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内涵支撑;三是城市领导高度重视,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育提供有效的权力推动。那么,宁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该秉持怎样的态度呢?就是以务实的干劲务虚!宁波人一直津津乐道于自身久已形成的一个素质,那就是执着的务实。宁波人是应该为这个素质津津乐道的。因为其给宁波打造了辉煌的成就,因为其是宁波人整体发散的优良品格。但是换个角度看这又可能是个宁波的短板。因为执着于务实,所以看不起务虚,不屑于务虚。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达恰恰就离不开务虚、离不开长长久久的务虚,执执着着的务虚。唯有这种务虚才能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育长大营造一种如同高山云雾之于茶苗的氛围而利于其品质、而利于其久远。在今天、在一座急欲迅速成就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这个城市人群的整体状态尤其是个短板制约因素。笔者是做城市文化研究的,自然在这方面关注多些。记得六七年前宁波曾经在CCTV4做过一个城市形象推广广告。广告最后是一个玲珑剔透的洋娃娃欣喜地欢呼“Mynewhouse,Ning Bo China”。

我曾为此欣欣然对家人说,宁波也开始做城市推广啦。遗憾的是这景象没几日就不见了。倒是山东始而从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个体,继而以全省的名义做套装城市品牌推广广告,而且孜孜以求,越做越大。到今天,电视看客几乎都熟知“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广告主题词了。反观坐拥更大东海的宁波市却从人们的文化视野里消失了。为什么有超过的底蕴、有超过的成就,宁波的城市大众知名度却远不及青岛、厦门呢?恐怕不屑务虚推广也是问题成因所在。我们当然相信,即使世界已经进入了文化引导的时代,执着的务实或者务实的执着仍然是一种美德。问题是宁波决不能够拿着执着的务实去执着地拒绝务虚。相反,要以一种把象山开渔当冰箱、当洗衣机制造出口看的欣赏、向往态度,用执着的务实去务虚,去学习怎样务虚才是宁波文化创意产业的取胜之道。在这里笔者要大声疾呼,是时候了,宁波要急起直追,努力践行城市文化战略的制定,努力践行城市文化氛围的形成。努力践行城市文化系统的构建,努力践行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形成和推广。五年后,宁波的文化能不能像今天宁波的工业产品一样卖钱,宁波能不能形成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关键要看今天宁波的文化构建和文化推广工作做得如何。

在城市文化的务虚推广上,我以为宁波有三件事应该是花大力气努力做好的。一件是努力深、广、高地发掘宁波的各种非物质文化财富并将之纳入到一个地域个性鲜明的人文大系统里面加以整合、宣扬。宁波市有两条可以贯古今、通未来的大脉适合用来打造这个人文大系统。一条是自海上丝绸之路直至于今日新甬商的商脉,一条是自明清浙东学派直至于今日宁波籍两院院士、文化名人的文脉。就笔者个人看,宁波市在这方面的工作迄今存在着务实的发掘保护有余而务虚的整合推广不足的缺憾。另一件事就是举全社会之力推广宁波城市形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塑造宁波的城市品牌。这两件事都是务虚,但却都需要用执着的务实去多形式、多途径、多角度、长周期、全社会的努力。第三件事就是借助于上两件工作的开展,虚实结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宁波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宁波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文化的务虚之道上宁波应该好好学习云南。一个偏远的省份,这些年来,旅游上做了大理做丽江、做腾冲,产品上做了兰草做鲜花、做普洱,文艺上做了电影做舞蹈、做音乐。

一直地做下来,几十年间看似不经意却又从无间断、又无一不是大获成功。就这样一个地处偏远的红土省份靓遍了全国、靓遍了全世界,而旅游大省、文化大省桂冠也理所当然地呆在了云南头上。宁波市诚如此,则我们有海上丝绸之路、有河姆渡、有上林越窑、有泥金彩漆,有浙东学派、有甬商,宁波又何愁不是文化大市?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大市呢!

4.弱化政府干预强势,重视甬商作用发挥。即使是今天看宁波的城市文化系统也还是有不足之处的。这不足一个是偏硬,滋润化解能力不够;一个是偏纯,多元融合度不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不是哪一个层面的问题;二是宁波社会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不足,是一种宁波原乡人可能完全觉察不到,但外来族群感觉特别明显的不足。网上曾有人对宁波原乡人做过一个简单评价。不够科学自然是显而易见。但11个县市区的宁波原乡人评价下来,整体的偏硬、偏纯却是不容回避的。我想,若宁波原乡人扪心自问,对这种偏硬偏纯保持欣赏态度的恐怕不在少数,但如果任由这种偏硬偏纯伤害宁波未来的富庶发展,那肯定不会有几个宁波原乡人心甘情愿。这就是问题所在。偏硬就容易产生城市的文化排斥与拒绝,不利于枢纽城市必须的文化吸纳与凝聚能力形成;偏纯则不宜形成文化的共生共融,进而伤及枢纽城市的文化丰富优势与文化竞合优势。解决之道也有二。一是弱化政府干预功能。就是说要逐步摆脱宁波固有的那种事无巨细均仰赖政府的市民文化心理。凡可以经由法律诉讼路径、社会团体路径、公共关系路径、人际亲情路径融合处理的政府功能都退出来而让上述路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