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共关系教程
7731700000037

第37章 公共关系策划(6)

(3)“在第三阶段中,你要完全顺乎自然,不做任何努力。把你的题目全部放开,尽量不要去想这个问题。”在这一阶段,你应该把“问题置于下意识的心智中,并刺激下意识的创作过程”,也就是说,你可以“完全放弃问题并转向于任何能刺激你想象力及情绪的事。去听音乐、听戏或看电影,阅读诗歌或侦探小说等”。

(4)第四阶段,创意的构想也许就在不经意间闪现。韦伯·扬认为,创意“会在你最没有期望它出现的时机出现,当你刮胡子的时候,或沐浴时,或者最常出现于清晨半睡半醒的状态中。也许它会在夜半时刻把你唤醒”。

(5)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要把创意构想拿到现实世界中接受检验、加工、完善。韦伯·扬说:“你一定要把你可爱的新生创意拿到现实世界中。而当你如此做的时候,常会发现这一新生儿并不像你初生它时那样奇妙。”他告诫道:“不要犯把创意不发表的错误。要把它交给有深思远虑的批评者审阅。”

2.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的发明者是美国的亚历斯·奥斯本博士,他回忆道:“1938年,我的公司首次采用组织式提出创意的方法,参加者将这项工作命名为‘头脑风暴会议’,这个名称十分恰当。”头脑风暴法与我们惯常的诸葛亮会、集体讨论形式相近,却在规则上有本质的区别,奥斯本博士说,“除非严格地遵守保留判断的原则,否则不论任何形式,皆无法成为自由的意见发表会。”

头脑风暴法有四个基本原则:

(1)别作好坏的批判。对于所提出的创意,必须保留批评。

(2)绝对“自由奔放”。创意愈自由愈好。要想出创意很难,而批评却很简单。

(3)要求量的增加。创意的数量愈多,则产生优秀创意的几率愈大。

(4)要求结合与改善。参加的人员不仅要提出自己的创意,同时也需动脑筋思考,如何改善别人的创意,如何将两三个创意结合为一个更好的创意。

头脑风暴法的基本程序:

头脑风暴法力图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与规则来保证创造性讨论的有效性,由此,讨论程序构成了头脑风暴法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从程序来说,组织头脑风暴法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确定议题

好的头脑风暴会议要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因此,必须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一般而言,比较具体的议题能使参加者较快产生创意,主持人也较容易掌握;比较抽象和宏观的议题引发设想的时间较长,但设想的创造性也可能较强。

步骤二:会前准备

为了使头脑风暴畅谈会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可在会前做一点准备工作。如收集一些资料预先给大家参考,以便与会者了解与议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外界动态。就参与者而言,在开会之前,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所了解。会场可作适当布置,座位排成圆环形的环境往往比教室式的环境更为有利。此外,在头脑风暴会正式开始前还可以以观看最新广告片、讲笑话、脑筋急转弯测试等方式暖场,以便活跃气氛,促进思维。

步骤三:确定人选与时间

一般以8~12人为宜,也可略有增减。与会者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形成激荡;而人数太多则不容易掌握,并且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也会影响会场气氛。

会议时间由主持人掌握,不宜在会前定死。一般来说,以1小时之内为佳。时间太短与会者难以畅所欲言,太长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会议效果。

创造性较强的设想一般要在会议开始10~15分钟后逐渐产生。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指出,会议时间最好安排在30~45分钟之间。如何需要更长时间,就应把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专题讨论。

步骤四:明确分工

要推定1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主持人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如通报会议进展情况,归纳某些发言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活跃会场气氛,或者让大家静下来认真思索片刻再组织下一个发言高潮等。记录员应将与会者的所有设想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黑板上等醒目处,让与会者能够看清。记录员也应随时提出自己的设想,切忌持旁观态度。

步骤五:规定纪律

根据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可规定几条纪律,要求与会者遵守。如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消极旁观;不要私下议论,以免影响他人的思考;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客套,也不必做过多的解释;与会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忌相互褒贬等等。

步骤六:会后的设想处理

通过组织头脑风暴会,可能获得大量与议题有关的创意。至此任务只完成了一半。更重要的是对已获得的设想进行整理、分析,以便选出有价值的创造性设想来加以开发实施。这个工作就是设想处理。

头脑风暴法的设想处理通常安排在头脑风暴畅谈会的次日进行。在此以前,主持人或记录员应设法收集与会者在会后产生的新设想,以便一并进行评价处理。

设想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专家评审,可聘请有关专家及畅谈会与会者代表若干人(5人左右为宜)承担这项工作。另一种是二次会议评审,即由头脑风暴畅谈会的参加者共同举行第二次会议,集体进行设想的评价处理工作。

3.波诺的六顶思考帽

该方法由着名的创新思维大师爱德华·德·波诺博士提出,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从而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人们建立一个思考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思考,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与个人的效能,降低会议成本、提高创造力、解决深层次的沟通问题。波诺认为,“六顶思考帽非常简单,但它非常强有力!”

在波诺看来,任何人都有能力进行以下六种基本思维功能,这六种功能可用六顶颜色的帽子来作比喻:

白帽子:白色是中立而客观的,代表着事实和资讯。中性的事实与数据帽,处理信息的功能。

黄帽子:黄色是顶乐观的帽子,代表与逻辑相符合的正面观点。乐观帽,识别事物的积极因素的功能。

黑帽子:黑色是阴沉的颜色,意味着警示与批判。谨慎帽,发现事物的消极因素的功能。

红帽子:红色是情感的色彩,代表感觉、直觉和预感。情感帽,形成观点和感觉的功能。

绿帽子:绿色是春天的色彩,是创意的颜色。创造力之帽,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功能。

蓝帽子:蓝色是天空的颜色,笼罩四野,控制着事物的整个过程。指挥帽,指挥其他帽子,管理整个思维进程。

在团队讨论会使用六顶思考帽可以:简化思考,让思考者在某一时刻只做一件事情;让思考者可以自由地转换思考。波诺指出,一个团队的成员常常在同一时刻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因此导致我们的大量思想混乱,相互争吵和错误的决策。

在多数集体讨论中,团队成员被迫接受团队既定的思维模式,限制了个人和团队的配合度,不能有效解决某些问题。运用六顶思考帽模型,团队成员不再局限于某一单一思维模式,而且思考帽代表的是角色分类,是一种思考要求,而不是代表扮演者本人。六顶思考帽代表的六种思维角色,几乎涵盖了思维的整个过程,既可以有效地支持个人的行为,也可以支持团体讨论中的互相激发。

三、接触点选择

(一)用接触点概念取代媒介概念

公关传播需要借助载体,过去我们把载体理解为媒体,一说到媒体我们会想到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等,但公关传播的信息载体远远超出大众传媒的范围,因此我们引入接触点的概念。所谓的接触点是指公众有机会面对一个企业/品牌讯息的情境,接触点是企业/品牌讯息的来源,可能是人为的(例如一则公关广告等经过设定的讯息),也可能是自发的(例如终端销售人员的态度)。

我们知道,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企业的互动关系,是一种通过接触产生的抽象情感。公共关系活动是品牌构建的重要手段,例如,某保险公司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是尊重客户的讯息,同时又通过电话营销干扰公众的生活,公众的认知会出现不协调,大量的营销传播经费被自我抵消,品牌更不可能良性发展。只有认识到与公众、消费者的所有接触都是有效公关传播的渠道,这种不协调才能避免。

(二)从传播的有效性出发选择接触点

如何为公关活动选择有效的接触点,合理的方式是以目标公众为导向,在哪些接触点能最有效地接触到你的目标受众?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步骤进行:

1.定义目标公众:谁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目标公众,他们的人口统计特征如何?

2.目标公众的生活形态与行为分析:他们典型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从起早到入睡的整个过程中,会接触哪些媒体?他们会在什么情况下,与公关主体的品牌发生接触?

3.发现可能的接触点开始选择:哪些接触点可以施以影响,通过接触点将公关讯息最有效地传播给目标公众。

四、执行方案

如果说缺乏计划是行动的敌人,那么缺乏行动则是计划的敌人。

执行细节决定着项目最终的成败。许多看似完美的策划,最后却听到不绝于耳的抱怨,看到一个乱哄哄的现场,投入的资金和努力换不来满意度,原因是没有严格到位的细节执行。

当策划方案通过客户或上级的批准后,制订一个详细周全、责任到人的执行方案尤其关键。要有好的调度人,组织一个执行团队,重大的活动一定要彩排或多次预演,从中找到细节的疏漏。

公关活动执行方案中时间的把握是一个难点。以某机构启动仪式为例,仪式上有多位嘉宾讲话,仪式后又有集中参观活动。讲演时间均不易控制,对嘉宾的讲话时间提出要求,同时需要安排过渡性的弹性时间,公关执行方案要细到什么程度,这是经常被问及的问题。细致程度与团队配合默契程度相关,团队配合默契,执行方案可以简单些;相反,执行就要细致些:要求每个活动参与者都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标准完成什么任务,以及向谁汇报、与谁协调等等。

五、公关活动效果测评

公关效果测评是指对公共关系策划的执行与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以便找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参考。它是公关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步骤。这个阶段同调查研究阶段相衔接,使企业公共关系活动呈现出一个有始有终的完整过程。

公关效果评估的步骤包括:

重温公共关系目标。公共关系目标是评估公共关系效果的基准。根据这把尺子,来检查公共关系目标是否实现了。在评估时既不要抬高标准,也不要降低标准。

收集和分析资料。公共关系人员可以运用在前面所介绍的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关于公众的各项资料(如知名度、美誉度资料、态度资料和行为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比较,看哪些达到了原来的目标,哪些还没有达到,哪些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效果,各自的原因何在。

向决策部门报告分析结果。负责评估工作的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如实地将分析结果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报告决策部门以及企业的最高决策层。

把分析结果用于决策。这是公共关系工作评估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最终目的。分析的结果,用于别的或将要制定的公共关系项目。

你的任务

1.熟悉策划的程序与方法是培养公关策划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应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与创意思维。

2.在校学生可以从专业杂志和网站阅读以往的公关策划案例,积累间接的经验。或者采用更有挑战性的方法,即“分段阅读,独立思考”,先阅读案例的前半部分,界定清楚组织所面临的问题或机遇,然后自己思考采用何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将案例中介绍的解决方案与自己的方法进行对比,认真分析二者的优劣。

3.多关注时事,对一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和预测,重点思考这些事件对哪些行业形成机遇,对哪些行业形成难题,会造成哪些连锁反应。

也可以从参与事件的组织角度进行研究和决策。另一种与此相关的方式是,通过某一组织的特定公关活动(如宝洁中国在2006年10月间刊登“宝洁资助中国希望工程十周年纪念”公关广告),逆向推断该行为的策略与目标。上述方法,能让缺少实践机会的学生生活在一个近似真实的环境中。

4.知行合一,勤于实践。切记:路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策划能力的提升要从日常工作和项目(如学校的社团活动)做起,须知,所谓成功就是将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而这个从平凡到不平凡的飞跃就需要用策略与创意思维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