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财务管理
7730200000018

第18章 投资管理(2)

(2)将销项税额单独列作现金流入量,同时分别把进项税额和应交增值税列作现金流出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助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估算。

【讨论题3-1】

投资决策中为什么使用现金流量作为评价指标?

提示:(1)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地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2)采用现金流量能使投资决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三、确定净现金流量的方法

净现金流量又称现金净流量(NCF),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其理论计算公式为:

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

净现金流量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无论是在经营期内还是在建设期内都存在净现金流量这个范畴;②由于项目计算期不同阶段上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发生的可能性不同,使得各阶段上的净现金流量在数值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建设期内的净现金流量一般小于或等于零,在经营期内的净现金流量则多为正值。

为简化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可以根据项目计算期不同阶段上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具体内容,直接计算各阶段净现金流量。

(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

若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均在建设期内投入,则建设期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运营期净现金流量的简化公式为: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所得税

例3-3 已知广博公司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需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全部资金2000万元,按直线法折旧,使用寿命10年,期末有200万元净残值。建设期为1年,发生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0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息税前利润200万元。要求:计算该项目的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解: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2000+200=2200(万元)

年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2200-200)÷10=200(万元)

项目计算期=1+10=11(年)

NCF0=-2000(万元)

NCF1=0(万元)

NCF2~10=200+200=400(万元)

NCF11=200+200+200=600(万元)

例3-4 某固定资产项目需要一次投入价款1000万元,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100万元。该固定资产可使用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净残值100万元。投入使用后,可使运营期第1~10年每年产品销售收入(不含增值税)增加780万元,每年的经营成本增加4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7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享受减免税待遇。要求:计算该项目所得税前后的净现金流量。

解:(1)项目计算期=1+10=11(年)

(2)固定资产原值=1000+100=1100(万元)

(3)年折旧=(1100-100)÷10=100(万元)

(4)运营期第1~10年每年不含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增加额=400+100=500(万元)

(5)运营期第1~10年每年息税前利润增加额=780-500-7=273(万元)

(6)运营期第1~10年每年增加的调整所得税=273×25%=68.25(万元)

按简化公式计算的建设期净现金流量为:

NCF0=-1000(万元)

NCF1=0(万元)

运营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为:

NCF2~10=273+100=373(万元)

NCF11=273+100+100=473(万元)

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为:

NCF2~10=273×(1-25%)+100=304.75(万元)

NCF11=273×(1-25%)+100+100=404.75(万元)

(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

若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全部原始投资均在建设期内投入,则建设期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NCFt)=-该年原始投资额

如果项目在运营期内不追加流动资金投资,则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NCFt)

=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NCFt)

=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该年自由现金流量

所谓运营期自由现金流量,是指投资者可以作为偿还借款利息、本金、分配利润、对外投资等财务活动资金来源的净现金流量。

当不发生维持运营投资,回收额为零,则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又称为经营净现金流量。

终结点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回收额

(三)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

=-(该年发生的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

=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税额

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税额

运营期其他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

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税额=旧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所得税税率

例3-5 美达公司打算变卖一套尚可使用5年的旧设备,另购置一套新设备来替换它。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150000元,旧设备的折余价值为60000元,其变价净收入为50000元,到第5年末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届时的预计净残值相等。新旧设备的替换将在年内完成(即更新设备的建设期为0)。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第1年增加营业收入6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35000元;从第2~5年每年增加营业收入7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40000元。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25%。要求:计算该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的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解:(1)建设期初净现金流量=-(150000-50000)=-100000(元)

(2)运营期1~5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100000÷5=20000(元)

(3)运营期第1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变动额=35000+20000=55000(元)

(4)运营期2~5年每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变动额=40000+20000=60000(元)

(5)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60000-50000)×25%=2500(元)

(6)运营期第1年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60000-55000=5000(元)

(7)运营期第2~5年每年息税前利润变动额=70000-60000=10000(元)

按简化方式确定的建设期差量净现金流量为:

ΔNCF0=-(150000-50000)=-100000(元)

ΔNCF1=5000×(1-25%)+20000+2500=26250(元)

ΔNCF2~5=10000×(1-25%)+20000=27500(元)

例3-6 美达公司进行某项投资方案,原始投资1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运营期5年,到期残值收入5万元,预计投产后年营业收入90万元,年总成本(包括折旧)为60万元。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收回,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要求计算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解:(1)建设期各年净现金流量

NCF0=-150(万元)

(2)运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折旧=(100-5)÷5=19(万元)

NCF1~4=90-60+19=49(万元)

(3)运营期终结净现金流量

NCF5=49+5+50=104(万元)

例3-7 美达公司拟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65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10年,期末有5万元残值。该项工程建设期1年,投资额分别于年初投入35万元、年末投入30万元。预计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增加营业收入20万元,总成本15万元。计算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解:(1)建设期各年净现金流量

NCF0=-35(万元)

NCF1=-30(万元)

(2)运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年折旧=(65-5)÷10=6(万元)

NCF2~10=20-15+6=11(万元)

NCF11=11+5=16(万元)

【讨论题3-2】

为什么计算运营期的NCF时,在息税前利润的基础上要加上折旧和摊销?

任务3 掌握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

一、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在进行投资决策中,必须对投资方案展开分析评价以确定方案可行性,这种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优劣的分析评价指标就是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

评价指标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1)按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前者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又称为非贴现的评价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后者是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又称为贴现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

(2)按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正指标和反指标。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

(3)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分类,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为主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次要指标,投资收益率为辅助指标。

二、静态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一)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报酬率(记作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平均息税前利润占项目总投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投资收益率(ROI)=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100%

(二)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记作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记作PP′)”两种形式。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别采取公式法和列表法。

1.公式法

当某一项目的投资全部发生在建设期内,投产后一定期间内每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计大于或等于原始投资额,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投资回收期: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原始投资合计/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

例3-9 美达公司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甲方案的项目计算期是5年,初始投资1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2年,前三年每年现金流量都是40万元,后两年每年都是50万元。乙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也是5年,初始投资1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假设前三年每年流入都是30万元,第四年现金流入10万元,第五年现金流入60万元。

解:甲方案:前三年的总净现金流量=3×40=120万元>初始投资100万元,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100÷40=2.5(年)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2+2.5=4.5(年)

乙方案:前三年的总净现金流量=3×30=90万元<初始投资100万元,所以不能用简化公式计算。

运用公式法要求:项目投产后开头的若干年内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必须相等,且其经营净现金流量之和应大于或等于原始总投资。否则必须采用列表法。

2.列表法

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的方式,来确定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进而再推算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故此法又称为一般方法。

三、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一)净现值

净现值(记作NPV),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设定折现率或基准收益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计算净现值指标可以通过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方法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