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周易》管理日志
7729000000024

第24章 八月 积小以高大(3)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井,羸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译文】

《井》卦:城镇可以改移,水井却不可迁移,井水不见多也不见少,人来人往都需要依靠井水为生。汲水时到了井口还没有出井,水瓶破碎,会有凶险。

《彖传》说:顺沿水的特性而引水,井;井水养人的功德没有穷尽之时。“改邑不改井”,是因为刚健者居于中位;“汔至亦未井”,还没有到达功成名就之时;“羸其瓶”,所以有凶险。

《象传》说:树木上端有水汽产生,象征井;君子应该慰劳百姓,劝勉人民。

《井》包含着极其重要的道理:济世济人。《井》卦以井为象征来说明济世济人的道理和方式。首先,水井是不会被移走的,它永远都会在那里滋养人们,也不会向人们要求什么;同时,无论对象是谁都会一视同仁地给予滋养。被作《易》者如此一说,水井真的可以称得上伟大了。所以,《彖传》说:“井养而不穷也。”

《井》卦同时还讲述了修养“井德”的原则和方法:一要刚健中直,不可优柔寡断;二不可半途而废;三要小心谨慎。

以水井的品德为参照,君子应该慰劳百姓,劝勉人民。

作为管理者应该充分展现水井一样的品德,要时刻关注员工,对他们做出的努力及时进行肯定和奖赏,同时要不断地勉励、激发他们。

第四周

星期一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译文】

初六,满是淤泥的井水不能食用,这口老旧而废弃的井连鸟兽也不屑一顾。

《象传》说:“井泥不食”,(初六)位置居于下方;“旧井无禽”,因为过时而被舍弃。

九二,井中有积水向下流注,水罐破漏。

《象传》说:“井谷射鲋”,(九二)无人应合。

九三,水井治理干净却无人饮用,使我内心感到悲伤;应该马上汲水饮用,君王英明,众人由此受到福泽。

《象传》说:“井渫不食”,行为不被理解令人悲伤;祈求“王明”,是为了让君臣共同受到福泽。

初六,阴处卦始,位置极低,所以作《易》者用“满是淤泥”来形容,并且是一口老旧且被舍弃的老井,连鸟兽都不会光顾,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九二,阳居阴位,上与九五不合,所以无应。

九三值得深思。“井渫不食”,已经治理干净的井水却没有人使用。就像一个人品德、才能都非常出色,并且为人所知,可是却没有人为他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从而怀才不遇导致内心悲伤。所以,九三祈求上位者能够英明地发现自身的才华,进而任用自己。九三代表了那些有能力辅佐君王却没有得到重用的人。

作为管理者应该关注下属的品德、能力,一旦发现他们能够胜任某项工作,就为其提供适当的空间和职责,使他们发挥自身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星期二

寒泉之食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译文】

六四,水井正在修治,没有危害。

《象传》说:“井甃无咎”,正在修井。

九五,井水清澈,洁净的寒泉可供饮用。

《象传》说:“寒泉之食”,具备中正的美德。

上六,修治水井的任务已经结束,不用覆盖井口;心怀诚信,最为吉祥。

《象传》说:“元吉”在上六,取得大的成就。

六四,正在修井,还没有到滋养他人的地步,说明目的是明确的,而且已经在准备,所以“无咎”。

九五,位置得当,而且的确具备滋养他人的能力和品行,所以可以饮用。九五象征有德的君王,能够遵循正道并使人民安居乐业。

上六,尽管位居《井》卦之终,但阴柔之身甚为谦逊,加上心怀诚信,所以“元吉”。而且水井修治好之后,开敞井口让众人饮用,泽被众人,值得称赞。

领导者应该像“寒泉”一般恪守正道、修养品德,最终能够使员工们乐于工作、享受工作,并且得到应得的利益回报。

星期三

治历明时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译文】

《革》卦:在转变之日举行(改革)并且保持诚信,最为吉祥,适宜守持正固,悔恨消失。

《彖传》说:“革”,水与火相长;两个女子同居一室,但志向不一致,终将变革。

“己日乃孚”,顺时发动改革并且取得众人信任;文明而能喜悦,大为亨通而守持正道,改革适宜,悔恨自然就会消失。天地变革使得四季生成;汤、武举行革命,顺应天时而且符合人民的需要:《革》卦顺应时势可谓宏大!

《象传》说:湖泽之中有火,象征变革;君子应该制定历法,明确四季时序。

《革》卦讲述的是“变革”之道,到了这时必须推陈出新。卦辞从两个方面强调了“变革”之道:一要顺应天时,把握时机,选择在己日举行改革,可谓顺时而动;二要心怀诚信,一旦变革的领导者没有诚信,任何变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彖传》则运用汤、武革命的成功证明“变革”之道。

为什么需要变革?必定是两种思想同时存在,旧思想还存在,新思想已诞生,所以必须除旧布新,抛弃旧思想。当然变革必须顺应潮流,如果逆流而行必遭失败。

“变革”已经是企业界的一个流行词了,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提变革,可是真正实行变革并取得成功的企业寥寥无几。想要变革必须坚持《革》卦所说的两个原则:顺时而动和保持诚信。

星期四

革言三就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译文】

初九,应该用黄牛皮做成的皮鞭牢牢束缚住。

《象传》说:“巩用黄牛”,不可以有所作为,鲁莽行事。

六二,变化之日推行改革措施,前往必获吉祥,没有危害。

《象传》说:“己日革之”,行动会得到嘉赏。

九三,前往有凶险,守持正固以防危害;关于变革的话三次得以实现,就能赢得众人的信任。

《象传》说:“革言三就”,此时九三又何必过急前行?

初九,位居《革》卦最低层,不宜有所行动,但由于年少冲动,时常希望发起变革,所以爻辞说:“巩用黄牛之革”,牢牢控制初九的冲动鲁莽。

六二,阴居阴位,位置适当,并且在变化之日采取改革,自然没有任何危害,而且一定会有所收获。

九三,贸然前往会受到危害,但是守持正固可以确保无忧;同时一定要以身作则采取行动,当自己关于变革的宣言三次得到证实之后,一定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和支持。

《革》卦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变革的成功,首先需要管理者自身不断采取行动来证实变革方向的正确性。当管理者多次证实之后,员工们自然会投入到变革之中,因为他们意识到管理层“不是说着玩的,而是动真格的了”。

星期五

大人虎变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译文】

九四,悔恨消失,心怀诚信革除旧命,吉祥。

《象传》说:“改命之吉”,是因为拥有值得信任的志向。

九五,大人象猛虎一样推行变革,不需要怀疑肯定可以获得信任。

《象传》说:“大人虎变”,(九五的)美德灿烂耀眼。

上六,君子向豹子一样推行变革,小人纷纷变换脸面;前往有凶险,静居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象传》说:“君子豹变”,(上六的)美德蔚然成章;“小人革面”,顺从于君主的变革。

九四,必须有诚信才可以实行变革。

九五,君王实行变革必须坚定、刚毅,不可优柔寡断。很多人在推行变革时犹豫不决,使得他人无法对之产生信任,只是待在一旁观望,直到变革真正开始,才加入变革的队伍。这是变革领导者的大忌。要赢得众人的信任,就必须清晰准确地传达自己的变革构想,并身先士卒地采取行动。

上六,配合九五,迅猛推行变革,使得小人们纷纷改头换面,可谓成果斐然。但是由于上六位居《革》卦之终,不可继续前往,所以说“征凶,居贞吉”。

领导者在推行变革时,一定要避免优柔寡断,应该言行一致地传达出坚定、刚健之风,要抱有“变革必须成功”的决心和毅力,一旦如此,必将赢得下属的支持,使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变革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