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体现的是一种宽容。如果说大海因宽容而变得浩瀚,陆地因宽容而变得生机勃勃,天空因宽容而变得辽阔。那么,人也会因宽容而变得高尚。品德高尚的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退几步”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顺利。只要你肯“退”,你将更轻松地沿着社会的阶梯向上走,向前进。
要记住,以退为进,眼光放长远,是一种大智慧。退,不是一种畏缩,不是一种妥协,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练达的生活态度和一个人“进”的必然选择。
任何时候都不能狂妄,态度谦和不会错
有的人在某种情况下容易狂妄,自吹自擂。其实,这种狂妄常常是与无知连在一起的。俗话说:“鼓空声高,人狂话大。”凡是狂妄的人,都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他们口头上无所不能,评人论事时表现得谁也看不起,总是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只有自己最行。在他们眼里,自己好比一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
有的人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无人可比,现时的文学大家、科学巨匠全部不在话下;有的人学了几套拳脚,就自为武功高强,身怀绝技,到处称雄,颇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气势;有的人演过一两部电影,就自以为演技超群,名扬四海,俨然当代影视圈中最耀眼的明星……
然而,狂妄的结局是自毁、是失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客观规律。纵观历史,只有虚心谨慎、求真务实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在现实生活中,无知者狂妄,当然令人鄙夷,就是有一些本事的人,狂妄起来也毫无益处。有了本事自视过高,并进而发狂,表面看来,似乎狂得有点“道理”,其实,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浅薄气在作怪。他们不懂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总想出人头地露一手。殊不知,等待这些人的只能是摔大跟头。
人们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生在世,总是谦虚一些、谨慎一些,多一点自知之明为好。自己有无本事,本事有多大,别人都看得见。
看看那些成绩斐然、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名家们,看看那些功力深厚、饮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们,他们当中,绝少有人因为自己具有足够的资本而狂妄自大,相反却是非常自知而又非常谦虚的。
乔·路易是纵横拳坛,打败众多高手的美国著名拳王,但为人却十分谦和。有一天,他和朋友骑车外出郊游,在路上被一辆大货车刮倒了。货车司机怒气冲冲地跳下车,强词夺理地把他们痛骂了一顿。等货车司机走后,朋友纳闷地问乔:“你为什么不用拳头修理那个无理取闹的混蛋?”乔微微一笑,幽默地说:“谦和基于力量,傲慢基于无能。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索,你想一想,卡罗索会为他唱一首歌吗?”
没有人会喜欢狂妄无礼者,只有谦和的人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谦和的人,性格如山,坚定刚毅、沉稳厚重。他们的行为如水,平和淡然、润物无声。谦和的人有如海蚌,将伤害自己的沙粒温柔地包裹起来,化作美丽的珍珠;有如河水,将自己棱角尖锐的言辞百般修整,好似山石化作卵石。而狂妄的人只知道硬碰硬,最终两败俱伤。
当狂妄遇上谦和,也许最初咄咄逼人的架势可以解一时之怒火,倍感畅快。但笑到最后才可以笑得最好,正如谦和的人最终总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
其实,真正做到谦和极为容易,只需多为别人想一想。
泰戈尔说得好:“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于伟大的时候。”是的,“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当你处处表现出你的谦卑时,别人对你并不鄙视,反而觉得高尚。当你自觉你是明星,你是领导,你比别人高出一头时,是不会有多少人买你的账的。对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来说,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向温和与谦逊转变的过程,因为他已经看穿并透析了世间的风雨与坎坷。要知道,高傲总是一时的,没有人会高傲一辈子,但谦和却是永恒的。
“胡庆余堂”是红顶商人胡雪岩毕生的心血。在世纪更迭、战火纷纷的岁月中,无数金字招牌都未能幸免于难,“胡庆余堂”却以胡雪岩提出的谦虚、诚信支撑下来。
一天,一位老农到“胡庆余堂”买药,微露不悦之色,恰好被胡雪岩看到了。胡雪岩和颜悦色地问老人,是不是药店有什么招呼不周的地方。
老人见胡雪岩谈吐穿着不凡,知道是个管事的人,就说:“药店的鹿茸切片放置时间太久,有些返潮,希望贵店不要提前将鹿茸切片,等有人来买时再切更好。”
一旁的掌柜见老人是一个农夫,买的鹿茸也不多,就恶语相加地说“胡庆余堂”卖的都是上等鹿茸,要老农夫不要在店堂内胡说八道。胡雪岩打断了掌柜的话说:“老人家,您的建议我们马上就采纳,您以后一定会买到好的鹿茸,这次的鹿茸我们不收钱,希望您下次还能到‘胡庆余堂’买药。”当即下令鹿茸一概不得事先切片。
老农夫被胡雪岩的谦虚大度所感动,逢人就夸“胡庆余堂”货真价实,每次进城都会给胡雪岩送些土产,两人成了忘年交。
胡雪岩的谦和不仅没有失掉药店的声誉,反而让他赢得了老农夫对“胡庆余堂”的信任,他一生结识了很多这样的朋友。
我们说,越是成熟的谷子,越是低着头。可平日里有些人,总见其本事不大头很大,底气不足傲气足。为什么呢?有位哲人这样说:著作等身的人,不想再去炫耀自己的著作,此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崭露头角的人,才会到处去显露他的头角,生怕别人不知道;满腹经纶的人,不会故意去卖弄他的学问,半瓶子水的人,才会咣当咣当地响个不停。
在平日的与人交谈中,若能相互尊重,虚心倾听他人的言谈,不居高临下,不自以为是,不以高傲的语调打断别人的谈话或强硬否定人家的观点,而是听完后再谦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才会赢得对方的信任与尊重,才会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
《易经》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意思是:谦而又谦的君子,渡过险恶大川时平安吉祥。学会谦和,就是学会了做人。谦和,一旦被认同而笃行之,便会被深深地镌刻在心扉上,融化在血液中,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陪自己平安吉祥地度过终生。
我们要时刻铭记,谦和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良方,是我们一世的财富,它会为我们赢来人气、尊重、友谊和赞誉。所以,我们应戒骄破满,谦和待人。
优柔寡断常误事,敏捷果断易成功
歌德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长久地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当机立断,不能犹豫不决。如果一个问题拖拉很长时间也难作出决定,那么,这个机会可能早已过去了,而你还在那里做决定。
主意不坚和优柔寡断,对一个人来说,实在是一个致命的缺陷。有此种弱点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如果没有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么你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一叶孤舟,永远漂流在狂风暴雨的汪洋大海里,永远达不到成功的目的地。
从某种程度上说,世间最可怜的人就是那些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人。有些人一旦遇到了事情,就一定要和他人商量。这种主意不定、意志不坚的人,既不会相信自己,也不会为他人所信赖。
往往有一些人,优柔寡断简直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们不敢决定种种事情,不敢担负应负的一些责任。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样——究竟是好是坏,是凶是吉。他们常常对自己的决断产生怀疑,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因为犹豫不决,会使很多人的美好想法陷于破灭状态。
有一个哲学家,在他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漂亮的姑娘对他说:“我想嫁给你。”哲学家说:“我一个人挺好的,要结婚,得让我想想。”于是,他就犹犹豫豫地在那儿琢磨,犹豫了十年。最后,他还是开口对姑娘的父亲说:“请把你的女儿嫁给我吧。”姑娘的父亲说:“亲爱的先生,你来得太迟了。我的女儿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他回到家中,后悔万分,结果就抑郁而亡。临死的时候,他焚掉所有的书稿,只留下两句话——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不后悔。这都表现在他做事优柔寡断,错误了自己的一生。
这则故事听起来非常可笑。试想一下,结婚的事情竟然犹豫了十年的时间,他能等,但别人能等他吗?最后,他也只能后悔。所以说,一个人在要作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当机立断,否则将会受到损失。如果当初他当机立断答应姑娘,那他这一生就找到了幸福,然而他却没有那样做。
做事要当机立断,不能犹豫不决。如果做什么事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光说不做,总是心动却不行动,连你自己都会讨厌自己。该快不快,该断不断,什么都拖泥带水,结果就会一事无成。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小时候曾到一家制鞋店订做一双鞋。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鞋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他。过了几天,这位鞋匠在街上碰见里根,又问起鞋子的事情。里根仍然举棋不定,最后鞋匠对他说:“好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两天后你来取新鞋。”
去店里取鞋的时候,里根发现鞋匠给自己做的鞋子一只是方头的,另一只是圆头的。“怎么会这样?”他感到纳闷。
“等了你几天,你都拿不定主意,所以就由我这个做鞋的来决定了。这是给你一个教训,不要总是让人家来替你作决定。”鞋匠回答。里根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从那以后,我认识到一点: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如果自己遇事犹豫不决,就等于把决定权拱手让给了别人。一旦别人作出糟糕的决定,到时后悔的就是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能这样点拨我们的鞋匠不多,可是像里根一样遇事犹豫不决的人却不在少数。所以,有优柔寡断毛病的人需要常常提醒自己,要做事敏捷,决策果断,这样才可以补救犹豫不决的缺陷。一个人要想成功,最忌讳的就是没有决断力。要知道,决断力能控制行动,只要敢于决断,我们便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美国富翁爱琳·福特在谈到自己的创业历程时曾说:“想成为富翁的人必须相信:自己的命运要由自己来决断,有了决断就必须马上付诸行动,只要你决定做什么事,就一定要有无论怎样都必须去完成的精神。”
如何将模糊微弱的愿望转变成清晰强烈的欲望是相当深奥的一门学问。如果真的渴望成功,心中便会萌生一种力量鞭策自己不断前进。
斯太菲克在美国亨斯城退役军人管理医院疗养。经济上他虽然破产了,但在逐渐康复期间想到了一个主意。斯太菲克知道:许多洗衣店都把刚熨好的衣服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衣服的硬度,避免出现褶皱。他写了几封信给洗衣店,获悉这种纸板每千张要花费4美元。他的想法是:以每千张一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纸板,并在每张纸板上登上一则广告,登广告的人当然要付广告费,这样他就可以从中得到一笔收入。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斯太菲克就设法去实现它。出院后,他就开始了行动。由于他在广告领域还是个新手,他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斯太菲克继续保持他住院时所养成的习惯:每天花一定时间进行学习、思考和计划。后来他决定提高服务效率,加强业务学习。他发现衬衣板一旦从衬衣上被撤除之后,就不会被洗衣店的顾客保留。于是,他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许多家庭保留这种登有广告的衬衣纸板呢?”经过思考,他想到了办法。他在衬衣纸板的一面印一则黑白或彩色广告,在另一面上,他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一个有趣的儿童游戏,一个供主妇用的家庭食谱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男子抱怨他的一张洗衣清单突然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后来,他发现他的妻子把它连同一些衬衣都送到洗衣店去了,而这些衬衣本来是不需要洗的——妻子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多得到一些斯太菲克的食谱。
斯太菲克的业务很红火,但他并没有就此停滞不前。他雄心勃勃,想要有更大的成就。他又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扩大?”找到答案之后,斯太菲克把他销售衬衣纸板的收入全部捐赠给了美国洗染学会,该学会则以建议每个成员应当让自己以及他的同事购买斯太菲克的衬衣纸板作为回报。这样,斯太菲克又有了另一个重要的发现:你给别人好的或称心的东西愈多,你的收获也就愈大。每次的精心安排都给斯太菲克带来了可观的财富。他认为,抽出一段时间,专用于决断,对于成功地招财致富是十分必要的。
一天有1440分钟,将这个时间的1%仅仅14分钟用于决断并养成习惯,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无论任何时候——洗涤碗碟时、骑自行车时或洗澡时,你都可以产生建设性的想法。
当你抽出一段时间从事决断时,不要以为你是在浪费时间。如果把你的1%的时间用于决断,你达到目标的速度之快将会令你自己震惊。
做事莫贪大,成功源于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