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应该懂点潜规则
7716700000020

第20章 思路一通,事业马上成功——职场潜规则(4)

要明白,你在公司的任务主要是协助老板,由他管辖你。下属尽力完成老板指派的工作是分内之事,假如你硬要出来捞风光,只会让人觉得你不自量力,不懂大体而已。

你能干、有功,让财源滚滚进入老板的口袋,这是好事,但你绝不可为此太自鸣得意。因为每个人都有弱点,特别是那些有地位、有成就的人,不愿意被人教导。假如老板采纳了你的意见而获成功,你便将功劳归他,让他感到主意是自己想出来的,而不是你教他的,你是第一个目睹他的智慧的人,那么你获得他青睐的机会便能大大增加。

做下属的要明白,进与退之间是有很大技巧的,有些技巧近于不合理,甚至可以称其为巧诈,但这是必须的。有些“伦理”是长期发展而来的,看似不合理,其中却有一定道理。

比如古代,当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即使那个前线的将军可以一举把敌人击溃,不必再劳驾皇帝,但只要听说御驾要亲征,就常常按兵不动。等着皇帝来,再打着皇帝的旗子,把敌人征服。

这按兵不动,可能姑息养奸,给敌人缓冲的机会,从而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将其打下来呢?

此外,御驾亲征,劳师动众,要浪费多少钱财?何不免掉皇帝的麻烦,皇帝岂不更高兴吗?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甚至错得可能有一天莫名其妙被贬了职,甚至掉了脑袋。

你要想想,皇帝御驾亲征是为什么?里面难道不存有“好大喜功”的因素吗?他会不会己经知道敌人马上要投降,才御驾亲征?他不是“亲征”,是亲自来“拿功”啊。

拿功给谁看?给天下人看,给万民看——

皇上一出马,顽敌就俯首称臣了。

所以,就算皇帝只是袖手旁观,由你打败敌人,你也得高喊“吾皇万岁万万岁!”要相信都是由于皇上的天威,才震慑了顽敌。

不难发现,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套话:成绩的取得,是上司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得很,却有很大的妙用,会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嫉恨。

好的东西,每个人都喜欢;越是好吃的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的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成绩的取得你究竟占有多少份,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你的老板。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脸上也光彩,以后,老板少不了再给你更多立功的机会。否则,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急功近利,将来一定会吃亏。

另外要注意,对老板让功一事绝不可到处宣传,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倒不如不让功的好。对于让功的事,让功者本人是不适合宣传的,自我宣传总有些邀功请赏、不尊重老板的味道,千万使不得。宣传你让功的事,只能由被让者来宣传。虽然这样做看起来有点埋没你的才华,但你的老板总有机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债,给你一份奖励。因此,做善就要做到底,不要让人觉得你让功是虚伪的。

要记住,大多数领导是闻功则喜、闻奖则喜的。因此,把你的用心变成领导的成就,主动给领导捧场,适时给领导擂鼓叫好,长此以往,你必然能体验到其中的好处。

即便功劳是你自己的,也不要独揽

《菜根谭》中说: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意思是:完美的名节,不应该独自拥有,分些给别人,才可以避免祸害;不好听的名声,不要都推给别人,自己也承担一些,才能隐藏锋芒,修养品德。

喜欢被赞扬,喜欢好名声,喜欢把功劳归为自己,这本是人之常情。可是,名头太大会遭忌妒,功高盖主也很危险。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名所累,为功所害,那种居功自傲,终为名声所害、为功劳所累的典型例子不胜枚举。物不平则鸣,如果你将功劳占尽,什么利益都要大头,还有谁不把你当成霸道的强盗呢?还有谁会支持你、喜欢你呢?

因此,不要感叹上司、同事和下属的度量狭小,其实,造成最后这种局面的根源还是在于你自己。你要记住,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不要忽略别人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成功中总有自己奉献的一份力量,而你却傻乎乎地独自抱着荣耀不放,别人当然不会为你如此自私的做法而感到舒服了。

美国有个家庭日用品公司,几年来生产发展迅速,利润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这是因为公司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把每年所赚的利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给每一个员工。这就是说,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员工明白了“水涨船高”的道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积极生产自不用说,还随时随地地检查产品的缺点与出现的问题,主动地加以改进和创新。

要知道,职场的黄金原则就是要与同事合作,有福同享,有难共当。当你在职场上小有成就时,当然值得庆幸。但是你要明白,如果这一成绩的取得是集体的功劳,离不开同事的帮助,那你就不能将其独占,否则其他的同事会觉得你抢夺了他们的功劳。

明灏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并担任该社下属的一家杂志社的主编。平时在单位里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而且他还很有才气,工作之余经常写点东西。有一次,他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他感到相当荣耀,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们当然也向他祝贺。但过了一个月,他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他发现单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属下,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和他过意不去,并处处回避他。

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发现,自己犯了“独享荣耀”的错误。就这件事而言,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主编的贡献当然很大,但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努力,其他人也应该分享这份荣誉,而现在自己“独享荣耀”,当然会使其他的同事心里不舒服。

所以,当你在职场上因有出色表现而受到肯定时,一定不能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为你的职场关系带来危险。当你获得荣誉后,应该学会与其他同事分享。正确对待荣誉的方法是:与他人分享、感谢他人、谦虚谨慎。即使你凭一己之力得来的成果,也不可独占功劳。不妨大方一些,让那些属于同一部门,曾经协助过你的同事一起来分享这份荣耀。

别担心你所扮演的角色会被人遗忘,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在上司眼中是清清楚楚,如果自己一味卖弄、夸耀,反而会落得邀功之嫌,同时也会觉得十分无趣。

相对的,如果大大方方地和同事分享功劳,一方面可以做个顺水人情,另一方面上司也会认为你很懂得搞好人际关系,而给你更高的评价。当然,卖人情的手法必须做得干净利落,不可矫柔造作,更不可对同事抱着“施恩”的态度,或希望下次有机会讨回这份人情。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将目光放远才是上策。

让自己拥有团队意识,摒弃“自视清高”的作风,换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职业意识,只要注意到这一点,你获得的荣耀就会助你更上一层楼,你的人际关系也将更进一步。

职场并不仅是工作场合,要上下通融以减少阻力

据人力资源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每个人一生中要消耗50%以上的时间打理和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见,职场并不仅是工作场合,还是重要的人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无法回避人际关系的问题。

作为一个现代人,无论是在职场中求职打工,还是独自创业,人际关系问题都是一门必修课。一个连职场中的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的人,很难取得成功。

人际关系是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职业人士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舒心工作、安心生活的必要条件。如今的毕业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刚迈出校门,自我意识较强,来到社会这个错综复杂的大环境里,更应在人际关系上调整好自己的坐标。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职场上的一个节点,跟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无论是亲属关系、工作关系,还是生意场上的关系、学业上的关系,一切就像六度空间理论所形容的那样,“人们只可以通过熟悉的人去接触其他人”——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网络。

人际网络或者说人际关系是个无形的平台,在竞争中会增加无形的筹码;拥有了广泛的人际关系,一些内情或者最新信息,你会最快了解、当机遇从身边经过的时候,能够快速抓住。而办起事来由于打通了人际“关节”,所遇的阻力会小得多。且通过广泛的人际网络,你可以更多元化地去接触社会、思考问题,从而更多元化地来发展自己。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说简单也简单,不外乎与上司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与其他非直属同事的关系、与工作相关的外界的关系4种。很难说哪一种关系更重要,它们都直接影响到我们个人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情绪。事实上,人际关系的好坏首先取决于个人的性格和阅历,其次取决于相处的技巧。以下的建议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 待人真诚,乐于助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能真心实意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才能赢得大家普遍的欢迎。

◆ 换位思考,理解和体谅别人的价值取向。

◆ 礼貌而不必谦卑,与他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防人之心不可全无。

◆ 不轻易流露对他人的喜恶,不随便泄露隐私。

◆ 善于拒绝自己做不了的事或承担不了的责任。

针对职场,我们应做到,在与上司相处时,要高质量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明白完成工作任务是赢得与上司相处的前提。对于那些工作业绩无法量化的工作来说,了解上司的管理风格十分必要,因为这会影响你决定与之沟通的方式。是直截了当还是委婉措辞,是当时说还是事后再说。上司的所为并非无可挑剔,唯上司是从也无必要,要让上司接纳你的观点和方案,应在尊重的氛围里,有礼有节、有分寸地磨合。不过,在提出质疑和意见前,一定要拿出详细的、足以说服对方的资料与计划。

在与下属相处时,要懂得,虽然你们在职位上有差异,但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况且,责任和权利并不是炫耀和得意的资本。所以在和下属建立良好的关系时,更要懂得理解下属,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因为下属的积极性发挥得愈好,工作就会完成得愈出色,也让你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尊重。身先士卒、宽以待人仍然是值得提倡的对下属的态度。此外,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和采取有效的沟通方法同样重要,否则稍一不慎就可能招致敌意和抵触。

在与同事相处时,要懂得没有一个部门可以独立成事,与非直属同事相处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各自为政。在办公室里上班,与同事相处得久了,彼此都有了一定了解。作为同事,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为自己尽忠效力。要获得支持,先要体谅别人。彼此的工作有轻重缓急,所以在无事时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关键,这样有事时自然好说话。当然,支持应慎重。支持意味着接纳,而一味地支持只能导致盲从,也会滋生拉帮结派,影响公司决策层对你的信任。

在工作中,我们不光是与上司、下属、同事相处,与外界也是少不了联系的。销售靠客户关系,行政要找到好的办公用品的供应商,市场少不了和广告公司、媒体打交道……这些关系的建立也是我们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虽然这些关系中包含了功利的因素,但仍需要真诚相待,公私兼顾。更重要的是,要让对方也能见到利益所在。“双赢”而不是独享才能保持长期的良好关系,甚至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成大事的人向来是能够上下摆平的人。在职场中只有上下通融,经营好人际关系,才能一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