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瑜伽之路
7711700000008

第8章 瑜伽新概念(3)

建议:坚持练习瑜伽八支分法中的体位、呼吸和摄心,及时纠正生活中养成的坏习惯,合理地安排生活。

(8)混杂的性行为。

瑜伽认为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行为,都算是混杂的性行为。真正的瑜伽修行者是严格禁欲的,而如今的社会生活却是只要不触及道德底线,就不算是混杂的性行为。但是性上瘾就是一种病症,即使没有染上艾滋等高危险疾病,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患上肺炎、肾病、虚胖、神经衰弱,并导致自控力下降,引发诸多心理疾病。

建议:练习瑜伽八支分法。

(9)精神无法集中、焦躁、恐惧、猜忌、忌妒。

这些都是早期的异常心理,与性上瘾、生活压力、生活习惯、身体缺乏血清素都有直接的关系,既然是早期的行为异常,所以也很容易调整。

建议:避免胡思乱想,学会忘记一些事情,记住那些爱你的人的名字,经常练习瑜伽八支分法。

(10)抱怨。

抱怨是生活的常态,人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抱怨,并且声称自己从来都不喜欢抱怨。但是不喜欢抱怨,并不代表没有抱怨过。就像总是表白自己心态好的人,一定是心理存在着很大问题,只不过换种方式发泄而已。

建议:经常练习瑜伽的八支分法摄心,就可以通过自省及时觉察自己,避免慢慢地陷入抱怨却无所觉察。

(11)敏感、脆弱、短暂的婚姻关系。

婚姻是人很难把握的,人们常常会归咎于无法抗拒的命运,认为是命运的主宰。生死离别确实不是人力所能转变的,但是人不能胜天,却可以战胜自己。婚姻的不幸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命运或者别人造成的,可能是内心过于脆弱或者什么事情都过于敏感导致的。

建议:及时纠正异常的心理,学会谦卑地生活,莫攀比,满足现状,让内心变得柔软,减少欲望,心灵就会强大,就会有魅力和吸引力,自然就会得到真爱。

(12)为所欲为、放纵自我。

释放必须要有条件,就是释放要有度,而不是为所欲为地放纵自我。无条件的释放是导致异常心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人的视觉、听觉、感觉与感官需要温暖的阳光,需要人与人真诚的交流。如果人离开了阳光与真诚,势必会导致内心越来越阴暗。导致异常心理的因素太多,状态也数不胜数,多到了极限,就只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一切都是因为缺少“阳光”。

建议:练习瑜伽八支分法,从持戒到摄心,控制好自己的感官。

4.抑郁

瑜伽导师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疯人院,人人都是疯子。”的确,这个世界人人都像疯人院里的疯子一样,因为没有人认为自己是疯子。每个人都认为抑郁症或者其他疾病离自己很远,殊不知自己已经得了抑郁症或者其他疾病。

现在人常常把白天当晚上,晚上当白天,暗无天日的生活滋长了太多的欲望,导致了血清素下降,而血清素过少会导致抑郁。经常泡吧和在夜场工作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最高。他们常常以为是某些应急刺激造成的。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期过度的欲望,奢侈无聊、不规律的生活,不知道怎么爱自己。

抑郁症的成因一种是先天遗传基因导致的血清素不足,另外一种就是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生活习惯,增加对血清素能神经的锻炼,认真坚持三个月,即使不用服药,抑郁症也会得到改善。

血清素是早上制造的,白天没有制造足够的血清素,晚上就没有足够的褪黑激素,就会导致失眠。

白天激活血清素能神经,晚上关灯睡觉,睡前不要摆弄手机、电视、电脑,就能有足够的褪黑激素产生。正常分泌的褪黑激素,除了安眠,还可以抗衰老。

激活血清素能神经的简单方法就是阳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及散步、锻炼。但锻炼也要有度,过于兴奋就会情绪失控。

知道怎么去爱自己,保持平和的性格和运动,通过瑜伽体位、呼吸、冥想等都可以调节血清素。当人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能够平和地看待这个婆娑世界,血清素自然就平衡了。

起居无常,恣意妄行,过度消耗精神,必然会引起早衰,引发身体以及神经系统的诸多问题。防衰老第一步就是规划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劳逸结合。

5.摄心

瑜伽八支分法的第五支是摄心,就是控制感官。想象力像一匹狂奔的野马,不控制就会发展成妄想,耗尽你所有能量。观察你的想象力,集中思想,放松身心,奔向你的目标,才可能实现梦想。

持续地观呼吸,简单地自我审视,及时发现自己哪里活得不对劲,哪些地方错位了,及时纠正过来,就是控制感官,才能成为感官的主人,就能避免重复犯错。

很多人明知堕落像滑梯,而且知道下滑时刺激带来的快乐感觉过后是什么,却偏要尝试。许多事情都是显而易见的,却偏要等到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失去了自控力,变得不可收拾之时,才知道幡然醒悟。这就是在那些不愿意控制感官的人们身上经常发生的事情。

更多的人一旦堕落,只要没有受到伤害,就会变本加厉,更加肆无忌惮地疯狂下去。即使有朝一日受到了可怕的惩罚,若逃过一劫,还会得意忘形,卷土重来,继续曾经疯狂的生活模式。所以不能摄心(控制感官),就无法避免重复犯错。而避免重复犯错,不但要控制感官,更要专注于生命的真谛,杜绝被繁华的世界所诱惑。

身体是你最好的一个朋友。控制感官,做感官的主人,养好精神,必然会拥有一个好身体。好身体、好心情、好运气紧紧相连,这一切都依靠有规律、有节制的良好生活习惯。这就是摄心。

瑜伽新概念

导读:现在对瑜伽的解释有着太多的误读。这一节是正本清源,解释瑜伽。瑜伽是身与心、心与自然的连接,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1.认识你自己

我们依靠什么而存在?是我们的肉体吗?不,是我们的意识。物质身体只是意识的载体,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呈现。物质身体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发出一个指令,指挥物质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意识发出冷的指令,身体的毛细血管会收缩。我们的意识又来自哪里?我们的意识是自然意识的一部分,它来自于大自然。我们的意识集中于我们的肉体,意识与肉体同步,不超前,也不滞后,就是身心合一。我们的意识服从于自然意识,与自然意识同步,就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都是通过呼吸实现的,当呼吸平稳、绵长,甚至若有若无之时,就是达到了合一的状态。而瑜伽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意识与身体、意识与自然的同步,即身与心、心与自然的和谐。

如果想更贴切地理解瑜伽,就请你放松身体坐直,观察你的一呼一吸。想象吸气时能量进入你的身体,意识支配能量到了手部,两个手心朝上,与你所处的空间能量结合在一起,呼气后放松肩背,全身就放松了。再一次吸气时,想象你的意识支配能量到了双脚,与大地的能量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天人合一。

2.真实的瑜伽

关于瑜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更有着瑜伽医治百病、延年益寿的说法。但是,若只是练瑜伽而不了解真实的瑜伽,不但医不了病,反会损害身心。

盲目练习瑜伽包括:只练体位,不注意饮食;只注重饮食,不注意休息;虽知劳逸结合,却不关注污染的环境;你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某一项失去平衡。如果这样练瑜伽,不但不会健体强身,反而会有损身体健康。瑜伽不仅只是体位呼吸,更是全然的冥想觉知。

瑜伽的状态是在工作中、学习中、吃饭睡眠中,每时每刻与你所接触的万事万物和谐地在一起。一切都那么自然,稍有偏差就会生病。瑜伽就像调整事物重心的平衡称,不断调整事物与身、心、灵的平衡。

3.专注

瑜伽的第六支专注,指的是把持续的观呼吸带入生活,做好每一件事,集中能量,就能不被任何无关的事分心,不被任何事情诱惑。

人没必要回避压力、痛苦、孤独。你认为痛苦就是痛苦。与真实直接接触时,才存在自由。处在一个没有边界、完全觉知的状态就是专注。

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情绪、感官,无法改正缺点,更多的是因为受业力牵引。所以,在专注当下的呼吸时,要回归宇宙的灵魂之中,那么,无论是因果还是业力,都干扰不了人的灵魂意志。反之,当下所做所想的事情越多,精神越散乱,意志力就越薄弱。

4.冥想

瑜伽的第七支冥想,延长了专注的能力,美化生活,处处感恩。感恩之心把所有的事情都想象得美好,真正做到正念、正思维,时刻保持与周围空间的和谐,与周围的一切合为一体。就像司机跟机车结合在一起,机车如同司机的身体一样。想心思专注就必须坚持冥想。

5.三摩地

瑜伽的第八支三摩地是指天人合一的境界、忘我的快乐、自由自在自然的生活。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是最高境界,那就脱离了真实。因为世界上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的事物。犹如时间永无止境,有的只是上一刻接着下一刻。只有与一切真实地结合在一起时,才能达到超然无我的境地。就像人死后没有知觉一样,因为他与自己在一起,所以什么也感觉不到,这个自己就是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