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7711100000025

第25章 冰山理论(7)

应对观点的差异:变不同为成长

当两个人观点不同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争执、妥协、讲道理、逃避等方式来对待彼此。如果处理不好,就伤害了关系。但是如果处理好了,那则是一种成长。把观点从线性单一转向开放多选择,把差异和不同转变为成长只需要三四个步骤就可以:

区分和认可

将双方的观点做一个区分,这是你的,这是我的,但都不是普世皆准的。像路边那两个人的吵架,我认为人应该有梦想,这是我的想法和人生观;他认为他的生活不需要梦想,这是他的处世原则。这两个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原则。区分就是将自己的留给自己,把别人的还给别人。同时认可,允许别人有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只是允许。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大法官,不同的世界里有着不同标准的大法官。

尊重

尊重就是不评判,不比较谁的想法应该,谁的想法好。你可以认为有梦想好,但是不要认为别人的想法“不需要梦想”就是不好。你们的意见只是不同事物的不同面向。你看到了大象的鼻子,很好,他看到了大象的耳朵,也很好,你们无须比较。所以你可以尊重别人与你不同。

在个人意义层面,你可以有自己的标准,觉得哪个好哪个坏。但是在普遍意义层面,大家的标准和观点都是平等的,没有谁优于谁。

整合

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俩交换一下,我们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俩交换一下,我们每人就有两个思想。

同理,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我们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观点。我向你学习到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个新的观点,让我的世界变得丰富了一些。我把你的观点整合到我的世界里来,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是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观点存在,存在于你身上也可能存在于别人身上,下次我再遇到的时候我就可以更加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甚至我也可以考虑下,我是不是要继续坚持我原来的呢?

你可能被梦想累赘了很多年,突然发现有人认为人可以没有梦想。你要不要考虑放下自己的呢?无论你放不放,你都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这就是成长。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开阔,让自己变得更通透。

在这个世界上,他人与我们的不同,并不是让我们来否定自己和否定对方的,而是整合成为一个更宽广、更高级的观点。当我们的世界里能够容纳不同观点的存在,能够从不同视角来看待问题,你就是一个宽容、大度、坦然的人。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而改之。但是到了我们,却常常成了“择其善者而忽视之,择其不善而骂之”,对他人不同的观点进行否定。我想孔子的意思就是,我们该从他人身上学习到他人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不认同,但起码多了一个视角。于是后人也评价孔子:圣人无常师。以此来描绘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感激

如果你愿意有第四步,你可以去感激这些给你观点冲击的人,给你带来新鲜思维的人。是他们的出现,让你变得更活跃,更丰富。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人,都是来给我们做功课的。尤其这些不认同我们的人,都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但是是否选择成长却是自己的选择。你可以继续选择否定他人、用看不惯来评判,也可以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更宽。当你选择前者的时候,选择的就是愤怒、受伤、怨恨;当你选择后者的时候,选择的就是感激。

深入:观点的冰山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你还可以看到观点层次的冰山。

观点的感受

对于这样的观点,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喜欢自己的规条吗?你接纳它吗?你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你对这个规条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为它自豪呢,还是觉得自己有些强迫而讨厌它?

观点的观点

你对自己的观点又有怎样的观点呢?你说你是一个不会说谎的人,你怎么看待你这个信念呢?你觉得人在社会上混就应该学会适度说谎,学会圆滑,可是你不会。你对自己的规条是否有些评判?

观点的期待

你期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拥有哪些信念,但是自己却没有?我期待自己能把自律当作一个规条,让它成为我的价值,我正在努力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你呢?你希望自己有哪些价值?

第五节转化未完成的期待

期待就是希望

活着,就总有些东西想要。想要名牌包包,想要关心,想要别人听话,想要公平……这些都是期待。

我们每天都有超过100个期待,当期待被满足,我们很自然就放下了。今天期待吃饱饭,然后吃饱了,就忘了。期待脚能踩着地板,实现了,以后就不会留意到自己的这个期待。期待他能给我买早餐,能给我一点安慰,他按照我的意见做了,都实现了,然后也跟着都放下了。

期待就是我们想要某些东西,也就是希望。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有希望。正如我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相信美好,相信这一切都会到来,这都是我们积极的期待。人生正是因为有了期待才充满意义。当我们的期待实现的时候、当我们所希望的发生的时候、当幸运降临的时候,那是幸福快乐的时刻,仿佛拥有了全世界所有的美好,仿佛生命就是一场奇迹。

没有期待的人生是枯燥的,然而有希望就会有失望。并不是我们所有的期待都能实现。有时候我们想要的并没有得到,那就是期待没有被满足,所以我们常说出这样的话:“我不想再对你抱有任何希望了。”“你太让我失望了。”“你怎么可以这样?!”

“你要对我负责。”

“你要对我诚实。”

期待属于我们自己,就像感受、观点属于我们自己一样。是我们选择了期待,也需要我们自己来为自己的期待负责。可能是别人燃起了我们的期待,但最终也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拥有,甚至我们自以为是地选择了拥有,所以即使我们失望、生气,需要改变的也是自己,不是别人。像这个可爱的大男孩:

今早一美女同事很正式问我:“晚上请人吃饭,你有空吗?”

我羞涩矜持地说:“有。”

她说:“那你替我值班吧。谢了。”

我们猜想,他有一个美好的期待,但是这个期待只是自己产生的,结果他可能会失望。失望的感受后面还有些其他感受,比如愤怒。因为高潮在后面:

我疑惑地问:“你刚说什么?”

她说:“那你替我值班呀。”

我:“不对,上一句。”

她说:“晚上请人吃饭,你有空吗?”

我说:“没有!”

愤怒是因为没有对自己的期待负责,好像是别人玩弄了自己一样,然后又产生了另外一个期待:你不该这么对待我。从萨提亚模式的角度而论,我们把期待分成三类:我们对自己的期待。我们希望自己是怎样的人,有怎样的表现。我们对他人的期待。我们对别人有哪些要求,希望别人怎么做,怎么看待自己。他人对我们的期待。别人希望我们怎么做,如果没有找别人核对,这通常都是我们自己认为的。

未满足的期待

我们不是神,并不是想要,就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很多,不仅包括外在可见的,还有很多我们没有觉察到的,但是能被满足的却很少。

当期待没有被满足,我们还保留着这个期待的时候,就成了未满足的期待。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我还是想要。没有被满足的期待里,有的可能还有机会再满足,有的却再也没机会了。这时候如果依然抱着期待,就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伤害。就像一直背负着巨石在人生路上狂奔一样,消耗着我们生命的能量,扭曲着我们的心灵。

有些难以实现的期待是隐性的。之所以说隐性,是我们不去觉察,就会意识不到。因为我们会用两种方式来忽视这个期待:一种是,我们太习惯这么做,而没有去总结过。另一种是,我们会发展出一个观点“这是不可能的”来压抑自己这个期待,但并不是放弃了这个期待。这个观点和这个期待并存,让我们不愿意承认的时候又期待着。比如我们会有这些隐性的期待难以实现,一直折磨着我们:

期待有个神可以改变我,我不用动。有时候明明觉得现状有些不对,但又缺乏勇气改变。明明觉得自己不该这样,却也不愿意迈出这一步去。期待自己找到一条万无一失的方法改变。迷茫的时候常会如此,期待找到一条绝对正确的路。

期待有个人可以满足我,我不用付出。这个期待在亲密关系里比较常见。其背后的观点可能有“既然你爱我,就应该满足我”。

期待我或他人一次错误都不会犯。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当自己或他人犯错的时候,就会自责、指责他人、生气、责骂等。这背后的期待就是:你不应该犯这个错误。你这次不允许自己或他人犯这个错误,下次也不允许,每次都不允许。总结起来就是:期待自己或他人一次错误都不会犯。

期待每次、每件事都做到最好。见不得自己做得不好。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好的时候,通常就会有这样的期待。

期待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对工作中充满抱怨的时候通常会有这样的期待。

这些期待被满足的可能性非常不大,几乎没有可能,处于未满足的期待状态。所以我们把它进行了压抑,然而还是想要。于是就会发展出一系列应对未满足期待的措施:

不去期待。于是有人说:我不去希望,就不会失望。听起来就像“我害怕死去,所以不会活着。”失去了希望的人生是凄惨的,同样,错误的执着于期待也是痛苦的。用强迫去执行。会发展出一系列惩罚、情绪给到自己和他人,强迫去满足期待,但通常会失败,继而陷入另一种恶性情绪的循环。如果期待不被觉察并处理,它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们会因为这些期待去折磨自己和他人。

常见的期待与未满足时

对自己的期待

无论你意识没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期待都非常多,并且渗透到方方面面。例如在工作、生活、人际、形象、特质、学习、能力、知识等领域中,我们都会对自己有很多期待。这些期待常常是来自于较低的自我价值感,认为只有做到了这些自己才是好的、值得的、可爱的、被关注的。比如:

期待自己努力工作

期待自己达成某个业绩

期待自己在几年内晋升到某个职位或成为某带头人

期待自己能够按时完成工作

期待自己能够有质量地完成工作

期待自己有清晰的工作目标、计划

期待自己在工作中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期待自己能从工作中得到丰厚的待遇、赚很多钱

期待自己能够保持对工作的热情、热爱工作、坚持工作

期待自己在人群中是受欢迎的、被尊重的、特别的

期待自己不要伤害到别人

期待自己能与人为善

期待自己是时尚的、可爱的、美丽的、自由的、有魅力的、能干的、有思想的、有内涵的、聪明的、贤惠的

期待自己有好的记忆力

期待自己身体健康、不生病、皮肤好

期待自己能够坚持锻炼身体

期待自己做事情的时候能专注

期待自己勇敢承担责任、不逃避、勇敢面对痛苦

期待自己收拾好房间、做好饭、照顾好家人

期待自己能够愉悦地做家务

……

当对自己的这些期待实现不了的时候,我们常常发展出一系列情绪来应对。因此,当你有这些情绪的时候——自卑、自责、挫败、后悔、内疚、逃避……你可以去检查自己有哪些显性和隐性的未满足的期待。

这些情绪的背后都在说话,都在说我想做得更好,但是我没有做到,我接受不了。我有一个观点:我做不到了,没能力了,来不及了;但我好不愿意放下,还要坚守着这个期待,于是就有了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又说:我还想要,还在期待。因此当你有这一系列情绪的时候,你可以去检查对自己有哪些期待,并且去选择一种新的方式去应对这些未满足的期待。

对他人的期待

人是群居动物。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与人交往。与人交往的时候,就会产生对他人的期待。如果我们无法自己满足自己的渴望,我们就会依赖于他人满足自己的渴望。渴望他人来关心、关注、尊重、认可、赞美、爱自己,这些都是内心的渴望。为了促使他人满足自己的这些渴望,我们就会在具体的事情上发展出期待来。这些对他人的期待也渗透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比如对父母、子女、恋人、同事、朋友、领导、陌生人会有期待。对环境的期待也属于对他人的期待,比如对政府、天气、交通、国家、教育、体制、小区等的期待。有些对他人的期待会被冠以“爱他人”和“对他人好”的名义,看起来这些期待只是单纯地为他人好,跟自己没关系,但这并不影响期待的本身也在满足自己的价值感。我们对他人常有的期待有:

期待父母给我们自由,不要管太多

期待父母是有钱人,给我们富二代的环境

期待父母给我们支持,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

期待父母夫妻关系和谐,不要总吵架或冷漠

期待父母给自己一点关心,理解我们

期待恋人可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爱吃的是什么、心里想的是什么

期待恋人即使在自己不说的时候都了解自己

期待恋人能一直爱自己

期待恋人不要对自己发脾气、吵架、冷漠

期待恋人每次吵架后都要主动道歉

期待恋人可以理解我,在我生气的时候他能哄我开心

期待恋人能够赚钱、养家、高薪

期待恋人能够有时间陪自己、专心陪

期待恋人身体好、心情好、不加班、多锻炼

期待孩子听话

期待孩子优秀

期待孩子健康

期待孩子上某个辅导班,考试考前几名

期待孩子是个男孩(女孩)

期待孩子多吃什么、不吃什么,玩什么、不玩什么

期待孩子不要犯错

期待同事不是这样的人:自私、计较、没文化、自以为是、铺张浪费、不懂珍惜

期待同事、领导能多帮自己,多容忍点自己的错误

期待工作公平

期待朋友约会不要迟到

期待他人不要放自己鸽子

期待他人不要欺骗自己

期待他人对自己真诚、敞开

期待空气质量好、交通不拥挤、气温不要太热或太冷

期待教育体制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完善

期待陌生人不要随地吐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