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7711100000024

第24章 冰山理论(6)

这都是我们给他人贴的标签,根据我们经验里的标准给他人扣上了一顶不属于他的帽子。我们对于“虚伪”有个标准,于是他人符合了我们这个标准的时候,我们就会给他人贴上这个标签。可是所有人都觉得他是虚伪的吗?显然不是,他自己、他妈妈或者他几个要好的朋友就不会这么觉得,那么这就不是个事实。因为如果是事实,就不会有这么多分歧。

有一根竖的圆柱体,可以写出字来的东西,中国人给了它一个定义,叫“笔”,使用英语的国度则把它定义为“pen”,因为这两者的概念所指相同,因此这两个语言体系里的人把它们进行了等同。你呢,你认为它是什么?

你会说它是笔吗?现在有一只小狗突然跑进了房间,对着这支叫作“笔”的东西瞪了一眼,然后你问它:“这是什么?”它会说:“汪汪”。假如你懂狗语,你会翻译为“笔”吗?可是它用嘴巴叼起来跑出去了,那对它来说只是一个磨牙玩具。在你眼里,那是笔;在狗眼里,那只是个磨牙玩具。有人不小心拿它捅到了别人,现在它成了伤人的利器!

它已经不再是一支简单被叫作笔的东西了。所以你把它叫作笔,我只能说这是你的观点和你的态度。即使很多人认同你,但那也不是普世皆准的。

时光回到10万年以前,假如它已经存在,没有人类也没有语言,那么,它叫什么呢?它不需要名字,它就是一个圆柱形的可以用来写出东西的玩意,就存在于那里,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命名,但这都不影响它的存在。

所有定义都是人从自己的角度给的,即使你从大众的角度学习到的,那也是自己给的。即使是人类公认的,那也不是宇宙通用的,因为宇宙从来不需要定义。你认同了很多人通用的定义,你就要为这个定义负责,因为你认同了,但你不能强迫别人跟你一样认同。正如鲁斯·贝本梅尔这首诗: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

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

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

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我们所观察到的别人、事情、行为强贴上一个标签,定义为懒惰、不负责、不道德、错误,那都是我们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给别人贴的标签。

萨提亚将这种我们把别人定义为什么人的行为称为“扣帽子”,也就是名词化。我们把一顶不属于别人的帽子强行给他戴上,让他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我们认为的样子。扣帽子主要有两个心理过程:

投射。我们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点,其实都是自己的特点。如果你心里没这个东西,你就不会做出反应。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如果你讨厌懒惰并给他人扣上一顶懒惰的帽子,通常是你不接受自己懒惰的一面。如果你给他人扣上自私的帽子,通常是你接受不了自己是个自私的人。你所讨厌的他人的特点,其实就是你不接纳自己的一面,你给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限定,规定了哪是该做的哪是不该做的。

标准不同。我们对于某个名词有了自己的标准和定义,然后用我们的名词对他人进行了限定。比如说我们的努力程度,在一些人眼里看来我们是“懒惰,不爱努力的”,在另外一些人看来我们则是“十分勤奋,非常努力”的,那我们到底是努力还是不努力呢?不同的人给我们扣了不同的帽子,但那只是别人的。在不同标准的人眼里,就会给他人扣上不同的帽子。你怎么界定固执、计较、虚伪……呢?这些都是自己的标准,所以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人会不一样。即使大多数人同意你的观点,也只是这部分人的标准和你相近而已。

这些都是我们的评判。萨提亚把它隐喻为我们的心里住着一个“大法官”。大法官的作用就是评判,我们总拿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评判自己,乱扣帽子。我们有着绝对的真理,凡事不管是谁,一定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当自己没做到的时候,大法官就会指责自己;当别人没做到的时候,大法官也会去指责别人。

我们在给别人扣着帽子,也被别人扣着帽子。

反扣帽子

反扣帽子的第一步就是觉察,觉察到他人给你扣了一顶帽子,识别出他人对你的定义和评判。

然后区分。区分出投射与认同、他人的标准和自己的标准。

如果我们认为别人说的是对的,同意了他人的标准,就成为了认同。认同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现象。他人投射与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是他人的事,但是你同意不同意就是自己的事了。这极其适用于被别人误会、侮辱、指责、批评的状况,他人怎么说你是他人的事,但是认同不认同,反应不反应就是你的事了。

对于他人给我们的帽子,我们看到他人的标准和自己的标准并不一样,并拿回自己的标准。

如果别人给我们扣了负面的帽子,认为我们自私、懒惰、自以为是等,我们首先要脱帽子,告诉对方自己的标准。萨提亚会通过三句话来脱帽子:

我不是……

为什么我不是……

怎样才算是……

例如,我不是懒惰的人,为什么我不是懒惰的人:只因为我累了就休息,工作做完了没必要接着做下一个。我认为,在工作没有做完、精力有余的时候不去工作才叫懒惰。

在脱掉别人给扣的帽子后,可以对自己进行夯实,然后给自己扣上正面的帽子:我是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我是一个知道劳逸结合的人。

对于我们给他人扣帽子,我们应该停止指责他人。

理性观点

理性的观点有三个特点:开放的、多元的、中立的。

观点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你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吗?

你的原则是什么?

你的原则被打破过吗?

很多人有不可被侵犯的原则,甚至用生命来捍卫。有些原则的确至高无上,比如地球绝对要围绕着太阳转,这是它的原则。那难道没有例外吗?在地球形成以前呢?假如有天地球被我们弄破了呢?N万年后有颗星撞偏了地球的轨道呢?你只能说,在XX条件的允许下,地球会绕着太阳转。

连地球在例外的情况下,都可能放弃自己的信念,何况我们呢?我们前面说,当观点成为绝对天条的时候就是非理性观点了,那成为了“必须”、“绝对”和“不可改变”,控制了人。这时候的信念是封闭的。

健康的信念是开放的。你可以拥有这样的规条约束自己,但是那需要建立在拥有自我的基础上。比如,守时是个好的价值观,我们都很喜欢,但是“任何时候绝对不能迟到”就是一个不健康的信念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有一段老师和学生的对话:

老师: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学生:老师,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绝对吗?

老师: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绝对的事。

学生:……

这是逻辑学里的一个经典悖论,绝对是相对于相对而存在的。相对于我们懒散的习惯,我们绝对应该守时,但那也不需要成为不可侵犯的“绝对”。你需要去检视自己,你有哪些“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你认为人应该怎样?你有哪些坚决不能犯的规条?你为这些规条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

我们对这些绝对的封闭的规条付出过很多代价。就拿守时来说,你可能为了准时赴约而放弃坐公交车而改为打车,你守时了,你那亲爱的可能会觉得等一会儿有什么关系,总比这么浪费钱好。

合理地看待自己的规条,将封闭转化为开放,是做回规条主人的一个方法。所有规条都不是绝对的。人可以尽量不犯错,但并不是绝对不能犯错。你拥有规条的时候,规条就是工具,为你服务,就是开放的,它可以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你意识到规条不是绝对化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哪些是你想继续保留的?哪些是你觉得已经过时了的?然后留下想留的,放下不再需要的。

观点是多方向的而非单一的

你跟别人发生过争执吗?面红耳赤、各执一端,然后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丢下一句:你不懂!跟你没法交流!跟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道不同不足为谋!你的结论是,他太固执。到底是谁固执呢?时常在马路上听到类似这样的争执:一个人教育另外一个人说,你需要有梦想。另一个人说,我不需要梦想。第一个人就很感慨,觉得第二个人无可救药了,这辈子完了。第二个人也很感慨,你管得真多。这样的场景熟悉吗?多少次你一定要把别人说服?多少次你认为他错了你对了?多少次你又被说服觉得自己错了?难道这个世界就是非对即错的吗?如果你说天下乌鸦都是黑色的,那是所有吗?那只能说你没见过白色的。何况,你能告诉我一片树叶是什么颜色吗?绿色是对的吗?还是红色、黄色?这个问题你就有些释然了,当然都对。

一头大象不同的盲人摸起来形状不一样,因为他们看不到事物的全部视角,只沉浸在自己的视角里。那么看待不是具体物质的事情的时候,你凭什么说你看待的就是全部视角呢?

如果你还觉得事情都是有对错的,那么请看科尔伯格为世界发现的这个问题: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先不管药剂师的做法。你觉得海因兹这么做对还是错?

类似的故事是:

如果你是个列车司机,列车的闸突然失灵了,不能制动。这时候你看到铁路上有五个孩子在玩耍,你惊恐万分,如果开过去就会压死他们,可是你又停不下。这时候你发现旁边有一条废弃的铁道,可是又发现上面有一个孩子在上面玩。这时候,你会怎么办?你会继续开下去压死这五个不遵守规则不听话在铁路上玩耍的孩子,还是转弯压死这个很遵守规则在废弃不用的铁路上玩的孩子?

如果一个女子闯入了一个家庭,恋上了家里的丈夫。那么谁的错,谁是第三者呢?难道爱一个人有错吗?难道在爱情中,不是不被爱的才是第三者吗?那么他不爱的原配应该是第三者。

父亲杀掉自己的亲生孩子是错的吗?如果是,那么古代的时候,王子犯法,不能与庶民同罪。

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不过是以我们自己的视角去理解罢了,实质上没有对错。很多我们争执的问题不过是因为我们对某个事物的观点只有一个,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我们习惯了使用线性的、单一的眼光看待事物,只有一个结论和态度。我们忘记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其实有很多可能性。

观点是自己的而非通用的

在心理咨询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中立性原则。中立性的意思就是不评判。不用自己的经验、理论、态度给来访者贴任何标签,不用自己的世界去看待他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需要不评判、不强加,也就是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

无论自己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于生活有什么样的要求,对于特质有着怎样的定义。我们都需要看到,他人与我们不同。我们所有的标准都是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

世界上的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普遍意义上的标准和个人意义的标准。在普遍意义的层次上,是人类约定俗成的、很多人都会去做的规定,比如真善美。我们可以努力去实践这样的标准,可以去认同这些标准;把普遍意义的标准内化为个人意义层次上的标准。一旦我们内化为个人的,我们执行的就是自己的标准而不仅是普遍意义上的标准。但是他人认同与否是他人的自由和权利。自己是否要去认同也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强迫过你一定要去按照普遍意义层次的要求去做。

因此,当你去要求一个人的时候,对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你可以去检查自己:是否要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事实强加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