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
7711100000016

第16章 沟通(4)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嬉笑打骂,会骂对方是笨蛋。那时候我们是带着觉察的,是以尊重为基础的,虽然会大吼大叫大吵大闹,甚至爆粗口,但是并没有伤害到对方的感受,也没有发泄情绪,因此不是指责,是一致的。

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到饭店里服务生不经意的一句冷漠的话,我们自己可能感觉到了被指责,很委屈。其实服务生是不会指责我们的,只是我们的内心认为他的姿态是指责。因此应对姿态是发生在我们自己内心的。有时候别人耐心听,我们可能会感觉到他在打岔、漫不经心。对于他们的判定,只能从我们观察和感受的角度出发,但要时刻记住,那是我们的,不是他们实际的。

有觉察下的故意姿态并不是我们说的求生存的应对姿态。当我们在无意识中不经大脑就表现出来的应对方式,是我们的自动化反应,才是我们说的求生存应对姿态。那里有我们太多的情绪、期待,和真实的自己。

如何停止不健康的沟通姿态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有惯用的沟通姿态,不要急着去否定自己、然后告诉自己以后不要那么做。这是拿不掉的。沟通姿态的转化不是如何清除掉某些事物,而是通过增加一些新的知觉、新的关联方式、对自身感受的新体会、重新修正的期望以及新的选择,让别的事情得以发生。

是要增加一些东西,而不是改变。

我们在前面说,每个姿态都有资源的地方,保持着这个资源就会成为我们独特的优势。

对于讨好,需要增加对自我的觉察,多关注自己的感受。像你关心别人那样关心你自己,以便你更充分地体验自我价值感和平等性。

对于指责,鼓励他们保持自信和决断,而不带有责备或是评判。鼓励他们增加对他人感受的觉察,增加自己对他人期待的觉察,将内心的空虚感用爱填满,使指责者内心的空虚转变为自我确认和对其他人的接纳。为指责添加新内容时,我们不能说“为什么你总是指责别人?你难道不知道,当你责备别人的时候没有人愿意靠近你”,相反的,我们通过观察这样的现象来得出需要增加的内容:询问“你对他人的期待是什么?”“这样做的感觉如何?”

对于超理智,增加感受的部分,增加对自我和他人的感受。将你的情感、感受和身体意识与你已经拥有的才智整合在一起。

对于打岔,增加存在,让自己在场,增加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觉察。如此可以帮助你在适宜的情境中释放你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它们可让你脚踏实地,停留在互动中。

任何事情只要在持续,必然有动力在维系。不健康的沟通姿态也是如此,对方如果在继续使用,那也是你给了他继续使用的动力。例如他一味指责,你的指责会让你们火上浇油,你的讨好会让他看不惯你的软弱而继续指责,你的超理智会让他觉得你没感情而继续指责,你的打岔会让他觉得你无所谓而继续指责。

让对方放下指责的手,站起来不再讨好,拿回感受,或者回到现场,就需要你的一致性与一致性沟通。当你能够接纳对方的样子,不因为他所呈现的一面而感到不好,给予理解,他自然就会停止。因为他玩的这个姿态游戏已经没有意义,不能再从中获得任何满足。

都是因为爱

在沟通姿态中,都是因为在索取爱和表达爱,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讨好看起来是在讨好你,最终不过是想满足自己,希望你可以给他一些爱,一些正向回馈。同时也是在表达爱,是想让你好。

指责是想让你听他的,按他的要求和期待来做,这样他就会觉得好受一些,这是索取爱。同时,他的出发点也是为你好,希望你过得好,他想表达的是爱,却出来了指责。

超理智索取爱的方式就是想让你同意他的观点,想说服你。当你同意时,他会有价值感。同时他也只是想把他认为对的东西灌输给你,这又是在表达爱。

打岔者不知道该如何索取爱,就选择了逃避,但不索取不代表不想索取,这只是他应对关注缺失的一个方法。同时他也在表达爱,他不想让压力变大,不想让矛盾激化,于是选择了逃避。

当我们面对别人的应对姿态的时候,我们需要同时看到这两个部分:索取爱,表达爱。他并不是真正想说服你什么或者想让你按他的来,他只是不知道该怎么索取爱而采用了那样的方式而已,那你就让他感觉到你的爱,这样就会促进你们的关系。同时,也看到他在表达爱的部分,这是他的资源。

因此当再有人讨好或者指责你时,不必逃避或者生气,因为这些都是爱。

第四节让人来说话,而不是话说人

人生来自由

纵观历史,许多文人政客都在为人的话语自由而呐喊,奋斗,甚至牺牲自己,让人为之动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越来越拥有话语自由,说着想说的话,做着想做的事。

外界和他人对我们的强制性干预越来越少,看起来我们像是越来越自由。然而当我们开始摆脱他人对我们自由的拘束的时候,却常常没有意识到还有另外一样东西给了我们更加隐秘、封闭、严格的牢笼——我们没有觉察的自己内心的规条。

你以为你是自由的,实际上你可能已经被你的规条所绑架。因为你面对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总是有固定的反应,难以挣脱自动化反应的牢笼。比如你在面对不能把握的事的时候,你可能本能的选择不敢去做,静观其变,想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才去做,然后错过,然后下次又错过。比如你在面对权威的时候,你有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却难以表达,第一万零一次遇到权威,你不过是重复了第一次的不敢表达,没有质的变化。比如当你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没有被规定可以或不可以,你会先想到会不会这样不好而不愿意去做,除非有人告诉你:这是可以的。因为你那么害怕犯错,除非你确定是对的,你才愿意去尝试。比如你明明对某人某事很生气和怨恨,但是你却告诉自己不能生气,因为他很重要,他很爱你。所以你在他面前从来不会表达你正常的生气,甚至,你压抑到不让自己意识到。比如你想尝试一件事情,但是你的家人、你所谓的道德都不允许你有这种邪恶的念头产生,于是你强迫自己:不要这么想。可是你做不到,你就更强迫。这些都是你内化到骨头里的隐性的或显性的规条。它们像看不见的枷锁一样规定了你面对不同的情境应该如何去说,应该如何去想,应该如何去做。

世界上有一种方法让监狱里的人从来不知道越狱,那就是让这些人不知道他们生活在监狱里。世界上有一种监狱不需要围墙,却能把人死死困住,那就是把这个监狱装进人的心里。

人生来是自由的。萨提亚写了一首《五种自由》的小诗阐述了她对人的主体性应该是自由的这一观点,她主张人应该实现这五种自由:

自由地去看和听存在于这里的一切,而不是那些应该存在、过去存在或是将要存在的;自由地去表达你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表达那些你应该表达的;自由地去感受你所感受到的,而不是感受那些你应该感受的;自由地去要求你想要的,而不是永远等待许可;自由地代表自己去冒险,而不是仅仅选择“安全”和不捣乱。

我们怎么失去了自由?

人生下来是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但是从小我们的家长就教育我们很多禁忌和“应该”,使我们渐渐失去了真实的自己,成为了家庭的一个牺牲品。

当小孩呱呱坠地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恐惧,他甚至连自我意识都没有发展起来。他跟随着自己的感觉,跟随着自己的心去做他想做的事。婴儿是最大的哲学家,最真实的人,所以两千多年前老子才呐喊出“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号召人生的目的就是回到婴儿那样自由的状态,那是一种大的德性。回到生命最初本源状态,不是要回到幼稚和单调,也不是要故作天真、自陷于某种宗教的约束;而是要努力减轻生命的重负,寻找成长和再造的多元的可能性。

生命中有了很多重负,让人失去了与最初生命力的连接。这些重负就来自于我们幼小时候的禁忌。爸爸妈妈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为了尽快把他们人生的经验传授给我们,为了让我们跳过童年和幼年的学习、直接像成人那样思考,他们把这些经验采用了最直接的方法强加给我们:

当我们受了委屈而哭的时候,会被指责:不许哭。于是我们学会了哭是可耻的,人是不该哭的,人是不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如果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全世界的人(妈妈那时候代表了全世界的人)是会不高兴的,这样他们就不爱我了。所以我只能表达该表达的感受,而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长大后,我们学会了在亲密关系面前、在陌生人面前,我的愤怒、委屈、害怕、担心、恐惧,都不可以随意表达,我只能展现我好的一面。这是第一个枷锁。

当我们想去自由地探索世界,想把世界(整个房间)铺满玩具完成占领的时候,会被指责:不许乱摆,听话!于是我们学会了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不被允许的,于是我们为了得到妈妈的爱,学会了尝试性学习: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哪些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并且,还学会了只有在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做事情。不被允许的时候做了,就会被冠上“不听话”而被打板子。长大后,妈妈的话已经内化到了自己潜意识里,我们形成了对自己的标准: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被允许的才做,没有说明被允许的就不该做。这是第二个枷锁。

当我们开始学习知识和词汇,把玩着“卧槽”和“草泥马”等字眼的时候,我们突然被限制:不许那么说!当我们开始懵懂“我从哪里来”却得到个“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答案的时候,当我们开始询问妈妈关于她的过往的时候,我们都得到了很多禁止。于是我们知道了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事不该看,有些东西不该知道,有些地方不能去。这又是许多枷锁。

然后我们长大,被着这些枷锁,构建了世界上最完美的监狱,困住了我们的生命能量。让我们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光,依然等待着一个权威、神、标准答案、妈妈角色的允许和给予。

在雕塑中,萨提亚会这样呈现:把孩子的雕塑用布条把他的眼睛蒙起来,把耳朵挡起来,代表了“不能自由的看、听”;把他的嘴巴用胶带粘起来,代表着“不能自由的说你想说”,把他的手和腿都绑起来,代表着“不能自由的做你想做,不能自由的到你想去的地方”。如此通过形象雕塑的形式,呈现父母是怎么给孩子施加枷锁的,怎么用“听话”和“不许”绑架了孩子。

据说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

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然后不同国度的学生展开了不同的讨论:

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

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

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

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拉康有一句名言:“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当我们被这些规条所局限,所控制的时候,我们与人的连接就会失去。这时候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这些潜意识里关于规条的话语控制了我们,代替了我们的意志力来行事,它们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也就是“话说人”。

自由就是拿回话语权。你来掌控自己,使用规条来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让规条控制你。

第五节参透对方真实的本意

互动的成分

在生活中,在对话中,在互动中,当你听到一句话、看到一件事,到做出反应,可能只有一刹那的时间,但是你的心里已经经历了万万千。

人体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处理器,在你接收到信息后,经历过体内各种复杂的加工,根据你的习惯、经验、理解、方式给予对方回馈,而你所反馈出的内容,可能早已不是对方想要的,甚至不是他所说的那个样子,更难以是他期待的回应。

所以有时候我们感觉,和一个人沟通怎么那么难,甚至还有时候感觉,怎么就不像在一个世界里,更有时候感觉误会从生。

再看《亮剑》,血气方刚的李云龙在去丈人家娶老婆的时候,对着书香出身的田老爷子掏出枪来说:“我掏枪怎么了,你问问这个枪什么时候杀过老百姓……”田老爷子见状也不示弱:“我田某,一生只屈服于真理,还没有惧怕过什么手枪,你开枪打死我,我也不会同意,还威胁!”

矛盾、误会和分歧就这么产生。在李眼里,党绝对是保护老百姓的,他要证明。但是在田眼里,李的部队赢了后就会霸民女,所以要通过面对手枪的不畏惧来显示自己的清高。有时候明明看到了一个动作,然后就触动了自己所有经验进行解读,然后开启了自己的应对模式,然后冲突。实不知,那并不是对方的本意,我们并不能了解真实的彼此。

萨提亚分析了人们在听到什么或看到什么后到做出即时反应之间所发生的内在过程,称为“互动的成分”或“互动的要素”。

互动成分技术主要用来透析互动中的成分,关注我们在接收信息并加工信息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互动成分技术可以视为近距离审视我们内部沟通过程的技术。它是萨提亚发展出来的主要改变策略之一,是被她称为“改变工具”的干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