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志异
7710100000008

第8章 清代聊斋传奇在川剧中的传承与流变(2)

在川剧有关胭脂故事的剧本中,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啸天主人改编之“《改良胭脂配》全本”,由维新印刷局印行。该剧故事完整、情节曲折、文学价值较高,影响较大。啸天主人名张韵芬,四川峨眉县人,他在该版本印行出版的题记中,对《改良胭脂配》全本的形成和出版过程作了明确记载:“《胭脂配》一剧前已继续出版,唯是剧系分上下两册,先后改定,非创一手。中间又因事实关系缀后复续,未能一贯相通,诚恐时间问题,读者茫付阙如,不无沉珠之憾。兹复请大律师张君仁寿字介眉,将旧词详加改定,重新编辑,其有不合之处略为更正,繁者删之,简者增之,务期剧情与事实相合,不致有相乖谬。张君精通法学,颇娴词律,暇时则喜工词以自娱,供其潇洒逸志。是剧出版前已脍炙人口,兹经改定复继出版,将上下两本装订成一册,自系一家之言,已与前词迥有天渊之别,不同凡响。其中剧情新奇,巧思妙运,亦有独到处。唯后段一二幕剧情添有剧外故事,皆本相因之理推而出之是剧编剧历时日之久,复经周君瑞父精心考证,审音辨律,校雠无讹,爰以付印。”③由此可知,在此本之前,已先有上下册分开印行之版本问世。此次再版将上下本合为一册,并请张介眉先生予以重新勘订,剧词有所删繁增简,并增添了后一二幕内容。复经周瑞父先生校勘后始定版印行。据此推测,啸天主人最早的改编本可能在20世纪20年代已出版;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维新印刷局印行的《改良胭脂配》全本实际上是张介眉的修改本,与啸天主人最早的改编本已有较大差异,但该版本扉页署名仍为啸天主人。其后不久,四川内江县人刘师亮(号谐庐主人)又在此本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仍沿用《胭脂配》剧名。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重庆市戏曲工作委1会的校勘修订,编入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川剧传统剧本汇编》第17集。

在民国二十二年《改良胭脂配》全本出版之前,已有道光壬寅年(1842)安徽宣成举人李文翰着13出传奇《胭脂舄》、光绪甲申年(1884)杭州进士许善长着1远出传奇《胭脂狱》,及其据此改编的京剧剧目等。从《改良胭脂配》全本所用的四川方言及结构关目来看,该剧应是啸天主人重新编写,语言通俗流畅,雅俗共赏,多有创意。但在剧情及场次安排上,显然吸收了前人传奇剧本的一些内容。为比较之方便,特将各传奇本及川剧剧目的关目分列于下:

《胭脂舄》13出,李文翰着于道光壬寅年(1842),味尘轩藏版:

卷上:借端吟社医牛5逅遴才询病续旧冒盟

卷下:遗舄拒杀诬服哭监平反

其中,《诬服》《哭监》为作者在聊斋故事基础上增加的两出戏。

《胭脂狱》1远出,许善长着于光绪甲申年(1884):

议婚遇灿述怀问病讲艺续欢逾墙失履

凶杀诬承复勘诉冤绎供提鞫庙讯判园

光绪甲申春日,玉泉樵子自叙:“因为《胭脂狱》院本1远首,于《绎供》《提鞫》二出,特申明蒲志未详之意旨云。”

川剧《改良胭脂配》全本1远场,啸天主人改编,维新印刷局刻印于民国二十二年。峨眉张韵芬题记,广汉张仁寿题诗:

上本:婚约探病叙旧劫鞋侦情奸杀诬服招审按鞫

下本:捕宿辩冤判案完配愤缢幽诉冥谴

《胭脂配》18场,1959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川剧传统剧本汇编》18集:

戏谑探病调情劫鞋诬服扫墓招审悉冤审王

捕介拷介诉院捉毛院判愤缢幽怨活捉卺圆

原本注:原系峨眉张韵芬根据聊斋故事编写,刘师亮又在张本上有所增删,故校勘时依刘本未依张本。

从上所列,大略可以看到4个剧本对原小说的丰富发展,也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异同与优劣得失:

(1)李文翰剧本中开场《借端》《吟社》《医牛》三出戏均为川剧所无,《借端》为末角登场简述剧情及对剧中主要人物进行简评,非剧情之组成部分,乃古典戏曲的一种结构形式。《吟社》描写鄂秋隼、宿介等学子于重阳日登楼赋诗,毛大前往滋扰被诸学子轰出。《医牛》一出为卞牛医替牛治病,王氏、胭脂相会。此二折戏均为剧中人出场自报家门而设,显得多余。李本中的《吟社》《遴才》两场内容为作者增添,原蒲翁小说中无此情节。以上关目内容为川剧所无。

(2)李文翰剧中有《诬服》《哭监》两出系李之创作,这两出戏后分别有张笺及雨香甫的评点,注明李作之出处及意义。

《诬服》评点为:“原传邑宰并无姓名、出身,亦无种种谬行。

作者就‘横加梏械’四字上生出一篇发笑文字。讽世耶?正所以警世耳!”⑥《哭监》内容写鄂秋隼在狱中受折磨,宿介到狱中探望事。其评点曰:“原着无此一段故事,作者设言以警世耳!

而以宿介点缀场面,既醒目,亦惊心。科白入神,情节逼肖,全部血脉融成一气矣!”⑦至今看来,由小说改编为传奇,李文翰增加的这两出戏仍可圈可点,为剧本增色不少。经此一改,情节更显惊心动魄,催人泪下,对鄂秋隼、宿介不同心理活动的剖析也极为准确、细腻,在小说注重情节传奇性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更适合戏曲舞台的表现。此为李作的贡献。许善长所着《胭脂狱》也有所创造,其自叙中言:“因为《胭脂狱》院本1远首,于《绎供》《提鞫》二出,特申明蒲志未详之意旨云。”⑧《绎供》写提学施闰章接到宿介诉状后反复研审其供词,终发现案情破绽之处。系一人独角戏。《提鞫》为施重审宿介、王氏,因作者非常钦佩蒲松龄之文采,故剧词中对白部分凡原小说中所有均原文照搬,原小说中仅有叙述无对白的部分,作者才予编创。总而言之,此两剧对蒲着都有增益丰富。

川剧《改良胭脂配》全本中有《诬服》《按鞫》二出,内容与李着之《诬服》和许着之《提鞫》基本相同,虽然川剧剧本语言已全部四川化,但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承传借鉴关系。刘师亮改编的《胭脂配》也保留了《诬服》一场,而在《按鞫》的基础上,重新编创了《悉冤》《审王》《捕介》《拷介》四出戏,增添了许多内容,语言亦更地方化、通俗化、口语化。

(3)较之小说与清代的两种剧作,川剧补充了较多的内容,《改良胭脂配》全本主要增加了结尾部分的三出戏《愤缢》《幽诉》《冥谴》;刘师亮在改良本基础上又有增删,如《扫墓》一出为刘新写,《审王》《捕介》《拷介》《捉毛》等出,均创添了许多新内容。其优劣得失分述于下:

川剧《改良胭脂配》中增添的《愤缢》《幽诉》《冥谴》三场戏内容如下:胭脂一案了结后,王春兰被夫休弃,羞愧难当,上吊自尽,来到阎王殿诉说冤屈,阎王令其活捉宿介到阴曹。是夜,宿介灯下读书,忽听有敲门声,开门却是王氏,不禁大惊失色,继观王氏花容月貌依旧,昔日之情复萌。二人正诉衷肠,突然王氏变脸,用绳索系宿介,同去阴曹地府。冥王按情论处,罚宿介转世人间为奴作婢,遭受折磨;王氏有失妇道,罚在娼家以彰善恶之报。民国刘师亮改编本及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本也都保留了这一情节。而这一情节,与川剧某些传统剧目在内容与表演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如王氏进门后宿介持灯看王一段戏,相似于《红梅阁·放裴》中裴生与李惠娘初相会的场景。“活捉”一段戏与《活捉王魁》《活捉石怀玉》的表演也有类似之处。这三出戏虽然文辞典雅,唱做相间,有王氏、宿介变脸等特技,可视性强,在民间演出很受欢迎,但却给一出现实性很强的社会问题剧赋予了因果报应的色彩。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可以说这一改动张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适应了民众惩恶扬善的传统文化心理,表达了作者嫉恶如仇的人生态度,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刘师亮本《扫墓》一场写胭脂母女清明之日为卞牛医上坟,中有母女二人的大段祭奠唱词,述说心中的无限悔恨与无奈,悲苦哀怨,感人至深,是一出动人的唱功戏。第九场《审王》为吴南岱审王氏,公差押解王氏途中,王自述身世,浮想联翩,唱[锁南枝]曲牌,有近百句唱词,一气呵成,回肠荡气。按传统戏曲欣赏习惯,一出大幕戏中需要有一二折唱功戏,既有利于抒发人物情感,也有助于显示演1演唱技艺水准。刘增加的这些场次和唱段充分发挥了川剧高腔演唱的特点,唱词也写得颇为动情,有较高的文学品位。第十三场《捉毛》是一出富有乡土气息的丑角戏:毛大犯案后坐卧不安,上街寻三朋四友赌博消遣,毛大正赌得高兴,二公差来抓人,却不知谁是毛大,只好冒叫一声,毛大应声被抓,非常具有喜剧效果。川剧擅长悲剧喜演,悲喜交错的戏剧结构是刘改编本的一个成功之处。

4.传奇《梅喜5》与川剧《青梅配》

《梅喜5》传奇为江苏阳湖人陈烺(18231889)晚年所作,系据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改编,刊刻于光绪十七年,其在民间演出流传时间可能早于此时。该剧分上下卷共1远出,其关目为:

卷上:娱亲托女弼婢感孝情诉婚阻自媒谴嫁

卷下:寻女闺忆神显卖身认父祝发庵会双园

故事梗概为:狐女与书生陈无垢有一女青梅,狐女死后,陈往蜀中谋职,临行将青梅托付其兄,其兄竟将女卖到王家做婢。

王家小姐阿喜善待青梅,如同姊妹。书生张介受父亲亡故,与母亲租王家屋居住,虽贫却发奋读书。青梅看张为有志之士,为阿喜托媒,王1外嫌其家贫未允。青梅自荐8嫁张生,时王1外将赴山西任职,张母托媒欲为子娶青梅,王1外索要聘银,阿喜私赠金钗帮助二人成亲。后王做官犯事,夫妻先后病故,阿喜流落无所,为一观主收留。数年后青梅父回籍寻女不得,往山西途中得遇阿喜,认作父女。后张生果然高中,携眷赴任,途中避雨遇阿喜和父亲,全家喜得团2,二女同嫁一夫。

原小说故事开头只有简略的交代,青梅幼时母亲离去,长大后父亲病故,被叔父卖到王家。传奇中青梅父亲的故事均为陈烺编撰。另有一个细节的改变也值得一提,原小说中阿喜在帮助青梅嫁到张家时曾言:“我私蓄数金,当倾囊相助。”传奇本中将阿喜所赠“数金”改变为金钗一只,也只有一句话,并无其他情节。但在后来的川剧中,却由此演化出一折着名喜剧《青梅赠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