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7673200000025

第25章 声乐入门的金钥匙——读《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有感

时乐濛

在音乐艺术各门类的教学中,声乐教学可能是最困难的了。这是因为不论科学怎么进步,图解如何详尽,但对呼吸、位置、共鸣、感情表达等等要求,却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还主要是依靠学者自己的理解、感觉和体会去把握的。因而,就要求老师不但要有殷实的声乐基本功、丰富的歌唱实践和教学经验,而且还能以美妙、生动的语言和良好的歌唱示范以启迪学生的智能,并将其化作似可捉摸的基础训练和歌唱的良好方法。

著名的歌唱家、教育家吴天球教授就是这样的好老师。他积其40多年的歌唱与教学的经验、心得所著的《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正是这样的一本好教材。好在哪里?好在:

(一)以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美声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诸多疑难和当前大家极为关注的“三种唱法”的问题;

(二)有明确的主导思想,但并无门户偏见;

(三)命题、论证逻辑性强,细腻而不杂乱;

(四)文风质朴,深入浅出,不落陈规,雅俗共赏;

(五)语言生动,比喻贴切,具有幽默妙趣,可读性强。

试看其“目录”中的“选择歌唱专业的依据是什么?”“三种唱法的异、同与相互学习”,“诚挚专一的歌唱心理”,“深情、细腻的艺术处理”等等,从一开始,就紧紧扣住了内行的心弦,赢得了成千上万人的称赞,以至对像我这样的外行,也仍能以其引人入胜的魅力,使我像读章回小说那样一读到底。读后,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吴天球教授对学生细致、深入、全方位教学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感情内容的表达和深化。作曲家舒曼曾说过:“一味追求技巧,不重视内容的是反艺术倾向。”美声学派声乐大师卡鲁索也曾深刻指出:“常常是,歌声不十分洪大的声乐家,或者歌声不十分美好的声乐家,能有一种极佳印象的歌声,比那些咬字恶劣的声乐家,所能使大家喜欢的成分要高得多。”这里,大师们当然不是忽视,更不是否定基本功。而是对声音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对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作用恰恰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只有准确、深刻地表达了感情内容的歌声,才算得上是美好的歌声。因为,一般说,声乐艺术固然是声音运动的形式再现感情运动的种种微妙的心理动态而激励起人们的共鸣的,但对声乐艺术来说,还不能不注意到语言、吐字、感情对音乐形象塑造的特殊意义。可以这样说,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歌唱激情是较易混乱、虚假的;而没有明确、清晰的语言吐字,也将大大有损于感情的肯定性、深刻性和动人深度。吴天球教授在这本著作里,除了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基本训练外,还以极大的篇幅来阐述语言、吐字、歌唱心态和艺术处理对歌唱的重要性,就正是力求内容与形式、感情与技术、歌唱艺术与社会责任感的更完美的统一,以塑造出更加完美、动人的音乐形象。这也是这本著作极为可贵的艺术品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深感这本著作不仅是指引学生“入门”的好教材,金钥匙,并且是帮助学生继续“修行”的良友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