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跑马镇情人
7649600000038

第38章 朋友与情敌-3

回到方琪那儿时,吴所长已经走了。打开门时,我看到她的脸上还有泪痕。

你们谈得好吗?

没什么好不好的。

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你的亲生父亲。你还是要认他的。

可是……爸爸的死的确和他有关系。

可他又不是有意的啊。他当时还是出于好心啊。

……

关于这个案子,他跟你说了什么吗?

嗯。

可以跟我说说吗?

可以。我当时问过他,可不可以跟你说。他没出声。我想他是默许了吧。

方琪犹豫了一下,眼神里仍然充满着伤感。她的眼神让我有些心碎。我知道,我不应该逼迫她。但是,我没有更好的选择。要想长久的解决她的痛苦,就必须这么做。就算是用短痛换长痛吧。我相信我们正在接近目标。很久以后想起当初的这个信念时,我都为自己感到惊讶: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并无多少胜算,只知道奋力向前前进。我们的乐观其实是盲目的。不管怎么样,方琪显然也受到了我的信念的感染,她只是作了片刻的犹豫,便把吴所长告诉她的东西转述给了我。

吴所长要方中华来跑马镇的真正动机,正如我们的猜测:首先是因为心怀愧疚,企图在生意中帮他一把。那个时候,吴所长在跑马镇站稳脚跟。他是在此前一年半以前以县公安局刑侦科副科长的身份调到跑马镇当所长的。这从职务上是一种提升。但事实上,很多人面对这种提升时都会犹豫——毕竟是从县城调到下面一个小镇,既要远离自己的家庭,又要离开自己习惯了的县城生活。但吴所长还是答应了,因为他希望自己有独立的权力,好完成自己的心愿:想办法补偿内心所欠老领导方中华的债。他以为方中华作为生意人,最需要的就是生意中的发展。到了跑马镇以后,吴所长得到了唐镇长的支持。他的工作很快就开展得顺风顺水。于是,自信心开始膨胀。恰好不久前,县里召开“两会”,号召全县人大代表为招商引资作出贡献。吴所长马上就想到了方中华。他觉得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从部队退伍后,他和方中华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他既希望时刻了解方中华的近况——或者从内心说,更希望了解其妻女的近况,又害怕直接面对他们。他一直在矛盾中和自己纠缠着。二十多年过去了,他终于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理由:他要帮方中华把生意做大。同时,招来了方中华,他就有机会接触自己从未见面的亲生女儿了。他被自己的这个创意弄得激动万分。

没想到,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唐镇长时,唐镇长却反应冷淡。他大感意外。自从到跑马镇就任所长以来,他就一直保持着跟唐镇长的亲密接触。他早就知道,在这个镇上,离开了唐镇长的支持,所有的事情都会寸步难行。因此,他谨小慎微,为人低调谦虚,跟唐镇长保持着早请示、晚汇报的习惯。他的几乎所有工作都得到了唐镇长的支持。唐镇长非常亲昵地跟他说,虽然他跟他在一个地方上共事的时间不长,但他早就听说过吴所长的事迹,充分相信他的能力。他要吴所长放开手脚,大胆去干,不必事事跟他商量。作为地方上的治安主官,他有自己专断的权力。相反,他自己还需要吴所长的支持。这番话让吴所长在心理上和唐镇长更亲近了一步。在跑马镇的日子,他早就见识了唐镇长的威信与口碑。他相信那些传说都是真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以前那些在他看来会让唐镇长为难的事情,唐镇长都一口答应了。而眼下,这个有利于小镇长发展和唐镇长自己政绩的事情,唐镇长却反应冷淡。他知道,以唐镇长的风格,反应冷淡就表示不支持了。但那个时候,他已经顾不得了那么多了,他已经被自己完整的计划冲昏了头脑。他也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量。他以为,以自己一个地主治安主官的身份,在跑马镇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办这么一件正常的事情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甚至忘记了当初别人反复告诫自己的那句话:在跑马镇,离开了唐镇长,什么事都干不成。最后,他给自己找到了最好的借口:唐镇长也许是当时情绪不佳,所以反应平淡。于是,他决定再作一次试探。这一次,他慎重地准备了文字资料,把方中华的情况,招商引资的具体做法、方中华来跑马镇的意义,一一白纸黑字地写了出来。然后,他打算挑选了一个自认为唐镇长心情好的日子,亲手把这个报告交给了他。

那天是一个周末,唐镇长正在家里,他像往常一样坐在阳台上浏览着报纸。吴所长进去的时候,唐镇长的神情看起来很惬意。来之前,他就准备好了计划——如果唐镇长心情好,就把报告交上去;如果他心情不好,报告就不拿出来。当唐晓梅为他打开门,他踏进屋子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唐镇长笑眯眯的脸。于是,他当机立断,把报告拿了出来。唐镇长拿着报告,皱了皱眉头,先是翻了一下,粗粗地浏览了几眼,大概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就把报告还给了他。先搞吧,搞搞试试。他对吴所长说。

吴所长欣喜若狂。他以为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他原设想着,万一唐镇长不同意,他也要据理力争,实在不行,还可以直接上书县里,争取县里的支持。没想到,事情这么容易地就解决了。

很快,他就给方中华打去电话。退伍后,与方中华联系,他从没像这次一样心情舒畅、理直气壮,他甚至有些动情。通电话前,他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甚至在纸上粗略地写了几条说服他的理由。在电话里,他首先堂而皇之地回忆了当年的战友情(虽然内心里还带着几分愧疚),然后问了一下方中华的生意情况(事实上,事前他早就调查过了,他的情况不妙),紧接着他就按照纸上所说的理由开始说服方中华。他被自己的口才惊呆了。以前,他知道讲话有条理、逻辑性强,但煽动性不够。这次,这个缺点也不存在了。他说得激情四溢,理由充分。他在电话里说,他要和老战友重新战斗在一起。他不求任何回报,只要能够时常看到自己昔日的老领导、老战友和兄长,他就非常幸福,事实上,在说这句话时,他想到的是自己那个素未谋面的女儿,这能够使他的语气显得有激情,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后来的事情就顺利起来了。他帮助方中华选址,帮他参谋投资项目,帮他打通了所有的关节。他甚至出面跟租赁的房主谈话,帮方中华降低租金。那一段时间是他们两个老战友的蜜月期。他们像两个曾经相恋却被拆散的大学恋人,情感迅速升温。他们谈两个分开后的生活,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甚至谈中年夫妻生活中的困惑。总之,他们无所不谈。他因此从方中华那里得到了他妻女的情况。这看起来似乎是他这一次招来方中华的附产品,实际上却是他最想得到的东西。那段时间,他频繁地陪着方中华,方中华的副手甚至笑他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他,则在方中华的身上,贪婪地追逐着他的妻女的所有情报,似乎从他的身上,就能闻出那母女俩的气味来。有时,为了引他说出有关她们的消息,他甚至不惜以自己的隐私来交换。

有一回,他干脆编了一番假话,他说自己的女儿总是长不大,现在她在县城,两天见不到父亲就打电话来问。他一面说,还是女儿好,是贴身的小棉袄,另一面又说,现在的孩子啊,从小的生活环境太优越,在温室中长大,真是经不了风雨。事实上,她女儿是个独立能力很强的女孩子,而且和母亲更亲,自他到跑马镇,压根儿就没打过几次电话给他。他的谎言很快就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方中华也顺着他的话,自豪地讲述了自己的女儿的故事。他说,自己的女儿方琪虽然也很依恋父亲——长这么大了,还是小时候那样在自己面前撒娇,但是,她是一个很自立自强的女孩儿。她从不愿意依靠父母。他曾多次动员名牌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女儿到公司来帮自己打理生意,然后好把生意顺理成章地移交给她。但是她居然一口拒绝了。她坚持要走自己的路。现在,她是一家外资企业的白领呢,而且,他们的老板说,方琪非常优秀,过不了多久就会升职的。听了这么一番话,吴所长就拼命地夸奖起方中华来,并发自内心地和方中华一起自豪了一番。

他说,那个时候,他是多么的幸福啊。他像刚刚踏上西行之路的唐僧一样,被自己的信念所左右,幸福得不知道面前将会有多少的刀山火海、妖魔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