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三季-电子故事总动员
7646200000027

第27章 数码相机的发展

电子发明大观

数码相机,是数码照相机的简称,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的原理完全不同。普通相机是在胶卷上靠溴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数字相机是靠传感器(一种光感应式的电荷耦合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来记录图像。当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经过成像元件转化为数字信号后,数字信号再通过影像运算芯片储存。数码相机的成像元件是CCD或者CMOS,特点是光线通过时,能根据不同的光线转化为电子信号。在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以前,会先储存在数码存储设备中。

与传统相机相比,数码相机有其自身优点:

(1)拍照之后可以立即看到图片,对不满意的作品删除并进行重拍,这样就减少了遗憾的发生。

(2)色彩还原和色彩范围不再依赖胶卷的质量。

(3)感光度也不再因胶卷而固定,数码相机里的光电转换芯片能选择多种感光度。

虽然数码相机科技含量高于传统相机,但在一些方面无法超越传统照相机:

(1)由于数码相机在成像方面,通过成像元件和影像处理芯片来转换,所以成像质量缺乏层次感。

(2)由于不同厂家的影像处理芯片技术不同,所以成像照片颜色会与实际物体颜色有差别。

数码相机按用途可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有着不同的用途。

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即数码(digital)、单独(single)、镜头(lens)、反光(reflex),其英文缩写为DSLR。此类相机一般体积较大,比较重。使用电子取景器(evf)的机型,也归入单反相机类。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而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E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影像。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所不具备的。

卡片相机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具有超薄时尚设计的数码相机。卡片数码相机可以随身携带。虽然它们功能并不强大,但是最基本的曝光补偿功能还是超薄数码相机的标准配置,再加上区域或者点测光模式,有时候还是能够完成一些摄影创作。通过对画面曝光的基本控制,再配合色彩、清晰度、对比度等选项,也可以拍出很多漂亮的照片。卡片相机和其他相机相比具有时尚的外观、大屏幕液晶屏、小巧纤薄的机身,操作便捷等优点。缺点就是手动功能相对薄弱、超大的液晶显示屏耗电量较大、镜头性能较差。

长焦数码相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长焦数码相机的主要特点其实和望远镜的原理差不多,通过镜头内部镜片的移动而改变焦距。那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

数码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代表着电子成像技术产生,这就为数码相机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数码图像技术发展得更快,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拍摄出了第一张数码照片,标志着数码相机的诞生。

1981年索尼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静物照相机(“马维卡”照相机),这是当今数码照相机的雏形。

1991年柯达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东芝公司发表40万像素的MC-200数码相机,这是第一台在市场上出售的数码相机。

1997年奥林巴斯首先推出“超百万”像素的CA-MEDIAC-1400L型单反数字相机,引起行业巨大震动。

1998年是低价“百万像素”数字相机成为新的热点和主流产品的一年,当年发表或出售的新机种有二十多个厂商的六十多个品种。其中达到和超过“百万像素”的新产品约占全部新机种的80%。

数码相机从诞生到现在,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我们相信会有更好的产品出现。

对于数码相机而言,相机镜头是核心部件,起主要作用。变焦范围越大,镜头也会随着变形。10倍超大变焦的镜头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镜头畸变。超大变焦的镜头很容易在广角端产生桶形变形,而在长焦端产生枕形变形,尽管目前技术无法解决,但是好的镜头会将变形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而理论上变焦倍数越大,镜头也越容易产生形变。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的超大变焦镜头实际上在光学性能上应该可以满足人们日常拍摄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