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7646000000034

第34章 齐威王烹“阿”封“即墨”(节自《田敬仲完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导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因为始终为芈姓,所以只是一篇《楚世家》,而齐国因为中途大权旁落,故而既有《齐太公世家》,又有本篇《田敬仲完世家》。

田完即陈完,田、陈古音相近,二字可通用。陈完本为陈国君主后裔,因内乱而奔齐,至田成子时在齐国已极有势力,为齐相,后弑齐简公。春秋末年,田和废掉齐康公,自立为诸侯,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田和传三代至齐威王时,进行改革,国力大增,击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并长期与秦东西对峙。齐湣王时被秦、楚等五国联军击败,一度只剩下莒、即墨两城,后来虽恢复故地,但已大伤元气,终被秦国所灭。本篇即从陈完在陈国写起,直至王建被虏齐国被灭。

后代史家曾经指出本篇的若干疵病,如遗漏田悼子、侯剡二代,不叙齐宣王伐燕等事,但亦不至于像姚名达所说“是一篇糊涂账,是一卷神话故事集”。

【原文】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1],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2],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曰[3]:“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者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4],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5]。赵人归我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

【注释】[1]即墨:地名,齐邑。故城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2]官无留事:即官吏奉公勤政,没有公案拖留不办。[3]阿:地名,即东阿。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4]甄:地名,齐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县。威王七年,赵伐齐取甄。薛陵:地名,齐邑。今山东阳谷县东北有薛陵城,威王九年被卫所取。[5]浊泽:地名,在今河南许昌县西。观:地名,在今河南、山东交界处。

【译文】齐威王自从即位以来,国家很不安定,国家政事都委任给公卿大夫去办。九年之中,诸侯不断来攻打,因而国内百姓不得安宁。于是,齐威王召见即墨地方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职,诋毁你的言语,我天天都能听到。然而我派人视察即墨,那里的田野开垦出来了,百姓们都能够自给;官吏对政事都很勤恳,没有公案堆积。齐的东方很安宁。这是因为你不来拉拢、恭维我的左右近臣,以求名誉之故。”威王便封即墨大夫以万家的俸禄。

威王又召见阿地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受命守阿,赞扬你的言语我天天都听到。然而,我派使者去察看阿,那里的田野荒芜,未开垦,民众很贫苦。这之前,赵国攻打我们的甄邑,你未能出兵救援;卫国夺取了薛陵,你还假装不知道。是你用了大量钱币笼络我的左右近臣,让他们在我面前为你说好话,以求得荣誉罢了。”当天就将阿大夫烹死了,还将威王近臣之中那些常替阿大夫说好话的人都一起烹了。之后,即刻出兵向西攻击赵国、卫国。又在浊泽打败魏国,并将魏惠王围住,惠王被迫请求献上观的地方给齐国,以便求得和解。赵国将长城归还了齐国。于是,齐国的人都很震惧,个个都不敢掩盖、隐瞒坏人坏事,都实事求是地说话、行事。这样一来,齐国大治。各国诸侯闻听此事,不敢对齐国用兵长达二十多年。

【鉴赏】这是一则倡扬实事求是,惩庸奖勤的故事。本文所记较为简略,其它古籍所记较为详实。说的是:战国时候,齐威王刚即位时,国内不稳定。后用邹忌为相,励精图治,富国强兵。邹忌忠于职守,常常了解全国邑守“谁贤谁不肖”,以便向君王报告。同朝之人,众口皆赞阿大夫,贬责即墨大夫。齐威王听到汇报后,没有进行奖罚,而是调查研究,多次问左右亲信,回答与邹忌的报告大略相同。齐威王还嫌不够,又悄悄派人去阿邑和即墨两地进行调查。结果,真相大白。即墨之地,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官吏勤政,无积案拖办,齐国的东方边境非常安宁。而阿邑之地,田野荒芜,人民冻馁,并且昔日赵兵攻甄,也不去救;卫取薛陵,也假装不知。齐威王得知了“贤”、“恶”,与左右汇报的情况完全相反。于是,他对即墨大夫那种“专意治邑”,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不慕虚名,不肯阿谀奉承,以致蒙受诽谤,遭到诬陷的崇高品质,给予了极高的赞扬,进行“封赏”,并赞曰:“子诚贤令!”另一方面,对阿大夫那种以重金贿赂齐威王左右近臣,以求美誉的恶劣作风,进行强烈的谴责,下令“烹杀”了阿大夫。而且,还“择其平日尤所亲信者十余人,次第烹之。”理由是这些人是君王的耳目,却“私受贿赂,颠倒是非”,说假话,欺骗君王。从此,齐国上下官吏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国内大治,诸侯畏服,正气上升,成就了一时的“霸业”。

“烹阿”、“封即墨”的故事揭示了一条真理:只有求“真”打假,人民才能团结,生产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振兴。作为像齐威王那样的高高在上者,不要偏听偏信,要兼听则明,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对说假话;作为下级官吏来说,要像即墨大夫那样,光明磊落,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讲“真”不搞假。这样,上下齐心,是非清,赏罚明,正气升,邪气除,国强民富,事业兴旺。

本文虽记述嫌略,但已体现出这一事件的基本精神,自古至今尤其对我们当今吏治仍有不小的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