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0秒钟打造交际高手
7618500000029

第29章 怎样与小人打交道(1)

1认识小人

小人当然不等于小人物。小人物里面可能有小人,但中等人物乃至大人物里也有小人,比如那个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康生。小人是不论职务大小、地位高低的。小人是权势的衍生物,不管在何处,只要有权力在,总有附在权力周围的小人。权力越集中、越大,围绕着它上窜下跳的小人就越多。小人之附于权势,犹如蝇之逐臭,蚊之聚膻。小人就是要借助于别人的权势,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权势者面前,小人会装出忠心耿耿的样子,就像罂粟总以它艳丽的花朵示人一样,小人在领导面前总是表现得十分“可爱”。但得势的小人并不会永远忠于他的主子,他还会不断地寻找新的靠山,巴结更有权势的主子。

小人不断地产生歪点子,暗算那些真诚善良、一心干事业而又缺乏必要防范的人,尤其是他们当中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小人的伎俩是暗算,而不是明火执仗地正面攻击;是背后煽阴风、点鬼火,而不是把事实摆在桌面上。

小人玩的是小术,擅长的是隔三差五打个小报告,不失时机地对权势者来点巴结,间或找点理由在人前出个小风头,阴阳怪气地在背后拨弄是非。

小人是实用主义者,小人的交际原则是为我所用,用得着别人时,他们唯唯诺诺,极尽谦卑甚至可怜兮兮;用不着时或目的达到之后气宇轩昂,威风八面,不可一世。

小人的生存能力很强。为君子者,自有各种不可逾越的戒律,有太多的原则,所以君子的生活就注定有太多的羁绊。相比之下,小人则灵活得多,他们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尽管古训有“多行不义必自毙”,民谚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尽管我们也曾看到过小人不得好死,死后遭千夫指、万人骂,遗憾的是小人总是不绝。

余秋雨先生在《历史的暗示》一文中说:“为了世纪性的告别和展望,请在关心一系列重大社会命题的同时,顺便把目光注意一下小人。”余先生在这里把“注意小人”与“世纪性的告别和展望”联系起来,绝非小题大做,实在有其深刻的道理。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穷凶极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躁;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得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主题逐个变得黯淡、紊乱、荒唐。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绝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浊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媚眼。你终于愤怒了,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媚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你想不予理会,掉过头去,但这股腐浊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历史上许多钢铸铁浇般的政治家、军事家最终悲怆辞世的时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确的政敌和对手,而是曾经给过自己很多腻耳的佳言和突变的脸色、最终还说不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那些人物。处于弥留之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死不瞑目,颤动的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词:“小人!”

小人的几条重要的行为特征: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也能发现美好,有时甚至发现得比别人还敏锐,但不可能对美好投以由衷的虔诚。他们总是眯缝着眼睛打量美好事物,眼光时而发红时而发绿,时而死盯时而躲闪,只要一有可能就忍不住要去扰乱、转嫁,竭力作为某种隐潜交易的筹码加以利用。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小人的注意力总会拐弯抹角地绕向权力的天平,在旁人看来根本绕不通的地方,他们也能飞檐走壁绕进去。他们表面上是历尽艰险为当权者着想,实际上只想着当权者手上的权力,但作为小人,他们对权力本身并不迷醉,只迷醉权力背后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利益。其三,小人不怕麻烦。小人知道越麻烦越容易把事情搞浑,只要自己不怕麻烦,总有怕麻烦的人。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急于事功又不讲规范,有明明暗暗的障眼法掩盖着,办起事来几乎遇不到阻力,能像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他们善于领会当权者难于启齿的隐忧和私欲,把一切化解在顷刻之间,所以在当权者眼里,他们的效率更是双倍的。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在本质上是胆小的,他们的行动方式使他们不必害怕具体操作上的失败,但却不能不害怕报复。设想中的报复者当然是被他们伤害的人,于是他们的使命注定是要连续不断地伤害被伤害者。你如果被小人伤害了一次,那么等着吧,第二、第三次更大的伤害在等着你,因为不这样做小人缺少安全感。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明火执仗的强盗、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是恶人而不是小人,小人没有这般胆气,需要掩饰和躲藏,他们反复向别人解释,自己是天底下受损失最大的人,自己是弱者,弱得不能再弱了,似乎生就是被别人欺侮的料。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小人要借权力者之手或起哄者之口来卫护自己,必须绘声绘色地谎报“敌情”。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小人精明而缺少远见,因此,他们在制造一个个具体的恶果时并没有想到这些恶果最终组接起来将会酿发出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当他们不断挑唆权势和舆情的初期,似乎一切顺着他们的意志在发展,而当权势和舆情终于勃然而起,挥洒暴力的时候,连他们也不能不瞠目结舌、骑虎难下了。小人没有大将风度,完全控制不了局面,但不幸的是,人们不会忘记他们这些全部灾难的最初责任者。

值得研究的是,有不少小人并没有什么权力背景、组织能力和敢死精神,为什么正常的社会群体对他们也失去了防御能力呢?在我们身边好像也能找到一点儿原因。

第一,观念上的缺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社会上特别痛恨的都不是各种类型的小人。我们痛恨不知天高地厚、出口狂言的青年;我们痛恨敢于无视亲友邻里的规劝死死追求对象的情种;我们痛恨不顾一切的激进派或岿然不动的保守派;我们痛恨跋扈、妖艳、穷酸、迂腐、固执。我们痛恨这痛恨那,却不会痛恨那些没有立场的游魂、转瞬即逝的笑脸、无法验证的美言、无可验收的许诺。

第二,情感上的牵扯。小人是善于做情感游戏的,这对很多劳于事功而深感寂寞的好人来说正中下怀。在这个问题上小人与正常人的区别是,正常人的情感交往是以袒示自我的内心开始的,小人的情感游戏是以揣摩对方的需要开始的。

第三,心态上的恐惧。小人和善良的人往往有一段或短或长的情谊上的“蜜月期”,当人们开始有所识破的时候,小人的耍泼期也就来到了。平心而论,对于小人的耍泼,多数人是害怕的。

第四,策略上的失误。中国历史上很多不错的人物在对待小人的问题上每每产生策略上的失误。他们虽然崇扬“道”却因政治思想构架的大一统而无法真正行道,最终陷入“术”的圈套。名为韬略,实为政治实用主义。这种政治实用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用小人的手段来对付政敌,用小人的手段来对付小人。这样做初看颇有实效,其实后果严重。

第五,灵魂上的对应。有不少人,就整体而言不能算是小人,但在特定的情势和境遇下,灵魂深处也悄然渗透出一点儿小人情绪,这就与小人们的作为对应起来了,成为小人闹事的帮手和起哄者。那么,只好套用一句熟语了:我们死都不怕,还怕小人么?

2小人何以得志

在当今之世,小人何以得志,小人凭什么偏偏能得志?

何谓“小人”?这个“小”,主要是指人格意义上的“小”。“小人”者,乃人格低下、卑鄙、猥琐的人是也。一般说来,小人与君子在人格意义上是完全相反的。凡小人,正因为人格低下,大多说的是虚情假意的话,或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干的是一些偷偷摸摸、见不得阳光见不得人的“隐私”。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就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小人与君子在为人处世上的天渊之别。既如此,何以偏偏一些小人能得志?其原因大概有三:首先,大凡小人,从来是不会把自己见不得人的勾当,摆到光天化日下的。恰恰相反,小人往往最会乔装打扮。在公开场合,小人有时甚至打扮得比君子还君子,乔装得比好人还好人。前些年,一度靠欺上瞒下说假话,后来官至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的成克杰如此,当年靠“万岁不离口”骗取信任,而后爬上副统帅宝座的林彪更是如此。可见,善于伪装是小人往往难于被人识破的原因,用假象、靠公开作秀骗取信任而后达到升迁得志的目的是其重要一手。其次,既是小人,大多生得一双“势利眼”。这种人最大的“优点”是,无论说话办事都能讨得上司和权势人物喜欢,且会见风使舵,善于“结交”。不过,有无权势、金钱是如今的小人愿不愿与你“结交”的重要筹码,趋炎附势自然是他们“制胜”的秘密武器和法宝。在这方面“玩”得最得心应手的,恐怕非沈阳“慕马案”中的马向东莫属。这位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就曾17次飞往澳门豪赌,输掉人民币4000万元的马大人,1993年在沈阳市人大会参加副市长竞选,仅会前略施“小计”,就在选票上一举击败了我们党的真正好干部——在指挥抗洪抢险时,不幸以身殉职的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其三,就只能归结到我们用人的制度层面了。这些年,我们一些地方和部门知人识人上的一再失误,无疑是导致小人能够得志的一个根源。要使这种小人难以得志,以至不再得志,办法总是有的。其中重要的一条,也许只能是将一部分知人识人、选贤任能乃至论功行赏的权力,大胆交给群众。如若我们识人的程序更规范,知人的信息渠道更畅通,可供投机者钻营的制度性漏洞更少。那么,无论小人怎么乔装打扮,怎么善趋炎附势、投机取巧,其偷偷摸摸的行径也终究逃不脱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大凡小人得志的社会是潜伏着严重危机的。小人一旦得志,有社会良知的人就必然遭殃,正常的社会秩序也将破坏无余。

其实小人之所以能够得志,也是可以从我们自身找到一些原因的,人性的某些弱点助长了小人的生长。如能认识到我们最常被小人利用的一些弱点,就可以提高警惕,从而使小人难以兴风作浪。

1.传播流言。人们易听信流言,也爱传播流言。这种传播常常是无意的,但也可能是有意为之。流言出自于人们的空想、忌妒和想像。比如有关社会知名人士的流言就比普通老百姓的流言传播地要快、要广。而小人呢?他们往往最爱制造流言,散布流言,鼓动流言的传播。利用人们的疑心和对流言的轻信,小人常常会运用造谣中伤、煽风点火的手法,制造不利于对手的言论,并乘乱取胜。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善良的人们用他们无意的行动帮助小人实现了目的,助长了小人的气焰和威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小人作恶的帮凶,这实在是人性的一种悲哀。

2.喜欢奉承。喜欢别人赞美,爱听积极的、正面的、表扬的话,这是人的天性。但是,如果一个人缺乏足够的自知之明的话,就会放纵自己对好话的需要,就会去寻求那些超过了实际情况的、夸大了的溢美之词,就不能清醒地辨别出在别人的奉承背后所存在的那些真实用意和真实感受。一旦一个人失去了清醒客观的自我评价,小人就会乘虚而入,他们的奉承之言就会像鸦片一样麻醉人的神经,使人在美好的陶醉中丧失对谎言的辨别力。没有原则的、夸大其辞的奉承是小人们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这种手段非常简单,但在现实中却表明十分有效。对有些人来说,初次听时还不禁肉麻,甚至有些自愧,但长期被这种语言所包围,就会习以为常、自以为是了,甚至不听竟有些浑身不舒服了。小人就是要通过奉承来助长人们的自我陶醉感,当你变得自满了,当你的警惕消失了,他们就会构筑陷阱或者趁机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大概也正是由于人们都喜奉承的原因,许多小人往往还有着比较好的人缘,直到这些小人自己暴露,许多人才如梦方醒,然而可能大错已成,悔之晚矣。

3.需要满足眼前利益。实际上,我们中间的绝大部分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被眼前利益所驱动。我们普通人要为生计而奔波,盘算如何填饱今天的肚子、如何应付明日的早餐。或者出于个人素质的局限,或者是迫于生计,普通人多倾向于先满足眼前的利益。而以利相诱,借以谋事,是小人常用的手法之一。小人们有时会抛出蝇头小利,有时会奉上黄钟大吕,只要能够达到其目的,他们会针对不同的人、以不同的代价收买人心。许多人很可能就贪图一时的眼前利益,或中了圈套或上了贼船。所以,人们对那些飞来之利、不义之财、无功之禄要多加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