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代替背腧穴中医理论认为,夹脊穴位居背部、腰区,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又位于“胸、腹气街”中,夹脊穴内夹脊里督脉,外邻膀胱经,督脉之别由督脉“别走太阳”挟脊而行于督脉与膀胱之间,并与足少阴肾经相联系(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故其针灸效应是通过“督脉之别”督脉和膀胱经得以发挥的,且夹脊穴又与诸脏腑背腧穴相邻,背部区域是脊神经所在之处。附近均有相应脊神经后支平行伴行,后支神经纤维所支配的范围覆盖了背区部位,同一神经节段内的穴位,因为有相同的神经解剖基础,所以具有相同的功能,相同的诊治作用。所以临床上背腧穴与相应的夹脊穴可以互相取代,进行针刺和治疗,比较而言,针刺夹脊穴比背腧穴更为安全。
第二节西医学理论
西医学对背腧穴包括夹脊穴作用的研究,特别在实验研究上有许多成果,对此,张永臣还专门对华佗夹脊穴实验研究进展进行过总结[张永臣.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5):28]。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对镇痛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和对器官病理组织学的影响几方面比较突出。
一、镇痛作用
1.通过对脊髓的影响达到镇痛作用脊髓是痛信号传入途径中的第一级中枢,电针华佗夹脊穴在脊髓水平就直接抑制痛信号的传递。这是在脊髓水平的疼痛信号抑制的结果,其镇痛效应的产生速度是很快的。在20世纪70年代,10余种骨科手术中以华佗夹脊穴为针麻要穴,进行乳腺癌切除、前列腺癌切除、腹式子宫切除等多种手术,取得成功。李氏等用蟾蜍观察到电针对单脉冲电刺激和串脉冲电刺激诱发的脊髓反射放电均有显著影响,显示以抑制效应为主,说明脊椎旁电针能够抑制脊髓的活动[李楚芬.针刺研究,1984,(2):117]。这种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背腧穴可抑制创伤痛诱发的大鼠脊髓后角c-los基因的表达,电针对脊髓触及痛感受中枢的调节功能是其镇痛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传入冲动抵达脊髓,以某种方式压抑了该区痛感受神经元的兴奋性功能活动。也有人认为是电针等治疗使炎症痛刺激和电针激活了强啡肽能抗伤害系统,在脊髓水平对炎症刺激和痛觉过敏进行调制[王升旭.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1):1]。
2.通过对丘脑等部位的影响主生镇痛作用有观察表明,大鼠在截肢5h后,双侧丘脑PS蛋白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多,伤侧痛阈也较术前显著降低。
娄氏等截肢后即刻电针右侧背俞穴,双侧丘脑PFOS蛋白表达则较创伤组为低,伤肢痛阈降低也不明显,表明电针夹脊穴对脊髓以上痛觉传导通路有调节性作用[娄之聪.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6,16(2):87]。庞氏还通过对下丘脑、桥一延脑内AⅢ含量和痛反应的影响观察证实针刺背腧穴的抑制作用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庞勇.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8):720]。
3.对外周血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王氏电针组取双侧L3~5华佗夹脊穴加上局部取穴,电针后大鼠血小板5-HT和其代谢产物血浆5-HIAA均显著升高。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中N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上升,而电针组外周血N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浆中D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电针则进一步降低血浆DA的水平[王升旭.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5):273]。
二、免疫调节作用
针刺的免疫调节作用是早就被人们所公认的,但针刺背腧穴的作用又如何呢?钱氏针刺兔五脏夹脊穴(五脏俞相应的夹脊穴),检测针刺前和针刺后2、4、8、24h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针刺后均显著增高,持续效应达24h,表明针刺五脏夹脊穴能增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钱伟长.针灸临床杂志,1995,(5):30]。
董氏观察,针背俞穴时,模型组TNF-α含量比正常组高,针刺组和药物组均能降低TNF-α的含量,使其接近正常水平,以药物组抑制作用为明显,IL4的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推测主要是通过抑制TNF-α等Thl细胞重建Thl/Th2细胞因子间的平衡,这可能是针刺发挥抗损伤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董勤.上海针灸杂志,2004,23(7):43]。又有研究还观察到针刺背腧穴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免疫环节,这种免疫抑制与免疫保护的双重调控效应正是针刺的优势所在[董勤.中国针灸2004,24(10):720]。
三、对器官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在背腧穴实验研究中,大量属于有针对性的对某种具体疾病的研究。下面摘取数则说明之。
1.对实验性变态反应神经炎(EAN)大鼠病理损伤的改善董氏等取EAN大鼠华佗夹脊穴等穴位,病理模型组呈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改变,神经纤维中见片状分布的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髓鞘呈节段性的肿胀空泡化。针刺组见神经纤维中偶见个别的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纤维细胞髓鞘的肿胀和空泡化程度较轻,神经纤维的再髓鞘化使神经纤维结构趋于正常,提示针刺能促进神经膜细胞功能恢复,加速脱落髓鞘的修复再生[董勤.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195]。
2.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有人取黄芪注射液注射BRG大鼠T9~12华佗夹脊穴模型大鼠胃黏膜胃泌素(GAS)、前列腺素E2(PGE2)比正常大鼠降低,血清GAS明显增高,治疗后穴注组、针刺组、对照组胃黏膜损伤得到修复,胃黏膜GAS和P(含量升高,血AS降低,其中穴注组改善尤为明显。穴位注射可以提高肠肽激素水平,恢复胃黏膜损伤,保护胃壁屏障,且消除或减轻黏膜充血、水肿、炎症浸润以及腺体增生和肠上皮化均有良好作用[陈玉其.上海针灸杂志,2004,23(9):42]。
3.对脊髓损伤后脊髓酸性磷酸酶(ACP)的影响脊髓损伤往往造成截瘫,ACP是溶酶体的标记酶,与细胞的吞噬、消化及分泌物的形成、释放等功能有关,脊髓损伤后损伤部位ACP的含量改变明显,其含量的变化过程与损伤脊髓的病理变化过程及空洞的形成有密切关系。选择性地使酪氨酸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脱磷酸化,而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的结合,磷酸化和脱磷酸化,增加酪氨酸激酶的水平,都可提高酪氨酸磷酸化的水平而刺激细胞的生长。晋氏等观察提示针刺背俞穴可使损伤脊髓内ACP水平明显增高,ACP的增高可提高酪氨酸磷酸化的水平而刺激细胞的生长,CP可能起到在损伤早期促进损伤而在损伤恢复期有促进再生的双重作用[晋志高.针刺研究,1996,(4):50]。
4.对脊髓损伤后7-谷氨酰转移酶(简称7-GT)活性的影响孙氏等取大鼠大椎、命门和T12上下的夹脊穴两组穴位,并电针。发现电针治疗后各阶段均有明显的7-GT升高,后期的治疗,针刺后损伤段的7-GT仍有增高。推测这可能与早期的细胞功能减退神经组织水肿,后期出现较大坏死区域,空洞及瘢痕的形成有关。针刺可提高y-GT的活性并非一定是刺激了星状细胞的增殖结果,可能是以提高星状细胞的某些功能为主[孙双立.中国针灸,2000,2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