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7612800000011

第11章 操作方法(3)

三、得气的研究

临床上,对针感的规律有许多研究。有的研究发现。用直接刺激经手术暴露的各种组织的方法,从病人的感觉反应得知:虽然刺激穴区的血管、神经、肌肉、肌腱和骨膜等各种组织都可引起酸、胀、重、麻等多种形式的感觉,但刺激不同组织所引起的各种感觉所出现的频次不一样;刺激神经干,较多引起麻感,刺激肌肉、肌腱、骨膜多引起酸胀感,而刺激血管则多引起痛感。

由于不同穴位之间上述各种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刺激不同组织所产生的各种针感的出现率也不同,这可能是决定不同穴位之间甚至同一穴位不同深度间针感性质有所差别的内在因素之一。刺激的方法不同,针感的性质也不相同,在同一穴位手法运针的针感多为酸胀感;电针刺激则多为麻感。又如同一神经干,用眼科镊子碰时产生麻的感觉,而用针刺时产生酸的感觉,手术刀分离它的鞘膜时产生麻的感觉,手搓它时又产生重的感觉。

运针手法不同,针感性质亦异,如行提插捻转手法时麻感的出现率较直刺时明显增加,与此相反,在有的穴位行提插捻转手法时,麻感反而减少,而酸感的出现率明显增加。经验表明,提插捻转所产生的机械刺激比较容易产生酸的感觉。

王氏则运用CT下观察,在第4腰椎夹脊穴埋线和针刺深度,于棘突下旁开1.5cm处进针,针体与人体矢状面成20°~30°斜向脊柱缓慢进针,当针尖抵达黄韧带时有阻抗感,继续进针时可出现较为明显的“落空感”,提示针尖已达硬膜外后间隙的最外侧。根据临床观察,将针尖保留在硬膜外间隙时可有很好的针感,针感可在患肢出现麻木或触电感,甚至传至足心,此时收到的疗效最为理想[王玉明.中国针灸,2005,25(3):179]。

对针刺与硬脊膜的关系,一般均认为针刺及硬脊膜具有相当的危险性,但临床证明,只要精确定位,注意观察针感的出现,科学、合理地应用这种关系,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会拓宽和深化夹脊穴的治疗范围,提高疗效。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刺中硬脊膜外,产生一种特殊的针感,硬脊膜是产生这一针感的形态学基础。

在针刺C5~T2夹脊穴时,会出现同侧或对侧上肢的抽动,而且以同侧出现的概率高,有时候也会出现双侧上肢的抽动现象;针刺T1~T6夹脊穴时部分患者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的抽动现象,也出现一侧或两侧下肢抽动现象,而表现为局部抽动现象的患者较少;针刺T7~L5夹脊穴,同侧下肢出现抽动现象的概率最高[王玉明.甘肃中医,2001,14(5):60]。

夹脊穴针刺取得特殊针感,患者应取俯卧位,腹部垫一枕头(10~15cm高),使棘突间隙拉大,要求针体与矢状面保持10°~15°进针,并与电针仪的负极相连,同时在上位夹脊穴处的棘突间扎一针与电针仪的正极相连,以构成电流回路,此时,缓缓进针,当针尖与硬脊膜保持一定的间隙时,便会出现放射性的酸、麻、胀等针感效应,而对硬脊膜不会造成损伤,此时,针尖并不直接接触硬脊膜[王玉明.甘肃中医,2001,14(5):60]。

毕福高老师在颈胸段常以捻转手法为主。当针刺得气后,欲加强针感时常单向捻针,使部分肌纤维缠绕针体,而产生较强的针感和传导。在腰椎段则常使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加强和传导。毕老针刺颈夹脊时,针感可传导至手指;针刺腰夹脊时,针感可传导至足趾;针刺胸夹脊时,针感则可以传至前面或患者有束带感。在针刺胸夹脊时,毕老反复强调要做到手不离针,针不离椎,手如握虎,全神贯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江苏中医药,2004(4):21]。

第九节行针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得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古人云:“腹深似海,背薄如纸”,人体背部壁较薄,且内部多重要脏器,一般而论对背部腧穴针刺的深度要严格掌握,不宜做大幅度提插和捻转手法。但仅浅刺留针,常针感不明,疗效受到影响。这就要求在背穴针刺时,要熟练掌握行针手法。

一、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1.提插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而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过深易刺穿胸壁导致气胸,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在背部穴直刺时,要谨慎使用提手提插法。

2.捻转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者右手拇指和中、示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针后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下列几种。

1.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捏的方法。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2.弹法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轻微的震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

3.刮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示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示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以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与扩散。

4.摇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以行经气。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的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

5.飞法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示两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6.搓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示、中三指持针柄向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次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应用,以免使肌肉纤维缠绕针身。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7.震颤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本震颤手法,能在上下动态中,始终保持进针深度不变,即可加强对背部腧穴的刺激,又可防止针刺意外的发生。

8.抖动法类似于震颤法。施常规手法快速进针至背部腧穴所需深度,用拇指和示指捏住毫针根部,中指和环指伸直,抵在进针侧的皮肤上,固定好毫针已进针的深度,然后利用皮肤的弹力,使整个刺手做快频率、小幅度、上下方向抖动的运动。同时保持针尖原位不动。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毫针行针手法以提插、捻转为基本操作方法,并根据临床情况,选用相应的辅助手法。如刮法、弹法,可应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摇法、震颤法,可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腧穴。通过行针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第十节补方法

《黄帝内经》说:“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补泻之时,以针为主,”“凡用针者,需则实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掌握针刺补泻法,是针刺治病的关键。针刺的补泻手法,由针刺的基本手法结合其他方法组合而成。

一、补泻的原则

《灵枢·官能》:“用针之服,必有法则。”针灸临床必须根据病症的属虚属实,针对不同病人和不同病情、不同时间,选用恰当的经络穴位,而施行补法或泻法。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所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而确立的,以补虚泻实为目的的两类不同针灸手法。其中所说的补、泻是针对虚、实即不足、有余不同病症而施以相应的治则和方法。针刺补泻既是针对疾病虚实在治疗上的原则性提示,又是指一些具体的针刺手段。

二、补泻的概念

针刺补泻中,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针法的方法。称为补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与机体状态和疾病性质相适应的术式和手法,以激发经气,起到补益正气,疏泻病邪,调整人体的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气血和调,恢复健康。

三、施行补泻的依据

1.明辨经络施行针灸首先要熟悉经络理论。《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指出针刺补泻法的运用即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针灸的作用主要是调理气血以达到扶正祛邪。临床上辨证施治,都离不开经络。针刺时,就应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明辨经络后,分别采用适当的刺法以达到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