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都市现代渔业发展
7604400000031

第31章 渔业常见病害防治(3)

病原与流行三毛金藻“病原”是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我地区发现的主要是小三毛金藻。三毛金藻中毒一般发生在偏碱性的水体中。

防治方法欲从根本上消除三毛金藻的危害,只有从预防入手。尤其是冬季和早春保持池水适当的肥度是预防三毛金藻中毒的最好方法。水质肥有益藻类繁殖快,可抑制三毛金藻的孳生,免其危害。若越冬前期透明度较大,要适当补施一些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化肥,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当发生三毛金藻中毒症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对刚发现有三毛金藻中毒症状时,可将鱼类转移到未发病的肥水池塘中。鱼的中毒症状可以缓解,减少损失。②立即加入临近池塘的肥水,加肥水后中毒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要彻底治愈还要继续大量换水。③当发现水中的三毛金藻的数量较多时,可全池泼洒硫酸铵20g/m3或尿素12g/m3,使水中的氨离子达0.06~0.10mg/L,以杀死三毛金藻,但对氨敏感的鱼苗、鱼种要慎重使用。

7.3.2.寄生虫病原体

1、粘孢子虫病

发病症状病原体往往大量侵袭皮肤、鳃、肠道和神经系统。粘孢子虫在鱼体寄生、繁殖和形成胞囊,导致寄生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其正常机能。病鱼消瘦,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或焦躁不安而狂游;严重感染,使鱼致死。

病原与流行粘孢子虫病的病原体是孢子虫类的8属近千种,危害较大常见的粘孢子虫有饼形碘孢虫、野鲤碘孢虫,鲫碘孢虫、鲢碘孢虫、单极虫等。秋末、冬季对鱼种危害极大,适宜在水温8~25℃繁殖。

防治方法:①及早捞出病鱼,并深埋于远离鱼池处。②用生石灰125Kg/666.7m2彻底清塘,以杀灭淤泥中的孢子。③鱼场的用具、渔具等应经常清洁消毒。④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500ppm浸洗30min,能有效杀灭60~70%的孢子。⑤用90%晶体敌百虫的1%的溶液浸洗病鱼3~10min,同时用0.5~1ppm的浓度全池泼洒,连续泼洒2~3天,可治疗鲤鱼碘孢虫病。⑥每1kg饲料加90%晶体敌百虫0.6g投喂,可治肠道寄生的粘孢子虫。⑦用胺硫基烷复合剂0.1ppm全池泼洒,隔2~3天泼一次,连续2~3次,同时每1kg饲料加1g胺硫基烷复合剂投喂,可治疗鲫鱼的碘孢虫病。

粘孢子虫病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

2、指环虫病

发病症状病鱼初发病时症状不明显,随着寄生虫体的增多,鳃丝组织遭到破坏,病鱼鳃丝粘液增多,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微微张开而难以闭合,鳃失血,鳃丝转为暗灰色或苍白色,病鱼精神呆滞,游动缓慢;严重时停止摄食,呼吸困难,逐渐消瘦而虚弱,最终因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

病原与流行指环虫病的病原体是指环虫科、指环虫属的许多种。指环虫系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流行于春末夏初,在鱼种阶段发病较多,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对鲤、鲢、鳙、草鱼危害大。

防治方法①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min钟,药液浓度20g/m3,可杀死鱼种鳃上和体表寄生的指环虫。②水温20°C以上时,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用药浓度0.3~0.5g/m3。③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合剂浓度0.1~0.24g/m3,效果很好。

3、三代虫病

发病症状严重的病鱼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黏液膜,而失去原有光泽,状态不安,常狂游水中;若寄生在鳃上,可导致在鳃上形成血斑,鳃丝边缘呈灰白色,食欲减退,游动缓慢,最后窒息死亡。

病原与流行三代虫的病原体是三代虫,种类众多,常见危害较大的即鲩三代虫和秀丽三代虫。主要流行于春季和秋末冬初,繁殖最适宜水温20℃左右。主要危害的是幼鱼,密度过大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①当水温为20~30℃时,用90%晶体敌百虫0.3~0.5ppm全池泼洒。②用高锰酸钾20ppm溶液浸洗15~30min。③淡水鱼用5%食盐水浸洗5min。④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1:0.6,合剂浓度0.1~0.24g/m3,效果很好。

4、车轮虫病

发病症状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主要寄生在鱼的鳃及体表各处,有时鼻孔处也会寄生,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寄生处表皮受损、坏死,黏液增多,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

病原与流行车轮虫的病原体是车轮虫。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危害鱼种和鱼苗。引起病鱼死亡主要在夏季。

防治方法①放养前用浓度为8ppm的硫酸铜溶液浸浴鱼种30min,或用1~2%盐水浸浴2~5min,具体时间视鱼体忍耐度而定。②发病鱼塘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7ppm浓度。③用苦楝树叶,每666.715~20kg沤水,每7~10天换1次,有抑制车轮虫繁殖的作用。每666.7m2用鲜苦楝树叶25~30kg,煎汁全池遍洒。

5、锚头鳋病

发病症状主要寄生在鱼体和外界接触的部位上,使周围组织发炎红肿,影响吃食和呼吸,引起死亡。若寄生在口腔中,则鱼嘴一直开着,称“开口病”;若寄生在鳞片和肌肉中,造成鱼体的出血和发炎;老虫阶段寄生部位的鳞片往往有“缺口”,可导致累枝虫和钟虫的寄生,象棉絮一样,又称“蓑衣病”。

病原与流行锚头蚤病的病原体为多态锚头鳋、鲤锚头鳋、鲩锚头鳋等。此病秋季流行较为严重,适宜水温20~25℃,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危害,对花白鲢的危害最大,并且可造成鱼种的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可杀灭锚头鳋幼虫。②放养鱼种可用敌百虫溶液浸洗。③用10~30ppm高锰酸钾药浴30~60min;高温时,低浓度短时间,低温时,高浓度长时间。④当水温为20~30℃时,用90%晶体敌百虫0.3~0.5ppm全池泼洒。⑤每1kg饲料中加鱼虫清2~2.5g,制成药饵,连喂3天,杀灭寄生在鱼体上的雌虫;在同时外泼一次晶体敌百虫,杀灭水中幼虫,治疗更彻底。

6、鱼鲺病

发病症状由于鲺的腹面有许多倒刺,在鱼体不停爬动,因此使鱼体表形成许多伤口、出血、发炎,病鱼呈现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严重影响食欲,鱼体消瘦,影响生长,且容易继发细菌性感染。

病原与流行鱼鲺病的病原体为鲺,种类众多,常见危害较大的即日本鲺、大鲺、中华鲺。6~8月为流行盛期。流行水温16~30℃。鲺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对大鱼仅妨碍生长,一般不引起死亡,但对鱼种危害极大,少量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带水清塘。②用晶体敌百虫0.5~0.7ppm全池泼洒。③用樟树叶浸沤,每666.7m2水深1m用10~25kg扎成7~8捆,浸沤在食场周围,每周换1次。④马尾松浸沤,每666.7m2水深1m用20kg扎成束,浸沤于池中,每周换1次。用马尾松和苦楝树合剂15~18g/m3(1:1)全池泼洒(先将其切碎混合煎汁后再泼洒)。

7、绦虫病

发病症状患病鱼从外观看,腹部膨大,鱼体失去平衡,侧游或腹部朝上。病鱼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贫血,腹肌极薄,用力挤压腹部,裂头蚴可从胸鳍处钻出体外。

病原与流行绦虫病的病原体是舌状绦虫、双线绦虫等。流行时间在5~10月,主要危害一龄鱼种。严重时整池鱼种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①投喂吡喹酮药饵,每公斤饲料中加吡喹酮1g,连用2天。②剑水蚤和鸥鸟是绦虫生活史中的中间宿主,鱼种下塘前彻底清塘杀灭剑水蚤,驱赶鸥鸟,切断绦虫生活链,能减少发病。

注意事项①春天治疗绦虫病,待水温达到20℃左右,鱼正常吃食后,开始投喂药饵,选择晴天用药。②感染绦虫的鱼摄食量减少,摄食强度减弱,所以在投喂药饵时要延长投喂时间,使病鱼吃到足量药饵。③空腹用药效果好,所以投喂药饵在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分两次进行,投喂量为正常日投喂量的80%,连用2天。④绦虫卵在水温15~20℃时,11~15天就能孵化出钩球蚴,经中间宿主感染鱼,绦虫感染严重的水体要勤检查,发现鱼感染绦虫要及时用药治疗。

7.3.3其他病害

1、感冒病

症状鱼的皮肤颜色暗淡,无光泽,行动失常,侧卧水中甚至失去游动能力,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病因鱼类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或随着水温的降低而降低。但当水温在鱼的适应范围内发生过大的急剧变化时,则会刺激鱼的神经末梢,引起鱼的不适,造成机能失调,行动失常,发生感冒。

防治方法鱼类在转运投放过程中,尽量减小温差,使其温度保持在鱼的适应安全范围内,即鱼苗的正负温差不超过2℃,鱼种不超过3℃,成鱼不超过5℃。当长途运输等温差过大时,可采取逐步换水调节或将尼龙袋先放入池中,待尼龙袋中水的温度与池水温度基本接近时再打开袋口,将鱼放入池中。

2、泛塘

症状鱼浮于水面呼吸。轻微者人走近或受到惊动立即沉于水下,严重时呈不安状态,人走近甚至驱赶无反应。

病因:当水中溶氧量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量时,轻者会浮于水面,用口吸取空气,这种现象是由于感到呼吸困难而出现的“浮头”现象,严重时则会使鱼窒息死亡。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通常水中溶氧在1mg/L时始浮头,低至0.4~0.6mg/L时,就窒息死亡;鲤、鲫和金鱼的窒息范围在0.1~0.4mg/L;鳊鱼的窒息点为0.4~0.5mg/L。

造成池水缺氧的原因很多,通常为放养密度过大;池底水温高于表层水温,引起水的对流,特别当底质有机物太多时,有机质翻起后分解消耗大量氧气;水质过肥,大量的浮游生物夜间呼吸作用消耗水中溶氧等。

泛塘一般发生在5~9月,当天气闷热、气压降低时最易于后半夜发生,严重时可造成池鱼的全军覆没。

防治方法①冬季干塘时除去池底过多的污泥,减少有机质过多对水质的影响。②控制放养密度,注意调节水质,及时清除残渣剩饵。③天气闷热等气候突变时,减少投饵,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④发现鱼浮头,及时采取加注清水、打开增氧设备或施放增氧剂等应急救鱼措施。

3、气泡病

症状病鱼浮于水面,时游时停,头向下尾向上,身体失去平衡。检查可见鱼体表、鳃丝、肠道出现较多的气泡,随着气泡增大和体力消耗,鱼失去自由游动能力,不久即死亡。

病因鱼池投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一方面不断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气,另一方面又释放出很多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气体,这些小的气泡被鱼苗误食或附着于体表后,气泡在积累到一定量时,鱼体就会失去平衡;再有,池中藻类大量繁殖,当光照强烈、水温高时,藻类光合作用旺盛而使水中溶氧过饱和,也可引起气泡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不施用未经发酵的肥料,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不使水质过肥。一旦发生气泡病,应及时加注新水并排掉部分旧池水。每666.7m2鱼池用食盐0.5kg全池泼洒,也有一定效果。

4、跑马病

症状病鱼成群围绕池塘边缘不停地狂游,或集聚到流水处顶水,由于过分消耗体力,又得不到营养补充,鱼体极度瘦弱,最后大批死亡。

病因主要是在鱼苗饲养阶段,遇上连绵阴雨天气,水温低、日照差,浮游生物生长缓慢,阴雨低温持续10~15天后池中便会出现缺乏鱼苗的适口饵料,引起跑马病的发生。此外,雨量过多,大量的水注入鱼池,鱼池漏水等使池水常期肥不起来,造成饵料生物缺乏,也可引起此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①鱼苗放养不能过密,鱼池不能渗漏,鱼苗下池10天左右,应及时补充豆饼浆、粉状配合饲料等,可避免此病的发生。②对发生跑马病的鱼池,因鱼在狂游时即便投饵鱼也不会吃食,可用密网等阻断鱼的群游通道,并在池边投喂豆饼浆、糠麸、粉状配合饲料等,便可逐步使鱼恢复正常。

5、敌害生物

(1)青泥苔和水网藻

青泥苔和水网藻都属于绿藻。当这些绿藻大量繁殖时,能消耗水中的大量养料,使池水变瘦,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同时当鱼苗游入时,缠络鱼苗,造成鱼苗死亡。可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成0.7ppm。

(2)水生昆虫及其幼虫

鱼池中常见水蜈蚣、龙虱成虫、松藻虫、红娘华、水斧虫等水生昆虫,是鱼苗培育阶段的敌害,可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用药浓度达0.3~0.5ppm。

6、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

由化学物质引起鱼类致病甚至死亡称为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水中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一般来自工厂、矿山排出的工业污水和城市排放的生活污水,有的也来自附近农田退水中的农药及养殖中的自身污染等。

(1)硫化氢

硫化氢可与鱼类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使血红素减少,引起呼吸困难,最后缺氧窒息。当水中硫化氢含量达到3mg/L时,就可使鱼类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