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他们为何而来
76029000000009

第9章 来了一群大清的人

比我年长四五岁的朋友告诉了我一个令人吃惊的故事,这是他亲自经历的,没有一丝夸张的。

他说,有一年秋天,是初秋,天还有点燥热,六七岁的他正在一家路边饭店里玩。那饭店空空荡荡,食客不多。大约是接近中午时分,突然杂杂沓沓进来了一帮挑担子的人,一色中青年男子,都很壮实。他再次注目立刻有些惊讶,还有点小小的害怕,因为他看清了,这帮人打扮差不多,老式布扣衣褂,宽松的黑裤;最主要的是个个剃光了前额那儿的毛发,扎了长长的独根辫子;这辫子有的缠在颈上,有的搭在背上。

他这样端量时,店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所有人都在看着这群客人,见他们轻撂担子,擦汗,坐下来准备吃饭。旁边有人半晌才轻轻吐出一句:“大清的人!”

这一伙打扮完全是清朝式样的人不是来自舞台,而直接就来自现实之中,这在现场的所有人看来都是新奇而怪异的。听口音这伙人其实并不远,问了问,原来来自泰山周边的山村。

我的朋友说,他和身边的几个人好奇极了,一直盯着这伙人,看他们怎样吸烟、买饭,怎样说话和吃饭。他发现这伙人礼礼道道的,互相像敬酒那样举碗,然后才喝下一口白水。这些人不太笑,嗓门也不高,话不多。

后来时间长了一点,他和几个人才试着问他们话,这一问才知道是进城担东西的。他们常年住在偏远的山村里,那里交通不便,这回是头一次被人领出来。原来在当地,许多人都是这样的穿戴,所以这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

这个故事让我久久难忘。像朋友说的那种装束,而今只有在电视剧中才看得到。这真是不可思议。要知道朋友口中的那个场景,就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济南,具体点说是靠近城市西郊的一家小吃店里。

这使我想到了服饰的演变,它的许多诡谲之处。服饰与方言古语一样,只保留在商业文化活动不够剧烈的偏僻之地,在那里留下几处标本。时间在那里不是停滞了,而是大大放慢了。

不同的时间流速,使历史的印记更清楚有序地展示出来。不同的印记叠加在一起,让匆忙的历史从容一些,驻足观察的机会也就来了。

比如说,除了大清的人拥入50年代的街头,更早的人可不可以?如果仅从观感而论,我们不少人都喜欢明代的服装,赞叹它的五光十色,华美和大方。我们街头出现一些明代打扮的人,且又不是为了表演而来,那该是多么美、多么动人。

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人总要趋新就时,要跟上时尚,只要时新就是美,美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客观标准。人如果能真正自由地选择,真正独立持守地生活,将是难而又难的事。

仅仅就服饰打扮来说,人也不是自由的。